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尊重就没教育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eiwu1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育人是学校一项神圣又艰巨的使命,教育不同于法治,法治依赖强制的手段,而教育则是依靠一种潜移默化的力量,使人心悦诚服,从而达到理想的效果。和谐的氛围使教育更有成效,更顺利地开展。而尊重是和谐人际关系的一针强力催化剂,它使师生关系更融洽,从而使教育更有力量。所以教育专家指出:没有尊重就没有教育。
  《诗经》中说:“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这在自古以来的礼尚往来中,体现人与人之间应有尊重。互相尊重是人与人正常交往的基础。尊重不分长幼,不分贵贱贫富,人人都有被尊重的权利。
  西方心理学家马斯洛的人本主义思想和需要层次理论指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与爱的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是人生五大需要。尊重需求是人的较高层次的需要。
  在教育领域里,教师渴望得到学生的尊重和信任,从中收获满意的教育效果,但是我们必须知道,尊重是相互的,师生心灵与心灵之间是平等的,教师与学生之间只有知识的差距,而在人格和尊严方面应该是平等的。教师只有尊重学生才能获得学生同样的尊重。这就是俗话所说的:“尊人者,人尊之。”
  但是,今天仍有一些教师高高在上地对待自己的学生。教育专家说过这样有意思的话:在今天中国的教育里,坐着的是学生,站着的是先生,而在精神上这种局面恰恰相反——站着的先生占据至尊之位,而坐着的学生的躯体内,却掩藏着一个战战兢兢地站着,甚至是跪着的灵魂。在这种教育模式下,教师缺乏“以学生为主体”意识,他们往往无视学生的人格,甚至动辄就通过诉斥,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来显示自己的权威,对学生采取“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态度。这种专制教育伤害了学生幼小的心灵,把教师推向学生的对立面,从而使教育的效果大打折扣。
  我们渴望一种民主、平等的教育模式推广开来,而尊重学生是极为重要的一环,如何尊重学生呢?这是值得我们教育工作者深思的话题。
  第一,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由于学生身心发展不成熟,并缺乏社会生活经验,在处理事情时容易出现过错,教师对学生应采取教育与保护相结合的原则。一方面,要教育学生认识过错的危害,另一方面,又要注意保护学生的名誉。尊重学生心灵,维护学生自尊,不体罚学生,不辱骂学生,不嘲笑学生,平等对待他们,不得有歧视的目光,尊重他们的人格尊严。
  成绩有高低,生活有贫富,但在人格面前人人平等。不尊重学生人格,你的教育就会变得苍白无力。
  第二,给学生多一些关心和爱护。爱是至高无上的尊重;爱使教育变得容易起来。爱生如子,学生也会亲其师信其道,从而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及和谐氛围。如果教师诚心诚意爱护关心学生,学生就会喜欢接近你,并心悦诚服地接受你的教育和指导。反之,如果他们感受到你没有爱生之心,他们就会在情感方面对你采取冷淡、猜疑、反感,甚至抵触的消极态度。所以充分尊重学生可以帮助教师打开学生的心扉,从而在师生心灵间架设起一道情感沟通的桥梁,这种爱使学生有了一种实现自我价值的认同感,因而获得一种精神上的激励。
  第三,对学生要有一颗宽容的心。宽容是一种尊重,是宽阔的胸怀,是高尚的道德修养。“人无完人,孰能无过”,特别是未成年人的学生,由于他们辨别是非能力、自我控制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不强,他们比成年人更容易犯错误。如果学生犯了错,教师能用一颗宽容的心去对待,给学生足够尊重,学生就会自知廉耻,明白事理,不好意思再犯同样的错误,以新的面貌报答老师的那颗宽容的心。
  当然,宽容不是纵容,宽容要讲原则,讲是非,宽容不排斥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否则就会影响学生健康成长。
  第四,对学生要多点表扬少点批评。表扬是一种肯定,可以满足学生的自尊心,激励他们朝良好的方面不断发展,不断进步。
  我任教班级有一个叫刘善金的学生,他是老师、同学眼中的后进生,不但学习差,而且纪律也很差。一些老师把他当作“典型”,经常批评他,惩罚他,从而激发他的逆反心理,专门与老师对着干。一般教育对他根本起不到任何效果。
  我了解到这个情况后,具体分析了他的心理特点和现状,采取了不同的教育方式,其中有一点就是挖掘他的闪光点经常表扬他,甚至是制造让他得到表扬的机会。一段时间后,他的成绩和纪律都有了很好的转变。他在周记中写道:我多么感谢我的数学老师(我任教数学科),她给我尊严,给我希望,使我认识到我也是一个有价值的人。重燃对生活的信心和热情……
  总之,尊重学生,以人为本,才能为教育奠定良好基础。尊重是教育的灵魂,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应坚信这个信念:没有尊重,就没有教育。
  (责任编辑 袁妮)
其他文献
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如何促使学生学会学习,已经成为课堂教学改革的焦点。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能力也是我们老师经常谈论的话题,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这种能力呢?我认为探究式
一、引言 “现代英语教学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培养学生在口头上和书面上初步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也就是说,教学要教会学生使用语言,而不仅仅是懂点英语知识。”辛西云先生
一节成功的历史课,固然取决于多种因素,但它的开头绝不可小视,尽管从时间上看,一节课的开头长则几分钟短则几十秒,如果处理好了,便能使全课皆活,充满生机。因此,历史课堂教学如何从讲课一开始的导入新课就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教师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和丰富多彩的形式来缩短学生和教材之间的距离,使学生从中产生渴求知识的积极心理因素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这也是一堂历史课能否取得预期教学效果的关键环节之一。根据历史知识的
高职生定位于“灰领”,要在外资或合资企业中不断提升,逐步从金字塔的底层向顶尖迈进,必须经历“适应一成长一发展”的过程。要顺利完成这个过程,培养高职生的跨文化生存能力应本
在趣味物理实验表演中,“水顶球”与“气顶球”实验都是运用伯努利原理。但二者在实验装置、实验现象、所涉及的物理原理等细节方面仍存在诸多不同之处。
德国食品专家Reusch先生认为,预冷胴 体的品质变化由内在因子起决定作用,但通过 外界因子的控制,可以对其变化产生一定的影响,主要方法有卫生质量控制和预冷因子的控 制两大方面
2008年国务院批准实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标志着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正式纳入国家的发展战略,将被建设成为重要的国际区域经济合作区。随着国际贸易合作的日益
“职前成人”大学生是一个易被忽略的特殊大学生群体,他们具有缺乏归属感、学习倦怠心理、精神压力较大等群体性特征。激烈的社会竞争、沉重的经济负担、严峻的就业压力、持续
当代认知心理学家奥苏贝尔说过:“如果我不得不把教育心理学还原为一条原理的话,我将会说,影响学习的最重要的原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我们应该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去进行教学。”因此,关注学生应该是我们教学的灵魂,只有关注学生,我们的教学才显得有意义,也只有关注了学生的学习经验、生活经验、情感体验、成长体验、能力发展、个性差异,才能使教学过程最优化,才能求得与学生在思维上的同步和心理上的共鸣。因此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