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工业电气工程安装施工全过程中,必须要高度重视电气施工中的安全问题,要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加强每一位电气安装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和综合安全水平的培养培训,并认真执行、落实和动态檢查相应的电气安装施工安全防护措施和手段,确保工程安全可靠、节能经济的高效优质进行。
关键词:工业电气;安装施工;安全管理
中图分类号:TM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12-000-01
为使工业电气设置装置具备保障操作人员安全、供电可靠、运行可靠、经济合理和维护方便,必须按照(GB50254-GB50259)-96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汇编中的相关条文进行。在实际工业电气设备安装施工过程中,对不符合规范要求的常见不安全因素进行有效归纳总结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有效控制,全面提升安装施工质量水平,就显得非常有工程实践应用研究意义。
一、加强工业电气安装施工安全管理的内在含义
1.工业电气安装施工中安全事故频发原因分析。从多年实践工作经验和相关统计文献资料表明,电气施工发生安全隐患,一方面由于电气施工临时系统设计不合理、继电保护器保护不匹配、接地接线不规范等系统设备自身因素引起。另一方面,则是由于电气施工相关专业技术人员的安全意识不够,综合操控技能水平偏低等因素引起。
2.加强工业电气安装施工安全管理的主要内容。在工业电气安装施工全过程中,承包企业应该结合工程特性,组织专业技术人员从施工临时用电安全、施工现场安全用电管理、危险源识别与防护等方面,在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体系的基础上,认真落实各项安全防护措施,对施工全过程的安全管理采取动态监督,严格执行和监督检查各项安全管理条例和措施体系,并制定相应的事故应急预案,确保工业电气安装工程安全可靠、节能经济的建设发展。
二、工业电气安装施工常见的不安全因素
1.施工现场环境因素。在安装施工过程中,风吹、日晒、沙尘、洪水、人为破坏等,均可能引起施工用电系统或电气设备发生失灵、大面积停电、漏电、短路等事故,造成严重的安装施工用电安全事故发生。
2.电气安装施工安全管理不完善因素。由于受“重施工、轻管理”,“重质量进度、轻安全成本”等固有安装施工管理意识的影响,一些工业电气安装工程承包企业项目负责人通常对于施工质量和进度较重视,忽略施工安全用电管理,相应存在施工临时用电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没有设立专门用电安全管理岗位、施工用电安全技术人员素质水平偏低等问题,相应施工临时用电安全防护水平偏低。另外,在施工过程中,安全用电管理制度没按照规范要求认真落实,执行力和监督检查力度不够,电气施工中存在较多的技术和管理隐患。不重视安全用电的检测和检修维护记录,加上项目部安全用电管理经费的不到位,是的一些分项分部工程的临时用电系统安全防护体系不到位,给工程电气施工埋下较大的安全隐患。
3.临时用电系统不规范因素。在施工临时用电组织设计编制过程中,没有严格按照《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要求,由专门的电气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编制。临时用电系统设计过程中,没有按照TN-S系统要求,设置独立的保护零线;没有做到“三级配电、三级保护”;没有严格执行“一机一闸一箱一漏”防护体系;三级配电箱间的漏电保护额定电流不匹配,存在“误动、拒动、越级跳闸”等问题;供电线路敷设不规范,埋深或搭接长度不符合要求;线路保护过于简单,无法保障施工工地现场的安全用电。用电管理人员安全意识不高、责任感不强、综合操控技能水平偏低等人为因素,也大大影响大型工业电气安装工程施工现场的安全用电水平。
三、提高工业电气安装施工电气安全防护水平的措施
1.建立完善的施工用电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安全管理意识。要保证工业电气安装施工具有较高的安全防护水平,首先要建立科学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有效落实各种安全防护制度、组织结构和人员配置,并在施工全过程中进行全程监督,确保制度措施按照设计要求具有较高的执行力和落实度。要根据《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漏电保护器安装和运行(GB139552-9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汇编(GB50254-GB50259)-96 等国家或企业规范要求,认真编制施工临时用电设计方案,确保施工临时用电具有较高的科学性、可行性和经济性。加强岗前安全教育培训,要组织相应安全操控技能培训和用电事故分析,加强现场施工作业人员的安全用电意识,使其充分了解到安全用电的重要性和掌握安全用电操控技巧,减少或杜绝人为误操作的习惯性违章行为发生,确保工业电气安装施工用电安全。
