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成长故事
陈颖,1989年参加工作,本科学历,小学高级教师,中共党员,现为长春市第四十八中学小学部副校长。
1993年被评为长春市优秀班主任, 2003年被评为长春市骨干教师;长春市科研骨干教师。2004年被评为宽城区十佳校长。2005年被评为吉林省教育科研先进个人。2000年被任命为宽城区育新小学副校长,2006年被任命为长春市第四十八中小学部副校长。曾多次被评为宽城区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优秀教育科研管理者。
教育感言
教者,不惧沧桑,志在天涯;学者,不闻得失,但求磊落。短暂的人生中,要学会珍惜每一天的精彩。作为一名教师我学会了用心灵牵住快乐的衣角,享受着这充满爱的事业;作为一名教学管理者我学会了用智慧构筑事业的平台,用思想的灵动体会教育生命的快乐。我坚信,有了这种才智和豁达,小草也有开花的机会。
“生命之所以宝贵,是因为它最终要面对死亡;思想之所以宝贵,是因为它可以让生命永恒。”作为教学校长就要“以生气唤醒生气,以激情感动激情,以理想鼓舞理想,以生命点燃生命”从而做有思想的校长、有智慧的校长。有思想的校长才能带出有思想的教师队伍,有思想的校长才能真正使教师体会到教育生命的快乐。
从教17年的经历中,我6年担任班主任,5年担任教导主任,6年担任教学校长,教学校长的使命使我由一个教师成为一个教学的管理者、引领者。如果说,当初报考师范学校,是为了圆小时候的一个梦想,为了谋一个稳定而体面的职业,那么走上工作岗位后,在与学生朝夕相处、不断体验教育教学得失的历程中,在面对一所学校的教师发展和专业提升所带来的欣喜与困惑中,我愈来愈深切地体会到,教育是一门科学,管理是一种艺术,需要用智慧做依托,用勤奋书写历程。作为一名教学校长要带好一个教师的团队,就要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就要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勤于学习,超越自我”成为我的人生支柱和奋斗目标。
2002年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实施使我有幸站在实施课程改革的前沿阵营,古今思想的交融与碰撞,新旧教法的取舍与抉择,思想裂变的煎熬与期待,促使我改变着习以为常的教育思维和管理行为。在“洗脑、换血、充电”的这样一个过程中,我吸纳着最先进的教育思想。了解并领悟到了好多新生的教育词汇,并力求把它们创造性地与自己的教学管理实践结合起来,既适合教学改革的潮流,又彰显教育管理的个性。在课改中,我与教师们是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的,一同经历了思想转变的通识培训、学科的理论培训等,在与教师之间的互动与交流中,在各种校本思辩与研讨中,珍视碰撞出来的更多的思想的火花。在不断的学习、实践与反思中,不断充实自己的思想和思考的内涵。
作为教学校长,我深知“一枝独放不是春,万花齐放春满园”的重要性。教育需要均衡发展,教师更需要均衡发展。在提升教师专业素质上,我坚守“平等、互助、尊重”的信条,提升全体教师的素质。互助听课,取长补短;校本教研,新活实效;新老教师,比翼齐飞。以教研带动课改,以课改推动教研。为教师的成长搭建舞台,推动青年教师迅速成长。几年来,我校先后有4人被评为长春市骨干教师,有2人被评为宽城区名师,实现了“零”的突破。范真、张力杰、党静秋、吴岩等多名青年教师在国家、省、市级作课并获得奖励;在宽城区教师新秀杯大赛中捧得奖杯。在不断提升教师专业素质,提升教学质量的同时,也在不断地提升学校的办学品位。
教学校长是一名教学上的管理者、引领者,更应该是一个思想者,因为教育是一个活生生的、寻根究底的、探索性的思考,没有思考就没有发现,而没有发现就谈不上教育工作的创造性。在促进教师专业素质可持续发展中,我着重引领教师“学会思考、善于思考、乐于思考”,我始终认为,高素质教师应该是一个思想触觉十分灵敏的人。追求真理,崇尚科学,独立思考,保持个性,应该是每一个教师坚定的人生信念。不做思想视野狭窄的“教书匠”;不做默默无闻、机械重复工作到死的个人英雄;不做让人感动,让人流泪,让人惋惜,也促人警醒和思考的蜡炬成灰泪始干的无谓献身者。要让老师们成为一名有思想的教师,成为教育的人人称赞的英雄,要让老师们找到自身的价值,就要让老师们抬头看路,大胆实践,用思想武装我们的行为,用思想重塑我们的教学实践,走出适合自己的课改之路,让老师们坚信,有思想的教师才能为自己的人生抹上一丝亮点,才能拥有无憾的人生。几年来,我校承担了国家、省、市区级课改科研课题,涌现出了杨小名、郭秀丽、顾波等科研骨干教师,他们勤于思考,善于创新,走出了自己的教学风格和特色。学校被命名为长春市教师专业发展型学校。
作为教学校长我更是常常“三省吾身”:勇敢地承认“我”做错了什么;我是不是能坦然的面对自己的那份责任;我是否履行了自己的职业准则,要成为一个有思想的校长这种敢于认识自己、反躬自省的勇气是必不可少的,因为只有有勇气直面自己时,你才会发现,其实自己还做得很不够。我深切地感受到,人因思想而伟大,世界因思想之林的存在而生机勃勃。
