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踏歌

来源 :草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10762237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年四月,省作协在汶川开办培训班。时值汶川大地震九周年之际,心中萦绕着对那次大地震的神秘牵引,便驱车前往。行前,从“高德地图”上导了一下航,里程266公里,需用三个多小时的车程,且是全程高速。心中未免感叹祖国的强盛,对汶川地震后的重建工作,抓得既快又见成效,曾被李白冠以“蜀道难”的四川交通,在今天,已是一马平川的通衢大道了。
  汶川地震九年了,却只去过北川,亲眼见证了北川老县城在汶川大地震被彻底摧毁的遗留现场,以及全新规划建设起来的北川新县城,如同一座花园般的城市呈现在人们眼前。汶川又是一番什么样的景象呢?心中的迫不及待,让我在下午一点,便驱车进入了汶川的县城。
  晚餐后,我和来自乐山的三名学员,从会议酒店出来,沿着校场大街往城里走。左边街道用蓝色围板围着的一块地面,是正在拆除的楼群,而那腾出的空地,大概有好几千平方米吧。不知此处是震前遗留呢,还是震后新建,却在此九年之际,被拆除了。或许再过两年去,这里会成为汶川县城的标志呢?
  汶川县城的中心,应该是“汶川博物馆”了吧?这座新建的博物馆高出街面2米,主体建筑三层,门前有一个小广场,馆内设有自动扶梯,建筑标准尚且不低。馆内大厅当中一个大大的沙盘,展示出汶川县城在周边的山峦夹峙之下,一江穿流的岷江之滨,便是汶川新县城的模型组合,呈现出新兴规划的高原小城,蜿蜒江岸两侧的建筑,高低设置,错落有致,格局宏大着呢。而墙上一帧汶川县城全景的航拍图上,展现出大地震几乎将汶川老县城夷为平地的历史画面,震后兀立着的几幢多层建筑,也是歪歪斜斜,不具复建价值的危楼。而在汶川县城原址上灾后重建起来的汶川新县城,早已看不出一丝一毫倾圮倒垣的迹象。从博物馆高台看对面街区,是新建的一处园林水景,小桥拱立,游鱼泛波,纵横排列的街巷全是羌式风格的楼房,店铺林立,经营着为旅游市场之需而存在的各种商业行当,太平洋院线的“团团影城”正在放映美国好莱坞的大片“速度与激情8”。这里已与世界同步,置身其间而不觉在川西边陲,反被这里的羌族文化吸引着呢。
  走过这一片多层建筑的街市,前面几幢十多层的高楼呈现在眼前。这里是汶川的两河口了,杂谷脑河在这里汇入岷江主流,红军桥跨越杂谷脑河,一条讲述着当年汶川人民为红军渡河,结绳固桥故事的吊桥,承载着历史的功勋。这条新建的人行天桥连接着两边的城区,桥头西边一座大山,半山处有个险要之地叫堡子关,现在开凿出了向上爬行的阶梯,我们拾阶而行,在高原气候下徐步攀援,来到了“广州亭”前。在这里可以俯瞰两河口处通往马尔康以及九寨沟两个方向的公路,川流不息的汽车鸣着笛,疾驶而去,而时空的意念里,风中传来马帮的铃声,沧海桑田的变化,只能发生在这个伟大的时代。汶川县城的灾后重建,是广州市来承担并完成的。为了表彰广州市民的丰功伟绩,特别在此半山的一個岭台上,修建了这座木亭以资纪念,因此成为汶川的一个名胜,游人络绎不绝。
  红军桥讲述的是红军长征的故事,而我们在这一次的培训班上,听到一位省直党校副校长的讲座,倒还比较生动地了解到了当年,发生在这一地区,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与张国焘的一场政治大对决,感知到今天建立党中央的核心地位之于国于民的重要性,这真是历史的镜鉴,何其博大而精深。
