改进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四化"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ya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实验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也是教师教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重要方法,但由于种种原因使得实验教学仍然是中学教学中最薄弱的环节之一,本文主要从趣味化、生活化、探究化、微型化四个方面优化实验教学。
  【关键词】 化学实验 趣味化 生活化 探究化 微型化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也是教师教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重要方法。在化学教学中,许多化学概念、原理、规律的引入都是从实验探究展开并最终由实验加以论证的。纵观世界化学教育的发展,中学化学实验教学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
  在新课程背景下,其主要表现在:一方面,化学实验在新课程的高中化学课程中是以两种方式来加以组织的。一种是分散的方式,即将化学实验分散各模块的课程内容中;另一种是集中的方式,即将化学实验单独作为一个课程模块——《实验化学》中,有别于以往教材的处理,突出其重要的地位。另一方面,学生的试验主体性逐步受到重视和发挥。在新课程背景下,实验教学不仅可以使学生获得科学知识和技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发探究的动机和行为,而且有利于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的训练,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创新精神,养成良好的科学态度,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使得实验教学仍然是中学教学中最薄弱的环节之一,实验教学的现状难以令人满意。作为一线的化学教师我们有必要优化化学实验教学,下面从四化加以分析说明。
  1.开发趣味化实验
  学生学习的动机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兴趣,实验越有趣越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即化学实验具有激发动机的功能。但随着实验次数的增多,实验选题的单调,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逐渐降低。各种调查显示,很多中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正在明显降低,导致这一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何通过化学实验,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问题引起了人们的思考。
  我会在课堂上增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趣味性较强的实验,比如上钠的性质时我就给他们做了"滴水生火";焰色反应的教学中给学生增加了Cu2 、Ba2 、Ca2 、Co2 等一些现象明显的焰色反应;还有"燃糖成蛇"、"蓝瓶子实验"等等。定期召开化学实验晚会,寓教于乐,进而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及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去年的元旦晚会上我就给学生表演了一下"吹气着火"(实验:取一团棉花,加入过氧化钠3勺包裹好,用一根长吸管,对着它吹气,半分钟后,棉花团上冒出白烟,很快起火燃烧。)使的2个本来对化学没什么兴趣,化学成绩较差的学生百思不得其解,第二天一早就来问怎么做到的,我就让他们自己做了一遍他们就明白了,这个学期来学化学的兴致也高了很多。 其实这样的"趣味实验"很多,比如 "魔棒点火"、"烧不坏的手帕"、 "冰川上的火焰"、"水中花园"等都可以调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2.开发生活化实验
  化学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科学,化学知识广泛深刻地渗透进个人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化学物质、化学现象、化学变化无时不在、无处不在。因此,贴近生活、贴近社会,成为化学实验改革的重要指导思想。
  例如我在上乙醇性质时我还带了甜酒酿给部分学生品尝,还从交警朋友那里借来了酒精检测仪当场测量。在我们平时的实验过程中可以用一些生活中的材料,做焰色反应实验时我选择用面巾纸吸取氯化钾溶液在酒精灯上灼烧,因为面巾纸的吸湿性好,实验现象比教材上用铂丝蘸取现象明显多了,不需要透过蓝色钴玻璃就能较清晰的观察到淡紫色;或者也可以用家用的香水瓶等带有喷头的瓶子装含有K 的溶液喷雾进行焰色反应实验效果都比较好。在做SO2在水中的溶解性实验时,我选择用矿泉水瓶收集气体,实验时加入水后,马上盖上盖子,全班同学都能很清晰的听到矿泉水瓶变形收缩的声音,对SO2能溶于水留下来很深的印象,演示效果非常好。在做吸氧腐蚀的实验时可以选择用铁丝清洁球代替铁钉,接触面积大,反应速率更快一些。
  这些生活化的实验不但可以不断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同时可以使学生认识和理解化学科学对个人和社会的贡献和价值,对学生进行"科学的生活"和"生活中的科学"教育。
  3.开发探究化实验
  实验是一种探究性活动,积极开展以实验为基础的教学活动,实施探究式的化学实验教学,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能够为学生充分发挥实验能动性提供重要途径,而且还是有效实施中学化学实验教学目的、落实培养科学素质目标的重要且必要的前提条件。
  在《化学1》42页[活动与探究]氯气溶于水后是否与水发生反应?氯水中溶质的微粒以什么形式存在?然后有4个实验,实验结束分析氯水的性质。我觉得直接让学生做实验,学生没有经过思考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去做实验,没有探究性,所以我就让学生不要去预习,而我只给学生演示了[实验1](将干燥的有色布条和湿润的有色布条分别放入两瓶干燥的氯气中,观察实验现象),根据不同的实验现象让学生分析讨论潮湿的布条褪色可能与氯水中存在的新微粒有关,然后设计实验来检验氯水中可能存在的微粒,学生自己就可以设计出实验2,3,4.这样学生经过思考很清楚为什么要做这些实验,以及对照性实验的的目的,也培养了学生设计实验的方法。
