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选择

来源 :学理论·学术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9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学习型组织理论问世以来,首先在企业管理中取得长足进展,继之被引入以政府机构为代表的组织管理过程。在步入新世纪的时刻,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走向学习型组织将成为学校组织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战略;学习型组织;学校
  中图分类号:G521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09)4—112—02
  
  进入新世纪以来,学校同样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发展机遇。学校怎样适应时代的要求与社会的不断发展变化?建立学习型组织的理念是学校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选择之一。
  
  一、什么是学习型组织
  
  彼得·圣吉是学习型组织理论的集大成者。他在著作《第五项修炼》中作了深刻阐述:学习型组织是一种不同凡响,更适合人性的组织模式,由伟大的学习团队形成社群,有着崇高而正确的核心价值、信念与使命,具有强劲的生命力与实现梦想的共同力量,不断创造,持续蜕变。在其中,人们胸怀大志,心手相连,相互反省求真,脚踏实地,勇于挑战极限及过去的成功模式,不为眼前近利所诱,同时以令成员振奋的远大共同愿景,以及与整体的动态搭配的政策与行动,充分发挥生命的潜能,创造超乎寻常的成果,从而在真正的学习中体悟工作的意义,追求心灵的成长与自我的实现,并与周围世界产生一体感。
  学习型组织理论问世以来,首先在企业管理中取得长足进展,继之被引入以政府机构为代表的组织管理过
  程。在步入新世纪的时刻,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走向学习型组织将成为学校组织的必然选择。
  
  二、学校成为学习型组织的可能性与必要性
  
  学校教育活动较之企业管理更能体现现代管理以人为本的宗旨,学校组织内部的关系结构完全是人与人的关系,学校领导人的管理活动、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等等,其对象都是活生生的人。
  学校的教育活动更能体现出学习的意义与价值。 在学校教育环境中,无论是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都是以学习为前提的。
  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不仅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对学生的教育目標,而且应当首先成为教师对自身的要求,教师应不停地学习,确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使自己的大脑成为一条生生不息的河流,不断地筛滤旧知,接受活化的新知,积淀学识,才能使自己成为源头活水。
  
  三、构建学习型组织的学校发展策略
  
  1.确立学习型组织的发展目标
  学校组织全体成员拥有共同的愿景,即形成组织成员普遍认同的目标、价值观与信念。首先学校领导要确立“以学校发展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其次要形成独特的人才培养目标。尊重学生作为一个生命整体的发展需求,注重对学生进行学会做人的教育,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与自我教育能力,为每一位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和谐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学校组织管理者职能的转变
  人们常说: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但学校领导如果只自己具有先进的教育思想和办学理念,是无法使学校建设成为学习型组织的,也就不可能使学校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对于学校领导人更重要的是使自己的教育思想和办学理念为全体教职工认同,形成合力,为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奋斗。因此,学校领导不再是事必躬亲的事务主义者,而是学习活动的发动者、教育价值观的启发者。
  3.建立学习机制
  终身学习。作为教师,要牢记这样一句话:“在未来,你所拥有的唯一持久的竞争优势,就是有能力比你的竞争对手学习得更快。”因此,无论是为迎接新世纪的挑战、肩负时代赋予的使命,还是为成为走向未来的名师,都需要我们学习,学习,再学习。
  团队共同学习。作为学习共同体,要塑造组织与团队的共同愿景,让大家有共同的目标,并构建一个知识共享与交换的平台。要求每个个体在这个平台上,相互讨论,相互倾听别人的意见,共同发挥作用,塑造一种提倡分享文化的氛围,提高协作学习能力。 一是要加强教研组内的学习、研讨,提升教研组整体教育教学能力。运用“五项修炼”的办法,对教学实际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增值专业知识。二是要增进学科之间的学习。在不同学科之间达成知识、技术、数据的共享,善于与其它学科知识的拥抱、接纳和渗透,扩充外延知识。
  个体自主学习。作为学习个体需要明确学习内容,在观念和方法上进行改变,讲求学习能够解决教育实际问题,提出自己通过学习和实践要达到的愿景,并制定个人发展计划,维持持续学习,以保证不但能够学习到新的知识,提高学习的保留量,还能够将知识有效利用与升华,增量创新知识,从而实现个人的自我超越。唯有个人不断提高,才能带动团队与组织的飞跃。
   全程学习。开展反思性教学是促进全程学习极为有效的策略。所谓反思性教学,是指教师借助理智的思考,通过行动研究,对自己的教学实践、内隐的教育观念进行批判性分析的活动。正如伯莱克所说的:“一个有能耐的教师是寻求学习乐趣的,在教学过程中研究的,把学习看成结构化的、和把教学看成促进提高与丰富发展的反思性决策者。”
  
