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夫还贷,8年行乞的诚信感天动地

来源 :女士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nelga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她是一位目不识丁从未出过家门的农妇;她双目失明、双腿残疾,只能在地上爬着走;她的家,破陋不堪、一贫如洗,经常吃了上顿没下顿。可是。因为丈夫在去世前告诉她:他欠信用社1000元贷款,一定要还上……为了这个承诺,她开始了漫长的乞讨生活。
  
  丈夫“走”了,留给她的是巨债和艰难
  
  她叫周安惠,家住重庆市垫江县高峰镇石峰村1组。5岁时,周安惠患小儿麻痹症,从此无法站立。母亲想了个办法,用旧鞋底、谷草、破布和塑料布做了两个护膝,帮女儿捆绑在膝盖上。让她一直跪着、爬着走路。由于家里穷,加上怕别人歧视和笑话,父母一直没有送周安惠上学。20岁那年,周安惠患了眼病。一双清澈明亮的眼睛彻底失明,而且她一双手仅有拇指和食指能勉强活动,其他手指只能弯曲着。
  周安惠变成了一个又瞎又瘸又无手的残废人,她几次想喝农药自杀。被老泪纵横的父母苦苦劝下。30岁那年,周安惠的父母先后去世,无依无靠的她只有靠村里每年200元的残疾人补助和邻居们的照料艰难生活。
  经过媒人撮合。周安惠嫁给同村40多岁的光棍汉宋吉明。婚后,尽管家里简陋贫寒,可老实憨厚的丈夫对周安惠呵护有加。吃的、穿的捧到她手上。为她洗头洗澡,扶她出门晒太阳……周安惠的日子渐渐有了亮色,她和丈夫育有一儿一女。
  1999年7月19日,宋吉明因患食道癌去世。临终那天。宋吉明蜷缩在幽暗霉臭的木板床上。奄奄一息地支撑起身子:“有件事,我对不起你和孩子,我还欠着镇上信用社1000块钱贷款,我瞒着你悄悄贷款治病,现在该还了……欠国家的钱不还上。我走得不安心啊!”周安惠“哇”地哭了:“你叫我怎么办啊。我又瞎又瘸,走路都不稳,你把欠账丢给我,我拿什么还呢?”
  “我以为能把病治好,我自己还上贷款,可我现在不行了,不能欠国家的钱,你答应我啊……”最后一刻,丈夫紧紧拽住周安惠的手,死不瞑目。周安惠撕心裂肺地伏在丈夫身上痛哭:“我还!我还!我就是赔上这条命,也要把欠国家的钱还上。”
  但是,1000块钱对于周安惠来说无疑是个天文数字。宋吉明去世时,家里除了一张摇摇晃晃的木板床、一张破饭桌、两口破木箱。根本没有值钱的东西。周安惠全部的钱加起来还不足10元。没办法,周安惠让12岁的女儿引路,她爬着来到村长家,哀求村长带着几位好心的村民帮忙掩埋丈夫的尸体。
  丈夫去世后,周安惠和幼小的女儿和儿子经常是吃了上顿没下顿,全靠周围邻居接济才能活命。周安惠发愁的不仅仅是揭不开锅,还有丈夫临死时交给她的那笔债。她想了很多挣钱的点子,但都因为自己眼瞎、腿残而作罢。于是,周安惠让女儿把家里仅有的几块木板扛到镇上卖了,买回来20只小鸡和20只小鸭,她要把鸡鸭喂养大,卖了给女儿读书和给丈夫还债。她瞎着眼睛,爬着去地里摘菜叶,到田边割青草喂鸡鸭,经常滚倒在烂泥坑里,浑身湿透裹着泥巴,冷得瑟瑟发抖。
  没想到。千辛万苦喂养的鸡鸭长到一斤多时。这些价值五六百元的鸡鸭竟然在一天晚上被偷走了。周安惠伤心地大哭了几场。因为没钱交学费,女儿秀秀读完小学五年级就辍学了。2000年4月,这个13岁的女孩执意要跟村里一帮姐姐外出打工挣钱。周安惠和年幼的儿子怎么也拦不住她。女儿这一走,从此失去了音信,成为周安惠心头永久的痛。
  周安惠家里一年四季很难见到一盅油、一块肉,平时周安惠和儿子吃得最多的是苞谷羹、菜叶汤和煮红苕。因为没有劳动力,丈夫去世后,周安惠把自家的田转让给别的村民,种地的村民会低价卖给她一些粮食或送点红苕、土豆、南瓜等杂粮,这些东西是家里的主要生活来源。
  
