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高物业服务理念以及业务实践,是释放消费需求的一次努力和尝试,从长期来看,这对于行业发展、结构调整、经济转型都有不可忽视的意义。
面对中国经济结构转型与房地产业增速回归“新常态”,楼市从“黄金时代”走向“白银时代”,中国最大的住宅开发商准备转型,“城市配套服务商”就是万科给自己最新的企业定位。
在这一概念下,万科究竟要做些什么,其总裁郁亮在9月26日的媒体答谢会上给出了解释:传统住宅业务、消费体验地产、物流地产。
郁亮认为,未来可能大家不愿意买更多的房子,但是需求会不断变化,包括养老需求、消费需求、度假需求,而消费体验式地产的核心就是为了满足这些多元化的需求。
但有分析人士称,现在买房的多为“穷人”,信贷限制尚未彻底松动,购买力仍不足,万科此次重新定位能否带来收益提升、成为房企模板仍令人存疑。
城市配套服务商
郁亮明确表示,万科要从产品供应商转型为城市配套服务商。
“未来十年,中国住宅需求量会稳定下来,甚至会萎缩。中国房地产市场规模大概为十万亿元,按照如今一年一千万套住宅计算,十年内可能遭遇传统意义上的‘天花板’。”郁亮预言。
这种情况下,万科更有兴趣研究如何成为一个城市配套服务商。郁亮曾举过这样的例子:“垃圾厂是城市化必须的配套,但是往往做的不好,而国外垃圾厂往往像公园一样。如果万科能给城市做像公园一样的垃圾厂,就会获得发展的机会,帮政府解决问题的同时,为城市发展做贡献;而且万科这么多年研究的绿色环保技术,在垃圾厂方面也会有更多的应用。”
郁亮认为,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每个城市的需求都是不同的,有些城市处于住宅发展阶段,有些城市处在发展产业化的阶段,还有些城市更高级一点,发展到以金融为主等,甚至到最后整个城市要回到给年轻人、孩子做的配套需要改成给老人的配套。城市发展变化里不同的阶段其实可以做很多事情,不是说房地产除了住宅就是商业,要把思路打开。
对于要怎么去赚好住宅市场的“银子”,郁亮又抛出了“三好”的概念:好房子,好服务,好社区。
在他看来,好房子和好服务由开发商主导,因此不难实现,相对而言,好社区的概念实现起来相对比较难一些。“希望开发商在退出后能促成形成好的社区,小区居民之间能够彼此成为朋友,共同管理社区的发展。”
对于城市配套服务商的具体实施,郁亮把住宅和消费体验地产、物流地产三项业务比喻作一个生态系统里的森林、大树和草坪,“种树的把树种好,负责草坪的把草坪做好就可以了。”
在产业地产方面,郁亮笑言,其他两个业务板块都是让消费者花钱的,这个业务板块则是帮城市赚钱的。“产业地产是为城市发展服务的,中国每一个城市都处在转型升级当中,需要很多的物业类型匹配。”
做好服务成为共识
房地产行业已经进入下半场,行业的游戏规则正在发生变化,上半场万科旨在“为普通人造好房子”,下半场万科要“盖有人住的房子”。不但要把产品做好,还要通过物业服务等方式,吸引人们住进来。大力发展社区商业,营造“好房子、好服务、好邻居”的“三好”生活环境。
通过物业服务吸引顾客,万科还不是首例,早在2012年8月31日,龙湖地产就在重庆发布了《龙湖物业标准白皮书》,这不仅是龙湖物业15年实践经验的总结,更是国内首份由企业公开发布的物业服务标准。
“建立统一的、系统的物业服务标准,不仅能进一步提升龙湖物业的服务水平和品牌价值,也将为龙湖地产的长远发展保驾护航。”发布会当天,龙湖集团执行董事、首席市场官秦力洪就表示,物业服务对房企而言有三大价值:一是房地产开发品牌的长期支撑,二是房地产开发的后卫和守门员,三是房地产产业链价值的重要延升。
相对于龙湖物业服务的专业性而言,保利地产则给服务注入了更多人情味。保利物业在社区管理方面遵循“对内开敞,对外封闭”的原则,在内营造“家”的文化氛围,实现物业与业主、业主邻里之间的和谐互助;向外做好防护,保障社区安全。
“提供专业物业管理和服务不难,做增值服务也不难。但现今,很难找到邻里和睦相亲的时代温情,” 保利地产董事长宋广菊说,“社区承载着无数家庭的居住梦想,承载着保利地产对于生活方式的理解,是房地产行业的核心价值所在。回归客户关怀,实现客户满足感是保利地产转型升级的重要内容。”
与龙湖、保利相比,万科提出的好服务的侧重点还没有具体明确,但可以明晰提高物业服务质量正成为房企的共识。物业管理水平的提升、服务理念的跃升其实是对生产性服务业内涵的一次扩充。
中国经济正在从过去粗放式发展走出来,转向更多依靠科技进步,更多依靠消费需求的方向。提高物业服务理念以及业务实践恰恰是增强业主关怀、提高服务的体验,是释放消费需求的一次努力和尝试,从长期来看,这对于行业发展、结构调整、经济转型都有不可忽视的意义。
房企模板?
