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成两半的社会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来源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bin1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同任何新的学说一样,必须首先从已有的思想材料出发。但是,在列宁逝世之后不久,斯大林就以“一国建成社会主义”论取代了列宁“分成两半的社会主义”的思想。那么,它究竟是以前者还是以后者为直接理论源头和思想资料?为此本文作了追本溯源的探讨,并在回答这个问题的基础上找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参照物,从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给出了新的、合理的解释和逻辑上一以贯之的说明。
其他文献
[摘要] 民主革命时期共产党人的荣辱观,主要包括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和坚定信念、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谦虚谨慎和艰苦奋斗的革命道德风范。这些荣辱观念,是共产党人坚持革命的强大精神动力,也是社会主义荣辱观形成的重要思想资源。学习和弘扬民主革命时期共产党人的荣辱观,对于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民主革命时期;共产党人;荣辱观;当代意义
人们对自改革开放以来业已踏上的文化自觉之征程仍存有较大的不满甚至是不认同。这些论争和认识上的分歧表明,在社会大转型中出现的文化形态和价值观的变化和不确定性,还需要进
[摘要] 当前中国社会福利的普惠程度十分有限、社会政策功能十分微弱。发展中国社会福利,应当走深化改革道路,在现行社会保障“三足鼎立”的体系格局中,综合考虑需求和条件,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加快建立一个中等范围的政府主导合作范式、适度普惠型福利模式。  [关键词] 社会福利;适度普惠  [中图分类号] C913.7[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6470(2008)06-0055-06  
随着农民工市民化进程的加快,农民工市民化社会公正的深层次问题日益显露。社会公正是实现农民工市民化的关键。公正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价值取向,也是社会主义的价值理想和追求
混凝土工程施工过程中,经常发生一些质量缺陷,这些质量缺陷如不能根除,将影响结构的安全,如何最大限度的消涂质量缺陷,保证工程结构安全,是工程管理人员急需掌握的,下面就结合工作实
小农经济为现代农业所消灭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这既为唯物史观所确认,也在国内外传统农业的现实发展中得到验证。而20世纪90年代以来“三农问题”在我国的肆虐表明,“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