  为还欠债,万般无奈携子行乞
  
  2001年11月,丈夫借的那笔贷款已经超过还款期限半年了。周安惠蜷缩在被窝里,日夜难眠。她想到自己站不起来、看不见、双手动弹不得。种田不行打工不成,到哪里去挣钱还债呢?她想到了乞讨。
  第二天天刚亮,周安惠就叫醒了儿子,让儿子牵着她去高峰镇。4公里的公路,他们“走”了近4个小时。说是走,其实是周安惠在爬,护膝下的膝盖被土路上尖凸的石子刺破,血肉模糊。
  周安惠经过千辛万苦来到镇上最热闹的街口。她摆上破碗,杵着竹棍,跪在赶场的人们面前乞讨。9岁的儿子宋文俊慌了:“妈妈。你乞讨要钱,我怎么在同学面前抬得起头啊?”儿子在镇上读小学二年级,孩子羞于乞讨。
  周安惠搂着儿子,不停地流泪:“幺儿啊,妈知道难为你了,但妈没有别的办法啊,你爸看病贷款欠国家的钱,妈不乞讨,怎么还啊?你要理解妈呀。”儿子懂事地抹着泪。跟着残疾的妈妈一起跪在地上,伸出两只冻得开裂的小手。向好心的叔叔阿姨行乞、致谢。
  第一天,母子俩“收获”了28元。其间。宋文俊假装上厕所和找水喝,“失踪”过好几次——看见同班同学,他要躲避。
  20多块钱让周安惠有了希望,她对儿子说:“幺儿,妈不为难你了!下次你把我带到这个街口就行了,你自个儿去看书吧。妈在这里讨钱,你晚上来接我。”第二天,周安惠讨到18元。由于儿子平时要念书,无法领着母亲上街行乞,周安惠只能是在周末行乞。
  在小镇上乞讨来的钱不多,周安惠便想到去县城乞讨。城里有钱人多,或许可以多讨要些钱。2002年寒假,周安惠带着儿子出趟远门——到16公里外的垫江县城去乞讨。
  16公里的路程。在儿子的牵引下,周安惠拄着竹棍“爬”了整整3天3夜。白天,母子俩沿着公路的村庄乞讨;天黑了,她就与儿子钻进路边老乡的稻草垛里取暖。口渴时,母子俩到路边村民家里讨要一瓢井水或一碗米汤;饿了。吃自己带的干包谷粑粑。
  到达垫江县城时,天下着大雨,刮着寒风,冰雪弹子砸在脸上生疼。周安惠和儿子躲在一家商场的屋檐下,又冷又饿。她摸了摸腰间,沿途讨来的10多块钱还在。瘦骨嶙岣的宋文俊瑟瑟发抖地依偎在妈妈怀里。他按着咕咕叫的肚子:“妈,吃点东西吧。好饿哟!”3天来,他们一共才吃了两顿饭。周安惠摸出1块钱给儿子:“你去买点吃的吧,我不饿。”“妈,你不吃,我也不吃。”儿子舔着干涩开裂的小嘴,小脸蛋冻得通红。可怜巴巴地看着妈妈。周安惠心里一酸,热泪滚落。