  四、该校在构建学习型组织过程中所做的工作
  
  1.学校全体行政人员在构建学习型组织初始阶段统一认识
  该校校长参加过国家级校长高研班培训,具有前瞻性的目光和务实的精神,是先进教育观念的引路人。行政人员在他的影响下,都热衷于学习,在全校教师中起到表率作用。
  2.努力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该校青年教师居多,他们正值学习求知的最佳阶段。针对这一特点,学校广泛开展交互式的“三个一”读书活动,即泛读一批教育刊物,研读一本教育专著,撰写一定量的读书心得。号召全体成员挤出时间读书,树立“不学习就要落后”、“不学习就不能发展”的危机意识,让书籍成为生活的必需品。为推动读书活动的交互前行,学校定期组织教师开展读书交流活动,以学科组为单位介绍自己近期的阅读书目及阅读收获,解读主要的观点,阐述重点的章节,发表自己的见解,向大家推荐。这种制度化、互动式的阅读,有效促进了教师读书的自觉性及阅读习惯的养成,促进了教师在阅读中体会教育的乐趣,在阅读中感悟教育的真谛,在阅读中不断丰富自我。
  3.采用有效的学习型教研方式
  为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转化成教学行为,学校开展了教学反思活动:一是指导教师观察和反思日常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养成反思性教学的新教研方式。二是设计“问题:设计——行动——反思……”的研究模式,将日常教学与反思性实践活动融为一体。三是要求教师将教学中的成败或困惑真实记录下来,写成反思手记。四是组织开展教研沙龙活动,让教师们带着教学中的感悟和问题,真实地交流、自由对话,反思失败教训。五是对失败的教学设计,要求教师在共同探讨的基础上进行二次设计,以进一步思考、反省、探索和解决。在这一模式的运用中,教师的收获是双重的,一方面知道了如何直接改进自己的行为;另一方面也学会了如何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学习型组织是我们老师发展的有力保障,是助推剂,催化剂。
  学习型组织是优质学校的组织模式,我们所做的工作仅仅是为日后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有待于我们的进一步探索。
  
  Choice of Durative Development Stratagem
   ——Study on the Idea of Learning Organization
  ZHAO Zheng-hong
  
