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全语言教育视角看当前我国幼儿园语言教育存在的问题

来源 :幸福家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ngming79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言教育不仅对幼儿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奠定早期阅读基础有重要作用,与其情感、经验、思维、社会交往能力等其他方面的发展也是密切相关的。皮亚杰认为:“幼儿的发展是在与主客体交互过程中获得的。”因此,教师应重视语言教育中幼儿的主体地位,创设丰富的环境,引导幼儿大胆地运用语言,培养他们良好的语言习惯,发展他们的语言能力。

当前我国幼儿园语言教育的

一些问题


  当前我国幼儿园语言教育教学活动中,存在着重形式轻功能和以教师为中心的问题。教师更看重的是如何把此次活动按照“一堂课”的模式顺利地进行完,而不是语言的功能性价值,因此在活动过程中没有关注幼儿的需要,发现幼儿的进步,并为幼儿更深一层发展相关能力提供更好的辅助。所以,常常有这样的现象出现:老师请小朋友回答问题,一个孩子说完后,教师会接着说:“好,我们再请一个小朋友来说说,好不好?”如此这般点了几个孩子就匆匆结束这一环节,接着教授下面的内容,忽视了有不少孩子还高高地举着小手,期待能有机会发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全语言教育理念的启示


  全语言教育(whole language)是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西方儿童语言教育界最为重要的一种理论思潮。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这股思潮波及国际幼儿教育界,在20世纪后期被幼儿语言教育界广为接受,并对我国的幼儿语言教育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使我国的幼儿语言教育发生了深刻的变革。
  按照心理语言学家古德曼(Good- man,1986)的定义,全语言教育是“一种视儿童语言发展和语言学习为整体的思维方式”。所以,全语言教育不是一种具体的教育或教学方法,而是一种观念,一种教育哲学思想。它认为,幼儿的语言能力是从经验中获得,并非经由成人的刻意教导而来。语言教育的目的是帮助幼儿熟练地使用语言,能与人沟通。幼儿在语言发展过程中扮演主动的角色,积极建构自己的理解。幼儿从使用语言中学习使用语言,在社会的情境中通过不断与人有意义地沟通学会使用语言。成人所扮演的角色是示范者,并提供一个支持、接纳幼儿探索語言的环境。
  根据全语言教育理念,幼儿园语言教育应是完整的、全面的。首先是教学目标应是完整的、全面的。语言活动的目标不仅仅是教会幼儿识字、丰富幼儿的词汇或是学习单个句子。语言教育的目标在于培养儿童对语言和文字的敏感性,促进学习者成长,提高幼儿的语言能力,扩展知识范围,增进对周围世界的了解。其次,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的内容应该是完整的、全面的,既要引导幼儿学习口头语言,也要学习书面语言;既要幼儿理解和运用日常生活用语,也要引导幼儿学习文学语言,而且应是听、说、读各方面的学习。
  并且,语言学习要创设丰富的语言学习环境,一方面是活动室语言环境布置和活动区学习材料的提供,另一方面是为幼儿创造与别人交往的环境、运用的环境和表达的环境。丰富的语言环境为幼儿成为主动的学习者提供了可能。

