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国精神文明建设的首要内容,也是解决社会矛盾和问题的主要途径之一。在党的事业中占有及其重要的地位,是党的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党的干部思想政治教育遇到了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更好地肩负起历史重任,充分发挥党校阵地与熔炉的作用,把党的干部思想政治教育抓实抓好是党校面临的一个重大考验。
【关键词】党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重要性
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国精神文明建设的首要内容,也是解决社会矛盾和问题的主要途径之一。在党的事业中占有及其重要的地位,是党的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党的干部思想政治教育遇到了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而党校作为学习、研究、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阵地,党性锻炼的熔炉,干部培训轮训的主渠道,更好地肩负起历史重任,充分发挥党校阵地与熔炉的作用,把党的干部思想政治教育抓实抓好是党校面临的一个重大考验。
首先,加强党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党的优良传统,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干部思想政治教育是干部队伍建设的先导性、基础性、战略性工程,对干部成长有着直接而重要的影响,关系党的工作全局,具有不可替代的战略意义。随着国门的打开,改革的深入,形形色色的社会思潮、价值观念、理论流派和生活方式的影响,正在日益波及越来越多的人们,个别党员受到这些不良思潮的影响和腐蚀而蜕化变质,危害党和人民利益。因此,加强党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仅是时代的需要,也是全面提高干部队伍思想道德素质的迫切需要。
其次,党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一方面,一些学员的理想信念淡化,对社会主义历史进程产生怀疑,甚至主张或赞同“全盘西化”,从而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地位和作用在认识上产生严重偏差;一些学员的传统美德淡化,义利观、节俭观、婚恋观、家庭观、等发生严重扭曲,他们把学习培训当成请客吃饭的机会,视勤俭节约为“缺少现代人的豪爽”,视诚实劳动为“缺少经济头脑”,视尊老爱幼为恪守“新生活,各顾各”的信条,视助人为乐为“过时”,传统美德淡化,甘愿葬身于“金钱的海洋、道德的沙漠”之中;一些学员的思想认识不够,在学习培训中,经常以单位工作忙、脱不开身为理由,多次请假,不参加学习。有的上课时玩手机、说闲话,不专心听讲,认为在党校学习就是躲清闲,走形式。因此,不少学员对党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着一些认识的误区,认为党校学员都是在职的领导干部或单位的骨干,党员多,素质较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没必要做;还有的认为党校办班时间短,班级活动有限,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难以开展。学员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没有应有的重视,制约了学员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另一方面,教学针对性不强,理论联系实际少,用理论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少,联系本地的热点、难点问题少,一手材料少。并且教师大多是照搬照抄网络和学习辅导材料,很少对班次、培训对象做专题;教学模式、内容不够创新,教师讲什么学员就得听什么,仍是单一满堂灌的教学,缺乏启发式、研究式、实验式、案例式、实地教学等教学方法。在教学内容上,传统的理论性、知识性教育较多,学员较关心的关于本地经济社会发展的理论分析较少,实践性、应用性培训内容很少,学员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不高;教师学习滞后、外出学习增长见识的机会很少,实践经验不足,学科建设不全,专职教师数量少,学科分类不能细化、层次化。这诸多方面,都影响了党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再次,加强党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是加强内容的实效性。在教育内容上眼于学员的政治理论素质的提高。坚持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武装每个学员的头脑。把握重点、掌握精髓,根据不同层次的学员,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使教育内容更贴近本单位实际,也更贴近学员的思想实际,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二是注重方法的针对性。根据不同年龄、文化层次和不同的思想倾向,对症下药“因材施教”。避免讲空话、套话和满堂灌的教学方法,研究创新启发式、实验式、案例式等新教学方法,能互动的就互动,该案例教学的就案例教学,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三是提升教师队伍素质科学性,要对每一位专职教师提出专业主攻方向,组织教师参加各类师资培训,对青年教师提出明确的发展要求,鞭策他们尽快走上教学科研第一线。坚持“请、引、聘”相结合的方针,加强党校师资库建设,聘请知名专家学者、部门领导来校讲学,让党校教师在学习中找差距,从而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关键词】党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重要性
