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职业岗位的系列化课程体系的构建

来源 :职业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nling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职业教育应在研究与实践的基础上,构建面向职业岗位的系列化课程体系,并应针对当前系列课程体系构建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面向职业岗位的系列课程体系的构建原则与体系结构,结合具体单元课程探讨知识体系结构的建设过程。
  关键词:职业岗位;系列课程;知识体系
  
  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在教育部教学改革试点专业建设的推动下,积极实践“以就业为导向、以岗位为依据、以能力为本位”的理念,于2002年开始进行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与培养方案的研究与实践工作,通过研究、实践、完善、优化的循环过程,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形成了“平台 岗位”即职业岗位基础平台(发展、基础) 岗位系列课程(技能、技术、能力、职业证书)的课程体系和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培养方案,研究成果已应用于计算机类专业的教学计划和教学活动中,并进行了教学实践,效果良好。
  经过前一轮的建设,我院课程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确立了“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课程建设指导思想,规范了课程结构,面向岗位能力,以系列为纽带,初步构建了专业课程体系(平台+岗位)。随着我院课程建设向纵深发展,对所有系列课程负责人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明确理解系列课程培养目标,确立系列课程知识结构体系。目前,在系列课程建设中存在以下几个主要问题:(1)课程与系列课程负责人的岗位职责不明确,目标落实困难;(2)系列课程教师指导思想不统一,系列课程培养目标不鲜明;(3)没有成型的课程知识结构体系,课程教学目标分散,系列课程间知识重复严重;(4)虽有明确的岗位能力目标,但没有或尚未形成系列课程过程化培养体系,导致系列课程内聚性差,系列课程知识结构的耦合性较大。
  上述问题是导致系列课程建设难以突破的主要“瓶颈”。对于前两个问题,我院正在出台相关文件,有望很快得到解决,对于后两个问题,需要专业负责人、各系列课程负责人从课程体系的内涵上加以突破。本文在一定的研究与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一种面向职业岗位的系列化课程体系的构建方案。
  
  构建原则
  
  为了更好地开展系列课程建设,提出下列几条指导原则:
  以市场就业岗位为依据确立系列课程培养目标系列课程培养目标应由市场需求导向确立,要求每位系列负责人必须开展岗位调研,通过调研,经认证后定位现存或潜在的并有一定发展持续度的职业(技术应用)岗位,依据该岗位所需的能力建立系列课程的知识结构。这里不排斥那些可挖掘的职业岗位。
  提高系列课程的内聚性在同一系列内的课程应围绕系列培养目标确立既有延展性又有独创性的知识结构体系。延展性与独创性的课程知识体系可使系列知识培养过程呈现迭代与递增趋势,课程间的内聚性要遵循必要的迭代与递增原则,否则可能会导致课程间知识重复严重的现象。
  缩小课程系列间的耦合性为了保持系列课程开发的独立性与可扩展性,应尽量缩小课程系列间的耦合性。
  
  构建系列课程体系
  
  在对岗位进行调研、确立岗位能力并经认证后,要构建岗位系列课程培养结构体系,如图1所示。其逻辑顺序为:岗位调研→确立系列课程培养目标→构建系列课程知识体系(主要包括基础单元、能力单元、实践单元)。
  
  实践单元 主要是各技能单元的技能训练与考核。
  
  具体实践案例
  
  以下以《企业网组建与管理》课程的知识体系构建为例,具体说明单元课程体系建设(由于篇幅,一些具体过程从略)的方法,以供参考。
  《企业网组建与管理》是网络管理员系列的一门单元课程,本系列的培养目标是面向企业培养具有一定实践动手能力的高级网络管理与维护人才。依据该目标进行能力分析(提交分析报告),确立系列课程培养目标,在该目标的基础上明确《企业网组建与管理》课程的教学目标:(1)学会并掌握基于Window Server平台的Intranet网络的构建与管理;(2)常见的局域网环境搭建与管理。接下来构建课程单元知识结构体系,如表所示。
  对于每一个单元课程知识结构体系表经相关系列课程集体认证后予以公布。
  本文针对目前我院系列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对于如何构建面向职业岗位的系列课程知识结构体系进行了探讨。对于发展中的职业教育而言,课程建设与改革尚需较多时日进行摸索与研究,这表明课程建设的道路将是一个较漫长的过程,希望本文能对正在进行中的职业教育课程建设起到一定的抛砖引玉作用。
  
  (本文责任编辑:王恒)
其他文献
针对当前高职院校电类专业单片机教学的现状.通过对单片机新教学模式的探索,阐述在“实践优先、理论够用、交叉互动”指导思想下.基于案例教学的单片机应用课程改革思路和教学过
摘要:职业教育以培养职业行动能力为目标,而经验性知识是职业行动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应从管理学中知识管理的角度出发,分析经验性知识的内涵及其对职业教育的影响,运用对经验性知识的管理完成培养职业行动能力的目标。  关键词:职业行动能力;经验性知识;隐性知识;显性知识    根据历史记载,手工业生产者技术养成采用的培养模式普遍是学徒制,掌握技术的途径是在师傅指导下,学习者在工作
目的:寻找一种简单、有效、副作用小的治疗方法,减少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量,缩短出血时间,降低清宫率。方法:两组均使用益母草颗粒20g bid促进子宫收缩,口服环丙沙星0.2g bid预防感染
青海省格尔木市乌兰乌珠尔东地区为我院2010年度的预查项目,主要在区内寻找铁多金属矿。区域内主要地层为元古界金水口群的斜长片麻岩、(绿泥)云英片岩等,区内磁异常表现良好,文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