陈颖,1989年参加工作,本科学历,小学高级教师,中共党员,现为长春市第四十八中学小学部副校长。
1993年被评为长春市优秀班主任, 2003年被评为长春市骨干教师;长春市科研骨干教师。2004年被评为宽城区十佳校长。2005年被评为吉林省教育科研先进个人。2000年被任命为宽城区育新小学副校长,2006年被任命为长春市第四十八中小学部副校长。曾多次被评为宽城区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优秀教育科研管理者。
教育感言
教者,不惧沧桑,志在天涯;学者,不闻得失,但求磊落。短暂的人生中,要学会珍惜每一天的精彩。作为一名教师我学会了用心灵牵住快乐的衣角,享受着这充满爱的事业;作为一名教学管理者我学会了用智慧构筑事业的平台,用思想的灵动体会教育生命的快乐。我坚信,有了这种才智和豁达,小草也有开花的机会。
“生命之所以宝贵,是因为它最终要面对死亡;思想之所以宝贵,是因为它可以让生命永恒。”作为教学校长就要“以生气唤醒生气,以激情感动激情,以理想鼓舞理想,以生命点燃生命”从而做有思想的校长、有智慧的校长。有思想的校长才能带出有思想的教师队伍,有思想的校长才能真正使教师体会到教育生命的快乐。
从教17年的经历中,我6年担任班主任,5年担任教导主任,6年担任教学校长,教学校长的使命使我由一个教师成为一个教学的管理者、引领者。如果说,当初报考师范学校,是为了圆小时候的一个梦想,为了谋一个稳定而体面的职业,那么走上工作岗位后,在与学生朝夕相处、不断体验教育教学得失的历程中,在面对一所学校的教师发展和专业提升所带来的欣喜与困惑中,我愈来愈深切地体会到,教育是一门科学,管理是一种艺术,需要用智慧做依托,用勤奋书写历程。作为一名教学校长要带好一个教师的团队,就要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就要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勤于学习,超越自我”成为我的人生支柱和奋斗目标。
2002年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实施使我有幸站在实施课程改革的前沿阵营,古今思想的交融与碰撞,新旧教法的取舍与抉择,思想裂变的煎熬与期待,促使我改变着习以为常的教育思维和管理行为。在“洗脑、换血、充电”的这样一个过程中,我吸纳着最先进的教育思想。了解并领悟到了好多新生的教育词汇,并力求把它们创造性地与自己的教学管理实践结合起来,既适合教学改革的潮流,又彰显教育管理的个性。在课改中,我与教师们是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的,一同经历了思想转变的通识培训、学科的理论培训等,在与教师之间的互动与交流中,在各种校本思辩与研讨中,珍视碰撞出来的更多的思想的火花。在不断的学习、实践与反思中,不断充实自己的思想和思考的内涵。
作为教学校长,我深知“一枝独放不是春,万花齐放春满园”的重要性。教育需要均衡发展,教师更需要均衡发展。在提升教师专业素质上,我坚守“平等、互助、尊重”的信条,提升全体教师的素质。互助听课,取长补短;校本教研,新活实效;新老教师,比翼齐飞。以教研带动课改,以课改推动教研。为教师的成长搭建舞台,推动青年教师迅速成长。几年来,我校先后有4人被评为长春市骨干教师,有2人被评为宽城区名师,实现了“零”的突破。范真、张力杰、党静秋、吴岩等多名青年教师在国家、省、市级作课并获得奖励;在宽城区教师新秀杯大赛中捧得奖杯。在不断提升教师专业素质,提升教学质量的同时,也在不断地提升学校的办学品位。
教学校长是一名教学上的管理者、引领者,更应该是一个思想者,因为教育是一个活生生的、寻根究底的、探索性的思考,没有思考就没有发现,而没有发现就谈不上教育工作的创造性。在促进教师专业素质可持续发展中,我着重引领教师“学会思考、善于思考、乐于思考”,我始终认为,高素质教师应该是一个思想触觉十分灵敏的人。追求真理,崇尚科学,独立思考,保持个性,应该是每一个教师坚定的人生信念。不做思想视野狭窄的“教书匠”;不做默默无闻、机械重复工作到死的个人英雄;不做让人感动,让人流泪,让人惋惜,也促人警醒和思考的蜡炬成灰泪始干的无谓献身者。要让老师们成为一名有思想的教师,成为教育的人人称赞的英雄,要让老师们找到自身的价值,就要让老师们抬头看路,大胆实践,用思想武装我们的行为,用思想重塑我们的教学实践,走出适合自己的课改之路,让老师们坚信,有思想的教师才能为自己的人生抹上一丝亮点,才能拥有无憾的人生。几年来,我校承担了国家、省、市区级课改科研课题,涌现出了杨小名、郭秀丽、顾波等科研骨干教师,他们勤于思考,善于创新,走出了自己的教学风格和特色。学校被命名为长春市教师专业发展型学校。
作为教学校长我更是常常“三省吾身”:勇敢地承认“我”做错了什么;我是不是能坦然的面对自己的那份责任;我是否履行了自己的职业准则,要成为一个有思想的校长这种敢于认识自己、反躬自省的勇气是必不可少的,因为只有有勇气直面自己时,你才会发现,其实自己还做得很不够。我深切地感受到,人因思想而伟大,世界因思想之林的存在而生机勃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