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53、ki-67的表达与上皮性卵巢癌预后相关性分析

来源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医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non05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①目的探讨P53、ki-67的表达与上皮性卵巢癌预后之间的关系。②方法收集114例上皮性卵巢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测定卵巢组织中P53、ki-67的表达,分析P53、ki-67的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及无进展生存时间(PFS)、总生存时间(OS)之间的关系。采用Kaplan-Meier法对PFS、OS进行单因素分析;COX多因素风险回归对PFS、OS进行复性检验。③结果P53表达与组织分化、临床分期相关(χ2=43.55、48.20,均P<0.05),与年龄及病理类型无关(P>0
其他文献
地震动力学过程最强烈地发生于活动不均匀层范围内,从地震学观点来看,位错过程扩展具有本质意义,其含义就是断块沿"原始"断裂或构造层之间的界面位移.
总结了华北北部 4次中强地震的异常跟踪、分析预报过程及经验教训 ,并就未能实现短临预报的原因进行了解剖、探讨 ,提出了进一步改进工作的几点建议
运用1999年辽宁岫岩MS5.4地震和1997年新疆伽师强震群两组地震的序列,计算了这两次地震地方平太阴时τ,并计算两相邻地震的地方平太阴时夹角Δτ,研究了这两次地震的地方平太阴时的分布特征,并对后续地震的危险性进行了判定。分析计算结果表明:针对辽宁省的地方平太阴时的分布,若ML≥4.0并连续3次出现地方平太阴时夹角Δτ≤45°,则可将此作为一项具有短期或临震预报意义的异常项。而新疆伽师强震群显著
结合10号泉开始观测以来的震例,利用基于小波分析的多尺度分析原理对乌鲁木齐10泉流量的日均值观测序列进行了分析,总结了10号泉流量多尺度分析结果的映震特征。10号泉流量的地震前兆异常绝大多数是高值异常且具有较好的重复性,即一般都是在高值异常结束后几个月之内发生地震,个别情况下地震会发生在高值异常持续时段内。初步可以认定,利用基于小波变换的多尺度分析原理将流量数据分解成若干频段后,能够较好地识别和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