2.加强施工电气机具安全的动态检测管理。在工业电气安装施工前和施工全过程中,应按照国家相关技术规范和安装使用要求,对电气施工中的电气机具的电气性能进行综合检测(包括:耐压能力检测、漏电检测、绝缘性能检测等),只有电气、机械性能均满足工程施工需求时,方能进入施工现场。另外,还需要在施工全过程中,定期对施工机具设备的电气、机械性能进行综合检测。对于检测资料,应按照相关要求进行分类管理,避免电气设备和机具存在“带病”作业问题,提高施工现场用电安全。
3.加强施工全过程电气安全管理。在进行工业电气安装施工电气安全管理过程中,要结合工程特性合理辨识工程中可能存在的安全危险源,并针对不同的危险源制定相应的安全防护体系。要保障施工电气机具相应指标在人体安全耐受范围(人体耐受电压为36V,漏电电流为36mA)。对于超出人体安全的机具设备,应采取穿戴绝缘衣物、增加绝缘隔离层等技术手段进行处理。优选满足施工实际需求和工程特性的成套供配电设备,以适应各种用电环节需求,便于维护管理。要动态检测漏电保护器、断路器等继电保护装置的动作性能,确保出现用电故障后,保护设备能准确动作切除故障。要叮嘱和监督操控人员安全要求进行安全操作,避免安全用电事故发生。
4.采取有效的安全组织措施。根据安装工程的实际状况,开工前采取必要的安全组织措施,具体包含工作票、操作票、工作监护,开好班前会,分析安全风险,工作间断、终结和转移严格按照电力安全规程进行并保持完整的记录,为全过程的安全管控建立组织措施。
5.采取完善的技术措施。按照安全管理的技术规范要求,在施工现场采取停电、验电、装设接地线、悬挂标识牌或装设围栏或遮拦,现场安全技术措施完善,确保在安全的状态下进行施工。
四、结束语
在工业电气安装施工电气安全管理中,要通过建立好各种安全防护制度体系、采用三级配电三级保护、认真分析可能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并制定有针对性的措施、建立应急预案等措施手段,排除施工现场可能存在的安全用电隐患,特别强调在施工工程中人的因素,以人为本,避免安全事故发生,有效提高施工现场用电的安全可靠性。
参考文献:
[1]梁勇.论工业电气设备安装技术要点[J].科技创业家,2014(04下):96.
[2]张文彬,张巍.论工业电气设备安装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民营科技,2007(03):12.
关键词:工业电气;安装施工;安全管理
中图分类号:TM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12-000-01
为使工业电气设置装置具备保障操作人员安全、供电可靠、运行可靠、经济合理和维护方便,必须按照(GB50254-GB50259)-96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汇编中的相关条文进行。在实际工业电气设备安装施工过程中,对不符合规范要求的常见不安全因素进行有效归纳总结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有效控制,全面提升安装施工质量水平,就显得非常有工程实践应用研究意义。
一、加强工业电气安装施工安全管理的内在含义
1.工业电气安装施工中安全事故频发原因分析。从多年实践工作经验和相关统计文献资料表明,电气施工发生安全隐患,一方面由于电气施工临时系统设计不合理、继电保护器保护不匹配、接地接线不规范等系统设备自身因素引起。另一方面,则是由于电气施工相关专业技术人员的安全意识不够,综合操控技能水平偏低等因素引起。
2.加强工业电气安装施工安全管理的主要内容。在工业电气安装施工全过程中,承包企业应该结合工程特性,组织专业技术人员从施工临时用电安全、施工现场安全用电管理、危险源识别与防护等方面,在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体系的基础上,认真落实各项安全防护措施,对施工全过程的安全管理采取动态监督,严格执行和监督检查各项安全管理条例和措施体系,并制定相应的事故应急预案,确保工业电气安装工程安全可靠、节能经济的建设发展。
二、工业电气安装施工常见的不安全因素
1.施工现场环境因素。在安装施工过程中,风吹、日晒、沙尘、洪水、人为破坏等,均可能引起施工用电系统或电气设备发生失灵、大面积停电、漏电、短路等事故,造成严重的安装施工用电安全事故发生。
