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节能减排已经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和社会共识,是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从计量管理的角度探讨如何使计量在企业的节中发挥作用。主要从合理选用和配备能源计量器具、用能设备的设计安装和使用、人员管理、建立有效的能源计量器具管理系统四个方面加以阐述。使计量管理在节能降耗、节能减排、提高效率、效益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关键词:能源;计量管理;作用;效益
中图分类号:T8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3-00-01
如今节能减排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对于用能单位如何提高能源计量水平、提高企业用能效率、实现节能增效成为我们计量工作者和用能单位应加以重视的问题。
企业中的能源计量管理系统就是把生产企业的能源消耗:水、气(汽)、电等使用过程的数据,监测、记录,然后对这些数据加以分析总结,监控企业生产过程各个环节各种能源的具体使用情况,为提高用能效率提供科学的依据和指导,为企业查找能耗弱点,促进企业计量管理水平的提高及运营成本的降低。
那么、我们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作为用能单位的计量管理者应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做好能源计量工作以提高用能效率达到节能降耗的效果。
一、合理选用和配备计量器具
这是做好能源计量、提高用能效率的基础。只有这样才能使生产运行中采集的数据更加科学、更加准确、更加可靠。
能源计量器具指测量对象为一次能源、二次能源和载能工质的计量器具。使用中的能源计量器具是以计量目的划分,而不是以计量器具本身的特性划分。
对于能源计量器具的选用和配备首先应满足计量性能上的要求。即准确度、稳定性、量程和测量范围、分辨率、重复性、测量不确定度等各项技术指标满足要求。
另外还应满足能源分类计量的要求;满足用能单位实现能源分项加以考核的要求;重点用能单位还应配备必要的便携式能源检测仪器仪表,用来满足自检自查的要求。如表面温度计、红外温度计、烟气分析仪、电导仪和pH计、流量计等。
再次应满足能源计量器具配备率的强制性要求。即实际安装配备数量占理论配备数量的百分数。
二、设备的设计安装和使用应能满足节能监测的要求
整个过程应满足GB/T6422和GB/T15316关于能源设备监测的要求。
节能监测是指具有节能监测能力与资质的节能监测机构主管部门授权,依据节能法律、法规和相关技术标准,对用能单位的能源利用进行检测,企业对浪费能源的行为提出整改措施和处理建议的执法性相关技术活动。
使用过程应建立统计报表制度,为节约能源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统计报表数据应能追溯至测试记录。能源计量数据记录应使用比较规范的表格式样,计量测试记录及相应表格应便于数据的填写、汇总与分析,以及填写能源计量器具具体的使用地点及环节,应说明被测量与记录数据二者之间的转换方式或关系。 重点用能单位可根据需要建立该单位的能源计量数据中心,利用计算机技术实现计量数据的网络化管理,更有利于数据的统计分析。重点用能单位根据需要按照生产周期统计计算出其单位产品的主要能源消耗量。
合理的数据采集系统与监控系统紧密配合以实现节能监测的目的。使能源计量数据成为对外进行能源结算、对内进行能源控制和成本考核的依据。为宏观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提高用能效率促进企业节能降耗。
三、应设专人负责计量器具的管理
人才资源是能源计量器具科学管理的核心。用能单位首先要设立主管领导人和具体负责人。用能较小的单位主管领导人可兼具体负责人,其次需配备具体执行人员,并落实他们的岗位职责。
把各项工作落实到人。负责计量器具的配备、使用、检定(校准)、维修、更换、报废等管理工作。
企业的能源计量管理人员应通过培训考核,持资格证上岗;用能单位应建立并保存能源计量管理人员的个人技术档案。能源计量器具检定、校准和维修人员,同样应具有相应的资质证明。
应存有能源计量管理人员技术和资质档案。档案应包括能力、教育、专业资格、培训、教育、经验等。
四、建立有效的计量器具的管理系统
在专人负责的基础上用能单位应建立能源计量管理体系,形成文件。并保持和持续改进其有效性。文件化管理体系的建立以保持其科学性,避免随意性和人为性。科学化管理能源计量器具是科学管理的需要;是节能工作的需要;是工艺更新的需要;是技术改造的需要。
用能单位必须备有完整的能源计量器具一览表。计量器具一览表应包括计量器具的相关信息如:名称、等级、型号等;及使用地点、管理编号、设备编号等相关信息。主要次级用能单位和主要用能设备应备有独立的能源计量器具一览表分类。在明显处粘贴与能源计量器具一览表编号对应的设备标签,以备查验和有效管理。
企业还应建立完善的能源计量器具档案,内容主要包括:出厂合格证、使用说明书、最近两个连续周期的检定(校准、测试)证书、维修记录、量值传递或溯源图及其他相关信息。
计量器具应按周期检定/校准。经检定/校准不符合要求及超过检定周期的能源计量器具不准使用。强制检定的能源计量器具,其检定方式、检定周期按计量法律的规定执行。凡属自校的,应有现行有效的受控文件作为依据。
综上以上几点去做就能帮助企业对各个生产环节、每个工作班组、每条生产线以及主要耗能设备进行实时考核,帮助企业进一步优化、改进工艺,以降低能耗成本,合理使用能源,提高用能效率,达到节能减排,节能降耗,再创造效益的目的并提高企业综合竞争力。
参考文献:
[1]GB/T15316-2009 节能监测技术通则.