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国精神文明建设的首要内容,也是解决社会矛盾和问题的主要途径之一。在党的事业中占有及其重要的地位,是党的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党的干部思想政治教育遇到了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而党校作为学习、研究、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阵地,党性锻炼的熔炉,干部培训轮训的主渠道,更好地肩负起历史重任,充分发挥党校阵地与熔炉的作用,把党的干部思想政治教育抓实抓好是党校面临的一个重大考验。
首先,加强党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党的优良传统,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干部思想政治教育是干部队伍建设的先导性、基础性、战略性工程,对干部成长有着直接而重要的影响,关系党的工作全局,具有不可替代的战略意义。随着国门的打开,改革的深入,形形色色的社会思潮、价值观念、理论流派和生活方式的影响,正在日益波及越来越多的人们,个别党员受到这些不良思潮的影响和腐蚀而蜕化变质,危害党和人民利益。因此,加强党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仅是时代的需要,也是全面提高干部队伍思想道德素质的迫切需要。
其次,党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一方面,一些学员的理想信念淡化,对社会主义历史进程产生怀疑,甚至主张或赞同“全盘西化”,从而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地位和作用在认识上产生严重偏差;一些学员的传统美德淡化,义利观、节俭观、婚恋观、家庭观、等发生严重扭曲,他们把学习培训当成请客吃饭的机会,视勤俭节约为“缺少现代人的豪爽”,视诚实劳动为“缺少经济头脑”,视尊老爱幼为恪守“新生活,各顾各”的信条,视助人为乐为“过时”,传统美德淡化,甘愿葬身于“金钱的海洋、道德的沙漠”之中;一些学员的思想认识不够,在学习培训中,经常以单位工作忙、脱不开身为理由,多次请假,不参加学习。有的上课时玩手机、说闲话,不专心听讲,认为在党校学习就是躲清闲,走形式。因此,不少学员对党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着一些认识的误区,认为党校学员都是在职的领导干部或单位的骨干,党员多,素质较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没必要做;还有的认为党校办班时间短,班级活动有限,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难以开展。学员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没有应有的重视,制约了学员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另一方面,教学针对性不强,理论联系实际少,用理论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少,联系本地的热点、难点问题少,一手材料少。并且教师大多是照搬照抄网络和学习辅导材料,很少对班次、培训对象做专题;教学模式、内容不够创新,教师讲什么学员就得听什么,仍是单一满堂灌的教学,缺乏启发式、研究式、实验式、案例式、实地教学等教学方法。在教学内容上,传统的理论性、知识性教育较多,学员较关心的关于本地经济社会发展的理论分析较少,实践性、应用性培训内容很少,学员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不高;教师学习滞后、外出学习增长见识的机会很少,实践经验不足,学科建设不全,专职教师数量少,学科分类不能细化、层次化。这诸多方面,都影响了党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再次,加强党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是加强内容的实效性。在教育内容上眼于学员的政治理论素质的提高。坚持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武装每个学员的头脑。把握重点、掌握精髓,根据不同层次的学员,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使教育内容更贴近本单位实际,也更贴近学员的思想实际,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二是注重方法的针对性。根据不同年龄、文化层次和不同的思想倾向,对症下药“因材施教”。避免讲空话、套话和满堂灌的教学方法,研究创新启发式、实验式、案例式等新教学方法,能互动的就互动,该案例教学的就案例教学,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三是提升教师队伍素质科学性,要对每一位专职教师提出专业主攻方向,组织教师参加各类师资培训,对青年教师提出明确的发展要求,鞭策他们尽快走上教学科研第一线。坚持“请、引、聘”相结合的方针,加强党校师资库建设,聘请知名专家学者、部门领导来校讲学,让党校教师在学习中找差距,从而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