  Abstract: Learning organization theories publish, making the substantial progress in business enterprise manage first, wasing after it lead to go into with government organ for representative of organization manage the process.At follow the time of the new century, along with the education reform continuously thorough, alignment study that an organization will become inevitable choice of the organization of the school.
  Key words:durative development; stratagem;chioce; learning organization;idea
  (责任编辑/王丽君)
其他文献
一些老师思考问题时受“二分法”影响,容易做出非对即错、非真即假的判断。从本案例来说,我认为能否设置“嘗”的环节不应是思考的重点,而应跳出“二分世界”,根据幼儿的发展方式和特点做“恰到好处”的教育。  片面考虑“尝”给幼儿带来的安全隐患,而让幼儿失去“尝”的机会,可能会让幼儿对自己探索世界的方式产生怀疑,得不偿失。再者说,若按此逻辑,“闻”这个环节也不可为,很多化学液体直接闻也会对身体产生影响,甚至
期刊
在规范化办园的时代背景下,幼儿园管理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重视,首当其冲的就是要推进制度化管理,包括制度的制定、组织实施和完善。制度化管理对幼儿园来说非常重要,以制度作为教职工行为的准绳,能够提升幼儿园管理的科学性、规范性和稳定性,从而促进幼儿园办园效能的提升。但是,如果单纯讲制度、抓制度,只从制度本身去考虑,不从管理的根本动因上去思考幼儿园管理,不深入挖掘“人”这个根本因素,那么制度化管理必然达不
期刊
张雪门先生认为:“生活即教育,行为即课程。这份课程从生活中来,从生活中展开,也从生活中结束,不像一般的完全限于教材的活动。”可见,课程与幼儿生活是分不开的,我们应该把幼儿置于课程的中心,从幼儿的生活出发生成课程,在“做”中发现幼儿的兴趣和疑惑,从而让他们在生活化课程中,得到更多新的发展。  随着课程改革的新要求,我们一线教师的课程意识也在不断提高,教师在设计课程的时候不再仅是原来的“拷贝者”,而是
期刊
谈话是发展幼儿口头语言能力的重要形式,通过谈话能促进幼儿的倾听能力、围绕话题谈话以及与他人谈话的技巧和策略的提升。  在游戏中,我们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游戏中幼儿间的谈话常有不规范、不完整的语言甚至是不正确的词汇或句式出现。如在娃娃家游戏中,有的幼儿会说“拿来啊!”“不要!”“我的!”等交流语言。面对这种现象,教师会认为幼儿语言发展不理想,表达过于简单或者意思不清楚,通常会要求幼儿使用规范语言与对
期刊
我于1989年幼师毕业后到幼儿园工作,至今已有31个年头。回顾过去的30余年,我几乎经历了学前教育在中国幼儿园的所有变革,尤其经历了幼儿教师不同阶段的成长之路。  入职初期,我身边的同事很多是从工厂、宾馆、公交公司等单位转行而来,幼师、中师毕业的幼儿园老师还很少,也因此,我们一入职就受到单位的重视,成为幼儿园的业务骨干。1989年,《幼儿园工作规程(试行)》颁布实施,我也在那一年接下了第一个观摩任
期刊
学前教育阶段是培养儿童情绪认知的关键期,幼儿情绪教育是幼儿园课程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班级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创设自由表达、真实表达情绪情感的机会和环境,鼓励幼儿表达自己的感受,丰富情绪认知与情绪体验,在此基础上发展情绪调节的能力。由此,我们有了每周五下午离园前的“吐槽大会”。  吐槽大会  顾名思义,“吐槽大会”是小朋友们聚在一起,谈论生活中让他们十分困扰的事情,表达自己的感受,然后同伴之间共同
期刊
摘要:学风是治学之本,高校学风建设是提高教学质量,培养素质人才的重要保证。当前许多独立学院都在纷纷探讨学风建设的新模式,本文拟以湖南工业大学科技学院为例,剖析独立学院存在的学风问题,提出以湖湘文化教育促进独立学院学风建设。  关键词:湖湘文化;独立学院;学风建设;科技学院   中图分类号:G648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09)4—108—02    学风是一所大学的治学之
期刊
摘要:解构主义缘起于法国,德里达是其领先人物。我国人文学者中也曾出现一种消解逻辑的理论,有的学者将其称为逻辑解构主义,认为是德里达解构主义的应用。本文试图通过对德里达的解构与逻辑学家奎因对综合/分析这一二元对立的解构的比较,澄清逻辑解构主义并不是德里达解构主义的应用,逻辑是不可能被解构的。相反,逻辑力度极大地影响着解构的力量,并引申出概念的辩证本性是解构能够进行的深层原因。  关键词:解构;德里达
期刊
摘要:本文的研究對象为二轮摩托车运营司机,他们是市场经济下的社会性弱势群体,主要由下岗工人和进城的农民工等组成。二轮摩托车非法运营是一个重大而严肃的问题,加强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已是迫在眉睫。在此基础上制定合理的政策法规,妥善引导这一群体积极、有效地参加和谐社会的建设已是刻不容缓。否则,可能会给和谐社会的建设带来不堪设想的隐患和后果。  关键词:和谐社会;弱势群体;“摩的”   中图分类号:C916
期刊
摘要:马克思和阿尔都塞对意识形态理论都提出了自己的独到见解。从比较的视域解读马克思和阿尔都塞意识形态理论,进而把握意识形态的性质和功能,在意识形态领域斗争日益隐蔽化和复杂化的今天坚持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阿尔都塞;意识形态  中图分类号:B27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08)18—08—05    马克思和阿尔都塞意识形态理论产生的特色背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