  2002年的暑天,周安惠带着儿子到垫江县澄溪镇乞讨,天黑了他们还没找到地方住。周安惠坐在路边,将沾满鲜血和肉皮的护膝取下,让膝盖休息一会儿。忽然,狂风猛刮,下起暴雨。周安惠来不及绑上护膝,她挣扎着和儿子往前爬。儿子在前面拖拽她,她的双膝在地上磨得鲜血淋漓,疼得她“呜呜”惨叫。来到一处拱桥下面。母子俩又累又紧张。很快在桥下睡着了。半夜,滚滚的洪水很快将他们睡的地方淹没,他们急忙爬到地势较高的地方。
  周安惠暗自庆幸母子俩没被洪水冲走,她习惯性地摸了摸腰间,突然发现捆在那 里的一个口袋不在了,她急忙让儿子寻找。儿子告诉周安惠,捆住口袋的绳子是被齐刷刷割断的,钱被人偷了。“那口袋里有100多块钱,是我们半个月一分一厘乞讨来的哟,哪个挨千刀的偷走哟……”周安惠号啕大哭,心口比流血的膝盖还痛。那些钱是多大一笔数目啊,她脑子里尽是丈夫临终时的模样,这比杀了她还难受啊!周安惠心疼地将头往大桥的石壁上撞,儿子吓呆了,母子俩抱头痛哭。
  一路乞讨中,也有许多硬心肠、黑心肠的人,给这对可怜的母子制造麻烦和难堪。周安惠说,讨饭要将“脸”放到衣兜里。“好多次,我和儿子在城里乞讨,好多饭馆老板见了我们,生怕我们影响他们的生意,他们像撵野狗一样撵我们。我们想在城里坐车。一些客车司机根本不让我和儿子上车,好几次,司机和售票员硬是把我们从车上丢下来,把我摔得好痛啊。我们在街上乞讨,有人骂我们是骗子、懒虫,有人朝我们吐口水、扔垃圾……”2002年7月11日,周安惠带着一年辛苦乞讨来的500元钱,来到高峰镇农村信用合作社,将丈夫拖欠的1000元钱归还了一半。因为还贷超期,需要支付的利息将近200元。信用社的工作人员感动于周安惠的行为,决定免除这笔利息。于是,还款凭证上有这样一段说明:“因本人死亡、妻子瘫痪、失明,两小孩到处流浪,此款现由妻子化缘偿还,故未收利息。”
  2003年,新学期开始,周安惠握着一个暑假在外讨来的400多元钱,想着除去儿子的学费,再凑些钱就可以把丈夫遗留下的贷款还清了。可是,儿子放学回来告诉她:“我们的学费涨了,老师还要求学生在学校吃午饭,每月得缴伙食费。”无奈,周安惠将400元钱全部留给儿子用于交学费、书本费和伙食费,她打算再去乞讨。重新筹款还贷。
  
