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日益提高及对外交流的日益频繁,对外汉语教学已被纳入国家整体外交战略规划。与此同时,国外对汉语学习的需求也进一步增加。目前,汉语已列为联合国工作语言之一,许多国家,如韩国、日本、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泰国等已将汉语作为大学入学考试的外语科目之一;法国政府还专门增设了汉语教学督导,以加强汉语教学的管理。除此之外,德国、俄罗斯、乌克兰、印度尼西亚、越南等国也在积极开展汉语教学。所有这些都表明,世界范围内已经掀起了一股强劲的学习汉语的热潮。
我国对外汉语教学现状与存在问题
1.教学对象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对外汉语教学对象类型可从学习期限分为长期生(6个月以上)与短期生(6个月以下);从学习者身份可分为汉语进修生、本科生及本科进修生、高级进修生、在中国工作的外国职员及家属、外国人(含子女)及华裔子弟。因此,在教学实践中不同的对外汉语学习者有不同的学习目的,对教学要求也会不同,这些因素给传统的编班式教学造成了巨大困难。
2.教材的短缺与滞后满足不了教学需求
现在绝大部分教授对外汉语的学校都是选用北京语言大学编写的教材,有时也补充一些北京大学编写的教材,但在实践中发现,有的教材存在内容过旧、观念落后的现状,留学生普遍反映教材缺乏新颖性、趣味性与实用性,远远不能满足实际需要。
3.师资力量的薄弱影响了教学质量
目前,我国对外汉语教学状况是专职对外汉语教师短缺及兼职教师队伍不稳定等。根据对浙江省七所高校(浙江工业大学、浙江师范大学、浙江工商大学、中国美术学院、宁波大学、浙江理工大学、浙江中医学院)对外汉语教师结构情况的调查,现有专职教师总数才10余名,而大多数教师都是半路出家,其中绝大部分是高校中的中文系教师,还有一部分是外语教师。
实效性是提高对外汉语教学质量的关键
虽然对外汉语教学对象的文化背景、年龄结构、学习目的各异,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就是在最短的时间内学到最实用的中文,以便交流和了解中国的社会与经济等各方面情况。因此,无论是课程设置、教材还是教学内容不仅要做到有针对性,而且还必须考虑到实效性。实效性既是提高对外汉语教学质量的关键,也是检验对外汉语教学质量评估的重要标准。
实用性和实效性原则在对外汉语教学方面集中体现为“新”“精”两个字。“新”即是知识要新,教学手段和方法要新,让学生在短时期内掌握最新的知识和技能,适应新行业、新技术对人才的要求;“精”即是打破旧的教学体系,精选最有实用价值的内容,精心组织,精心教授,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必须的知识和技能,以适应工作和生活的需求。
提高对外汉语教学实效性的途径
提高对外汉语教学的实效性,必须改变教学观念,实现教学思想和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因此,无论在课程设置、教材编写与教学方法上都必须与社会同步,满足学习者的需要。
1.加强教材建设
教材建设对提高对外汉语教学的质量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编写教材必须注重把语言结构和功能意念、交际情景结合起来,把教授语言知识和传授文化知识结合起来。在遵循教材编写原则(实用性、知识性、循序渐进、定量性与趣味性)的同时,还要顾及到螺旋式编排和语言知识的复现率等。教材的选择要从实用的角度出发,所选的内容应当来自实际生活,是学生实际交往中需要用到的。根据教学实践的反馈,笔者认为一本好的对外汉语教材应具有以下三个要素:新颖性、针对性、趣味性。要做到三要素的有机结合,国内外合作编写教材无疑是一条捷径。从目前的教材现状看,组织力量定期对现有教材及大纲进行修改是当务之急。
2.改革现有教学模式与教学手段
教材归根结底只是教师用来教学生学习语言的素材,至于素材如何运用,不同教学思路会产生不同的使用方法。一本好的教材需要一个好的教学模式去完成,一个好的教学模式也只有在好的内容里,才能显示它的魅力。
提高对外汉语教学实效性必须改革目前单一的教学模式。根据学生的心理,努力寻求多种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教学方法。教学必须注重实用,教学模式不拘一格,对外汉语教学应坚持以人为本,构建百家争鸣的教学氛围,努力使现有的对外汉语教学更上一层楼。而在诸多教学方法上能直接提高学习者学习兴趣的莫过于直观教学与情景教学。
