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蕈中毒患者救治的反思1例

来源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xun2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集体 蕈中毒 中毒性心肌炎 沟通
  病历资料
  2008年5月24日急诊科接诊1起集体菌子中毒的3位患者。所食蕈为几种蕈一起炒食,3人在进食后3~4小时出现腹痛、恶心、呕吐、腹泻等胃肠道症状,在进食后5小时就诊。诊断为蕈中毒(胃肠炎型),入院后及时给予洗胃、导泻、补液、促毒物排出等治疗,均愈出院。共同进餐4人,且4人均吃过蕈子,另1人当时无任何不适症状,护送其他3位患者就医。值班医生了解情况后,考虑集体食物中毒,建议同时进行洗胃治疗,但其拒绝治疗。医生看其无任何症状,未再做进一步的沟通。进食18小时后,该患者出现胸闷、心悸、气促症状。症状渐进性加重,心电图检查:窦性心动过速;心肌酶检查:乳酸脱氢酶同工酶(LDH)912U/L、α-羟丁酸脱氢酶(HBDH)1000U/L、肌酸激酶(CK)1500U/L、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500U/L。结合临床症状及心电图、心肌酶检查,以及与其共同进餐者出现蕈中毒症状,诊断:蕈中毒,中毒性心肌炎。即行洗胃、导泻、治疗心律失常、改善心肌代谢及对症支持治疗,患者病情发展迅速,经抢救无效,在出现中毒症状后20小时死亡。
  讨 论
  失误原因分析:①对蕈中毒的认识不足:此例死者潛伏期达18小时,中毒临床表现、潜伏期与其他共同进餐的3人不同,可能与其个体差异及所吃蕈为几种蕈混合炒食有关。在其他3人就医时,该患者无任何中毒症状,经治医师未引起足够的重视。②缺乏对集体食物中毒事件的救治经验:集体食物中毒,中毒者通常出现相似的症状。此起集体蕈中毒中死者在其他3人相继出现胃肠道中毒症状就诊时无任何中毒表现,造成未中毒的假象。加之经治医师对该起集体中毒事件的分析不足,影响了其对病情的判断。③医患沟通不到位:对于该病例,经治医师已考虑到集体食物中毒,建议同时进行洗胃等治疗。但经治医师由于对此起集体蕈中毒事件的分析不足,与患者的沟通过于简单,在患者拒绝后,未再做进一步的沟通;也未履行必要报告,变换沟通者与患者沟通。并且由于其疏忽,未履行书面告知,埋下了纠纷的隐患。
  防范措施:①加强学习,加深对蕈中毒的认识,提高蕈中毒的救治水平。蕈中毒根据临床表现不同分为胃肠炎型、神经精神型、溶血型、中毒性肝炎型,各型潜伏期也不一致0.5~24小时,甚至数日。有少数病例呈暴发型经过,潜伏期后1~2天内死亡,可能为中毒性心肌炎或中毒性脑炎所致,应引起高度重视。②对集体食物中毒事件的应认真进行分析评估:了解进餐者进食可疑食物的情况,对进食过可疑食物者,无论就诊时是否有中毒表现,均应进行治疗。在集体食物中毒事件的救治中,可能由于个体差异以及毒素的非单一性,出现中毒者潜伏期及中毒表现的不同,这种现象应引起医师的高度重视。③重视医患沟通:医师应规范履行告知义务,必要时变换人员与患者沟通,尤其在集体中毒事件的救治中,出现拒绝治疗的情况,医务人员应履行报告制度,采取多方面的干预措施。经过多方面沟通,患方仍拒绝治疗,医师应进行书面告知,并妥善保存履行告知义务的证据,防范因侵犯患者知情同意权引发的医疗纠纷。
  参考文献
  1 刘仁树,等.急性中毒诊疗操作规范实用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653-1657.
  2 卢爱军.毒蕈中毒致中毒性心肌炎4例[J].浙江医学,2001,7:443-444.
其他文献
随着科技进步和人们对输液安全要求的提高,我院各临床科越来越多地使用精密输液器。目的是为了减少有害微粒进入患者的体内,产生对血管的损害。但是精密输液器很容易因操作不当造成不必要的纠纷和浪费,以及违反护理操作规范要求。经半年近5000例病人的使用与观察,发现了一些问题,并总结了一定的处理对策,现报告如下。    过滤器内有气泡  系因排气不当和接瓶不及时所致,对策:①改进排气方法:首先将输液器插到输液
目的:分析研究甲状腺手术的护理方法,旨在提高医院护理质量。方法:给予56例甲状腺手术的患者以精心的术前护理、术后护理、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结果:本组56例患者均手术顺利,术
<正>静脉留置针能减轻反复穿刺造成的血管损伤和疼痛,并能长时间维持静脉通路,尤其在抢救危重患者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但使用同时也可引起多种并发症。因此,在静脉针置管期间做
当前的高中生存在着体育素养偏低的问题,而且这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这个问题严重影响了当前高中体育教学的有效性。在体育教学中兴趣的激发是很重要的,只有高中生对体育具
关键词中医喘证辨证施护  喘证是指由于感受外物,痰浊内蕴,情志失调而致肺气上逆,失于易降或久病气虚,肾失摄钠,以呼吸困难,甚则张口抬肩,鼻翼煽动,不得平卧等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一种常见病证。本文介绍喘证的一般护理和辨证施护,并阐述了病后调护及预防的注意事项。  资料与方法  收治喘证患者80例,男58例,女22例,年龄38~85岁。  护理方法:⑴一般护理:①病室阳光充足,空气新鲜,温度18~20℃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主要特点是睡眠过程中由于上气道完全或部分阻塞导致呼吸暂停从而产生慢性间歇性低氧、二氧化碳储留,反复胸腔内负压增大、反复微觉
基于广义变分原理,借助半纯函数公式解析地给出了预压屈曲梁双稳态跳跃过程中横向力与位移之间的非线性关系式.考虑轴向弹性伸缩对梁长约束的影响,利用假设屈曲模态法分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