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我的这些年,从来不曾辜负

来源 :故事家·高考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annd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识语小晨,是在年幼无知的儿时。和大多数小说里的情节一样,因为家里大人相识,我们上了同一所学校,被分到同一个班。成为同桌的我们从小学时代就一直黏在一起,每天一同走過那条并不宽敞的街,只是那时的我们没有想到,那条路,一走竟走了十多年。
  到了后来的中学时代,语小晨辗转几所学校,我则一直在原地停留。当我身边的人换了一波又一波后,正值初三的语小晨回来了,一如当初灿烂的笑,毫无疑问地,我们又走到了一起。一起走过那段备考的日子,直到考上我们心仪的高中。
  然而语小晨并不是一个肯安于现状的人,为接受更好的教育,她选择了一所私立学校。于是高中三年,我们又开始了断断续续的联系,像是一直形影不离的人,有一句没一句地聊着各自的生活日常。
  这种情况持续到了高三结束。高考时,我们很幸运地被分在同一个考场,一号的她和24号的我又同命相怜地发挥失常。成绩出来后,她去了厦门散心,在我还犹豫未来的路该怎么走时,她已经决定了要去复读,她告诉我,只有努力过才不后悔。
  我知道语小晨会永远朝着她的梦想前进,就如当年选择学校,只有一腔孤勇的她才可以远走高飞。
  于是,我也凭借着她给我的这一点希望之光,踏上了我们的复读之旅。
  可语小晨从来都不会随遇而安,中学的最后一年也是一样,她去了离家千里之外的一所重点高中复读,打电话告别的那一刻,她说她会好好努力,我说我也一样。就这样,我们埋头在书山题海里暂时没了联系。
  第二年走进考场的时候,我又碰见了她,她还是老样子,笑着冲上来给了我一个大大的拥抱,一瞬间温暖了我面对高考时那千疮百孔的心。
  我是一个念旧的人,直到现在我都无法完全对我后来接触到的许多人敞开心扉,以至于“高四”结束后留在我身边的人寥寥无几,唯有语小晨还天天和我在一起喝奶茶,打游戏,我们把时光过得很悠闲,恍惚间仿佛已经走过了一万年。
  由于性格上的种种原因,很多人都对她有偏见,但在我的认知里,你可以说她不懂事不努力,但绝不能说她不重感情,因为我见过她曾为了她的所爱流着泪声嘶力竭。
  长大以后,语小晨有过几段不尽如人意的感情,即使爱得轰轰烈烈,到头来也被伤得体无完肤。
  记得高考之后的那个夏天,一个看似寻常的傍晚,语小晨哽咽着给我打电话说她分手了。于是,我陪着她从城南走到城北,眼睁睁地看着她边走边哭得撕心裂肺,我竟无能为力,只能默不作声地站在她身旁。
  烈日炎炎,黄昏的光都显得那么刺眼,那一刻,我突然觉得人生无限凄凉。
  天黑以后,她带我去了一家KTV,边哭边唱《体面》。两个小时单曲循环,我静静地听着,她越唱我越难过。因为我是语小晨这段故事的唯一见证人,别人不知道的,我都知道。
  四个月的相处听起来像是玩笑一场,可他从不知道,为了每天晚上能和他聊天,语小晨放弃了自习的时间死死盯着手机屏幕;为了认真地经营这段感情,本可以考上重点大学的语小晨却只能上个专科。
  他没有上过大学,不懂作为复读生的语小晨第二次高考名落孙山的绝望,他仅仅简单地把成绩当作一个数字,可对于语小晨来说,那却是她整个年少时代的终结。
  他和她之间,终究隔了一条跨不过的鸿沟。
  在他们分别后的半年里,那个男生又给语小晨发来消息说想找她。但彼时的语小晨已经开始了为未来做的努力,虽然依旧痛心,回复却只有简简单单的几个字,她说:“回不去了,各自安好,互不打扰。”
  她是一匹野马,她爱的人给不了她广阔的草原,即使再难过,她也会抹去泪水,奔腾离去。向着现实,向着更美好的未来。
  往后的日子里,语小晨去了海南的一所师范院校,而我选择留在省内。隔着三千多公里的土地,我们就连过年时的一次见面都算奢侈。每当我看见远在天边的她发的朋友圈里出现新朋友的身影时,我都感叹会不会像所有故人那样,我们会越走越远。
  就当我以为语小晨快要忘掉我时,我在空间里看见了她的一条动态,上面@着我的名字,“感谢悠扬,一起复读,一起成长,在我最痛苦的时候第一时间陪着我,中文系的你一定要加油。”
  于是在那个飘着鹅毛大雪的夜晚里,我突然无限想念语小晨,想念那个和我一起努力一起疯的姑娘。虽然我们隔着大陆与海岛的距离,但她依然会写下一段文字表示她记得我。
  2018年的12月5日,语小晨给我打电话,那天我19岁,她20岁,普天之下生日同庆,同月同日,茫茫人海中如此巧合。嘘寒问暖之间,语小晨好像在我身边从未离开,我突然想时光可以慢慢走下去,我们就这样在风雪里白了头。
  我在一个漆黑的深夜里写完这些文字,想念着她。毕竟多年以来,语小晨一直住在我心里。对我而言,她已不仅只是一位老友的身份那么简单,她更像我生命里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陪我走过四下无人的街,让我不再感到孤单。