作者简介:李小微,男,四平人,副高级工程师,从事计量检定工作。
关键词:能源;计量管理;作用;效益
中图分类号:T8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3-00-01
如今节能减排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对于用能单位如何提高能源计量水平、提高企业用能效率、实现节能增效成为我们计量工作者和用能单位应加以重视的问题。
企业中的能源计量管理系统就是把生产企业的能源消耗:水、气(汽)、电等使用过程的数据,监测、记录,然后对这些数据加以分析总结,监控企业生产过程各个环节各种能源的具体使用情况,为提高用能效率提供科学的依据和指导,为企业查找能耗弱点,促进企业计量管理水平的提高及运营成本的降低。
那么、我们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作为用能单位的计量管理者应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做好能源计量工作以提高用能效率达到节能降耗的效果。
一、合理选用和配备计量器具
这是做好能源计量、提高用能效率的基础。只有这样才能使生产运行中采集的数据更加科学、更加准确、更加可靠。
能源计量器具指测量对象为一次能源、二次能源和载能工质的计量器具。使用中的能源计量器具是以计量目的划分,而不是以计量器具本身的特性划分。
对于能源计量器具的选用和配备首先应满足计量性能上的要求。即准确度、稳定性、量程和测量范围、分辨率、重复性、测量不确定度等各项技术指标满足要求。
另外还应满足能源分类计量的要求;满足用能单位实现能源分项加以考核的要求;重点用能单位还应配备必要的便携式能源检测仪器仪表,用来满足自检自查的要求。如表面温度计、红外温度计、烟气分析仪、电导仪和pH计、流量计等。
再次应满足能源计量器具配备率的强制性要求。即实际安装配备数量占理论配备数量的百分数。
二、设备的设计安装和使用应能满足节能监测的要求
整个过程应满足GB/T6422和GB/T15316关于能源设备监测的要求。
节能监测是指具有节能监测能力与资质的节能监测机构主管部门授权,依据节能法律、法规和相关技术标准,对用能单位的能源利用进行检测,企业对浪费能源的行为提出整改措施和处理建议的执法性相关技术活动。
使用过程应建立统计报表制度,为节约能源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统计报表数据应能追溯至测试记录。能源计量数据记录应使用比较规范的表格式样,计量测试记录及相应表格应便于数据的填写、汇总与分析,以及填写能源计量器具具体的使用地点及环节,应说明被测量与记录数据二者之间的转换方式或关系。 重点用能单位可根据需要建立该单位的能源计量数据中心,利用计算机技术实现计量数据的网络化管理,更有利于数据的统计分析。重点用能单位根据需要按照生产周期统计计算出其单位产品的主要能源消耗量。
合理的数据采集系统与监控系统紧密配合以实现节能监测的目的。使能源计量数据成为对外进行能源结算、对内进行能源控制和成本考核的依据。为宏观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提高用能效率促进企业节能降耗。
三、应设专人负责计量器具的管理
人才资源是能源计量器具科学管理的核心。用能单位首先要设立主管领导人和具体负责人。用能较小的单位主管领导人可兼具体负责人,其次需配备具体执行人员,并落实他们的岗位职责。
把各项工作落实到人。负责计量器具的配备、使用、检定(校准)、维修、更换、报废等管理工作。
企业的能源计量管理人员应通过培训考核,持资格证上岗;用能单位应建立并保存能源计量管理人员的个人技术档案。能源计量器具检定、校准和维修人员,同样应具有相应的资质证明。
应存有能源计量管理人员技术和资质档案。档案应包括能力、教育、专业资格、培训、教育、经验等。
四、建立有效的计量器具的管理系统
在专人负责的基础上用能单位应建立能源计量管理体系,形成文件。并保持和持续改进其有效性。文件化管理体系的建立以保持其科学性,避免随意性和人为性。科学化管理能源计量器具是科学管理的需要;是节能工作的需要;是工艺更新的需要;是技术改造的需要。
用能单位必须备有完整的能源计量器具一览表。计量器具一览表应包括计量器具的相关信息如:名称、等级、型号等;及使用地点、管理编号、设备编号等相关信息。主要次级用能单位和主要用能设备应备有独立的能源计量器具一览表分类。在明显处粘贴与能源计量器具一览表编号对应的设备标签,以备查验和有效管理。
企业还应建立完善的能源计量器具档案,内容主要包括:出厂合格证、使用说明书、最近两个连续周期的检定(校准、测试)证书、维修记录、量值传递或溯源图及其他相关信息。
计量器具应按周期检定/校准。经检定/校准不符合要求及超过检定周期的能源计量器具不准使用。强制检定的能源计量器具,其检定方式、检定周期按计量法律的规定执行。凡属自校的,应有现行有效的受控文件作为依据。
综上以上几点去做就能帮助企业对各个生产环节、每个工作班组、每条生产线以及主要耗能设备进行实时考核,帮助企业进一步优化、改进工艺,以降低能耗成本,合理使用能源,提高用能效率,达到节能减排,节能降耗,再创造效益的目的并提高企业综合竞争力。
参考文献:
[1]GB/T15316-2009 节能监测技术通则.
作者简介:李小微,男,四平人,副高级工程师,从事计量检定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