9月26日,郁亮首次披露了万科未来发展业务规划,第一块仍然是传统住宅开发,另外两方面是消费体验地产以及地产地产,并提出要提高物业服务质量。
对于“钱荒”引发的资金链担忧,郁亮冷静地评判道:“整个中国经济需要挤泡沫,由于金融货币的超发导致各种不合理现象应该得到调整。如果再靠投资拉动整个经济增长速度,那么中国经济结构的转型是不可能完成的。”所以在郁亮看来此次的“钱荒”是好事,可以推动中国经济结构的转型。
郁亮认为,没有那么多钱,地价房价会平和许多。从某种意义上讲,房价问题也是金融问题。钱多了,才把房价撑起来。
现在的万科,“面粉”和“面包”都不缺乏,储蓄开发两三年不是问题,并没有“面粉没有了怎么卖面包”的隐忧。只是万科曾受“地王”之苦,因此不会拿“地王”。郁亮也表示,现在的地王情况变了,把拿地大的叫做“地王”是有些问题的,同时指出现在买“地王”存在这样一个现象:参与的都是中型发展商,想上一个台阶就会买。
而此次,万科的新定位引起了行业的高度重视,有专家认为,万科的城市配套服务商定位将会给正在发展中的房企提供好的参照。
但也有争议存在,常州一房企分析师对《中国经济信息》记者表示,万科能够定位城市配套服务商,主要是万科有足够的资本,能够以过冬模式度过房企艰难的几年,但是对于别的企业就不一定了,在这个行业里最多钱的可能就是万科了。而且现金流对于房企是很重要的;再者,现在市场上买房的主要是穷人,但是现在信贷未松动,购买力根本就不足,房都买不起,还怎么来谈服务质量呢?所以这个新定位,到底好不好现在还不好下定义,主要一要看楼市的发展情况,再者,房企的经营模式、运营状态也很重要,并且个人认为这个新定位并不适合正在发展的中小型房企。”
编辑 王豫刚
面对中国经济结构转型与房地产业增速回归“新常态”,楼市从“黄金时代”走向“白银时代”,中国最大的住宅开发商准备转型,“城市配套服务商”就是万科给自己最新的企业定位。
在这一概念下,万科究竟要做些什么,其总裁郁亮在9月26日的媒体答谢会上给出了解释:传统住宅业务、消费体验地产、物流地产。
郁亮认为,未来可能大家不愿意买更多的房子,但是需求会不断变化,包括养老需求、消费需求、度假需求,而消费体验式地产的核心就是为了满足这些多元化的需求。
但有分析人士称,现在买房的多为“穷人”,信贷限制尚未彻底松动,购买力仍不足,万科此次重新定位能否带来收益提升、成为房企模板仍令人存疑。
城市配套服务商
郁亮明确表示,万科要从产品供应商转型为城市配套服务商。
“未来十年,中国住宅需求量会稳定下来,甚至会萎缩。中国房地产市场规模大概为十万亿元,按照如今一年一千万套住宅计算,十年内可能遭遇传统意义上的‘天花板’。”郁亮预言。
这种情况下,万科更有兴趣研究如何成为一个城市配套服务商。郁亮曾举过这样的例子:“垃圾厂是城市化必须的配套,但是往往做的不好,而国外垃圾厂往往像公园一样。如果万科能给城市做像公园一样的垃圾厂,就会获得发展的机会,帮政府解决问题的同时,为城市发展做贡献;而且万科这么多年研究的绿色环保技术,在垃圾厂方面也会有更多的应用。”
郁亮认为,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每个城市的需求都是不同的,有些城市处于住宅发展阶段,有些城市处在发展产业化的阶段,还有些城市更高级一点,发展到以金融为主等,甚至到最后整个城市要回到给年轻人、孩子做的配套需要改成给老人的配套。城市发展变化里不同的阶段其实可以做很多事情,不是说房地产除了住宅就是商业,要把思路打开。
对于要怎么去赚好住宅市场的“银子”,郁亮又抛出了“三好”的概念:好房子,好服务,好社区。
在他看来,好房子和好服务由开发商主导,因此不难实现,相对而言,好社区的概念实现起来相对比较难一些。“希望开发商在退出后能促成形成好的社区,小区居民之间能够彼此成为朋友,共同管理社区的发展。”
对于城市配套服务商的具体实施,郁亮把住宅和消费体验地产、物流地产三项业务比喻作一个生态系统里的森林、大树和草坪,“种树的把树种好,负责草坪的把草坪做好就可以了。”