  化学实验的基本功能是验证,验证功能是实现实验其他功能的基础,实验教学应引发学生的其它想法并加以验证,这就是一个探究过程。探究式化学实验教学有效地开展生动活泼的化学实验教学的一种重要理念,充分发挥化学实验的探究功能,要不断研究开发适合于探究性学习的化学实验,要注意从学习、生活实际中挖掘素材设计实验方案,比如Al3 和NaOH反应的实验,我让学生上讲台演示,而没有强调用量,就有学生没有看到沉淀,因为氢氧化铝已经溶解在过量的碱中,然后让学生思考,探究。Ag 与Cl-实验时发现在加盐酸过量或者用浓盐酸实验时不仅可以看到沉淀而且沉淀还会消失;很多失败的实验或者实验过程中出现的反常现象都会是很好的探究素材,来源于学习、生活实际的实验探究性强,能极大程度的调动学生探究的主动性,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
  4.开发微型化实验
   微型实验就是用小型的仪器、装置和极少量的试剂进行的一类化学实验。同常规化学实验相比,微型化学实验节省实验经费、操作安全、污染小、节省实验时间、仪器简单、用剂量少、反应速率快、现象明显。
  比如做原电池实验时我选用一小粒锌和一根细铜丝,还有一个小的培养皿进行实验,开始时锌粒表面基本没有气泡,比书本实验效果要好;象NO2这种污染性较大的气体制备和收集时可以先将铜片注射器内,然后吸入1.5ml左右的浓硝酸,再将针头插在胶塞上,可以看到铜片表面产生大量气泡,并逐渐加快,溶液变蓝色,一会儿就看到注射器活塞被后推,并产生大量红棕色气体;在氯气的制备中可以用干净的青霉素小瓶装入少量高锰酸钾,塞紧塞子用胶头滴管吸取浓盐酸,插入青霉素小瓶制成微型气体发生装置,用输液管较细处的塑料管做导管,连接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当然氯气的其他性质实验也可以在青霉素小瓶中完成。微型实验可以选择一些常见的小型饮料瓶或药瓶,或者是玻璃管,玻璃片甚至是透明塑料管等等,当然也可以自制一些微型实验仪器。
  教材是一种教学资源,教师要发挥各自的聪明才智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对教材实验进行优化与创新,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化学学科教学的质量,顺应新课程改革。
  参考文献
  [1] 《普通高中化學课程标准(实验)》
  [2]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化学 《必修1 》 江苏教育出版社2009
  [3]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化学 《有机化学基础》 江苏教育出版社2009
  [4] 《中学化学实验教学改革及其反思》 龚龙生 化学教育2005.11
其他文献
目的:  本研究通过观察芪菊泡茶对鼻咽炎(气虚热毒蕴结证)的临床疗效,与对照组鼻咽清毒颗粒组作对比,客观评价芪菊泡茶对气虚热毒蕴结型鼻咽炎的治疗效果,以期为鼻咽炎的治疗提
【摘要】 生物实验课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主要阵地。在生物实验课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欲望,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发展学生的创新技巧是实现新课程目标教学理念之一,也是素质教育的重点内容。在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教师应加强生物实验教学的改革,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注重基本实验技能的训练,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关键词】 生物实验课 学习兴趣 创新思维 实践能力   江泽民总书记说"创新是一个
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创新型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为此,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成为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就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谈一点自己的做法。  一、创新化学情境激活学生的创新意识  导入新课是一节课成功的重要环节,导入的艺术特征是能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创设出能紧紧扣住学生心弦的化学教学情境,打破学生原有的心理平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好奇心和求知欲;因为许多化学知识需要在一定的
期刊
【摘要】 習惯就是把认识和知识落实转化为实践,更从实践中巩固和加深认识,再转化为更高的实践;习惯是经过重复,练习而巩固下来的稳定持久的条件反向和自然需要,它体现了实践——认识——再实践的哲学原理,所以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好化学的关键。在平时学习化学的过程中,我们要养成课前认真预习,上课注意听讲、勤于思考、课后及时复习,并通过练习加以巩固的学习习惯,下面我就课前预习,课上听讲和课后复习巩固几个重
【摘要】 创新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我们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新课程强调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高中生物教学也要贯彻这一思想,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为目标,提高教学效率。文章主要分析了如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 高中生物 教学 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是指创新主体在创新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整合体。创新能力是一种综合素质,是人人皆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