直观教学又可分为语言直观教学、画面直观教学。要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加强学生的原声汉语和原貌汉语的教学。原声汉语即实况汉语,也就是没有经过加工或稍做加工的事实、自然的有声语言材料。在听力、会话课上使用这些材料是教学上的一种改革。由于汉语实况教学抓住了留学生要迫切了解当今中国、尽快掌握当今中国人交往方式的心理,所以能引起留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也会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原貌汉语,即没有经过加工或稍做加工的真实、自然的书面语言材料,如报纸、杂志上的文章。以这样的语言材料作为阅读、读写课的教材,使学生能在短时间内学到更实用的汉语。但是,原声汉语和原貌汉语只适合于在已经完成初级汉语教学后的中级阶段的学习者,所以还不能取代其他方面的教学。笔者曾经参加过日本东京大学留学生中心举办的上级日语班学习,它的教学内容都是由各任课教师精选出来的报纸、杂志上的文章。其中听力课教师选的是日本国家电视台NHK在黄金时段播放的题为“接近现代”的实况录像,由于它接近社会、接近生活,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
情景教学也就是语言实践教学,是指教师把学生带入经过策划好的实地进行人际交往训练的一种教学方式。语言实践是反复性、熟练性的感性活动。语言需要通过交际才能得到锻炼,进而达到运用自如。教学实践证明,外国留学生要想使自己的汉语说得地道,只能走出课堂,融入中国社会,与中国人直接接触、交际,才能成功。
3.优化对外汉语教师队伍
一是进一步加强对外汉语教师队伍的建设,特别是专职对外汉语教师队伍的建设。教师队伍的建设要从数量和素质两方面入手。要坚持和完善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考试评定制度,国家应就对外汉语教学单位获得对外汉语教学资格的教师在任教教师中的比例作出明确的规定。努力建设一支知识结构合理、会教能研的对外汉语教师队伍。二是国家应指定几所在留学生教育方面较有经验的高校,如北京大学、北京语言大学,定期对全国高校中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教师进行指导与培训,加强相互间的交流与合作,不断提高其业务水平。三是深化教学改革,定期聘请对外汉语教学专家开设专题讲座,组织教师学习,切磋与交流课堂教学经验,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四是在学术刊物上多开辟一些关于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的栏目,让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教师有更开阔的学术交流园地。五是利用国家汉办的网络平台,进行有关对外汉语最新教材等信息的交流,让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教师能了解最新的学术信息。
[责任编辑:张雯]
我国对外汉语教学现状与存在问题
1.教学对象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对外汉语教学对象类型可从学习期限分为长期生(6个月以上)与短期生(6个月以下);从学习者身份可分为汉语进修生、本科生及本科进修生、高级进修生、在中国工作的外国职员及家属、外国人(含子女)及华裔子弟。因此,在教学实践中不同的对外汉语学习者有不同的学习目的,对教学要求也会不同,这些因素给传统的编班式教学造成了巨大困难。
2.教材的短缺与滞后满足不了教学需求
现在绝大部分教授对外汉语的学校都是选用北京语言大学编写的教材,有时也补充一些北京大学编写的教材,但在实践中发现,有的教材存在内容过旧、观念落后的现状,留学生普遍反映教材缺乏新颖性、趣味性与实用性,远远不能满足实际需要。
3.师资力量的薄弱影响了教学质量
目前,我国对外汉语教学状况是专职对外汉语教师短缺及兼职教师队伍不稳定等。根据对浙江省七所高校(浙江工业大学、浙江师范大学、浙江工商大学、中国美术学院、宁波大学、浙江理工大学、浙江中医学院)对外汉语教师结构情况的调查,现有专职教师总数才10余名,而大多数教师都是半路出家,其中绝大部分是高校中的中文系教师,还有一部分是外语教师。
实效性是提高对外汉语教学质量的关键
虽然对外汉语教学对象的文化背景、年龄结构、学习目的各异,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就是在最短的时间内学到最实用的中文,以便交流和了解中国的社会与经济等各方面情况。因此,无论是课程设置、教材还是教学内容不仅要做到有针对性,而且还必须考虑到实效性。实效性既是提高对外汉语教学质量的关键,也是检验对外汉语教学质量评估的重要标准。
实用性和实效性原则在对外汉语教学方面集中体现为“新”“精”两个字。“新”即是知识要新,教学手段和方法要新,让学生在短时期内掌握最新的知识和技能,适应新行业、新技术对人才的要求;“精”即是打破旧的教学体系,精选最有实用价值的内容,精心组织,精心教授,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必须的知识和技能,以适应工作和生活的需求。
提高对外汉语教学实效性的途径