在产业地产方面,郁亮笑言,其他两个业务板块都是让消费者花钱的,这个业务板块则是帮城市赚钱的。“产业地产是为城市发展服务的,中国每一个城市都处在转型升级当中,需要很多的物业类型匹配。”
做好服务成为共识
房地产行业已经进入下半场,行业的游戏规则正在发生变化,上半场万科旨在“为普通人造好房子”,下半场万科要“盖有人住的房子”。不但要把产品做好,还要通过物业服务等方式,吸引人们住进来。大力发展社区商业,营造“好房子、好服务、好邻居”的“三好”生活环境。
通过物业服务吸引顾客,万科还不是首例,早在2012年8月31日,龙湖地产就在重庆发布了《龙湖物业标准白皮书》,这不仅是龙湖物业15年实践经验的总结,更是国内首份由企业公开发布的物业服务标准。
“建立统一的、系统的物业服务标准,不仅能进一步提升龙湖物业的服务水平和品牌价值,也将为龙湖地产的长远发展保驾护航。”发布会当天,龙湖集团执行董事、首席市场官秦力洪就表示,物业服务对房企而言有三大价值:一是房地产开发品牌的长期支撑,二是房地产开发的后卫和守门员,三是房地产产业链价值的重要延升。
相对于龙湖物业服务的专业性而言,保利地产则给服务注入了更多人情味。保利物业在社区管理方面遵循“对内开敞,对外封闭”的原则,在内营造“家”的文化氛围,实现物业与业主、业主邻里之间的和谐互助;向外做好防护,保障社区安全。
“提供专业物业管理和服务不难,做增值服务也不难。但现今,很难找到邻里和睦相亲的时代温情,” 保利地产董事长宋广菊说,“社区承载着无数家庭的居住梦想,承载着保利地产对于生活方式的理解,是房地产行业的核心价值所在。回归客户关怀,实现客户满足感是保利地产转型升级的重要内容。”
与龙湖、保利相比,万科提出的好服务的侧重点还没有具体明确,但可以明晰提高物业服务质量正成为房企的共识。物业管理水平的提升、服务理念的跃升其实是对生产性服务业内涵的一次扩充。
中国经济正在从过去粗放式发展走出来,转向更多依靠科技进步,更多依靠消费需求的方向。提高物业服务理念以及业务实践恰恰是增强业主关怀、提高服务的体验,是释放消费需求的一次努力和尝试,从长期来看,这对于行业发展、结构调整、经济转型都有不可忽视的意义。
房企模板?
9月26日,郁亮首次披露了万科未来发展业务规划,第一块仍然是传统住宅开发,另外两方面是消费体验地产以及地产地产,并提出要提高物业服务质量。
对于“钱荒”引发的资金链担忧,郁亮冷静地评判道:“整个中国经济需要挤泡沫,由于金融货币的超发导致各种不合理现象应该得到调整。如果再靠投资拉动整个经济增长速度,那么中国经济结构的转型是不可能完成的。”所以在郁亮看来此次的“钱荒”是好事,可以推动中国经济结构的转型。
郁亮认为,没有那么多钱,地价房价会平和许多。从某种意义上讲,房价问题也是金融问题。钱多了,才把房价撑起来。
现在的万科,“面粉”和“面包”都不缺乏,储蓄开发两三年不是问题,并没有“面粉没有了怎么卖面包”的隐忧。只是万科曾受“地王”之苦,因此不会拿“地王”。郁亮也表示,现在的地王情况变了,把拿地大的叫做“地王”是有些问题的,同时指出现在买“地王”存在这样一个现象:参与的都是中型发展商,想上一个台阶就会买。
而此次,万科的新定位引起了行业的高度重视,有专家认为,万科的城市配套服务商定位将会给正在发展中的房企提供好的参照。
但也有争议存在,常州一房企分析师对《中国经济信息》记者表示,万科能够定位城市配套服务商,主要是万科有足够的资本,能够以过冬模式度过房企艰难的几年,但是对于别的企业就不一定了,在这个行业里最多钱的可能就是万科了。而且现金流对于房企是很重要的;再者,现在市场上买房的主要是穷人,但是现在信贷未松动,购买力根本就不足,房都买不起,还怎么来谈服务质量呢?所以这个新定位,到底好不好现在还不好下定义,主要一要看楼市的发展情况,再者,房企的经营模式、运营状态也很重要,并且个人认为这个新定位并不适合正在发展的中小型房企。”
编辑 王豫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