  这份友情跨越时间,只庆幸你我不曾辜负这些年。
其他文献
那天我值班,接到一个热线电话。  一位果农说,他的园子里有一棵梨树,出现了花果同枝的奇异现象,这棵梨树在春天已开过一次花,如今树枝上又生出嫩芽,开出十几朵洁白的梨花。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花果同存的奇迹?我向专家了解相关信息,专家说很可能是树木基因突变,或者气候变化等原因造成的,这种反季开花的现象比较少见,也不会形成果实。  这些飘逸灵动的梨花,似花仙子醉酒,迷迷糊糊走错了季节。  这些花儿或许只能
从前欢快跳动的心  现已胆怯而衰颓,  它想重新返回青春,  厌倦了匆忙的游戏。  许许多多可爱的图像  正從昏暗中升起,  看呀,早已熄灭的阳光  给它们镀上了金辉。  那世界,我们一度谙熟,  远远放出光芒:  孩提时高高的星星帐幕  恰是孩子们的故乡。  我们还站在昏暗中  怀着柔和的梦想,  渴望走进那光明中,  自己也化为光。
我的童年是在路易斯安纳州的一个小镇上度过的。那时我和我的祖父,还有我的表哥和表姐住在一起。  我的祖父拥有一个农场,他喜欢带我们去农场里玩。与其他大人们不一样,我的祖父不会只站在那里看我们玩,他会加入进来,和我们一起玩,像个真正的孩子那样。而和祖父在一起玩乐时,我们收获了很多快乐。  有一年夏天,小镇上一连下了很多天的雨。我们没有办法去农场里玩,只能每天待在屋子里。一天,祖父从阁楼上搬下来几个大箱
一位天文科普作家,兩座天文台的创建历程,半个世纪的星空情怀,终成一本温柔的月球科普书。  你知道月亮每天都有一个不同的名字吗?为什么人们会相信“发疯”是因为受了月光的影响?为什么月亮看起来有时大、有时小?伽利略的暗号信究竟写了什么内容?为何中秋是赏月的好时节?为何满月看起来比平时的月亮更加明亮?  冷知识背后的温柔诉说,最有温度的月球小史。相信每一个愿意了解月球知识与月亮文化的读者都能从中获得清新
地摊经济兴起后,许多网友纷纷摩拳擦掌,想要把自己的地摊儿摆起来,以此来增加个人的经济收入。那么如果去摆地摊儿,你会做什么生意?来说一说你的“地摊生意创意”吧。  毕业前夕,我收拾东西回家,看见桌子上堆放着各种各样的书籍,大概有150本。书放在寝室里估计会被宿管阿姨当作废品卖掉,带回家又嫌快递费用贵了些。一来二去,不知怎么办,幸好室友提醒说可以把它们卖给别人。  我在赣坊(一个可以摆摊儿的地方)摆了
2019年5月4日,衡水中學一年一度的开放日,来自十几个省市的一万余名教育工作者、学生、家长涌进衡中校园,一位父亲举着吊瓶,带着正在输液的10岁女儿也前来参观。10岁的女儿此前连续四天发高烧到38、39度,但父亲认为开放日机会难得,想让孩子好好感受衡中的气氛。新闻出来后顿时“沸”了,网友们议论纷纷。  【素材分析】  千军万马去挤独木桥,不是千军万马的错,也不是独木桥的错,而是桥不够多的错。改革之
人生要有四“得”,即沉得住气,变得了脸,弯得下腰,抬得起头。我以为这是一个人为人处世的准则和必备的素质。  沉得住气,是事业的开始;沉得住气,是事业成熟的标志。有时候,沉得住气,需要韬光养晦,需要高瞻远瞩。其实,很多时候,人生就犹如大海中漂浮的一艘小船,在狂风巨浪中沉得住气,才能扬帆远航。如果因沉不住气而害怕茫茫大海,要么是畏缩不前,要么有被颠覆的危险。  人还要变得了脸。红脸也好,白脸或黑脸也罢
昨天小编刷空间,发现一位《风吟》的忠实读者发了条格外感人的说说——各位亲朋好友,你们经历过绝望吗?就是在你恨不得拿平底锅敲自己的脑袋,暗恨自己管不住嘴,迈不开腿,喝水都长肉的时候,还有人在你头顶的平底锅上放俩生鸡蛋,开火煎熟,淡定补刀:“哎呀,这个月又瘦了两斤。讨厌,人家又要换新的增肥食谱了呢!”面对此等绝望,请大声告诉我,我不是一个人!  受害者一号:  写手苏幸安  前段时间,赶潮流下了个风靡
还记得高中文理分科的时候,我义无反顾地选择了理科。我喜欢理科的知识,但是这并不代表着我的理科成绩有多么优异。恰恰相反,在高中的前两年时间里,我的理综成绩,尤其是物理一直处于“拖后腿”的位置,这极大地阻碍了我总成绩和排名的上升。  与物理“相爱相杀”  我的学生时代为数不多的不及格试卷,多数是高中物理“贡献”的。这对我来说是巨大的打击。这种打击给我带来的不是动力,而是“神经衰弱”。那段时间,我一听到
同学们:  现在不断地有同学说,作业太多,时间不够用,压迫得自己没有一点儿自由时间,连整理错题本、回顾课本的时间也找不出来。听了以后,我进行了深入地观察,感觉同学们作业是不少,压力也很大,但是,在时间的利用上,却普遍存在大量浪费的现象。看得见的是,有人课前饭后在教室里嬉笑打闹,下课铃声未响已经冲出教室,甚至自习逃课。迟到似乎是永远的风景,课堂上昏昏欲睡的人总有那么一两个……这些现象也许与你无缘,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