2.电气安装施工安全管理不完善因素。由于受“重施工、轻管理”,“重质量进度、轻安全成本”等固有安装施工管理意识的影响,一些工业电气安装工程承包企业项目负责人通常对于施工质量和进度较重视,忽略施工安全用电管理,相应存在施工临时用电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没有设立专门用电安全管理岗位、施工用电安全技术人员素质水平偏低等问题,相应施工临时用电安全防护水平偏低。另外,在施工过程中,安全用电管理制度没按照规范要求认真落实,执行力和监督检查力度不够,电气施工中存在较多的技术和管理隐患。不重视安全用电的检测和检修维护记录,加上项目部安全用电管理经费的不到位,是的一些分项分部工程的临时用电系统安全防护体系不到位,给工程电气施工埋下较大的安全隐患。
3.临时用电系统不规范因素。在施工临时用电组织设计编制过程中,没有严格按照《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要求,由专门的电气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编制。临时用电系统设计过程中,没有按照TN-S系统要求,设置独立的保护零线;没有做到“三级配电、三级保护”;没有严格执行“一机一闸一箱一漏”防护体系;三级配电箱间的漏电保护额定电流不匹配,存在“误动、拒动、越级跳闸”等问题;供电线路敷设不规范,埋深或搭接长度不符合要求;线路保护过于简单,无法保障施工工地现场的安全用电。用电管理人员安全意识不高、责任感不强、综合操控技能水平偏低等人为因素,也大大影响大型工业电气安装工程施工现场的安全用电水平。
三、提高工业电气安装施工电气安全防护水平的措施
1.建立完善的施工用电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安全管理意识。要保证工业电气安装施工具有较高的安全防护水平,首先要建立科学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有效落实各种安全防护制度、组织结构和人员配置,并在施工全过程中进行全程监督,确保制度措施按照设计要求具有较高的执行力和落实度。要根据《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漏电保护器安装和运行(GB139552-9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汇编(GB50254-GB50259)-96 等国家或企业规范要求,认真编制施工临时用电设计方案,确保施工临时用电具有较高的科学性、可行性和经济性。加强岗前安全教育培训,要组织相应安全操控技能培训和用电事故分析,加强现场施工作业人员的安全用电意识,使其充分了解到安全用电的重要性和掌握安全用电操控技巧,减少或杜绝人为误操作的习惯性违章行为发生,确保工业电气安装施工用电安全。
2.加强施工电气机具安全的动态检测管理。在工业电气安装施工前和施工全过程中,应按照国家相关技术规范和安装使用要求,对电气施工中的电气机具的电气性能进行综合检测(包括:耐压能力检测、漏电检测、绝缘性能检测等),只有电气、机械性能均满足工程施工需求时,方能进入施工现场。另外,还需要在施工全过程中,定期对施工机具设备的电气、机械性能进行综合检测。对于检测资料,应按照相关要求进行分类管理,避免电气设备和机具存在“带病”作业问题,提高施工现场用电安全。
3.加强施工全过程电气安全管理。在进行工业电气安装施工电气安全管理过程中,要结合工程特性合理辨识工程中可能存在的安全危险源,并针对不同的危险源制定相应的安全防护体系。要保障施工电气机具相应指标在人体安全耐受范围(人体耐受电压为36V,漏电电流为36mA)。对于超出人体安全的机具设备,应采取穿戴绝缘衣物、增加绝缘隔离层等技术手段进行处理。优选满足施工实际需求和工程特性的成套供配电设备,以适应各种用电环节需求,便于维护管理。要动态检测漏电保护器、断路器等继电保护装置的动作性能,确保出现用电故障后,保护设备能准确动作切除故障。要叮嘱和监督操控人员安全要求进行安全操作,避免安全用电事故发生。
4.采取有效的安全组织措施。根据安装工程的实际状况,开工前采取必要的安全组织措施,具体包含工作票、操作票、工作监护,开好班前会,分析安全风险,工作间断、终结和转移严格按照电力安全规程进行并保持完整的记录,为全过程的安全管控建立组织措施。
5.采取完善的技术措施。按照安全管理的技术规范要求,在施工现场采取停电、验电、装设接地线、悬挂标识牌或装设围栏或遮拦,现场安全技术措施完善,确保在安全的状态下进行施工。
四、结束语
在工业电气安装施工电气安全管理中,要通过建立好各种安全防护制度体系、采用三级配电三级保护、认真分析可能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并制定有针对性的措施、建立应急预案等措施手段,排除施工现场可能存在的安全用电隐患,特别强调在施工工程中人的因素,以人为本,避免安全事故发生,有效提高施工现场用电的安全可靠性。
参考文献:
[1]梁勇.论工业电气设备安装技术要点[J].科技创业家,2014(04下):96.
[2]张文彬,张巍.论工业电气设备安装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民营科技,2007(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