  乞讨苦涩,辛酸屈辱坚强挺立
  
  2003年暑假,宋文俊再次陪同母亲乞讨。8月底,宋文俊留下乞讨来的300多元钱后突然失踪了,他托人带话给母亲说。他再也忍受不了乞讨生活的下贱、卑微和屈辱,也受不了没钱读书的日子,他想打工帮家里还债……
  周安惠心绪翻滚,哭得很伤心:一是儿子不辞而别,丢下她这个瞎子,今后更没了依靠和活路;二是她不能出去乞讨,难以还清债务;三是儿子自尊心极强不愿乞讨,他要堂堂正正做个男子汉,可他才12岁啊。别的孩子还在父母怀里撒娇,他却独自去广东打工。到底会怎么样?儿子的行踪,无时无刻不在牵扯着她这个当妈的心啊。
  女儿前几年走了,音讯全无,现在儿子又走了,周安惠倍感孤单。周安惠一直等待着儿子的回音,可不知怎么回事,儿子竟然跟离家打工的姐姐一样,他外出打工走了3年多,不给瞎子母亲写信,过年过节也不回来,更没寄回一分钱。
  “都是我这手脚残废、眼瞎笨拙的妈妈连累了两个孩子,让他们读不成书,吃不饱饭,穿不起衣服,还要跟我一起当乞丐。他们这么小就要自谋生活,真是可怜啊。是我让他们受罪,我对不起他们姐弟两个啊,他们都没啥文化,写信困难,他们在外边活得肯定也很艰难!寄不寄信。给不给钱,我都不会怪罪他们,只要孩子们能活下去,能保住性命,我就高兴满足了……”对一去不返的一对儿女,周安惠理解、同情,她经常沉浸在对他们深深的愧疚和思念之中。
  由于没有人牵引和帮助,周安惠出门乞讨的时间少了,收入大打折扣。她只能哀求邻居或好心人指路,帮助她摸索着“爬”到高峰场镇去乞讨。讨到一点稀饭钱,勉强不让自己被饿死,她就满足了。就这样,在凄风苦雨中。她挣扎着乞讨,顽强地活着。2007年10月7日,她终于凑齐了500元。
  那天早上,周安惠很开心,她将500元钱用塑料纸包了一层又一层,紧紧地揣在贴身的那层衣服里,然后摸索着爬出家门,到镇上的信用社还掉最后一笔贷款。
  爬了3个多小时,周安惠终于到了信用社,她抖抖索索摸出500元钱。交给信贷员,信贷员为她办理了还款手续。拿到债务清单后。她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正当她准备轻松地回家时,信用社的工作人员叫住了她:“我们通过查账,发现你丈夫的借款不是1000元,而是2000元。你还有1000元要还。”
  周安惠脑子里一片空白,醒悟过来后。她语无伦次地大声争辩:“你们欺负我瞎啊。我丈夫哪里会欠那么多钱啊,这不是要我的命嘛,他死的时候交待的只有1000元啊!”在信用社存钱的村民们帮周安惠看了账单后,纷纷解释给她听:“借款条上有你丈夫的签名,有村组干部的批示。还有村、镇政府的公章。白纸黑字,信用社干部不会骗你、欺负你的!”
  周安惠这才相信,丈夫的确贷了两笔款。共计2000元。
  
  爱心如潮,诚信感动四方好心人
  
  回到石峰村,周安惠坐卧不安。这笔1000元的贷款已经长达9年,利息高得惊人,要是再不还,怕是一辈子都还不清了。从2007年10月12日起。周安惠将自家的房契带在身上,然后挨村一家一家地哀求,希望好心人借钱给她还上国家的债。周安惠把每月近40元的低保金和房契抵押给别人,半个月内,她终于从乡亲们手中借齐了1000元钱。
  “我们相信她。”借钱给周安惠的村民们说,“只要有钱。她一定会还。再说。她这么穷。我们不能看着不管。”邻居于行珍说周安惠穷得很有诚信和骨气,是一个不会赖皮的人:“她不愿意欠别人钱,有次她借了我1块钱。我说算了不要了,她那么可怜。可是她后来有了钱非还我不可,搞得我很内疚。”
  2007年11月23日中午。周安惠再次来到信用社,递上东拼西凑借来的。包了4层塑料纸的1000元钱。信贷员拿着这些皱巴巴的钱,感动地哭了。信用社主任李友昌当即拿出50元捐给周安惠。信用社当班的4名工作人员,也为她捐了100余元。
  