  从“广州亭”下来,已是六点过后。见一圆形广场内有许多汶川人在跳广场舞,我驻足在这广场外的园林花台间,观赏着在广场上跳舞的欢乐人群。看见有几位身着羌族服装年纪都在七十开外的老太太,在跳舞的人群中十分惬意自如地扭动着身子,踢踏着脚步,一副怡然自得的形象。同行中的先云仲是金口河区委宣传部外宣办的副主任,常常带着一架相机,抓取有价值的影像,他钻进欢跳着的人群里,在中心的空地上,蹲下身子抓拍着一个又一个在忘情地踢踏着舞步的舞者,这成为他收集的素材,他也是一位时间的记者。
  我在广场外面的花台边坐下来,饶有兴致地观赏着在这个广场里跳舞的人来。这是一个圆形的广场,四周竖着几根羌式碉楼风格的赤色柱子,柱子的上方安装着高音喇叭,喇叭里播放出早已录制好的乐曲,而每一首乐曲代表一个舞蹈。在这里跳舞的舞者都好像受过专业的培训一样,当乐曲变化时,便随着乐曲变换着不同的舞蹈动作,整齐划一,颇具规模。今天的夜晚,看得到羌、藏、回、汉四个民族的群众,都穿着各自民族的服装,在同一个广场内跳着相同的舞蹈,气氛和谐,场面欢快,极具感染力。在外面观看的自己,也禁不住站起来,随着乐曲的节拍跺起脚来了。
  跳舞的人站成圆形的队伍,一圈又一圈地在这圆形的广场里欢快地跳着他们喜爱的舞蹈。有一位身高1.8米,梳着一个大披头的汉子,人高臂长,站在内圈十分的醒目。这位仁兄六十左右年纪,着装像个退休干部,但他脚上却穿着一双不怎适宜跳舞的黑色皮鞋,挥舞起来动作僵硬,与乐曲总是差着节拍,但他专注投入的热情与大家都是一样的。有一位身穿羌族服装的阿婆,面容和善可亲,动作虽然略显笨拙,但还能随着乐曲,一圈一圈地转动几圈。当她略显疲乏退出场来时,我冒昧地问她高寿,她说她已满78了。我问她是汶川城里人吗?她说托共产党的福,她们一家是地震后从高山上迁下来的安置户。在周遭观看的人群中,她的孙女儿蹦下台阶,扑进了阿婆的怀抱。
  跳舞的人群中,有四位着藏装的姑娘,身材出奇得好,曲线婀娜,舞姿秀美,实是当晚广场上的一道风景线。有两个身着回族服装的女士,一位身材高挑,回族长裙修身曳地,朴素典雅,一个转身,一个回眸,令人过目难忘。而另一位头发虽然已经斑白,身材却保持得很好,蓝色无袖上装,缀着一些亮片,浅色的长裙,在她轻盈的转动时,好像随着风飘飞起来,真有一种仙儿的美感。而汉族舞者中,有一对外貌很像是兄弟的男子,五十多岁吧,穿着深蓝色丅恤,舞步动作娴熟自然,一招一式紧扣音乐节拍,在与人对舞时,长臂舒展翻转腾挪别具韵味,心里不禁赞叹这两兄弟真是天生的舞者,跳起舞来那么流畅自然。
  这群生命的舞者,披着西下夕阳的余辉起舞,却在广场灯光的照耀下,踩着自己的身影,踏歌起舞。这个按羌族风俗建设的“锅庄广场”,却是汶川城里各民族兄弟姐妹在这此交融汇合的圣地。汶川,曾因那一场九年前的大地震,震惊世界!在这跳舞的人群中,有多少人在那场世纪灾难中失去了亲人,失去了家园,置身其中的痛楚,却不为外人所道,他们内心的伤痛,我们领会得到多少呢?而这个国家的强大,是在一方有难,八方齐助的场景下展现出来的。今天的汶川人,用他们发自内心的喜悦,在“锅庄广场”上尽情地展露。住上好房子,有副好身子,过上好日子的誓言,以其质朴无华的现实感呈现在这里。距今九年,我在汶川县城的“锅庄广场”,看到了这已经全面实现的一天。我的内心如同洗礼一样,为汶川这片土地祈祷,为汶川人民祈福,你们的快乐,我感受得到。
其他文献
十年的时间过得很慢,慢得像一秒滴答的雨水,慢得像决绝跌落的一粒流沙;十年的时间过得好快,快得像沙漠的海市蜃楼转瞬即逝,快得像一场肆虐的龙卷风把所有记忆吞噬。  十年前的那天14点28分,居住在中国四川省龙门山一带的山川、河流以及大地上的人们遭遇了地球莫名的痉挛,八级震动令无数城郭瞬间破碎;八级地震令无数鲜活的生命灰飞烟灭。时间之心会抽搐吗?时间之心至今还有悲怆的烙印吗?  从2008年“5.12”
