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国际化、产业高端化、环境品质化

来源 :人民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yin_studi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在新的时代背景和经济形势下,如何实现開发区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是1993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国家级开发区,形成了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机械制造、食品饮料四大主导产业。
  随着“后工业化时代”的推进、知识型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国际国内经济大环境的改变,开发区进入了发展模式转型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历史发展新阶段,一些新的困难和矛盾凸显出来,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第一层面是客观环境的发展变化。首先是开发区的特殊优惠政策不断弱化,实际上已经失去了政策上的比较优势,对开发区构筑竞争新优势提出了新的挑战;其次,国家对集约利用土地资源和环境保护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开发区节能降耗的任务十分繁重;第三,经过30年改革开放,国际经济技术梯度转移规律正在发生作用,对招商引资工作提出了严竣的挑战。
  第二层面是城市发展战略对开发区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如杭州市在“构筑大都市、建设新天堂”的发展战略中,把杭州开发区定位为三个副城之一,要把开发区建设成拥有60万居住人口的下沙新城。
  第三个层面是开发区自身发展面临的挑战。首先是资源问题。工业用地不足,直接导致招商引资不足,经济增长乏力;其次是资金问题;第三是体制机制创新问题。政府机构较为精简,偏重开发建设职能,公共服务职能相对较弱;第四是人口结构和素质问题。
  在多年探索思考的基础上,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提出了“城市国际化、产业高端化、环境品质化”的新时期发展战略。“三化”战略表征了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城市、产业、环境的发展定位,回答了“建什么城市、发展什么产业、营造什么环境”三大问题,指明了开发区城市化与国际化并驾齐驱、高科技与知识型特征明显、高品质与高品位彰显特色的转型发展之路,这也是开发区在国际竞争中谋求更为广阔发展空间的必由之路。
其他文献
“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这其实反映了对官员和政府的高标准要求。但实际上,真正需要的是对官员和政府的低标准要求,也就是“底线”要求。这也就是说,对于政府和官员,应该少一些“应该如何”的要求,而多一些“禁止如何”的规定。  打一个比方,坏人是干坏事的人(损人利己),好人是干好事的人(利他主义),平常的人应该是不干好事但也不干坏事的人(利己不损人)。其实,对一个政府的评价也大体如此。我们可以
5月1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有关抗震救灾工作会议,号召全国人民万众一心,发扬社会主义协作精神,战胜特大地震灾害。  社会主义协作精神的实质是集体主义精神,它要求在战胜特大地震灾害的斗争中,个人、团体、部门、地方要杜绝过分强调个人主义、小团体主义、部门主义、地方主义,从灾区人民切身利益出发,从抗震救灾大局出发,考虑国家未来和国家发展,通过个人、团体、部门、地方之间的合作,战胜面对的严峻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