改进教学方法的对策


  (一)转变理念,重视儿童的自主发展,改“教”为“引”
  杜威的“以儿童为中心”的儿童发展理论强调,儿童的语言是在真实的使用情境中发展的,而不是在课堂上通过反复练习获得发展的。语言能力的获得主要依靠儿童主动获得的直接经验,而不是教科书或教师的教导。教师只是儿童语言学习的调节者,学习资源的提供者。
  因此教师应认识到,幼儿在语言学习中是真正的主角,只有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交谈,给他们充足的机会表达、交流,培养他们注意倾听的习惯,为他们提供适当的引导,才能让他们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更好地帮助他们在运用中获得语言能力的提升,防止只学会语言形式却不会运用语言的情况的出现。
  (二)通过创设情境,鼓励幼儿大胆运用语言
  幼儿在家庭中和幼儿园中的语言现象有很大差异。而在幼儿园中,创造性、活跃的语言多发生在游戏过程中和厕所里。可见幼儿园语言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给出的“规范性要求”束缚了儿童的手脚,限制了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性。
  因此,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善于结合幼儿的经验和兴趣爱好,多采用游戏化的教学方式,创设轻松愉快的情境,创设一个能让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为幼儿提供没有压力没有恐惧的广阔空间,鼓励幼儿大胆运用语言,给幼儿提供充足的表达机会,给予适时的回应。同时教师应注意在幼儿需要时提供帮助,如在幼儿找不到合适的词汇进行描述时作适当提示,这样也有利于扩大他们的词汇量。
  此外,教师还应充分利用课余饭后的零散时间鼓励幼儿自由交谈,积极参与倾听、指导并进行与幼儿的个别交流,一方面为幼儿的口语表达提供引导性的帮助,另一方面也能增进幼儿的同伴关系、师幼关系发展。
其他文献
新生儿吐奶是指婴儿喂哺后不久,部分奶水自胃内向口腔返溢的现象。吐奶对于新生儿来说并不是一种疾病,而是一种常见的现象。  新生儿吐奶一般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情况。如果新生儿体重增长良好,没有明显不适,各项生理指标正常,这种情况下新生儿出现吐奶,可判断为生理性吐奶。但如果新生儿吐奶较为频繁,而且吐奶量较大,体重不增或同时伴有腹胀、腹泻、发热等症状,家长要引起重视,新生儿可能是病理性吐奶。通常情况下,
【案情介绍】  “我倒不是打算离婚,就是想搞明白这回事而已。”在整个咨询过程中,金女士一再强调自己与丈夫之间的感情并没有破裂,只是希望搞清楚婆婆遗留下来的财产到底该如何分配。  金女士表示,她在6年前与刘先生结婚,当时对方的父亲早已去世,只有母亲也就是金女士的婆婆仍然健在。结婚之后,金女士并没有跟婆婆一起居住,平日里来往也不算多,不过每次见面时,双方之间倒也是客客气气,并没有让刘先生夹在中间难做人
幼儿园环境对幼儿日常行为与习惯的养成有着重要影响,同时也可以促进幼儿之间的交流与对话,进一步促进幼儿语言的发展。《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幼儿园环境创设是幼儿进行日常学习和发展的重要教育教学资源,教师要通过相应的环境创设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幼儿的行为和思想。本文主要分析了当前主题活动创设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环境创设策略,以供参考。当前主题活动中环境创设存在的问题  (一)内容设置的不确定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幼儿阅读能力的培养。幼儿园要充分发挥家庭、社会在幼儿早期教育中的积极作用,高度重视幼儿阅读素养的培养。以我园为例,我园努力把幼儿园打造成一所图书馆式的幼儿园。让幼儿阅读更多图书  1.大厅图书馆。阅读意境、阅读知识和经验、阅读技能是幼儿阅读素养的三个指标。阅读情感体验、阅读动机、阅读兴趣是阅读意境的组成要素。家中的亲子互动,幼儿园中进行的阅读实践,还有对于文字语言、读法、读物的
剪贴作为一种特殊的手工工艺,以其特有的方式,在幼儿的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中发挥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剪贴可以激发幼儿参与手工工艺活动的兴趣,培养幼儿健康的心理品质,激发幼儿思维的活力,放飞幼儿的想象力,培养幼儿的动手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有利于提升幼儿的综合素养。  有利于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与《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同时强调教师应重视幼儿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要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能注意物体比较明显的形状特征,能感知和发现常见几何图形的基本特征,画出或拼搭出该物体的造型”。生活中圆形的物体有很多,幼儿对圆形的物品也特别感兴趣,因此我们让幼儿收集了很多圆形的低结构材料,如:光盘、蛋糕盘、瓶盖、纽扣、豆子等投放在各个区域中,目的在于让幼儿通过寻找、收集生活中圆形的物体,探索各种圆形事物的特征,让幼儿了解圆形的物体在生活和游戏中的广泛应用,
打开朋友圈,看见做菜达人更新了一条美食信息,让我眼睛清亮,蠢蠢欲动。  她是这么写的:买了一只西瓜,中间最甜的部分直接吃掉,剩余的部分打成果汁,西瓜皮去囊去花皮清炒了吃,凉拌了吃,做成馅包饺子吃,花皮切成细丁炒毛豆吃……结论:西瓜是最不用担心垃圾分类的水果。  垃圾分类果真好,逼着大家自觉减少垃圾的产生,插播一句,连酷爱点外卖的“90后”同事都已经戒掉外卖,她说因为垃圾分类太麻烦,还不送一次性餐具
民间游戏具有自由性、普遍性、趣味性的特点,活动形式轻松活泼,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为幼儿所接受和喜爱。《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明确提出,幼儿园应以游戏为主要教学内容。在游戏的选择上,教师要遵循主题鲜明、场所固定、材料丰富、创造性强几个原则,以促进幼儿智力的发展。  教师不应给幼儿太多的约束,应该让幼儿自主选择材料、自由组队,充分展现每一个幼儿的独特想法。同时,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幼儿
1996年,她18岁,怀着梦想与激情成为了一名幼儿园教师。2018年,她40岁,依然是一名对教师职业怀着崇敬和信仰的幼儿园教师。悠长的岁月,让当年那个稚嫩青涩的少女蜕变成了一名经验丰富的骨干教师。她就是曾云霞,从教22年来多次被评为德育标兵和继续教育先进个人,2017年、2018年还先后荣获钦州市教育系统“十佳优秀班主任”和钦州市“平安校园先进个人”称号。孩子眼中的“曾妈妈”   “不好了,有小
小学毕业班班务管理需要顺势而为,寻找教育契机,基于学生的性格特点,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对他们施以教育,为孩子营造一个温馨、智慧的成长环境。  小学毕业班的孩子即将展翅飞走,急于摆脱如影随形的“保姆式管理”。面对种种状况,教师要如何开展小学毕业班班务管理工作呢?若不想为琐事所累,若不想为学生的调皮或错误所烦,本着一颗积极的心态面对班务管理是有效之策。基于多年的教学管理经验,我认为班主任要基于学生的成长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