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观察扶正化瘀胶囊联合恩替卡韦分散片对慢性乙型肝炎(CHB)肝纤维化患者肝功能、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选取202例CHB肝纤维化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1例.对照组给予恩替卡韦分散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扶正化瘀胶囊治疗,2组均治疗1个月.比较2组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和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4+/CD8+)水平变化,并评价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
【机 构】
:
绍兴市中心医院感染科,浙江绍兴312030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扶正化瘀胶囊联合恩替卡韦分散片对慢性乙型肝炎(CHB)肝纤维化患者肝功能、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选取202例CHB肝纤维化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1例.对照组给予恩替卡韦分散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扶正化瘀胶囊治疗,2组均治疗1个月.比较2组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和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4+/CD8+)水平变化,并评价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03%,高于对照组88.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肝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ALT、AST和TBil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肝功能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T细胞亚群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CD3+、CD4+、CD4+/CD8+较治疗前升高,观察组CD3+、CD4+、CD4+/CD8+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97%,对照组为6.93%,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194,P=1.683).结论:扶正化瘀胶囊联合恩替卡韦分散片治疗CHB肝纤维化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肝功能和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安全性较好.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分析中医药治疗扩张型心肌病(DCM)的临床文献及名医医案,探讨DCM的中医证治规律.方法:通过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中国期刊数据库、PubMed等国内外大型数据库收录的有关中医药治疗DCM的文献及名医医案,并查阅河南中医药大学及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图书馆内有关DCM诊治纸质材料,提取文献和医案中临床症状、辨证分型、用药情况等信息,建立数据库,分析DCM的中医证候分布和治疗方药规律.结果:共筛选到152篇文献及195篇医案,其中胸闷、心悸、乏力等是患者最常见的症状,舌淡红、舌
目的:基于大数据挖掘古方治疗胃脘痛的用药规律,为其现代临床应用及新药开发提供方向和依据.方法:收集《中华医典》中方书类、综合医书类、临证各科类书籍治疗胃脘痛的所有古方,应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进行描述性统计、关联规则分析、层次聚类分析治疗胃脘痛古方的核心用药及组方规律.结果:共纳入治疗胃脘痛古方226个,涉及中药141味.药性主要为温性药,其次为平性药、寒性药;药类多为补虚药、理气药,其次为化痰祛湿药、温里药、活血化瘀药、利水渗湿药等;药味主要为辛味,其次为苦味、甘味;主要归脾、胃经;常用药物有甘
目的:基于生物信息学和动物实验探讨PI3K/Akt信号通路与肌少-骨质疏松症(OS)发病的相关性研究.方法:检索疾病相关数据库筛选OS靶点,构建OS靶点蛋白互作网络并筛选核心靶点,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将6个月龄SPF级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假手术+地米组、去势组、去势+地米组,每组8只.假手术组、假手术+地米组大鼠行假手术,去势组、去势+地米组大鼠行双侧卵巢切除术.术后1周,假手术+地米组、去势+地米组大鼠腹腔注射地塞米松,连续2周.造模后3个月,各组大鼠分别进行前肢抓力测定、全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