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美拉唑和法莫替丁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效果分析

来源 :中国基层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khjpau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奥美拉唑与法莫替丁应用于反流性食管炎治疗中的临床意义。

方法

选择75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各25例。分别予以奥美拉唑治疗、法莫替丁治疗、奥美拉唑联合法莫替丁治疗。观察三组内镜下改善情况、治疗前后生活质量以及相关症状积分变化。

结果

联合组总有效率为96.00%,均高于其他两组,奥美拉唑组总有效率高于法莫替丁组(χ12=4.16,χ22=14.28,P<0.05);联合组治疗后症状积分最低,烧心为(0.49±0.15)分(t1=3.20,t2=11.21),反酸(0.59±0.34)分(t1=2.93,t2=9.10),胸痛(0.66±0.24)分(t1=3.28,t2=9.36),奥美拉唑组次之;联合组生活质量量表评分为(85.62±3.03)分,均高于其他两组,法莫替丁组数据最低(t1=6.36,t2=16.85,P<0.05)。

结论

奥美拉唑联合法莫替丁应用于反流性食管炎治疗中,临床效果较佳。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复方异丙托溴铵联合布地奈德治疗急诊重症哮喘的效果。方法选取100例急诊重症哮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遵循单盲随机分配原则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氨茶碱治疗,观察组采用布地奈德联合复方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症状缓解时间、动脉血气状况以及肺通气功能。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为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61,P<0.05);相比于对照组的咳嗽(7.3
目的对百草枯中毒的救治体会进行分析,探讨百草枯中毒的预后因素、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急诊科2014-2015年收治的百草枯中毒患者87例的临床资料。结果87例百草枯中毒患者死亡38例,治愈49例,治愈率56.32%;死亡组口服百草枯平均65.3 mL,明显高于存活组的41.2 mL(t=16.65,P<0.01)。结论服毒量是影响预后的关键,白细胞明显升高、肺部病变出现早或范围大是预后不良的
目的评估16 G动静脉留置针经锁骨上入路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用于急诊抢救失血性休克的临床价值,为临床快速建立深静脉通道提供新思路。方法选择急性失血性休克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动静脉留置针组(留置针组)和常规导引丝深静脉穿刺组(常规穿刺组),每组40例,两组均经锁骨上入路行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观察两组患者的操作时间、首次穿刺成功率、穿刺次数以及补液速度,并随访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留置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