期刊
省法院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rn5月2日,省法院召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 并结合工作实际,研究贯彻落实措
期刊
采访笔记  “虽然很不愿意承认,但我过去确实以忽悠人为生。”冯盛尧笑着说。天气很热,他穿着紧身T恤,勾勒出上半身健硕而又棱角分明的身材,白生生的面孔带着憨厚笑容。这样一位90后的私人健身教练,如此坦言自己的职业经历。  我本来是失业的——2018年初时,在证券公司做过几个月,又枯燥又没业绩,索性把单位“开除”了,自己在家干网店。后来,一个曾一起健身的朋友找到我,问我要不要和他一起做私人教练,他所在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题记:这里,溪河山泉旁,斑驳的石磨流转着辽远的历史余音,修竹茂林间,残损的界碑记录着不老的古驿传奇;林立错落的楼宇路桥,见证了无数救灾和重建感人肺腑的温情故事;兀立曲回的村寨街巷,演绎着藏羌回汉各民族和谐团结的烂漫风情。  这里,别致的亭台楼榭,精巧的门扉窗棂,香浓的茶点美食,连同煦暖的阳光、清新的空气,以及一张张干净的笑脸,让最普通的幸福生活和最愜意的悠然时光,共同营造出一方毗邻都市的休闲天堂…
期刊
4月20日,省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领导小组会议在汉召开.会议传达贯彻全国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培训班精神和省委书记蒋超良批示要求,研究部署下阶段扫黑除恶专项斗争. 省委常委、政法
期刊
1862年,美国国会通过了《莫里尔法案》,总统林肯签署了该法案.法案决定创办农工学院(又称“赠地学院”Land Grant Colleges),向建立新学院者提供联邦土地赠款,同时允许土地买
学习好、贯彻好、落实好十八大精神,对于民乐县来说,就是要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及省市战略部署,牢牢把握转型跨越总基调,坚持生态引领,聚焦“三大”转型,聚力“三县”建设,实施
“知道吗?昨天老董掉堆场边上的水池里了,早上才发现,都摔蒙了!”  “真的吗?老董也是老员工了,咋还能掉池子里呢?”  “那谁知道,谁还没个倒霉的时候……”  一上班,工人就开始对凌晨在工厂里发生的新鲜事议论纷纷,工友都挺关切,不知道老董伤得咋样。  下午公司主管安全的王副总给工人开了个短会,大致说明了一下情况:老董昨天夜班,天快亮的时候忽然拉肚子,就着急忙慌地往厕所赶,谁知道走太急没看清路,一脚
期刊
提起庞连双,人们就会想起6年前那个令朝阳广大产业工人骄傲的五一国际劳动节:他身披辽宁省“十大蓝领技能明星”的红色绶带,站在华灯齐放的领奖台上,轰动了省城,也轰动了朝阳。  翻阅朝阳百川发动机部件有限公司铣工班班长庞连双的履历,查看他堆得小山一般的获奖证书,不免有点儿眼花缭乱:2005、2006、2007连续3年朝阳市五一劳动奖章;2006年朝阳市“劳动模范”、市“青年岗位能手标兵”,朝阳市铣工状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