  李友昌说。他们之前根本没想到这两笔钱能收回来。已准备将其纳入呆账处理。“且不说那些欠债不还的‘老赖’,即使一个健全人。在如此贫困的条件之下,也很难做到像周安惠这样的诚信。这么多年,这两笔贷款的利息累计2000多元,但我们不能再收利息了。她能还清本金,我们很感激了。”
  周安惠长长地舒了口气,握着归还贷款的清单,她失明38年的双眼似乎透出了亮光,脸上漾出了满意的笑容。周安惠花2元钱买了一把纸钱和一把香烛,她爬到丈夫的坟堆前,哭泣着念叨:“吉明啊。8年了。你欠国家的钱我终于还清了,你可以在九泉下安心了!”
  周安惠乞讨的日子并没结束。她还要归还从村民们手中借到的1000元钱。她说。等所有的债都还清了,她就安心地在家里等待“失踪”数年,让她魂牵梦萦的一双儿女……
  2007年11月底,周安惠行乞8年替亡夫还贷的事迹经《重庆晚报》报道后,引起了巨大反响。一个月来,市信用总社机关工作人员自发为她捐款44600元,并在全社职工中开展关于“诚信”的大讨论。
  “我从事金融工作几十年,从来没碰见过这样讲诚信的客户,她行乞还款,我们收下了这笔钱,因为这是制度。现在,这点心意是我们对她坚守诚信的感谢。”市农村信用合作社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杨明萍告诉笔者,“周安惠所在的村欠信用社贷款共201万元。其中不良贷款高达82万元,占到42%。周安惠的举动,无疑让那些恶意拖欠银行贷款的‘老赖’自惭形秽!不良贷款是现在许多金融机构都头疼的问题。如果每位公民都能像周安惠这样做,整个社会都会诚信。”
  宋文俊在深圳一家模具厂打工,其实他也很想妈妈、想家,只是他没有挣到钱,不好意思回家。当了解到重庆一家医院愿意接收周安惠治病,周安惠却担心无人照料时,宋文俊决定借路费赶回家服侍妈妈。
  12月2日晚10时许,刚满16岁,瘦得让人看了心酸的宋文俊回来了。因为没钱,他坐长途汽车奔波了一天两夜,只啃了3个冷馒头,喝冷水冲饥。当他敲响房门,颤声喊“妈妈”时,周安惠失声痛哭:“幺儿,真的是你吗?3年了。妈想你啊!”
  12月6日,垫江县农村信用合作社派出专车。送周安惠母子前往医院免费接受体检和治疗。12月7目,医院副院长张玲召集肝胆、内分泌、心血管、呼吸、麻醉、消化等科室专家。为周安惠会诊。结果表明,周安惠患有慢性胆囊炎、多发性胆结石、糖尿病、心脏病、冠心病、高血压、高血脂等近10种病。12月10日,医生们给周安惠做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从其胆囊内取出20余颗结石,手术非常成功。
  截至2008年1月上旬,周安惠收到的社会捐款共计74555余元。1月6日。拿着这笔巨款的存折,宋文俊的手在发抖。他表示:“先替妈妈治病,剩下的,用于给妈妈养老。”
  