提高对外汉语教学的实效性,必须改变教学观念,实现教学思想和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因此,无论在课程设置、教材编写与教学方法上都必须与社会同步,满足学习者的需要。
1.加强教材建设
教材建设对提高对外汉语教学的质量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编写教材必须注重把语言结构和功能意念、交际情景结合起来,把教授语言知识和传授文化知识结合起来。在遵循教材编写原则(实用性、知识性、循序渐进、定量性与趣味性)的同时,还要顾及到螺旋式编排和语言知识的复现率等。教材的选择要从实用的角度出发,所选的内容应当来自实际生活,是学生实际交往中需要用到的。根据教学实践的反馈,笔者认为一本好的对外汉语教材应具有以下三个要素:新颖性、针对性、趣味性。要做到三要素的有机结合,国内外合作编写教材无疑是一条捷径。从目前的教材现状看,组织力量定期对现有教材及大纲进行修改是当务之急。
2.改革现有教学模式与教学手段
教材归根结底只是教师用来教学生学习语言的素材,至于素材如何运用,不同教学思路会产生不同的使用方法。一本好的教材需要一个好的教学模式去完成,一个好的教学模式也只有在好的内容里,才能显示它的魅力。
提高对外汉语教学实效性必须改革目前单一的教学模式。根据学生的心理,努力寻求多种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教学方法。教学必须注重实用,教学模式不拘一格,对外汉语教学应坚持以人为本,构建百家争鸣的教学氛围,努力使现有的对外汉语教学更上一层楼。而在诸多教学方法上能直接提高学习者学习兴趣的莫过于直观教学与情景教学。
直观教学又可分为语言直观教学、画面直观教学。要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加强学生的原声汉语和原貌汉语的教学。原声汉语即实况汉语,也就是没有经过加工或稍做加工的事实、自然的有声语言材料。在听力、会话课上使用这些材料是教学上的一种改革。由于汉语实况教学抓住了留学生要迫切了解当今中国、尽快掌握当今中国人交往方式的心理,所以能引起留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也会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原貌汉语,即没有经过加工或稍做加工的真实、自然的书面语言材料,如报纸、杂志上的文章。以这样的语言材料作为阅读、读写课的教材,使学生能在短时间内学到更实用的汉语。但是,原声汉语和原貌汉语只适合于在已经完成初级汉语教学后的中级阶段的学习者,所以还不能取代其他方面的教学。笔者曾经参加过日本东京大学留学生中心举办的上级日语班学习,它的教学内容都是由各任课教师精选出来的报纸、杂志上的文章。其中听力课教师选的是日本国家电视台NHK在黄金时段播放的题为“接近现代”的实况录像,由于它接近社会、接近生活,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
情景教学也就是语言实践教学,是指教师把学生带入经过策划好的实地进行人际交往训练的一种教学方式。语言实践是反复性、熟练性的感性活动。语言需要通过交际才能得到锻炼,进而达到运用自如。教学实践证明,外国留学生要想使自己的汉语说得地道,只能走出课堂,融入中国社会,与中国人直接接触、交际,才能成功。
3.优化对外汉语教师队伍
一是进一步加强对外汉语教师队伍的建设,特别是专职对外汉语教师队伍的建设。教师队伍的建设要从数量和素质两方面入手。要坚持和完善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考试评定制度,国家应就对外汉语教学单位获得对外汉语教学资格的教师在任教教师中的比例作出明确的规定。努力建设一支知识结构合理、会教能研的对外汉语教师队伍。二是国家应指定几所在留学生教育方面较有经验的高校,如北京大学、北京语言大学,定期对全国高校中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教师进行指导与培训,加强相互间的交流与合作,不断提高其业务水平。三是深化教学改革,定期聘请对外汉语教学专家开设专题讲座,组织教师学习,切磋与交流课堂教学经验,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四是在学术刊物上多开辟一些关于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的栏目,让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教师有更开阔的学术交流园地。五是利用国家汉办的网络平台,进行有关对外汉语最新教材等信息的交流,让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教师能了解最新的学术信息。
[责任编辑:张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