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管理创新工作法制化路径探究

来源 :亚太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oqh1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化建设进程的加快,学生法律意识不断增强,这与传统高校学生管理的管理制度、方式等产生了矛盾和冲突,如何实现高校学生管理创新工作法制化成为高等教育领域中的突出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当前高校学生管理法制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法制化的路径。
  关键词:高校;学生管理;法制化;创新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11-0245-01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方略,民主法制化的理念深入人心,不断渗透延伸到社会各个领域。在当今高校,学生法律观念逐渐增强,维权意识不断提高。然而,当前高校法制管理建设尚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在学校各项管理工作中还未完全实现法制化。长期以来,一些高校仍坚持重行政轻法律的传统管理模式,强调义务忽视权利,致使高校和学生之间的矛盾冲突日益增多。因此,加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法制化建设迫在眉睫。
  一、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法制化的内涵
  学生管理工作法制化,指的是为了维护学校教学秩序和保障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按照国家法律规定,对管理的主体、行为、权限以及管理监督进行协调,的一个过程。依据法律法规,明确高校、学生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从而更好地进行高校学生管理,维护双方地合法权益。
  二、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法制化存在的问题
  随着依法治国战略的不断推进,教育部门逐步加大对学校法制化管理工作的建设,但在此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一)学校管理者法制意识淡薄
  学校管理者法治意识淡薄,没有意识到其管理活动受法律约束,容易造成违法行为产生而不自知的问题。随着学生群体法律观念的增强,其维权意识不断增强,学校中出现多起学生状告学校事件,在这个过程中高校没有以平等的姿态与学生共同学习进步,而是以高高在上管理者的姿态来维持学校纪律,约束学生行为,不仅不能很好的解决学生与学校之间的矛盾,而且使得矛盾积累,一方面使学生对学校产生对立情绪,关系紧张;另一方面学生在学校的管制下,对学校的环境失望逐渐对一些不合理现象习以为常,不知道运用法律的思维来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影响学生价值观念的建立。
  (二)高校管理制度与教育法律体系的矛盾
  我国初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法体系,但在实施过程中,各高校学生管理制度的确定有较大的空间,还存在诸多问题,缺乏相应的法律部门对高校管理制度的监督和管理,使其实际与教育法律相矛盾。在高校中,高校管理制度与教育法律体系的矛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侵犯学生受教育权。首先在入学体检上各校要求不一,有些高校对残疾学生不予录取,取消其入学资格,使学生受到不公平的对待;其次体现在很多学校将学生的学位证与四级成绩挂钩,学生考试作弊取消学位证等措施,使学生的权益受到侵犯。
  2、侵犯学生公正评价权。在高校中由于对学生的评价包括多方面,所以部分高校在对学生的综合评价过程中出现不实评价,主要是在班级、年级实施评价过程中,不能很好的对学生的活动、工作进行准确的调查,出现部分学生弄虚作假的现象,不能很好的保证学生公平的评价的权利。
  3、侵犯学生参与权。学生有知道自己所学专业真实情况的知情权,存在高校学生毕业时的学位类别与老师承诺的不同的情况,使学生陷入被动的境地。学校的规章制度的制定、修改没有要求学生或学生代表参加,使学生主体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对制度中的一些条例的意见和看法不能有效的表达,侵犯学生的参与权。
  三、高校学生管理创新工作法制化路径
  (一)提高法律意识,加强法制教育
  高校需提高法律意识,加强法制教育。高校提高法律意识,首先要加强高校管理者的法律意识,提高教师队伍的法律理论;其次是加强对依法管理理念的学习和宣传,在学校形成依法治校,公平、公正的氛围;最后将法律作为制定管理制度的约束条件,聘请专职司法人员对制度进行修正保障学校和学生的权益。加强法制教育主要是加强学生对法律知识的学习,学校要组织专门的政法老师对涉及到学生的法律知识进行讲解和传输用法律保护自己的意识,实现学校和学生的共同成长。
  (二)完善管理方式,形成规范管理
  高校要形成正式的管理程序,增强信息公开化、透明化,自觉接受监督,形成规范化管理。首先,学校相关部门的办事程序要清晰透明化,以人为本,对学生进行管理,并为其提供服务,避免官僚主义作风,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其次,对学校的规章制度、学生的奖惩作出明确的解释,使信息公开化,同时接受学生的建议和意见进行及时回复,增强学生的参与感,充分发挥自己的权利和义务。最后,为保障学生的参与权、知情权等权利,学校可以利用官网等平台强化对学校收费行为、招生工作流程及学生评定工作实施细节监督,给学生一定的时间提出质疑,并及时解决相关问题。
  (三)建立健全学生权利救济方式,维护学生合法权益
  建立健全学生权利救济方式,维护学生合法权益。首先,建立校内听证制度,当学生对学校的处理决定存在异议时,学校按照听证程序,允许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邀请学生代表参加并发表意见,学校对学生的意见给予正面的回复,客观公正切实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其次,通畅行政复议途径,学生对学校做出的校内评审不满意时,可以进一步向上一级教育行政机关单位申请行政复议,学校建立针对学生申请复的通道,简化程序,根据学校的实际与上一级相关部门建立通道,以确保申诉决定的民主、公正,最终找到最佳解决方法。最后,鼓励学生参与到学校管理法制化建设中,增强学生的参与度,增强学生的归属感对学校的认同感进一步促进学校更好的管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四、结语
  随着中国越来越重视教育事业,为了实现传授知识和教育人才的目标,高校要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依法管理学校,切实落实学生管理以正确教育、培养和约束学生,促进学生实现良好发展。
  (作者单位:1.华北电力大学学生处;2.华北电力大学校团委)
  基金项目:2014年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HB14JY027)
  参考文献:
  [1]孙爱民,孙怀安.高校学生管理法治化存在的问题及解决路径[J].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
其他文献
贵州省油菜种植以坡地小地块种植为主,同时一般都是冬季至春耕插秧闲置阶段种植,所以种植较为分散,这导致了油菜机械化种植难度大、中大型机械难以推广等问题。设计了一种小
摘要:随着当今社会经济的进步,信息化的高速发展,教育事业逐渐成为了国家和人们关注的重点,国家通过采取各种措施来使教育事业更加完善,兼顾对教育进行改革,同时国家对教育事业的重视程度已经深入到了课堂的每一个步骤。而对于初中教育教学国家更是非常注重,而本文章则是一篇从初中教育的课堂上来讲述我们国家的教育事业以及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创新。下面我们就来简单介绍一下初中课堂教育事业的一个重要的方面-举例教学。
为了改善时空上下文(STC)跟踪算法不能自动检测跟踪目标的缺点,提出一种帧间差分与STC相结合的自动检测跟踪算法。该算法将帧间差分法检测到的含有前景目标轮廓及位置的矩形框传送给STC跟踪器,可达到自动检测与跟踪目标的目的,并且提高了跟踪精确度,降低了手动选定目标框的繁琐程度。通过实验对改进前后的STC算法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改进后的算法具有更高的跟踪精度,可实现对目标的稳定跟踪。
针对粒子群算法应用于机器人目标搜索过程中存在的早熟现象,提出一种基于改进粒子群算法和模拟退火算法相结合的目标搜索新方法,以提高算法的全局搜索能力。为解决通讯距离有
以湖南省津市市大关山村为例,从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5个维度,筛选出16个二级指标和40个三级指标,构建出乡村振兴评价指标体系,并提出了实施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