  编辑 魏 光
其他文献
我在澳大利亚留学时的导师是埃米教授,她不仅书教得好,还十分热爱学生。  一个周末,埃米叫住我说:“今晚请你到我家做客。我做两个中国菜给你尝尝,看看味道怎么样。”晚上,我准时来到埃米的住处,进了屋,饭菜已摆好,菜只有两道:青椒鸡丝和清炖鸡汤。“可口!味道十分正宗!”我边吃边夸赞。  饭后喝咖啡时,我和埃米闲聊起来,她问道:“据说你们广东人什么都吃,天空中长着翅膀的,除了飞机;地上长着4条腿的,除了凳
期刊
当时离预产期还有几周,产前检查时,医生发现妻子体内的羊水较少,建议妻子立即住院,以防意外。第二天凌晨,我送妻子来到医院,医生为她打催产素促产。折腾了10多个小时,由于孕妇宫口仍未开全,医生决定剖腹产。  早在开始进产房的时候我就问医生,可不可以直接剖腹产。医生的回答是:什么时候采用什么办法,是医生的职责,孕妇亲属没有这个权利,我自己在国内时也是医生,虽然不是在妇产科,但基本的医学知识还是具备的。听
期刊
宝心不想死,可是,上帝要收她回去了,她没做成我的妻,在最后时刻,她选择做天使,只要,我幸福就可以。    宝心的伤疤    我要杀了那个畜生!宝心不止一次这样对我说。  说这句话时,宝心嘴里叼着一根吸管,她喜欢用吸管把冰淇淋搅成一团温暖的颜色,然后惬意地吸着。她身上是一件苏格兰格子披肩,很大。我经常嘲笑她披着一张毛毯,确实。那条披肩足以笼罩一对热恋中的情侣。  她扬了扬浅棕色的眉毛:怎么不说话,你
期刊
1987年春天,在山东聊城市一家工厂当机械维修工的王子建经人介绍与在一家商厦做营业员的刘琳相识,不久二人举行了婚礼。王子建性格豪爽,脾气倔强,而刘琳性格也比较容易冲动,两个人经常吵架拌嘴。  婚后3个月后。双方一致同意离婚。但是这个时候。粗心大意的王子建得知妻子已经怀孕,他有些后悔自己卤莽的行为,于是托人去与刘琳讲和。刘琳坚持要求法院判离婚,而且不让王子建对孩子承担任何责任。王子建很在乎做男人的脸
期刊
迪士尼乐园票价  平日:成人295港币;小童(3~11岁)210港币;长者(65岁或以上)170港币。指定日子:成人350港币;小童(3至11岁)250港币;长者(65岁或以上)200港币;3岁以下免票。  注:指定日子包括星期六、日,本港公众假期,学校暑假(7~8月)及黄金周。  在香港迪士尼乐园内游玩有许多窍门,因为我先后带女儿玩过两次,所以还算有点经验,拿出来跟大家晒一晒:    1 先游玩
期刊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经历:平时工作紧张,连续几天睡眠不足,于是双休日  “猛睡”,以弥补缺少的睡眠。但专家警告:这种方式不可取。  试验表明:在第一天出现睡眠不足后。人可以通过熟睡的方式,补回此前的睡眠不足。但对于较长时间、连续不足的睡眠,人体不会做出补偿性反应,即补偿睡眠能力已遭到破坏。  睡眼可以说是一种节能和储能的过程,睡眠不足需要靠燃烧体内的能量来维持生理平衡。如果长期睡眠不足,人会出现认知障
期刊
我们中国人购物时习惯用现金支付,其实这样既不安全也不方便。在国外旅行消费,刷卡非常便利。在用卡环境比较成熟的国家,住店、就餐、打车、乘地铁、购物、买景点门票甚至付小费等都可以刷卡。更重要的是,境外消费使用银行卡也是最经济的方式。因此,当你在境外旅游时,大额消费可刷卡,在特色小店买东西则可以使用现金。  在境外消费现金不够时,许多人往往会到自助柜员机取款,这种方式实际上损失比较大,需支付3美元/笔的
期刊
母亲教化:死亡街里诞生功夫巨星  “子丹,我和你爸商量好了,建议你回到北京呆上两三年。”甄子丹16岁那年,母亲麦宝婵突然要将儿子“谴返”回国,令甄子丹困惑不解。  甄子丹1963年出生于广东一个大家庭,父亲甄云龙是香港《星岛日报》驻美国波士顿市的一名编辑,擅长演奏小提琴和二胡。母亲麦宝婵是著名的武术家和太极拳师,她在波士顿创办了中华武术研究会,此外,她还是一个女高音歌唱家。甄子丹2岁时随父母定居香
期刊
1    张亚飞告诉苏紫,哈尔滨那么冷,10月就下雪了。  那天他原本是上班的,看到下雪,就偷偷歇班去找自己喜欢的女子林卿。  他踩着单车,到了林卿的家门前,准备堆一个雪娃娃,让她一回家就可以见到。这些都是张亚飞在短信里告诉苏紫的,张亚飞在短信里说了那么多,说他喜欢林卿,说林卿多么好,说他多么不愿意回到北京,说他只想待在哈尔滨,和林卿在一起。  那些短信飞了一千公里来到北京,就像到了南方的候鸟,蜷
期刊
那天,我和老公到附近的超市买东西。超市里的烤鸡很不错,才几块钱,包装也非常好看。  我们还想买瓶酒,那么多酒排在货架上,买哪种呢?我们都不懂酒,只好看包装进行选择。我看中了一种瓶子上画了好多水果的瓶装酒,瓶子很大,很实惠,只卖7美元,又是低度酒,只有6度,就是它了。  结账的时候,老公拿出了证件,在美国买酒要带身份证明,证明你已到了可以买酒精饮料的年纪。  没想到,收款员要求我也出示身份证明,可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