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肠移植术后排斥反应的诊断与治疗四例报告

来源 :中华器官移植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ronfee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总结小肠移植术后排斥反应的诊断和治疗体会.方法 4例患者小肠移植术后均采用阿来佐单抗诱导及单用他克莫司(Tac)的无激素维持方案,术后前3个月血Tac浓度维持在10~15μg/L,术后4个月开始减少至5~10 μg/L,术后7个月开始减少至5/μg/L.术后采用临床症状观察、移植肠内镜观察及移植肠黏膜活检等方法监测排斥反应.排斥反应的诊断和分级则依据2003年国际小肠移植会议上确立的小肠移植急性排斥反应的病理学诊断标准.当发生IND级至轻度排斥反应时,提高血Tac浓度至15/μg/L并联合短程小剂量激素治疗,如排斥反应控制不理想,则应用大剂量激素冲击治疗;当发生中度排斥反应时,则提高血Tac浓度至15μg/L并联合大剂量激素冲击治疗.同时积极预防全身感染,停止肠内营养使肠道彻底休息.结果 4例患者术后共发生排斥反应9次,术后3个月内3例发生IND级至轻度排斥反应4次,术后3~6个月2例发生IND级至轻度排斥反应3次,术后7~12个月2例发生中度排斥反应2次.发生的9次排斥反应经治疗后均得到很好控制,移植肠功能恢复良好.IND级或轻度排斥反应的恢复时间为2~8d(平均4.8 d),中度排斥反应为15d.4例患者中有2例的存活时间已超过1年,1例为术后8个月余,1例为术后4个月,目前均在顺利康复中.结论 移植肠黏膜活组织病理学检查仍然是诊断排斥反应的金标准.提高血Tac浓度及联合应用激素治疗可成功逆转小肠移植排斥反应.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生长抑素(奥曲肽)治疗甲状腺相关性眼病的疗效.方法 将42例甲状腺相关性眼病(TAO)患者随机分为A、B二组,每组21例.A组眶内注射生长抑素(奥曲肽)100μg,;B组眶内注射
目的 比较静脉与鼓室给药,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研究豚鼠外淋巴中的硫辛酸(lipoic acid,LA)药代动力学特征,为临床选择给药方
中国共产党结合本国的实际创造性地运用马列主义理论的基本原理,前后三代领导集体对社会主义理论进行了长期的探索,创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为了丰富和发展马列
关怀是护理研究的热点之一,但是由于其内容的抽象性和影响因素的复杂性,护理关怀的概念尚未统一.部分学者编制了量性的测评工具,用以研究护理关怀概念的内在维度,同时也为临
目的 探索儿童后颅窝病变术后皮下积液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34例儿童后颅窝病变行手术切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4例中有8例发生术后皮下积液,其中术中未严密缝
目的 建立一种评价乙型肝炎慢加急性肝衰竭严重性的客观、简便、敏感的评分系统.方法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感染病科1998年1月至2008年3月409例乙型肝炎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
目的 总结动脉瘤破裂蛛网膜下腔出血早期(3 d内)显微手术结合抗痉挛药物治疗的效果和经验,探讨及评估早期手术治疗的方法 和价值.方法 经脑血管造影(DSA)及CT血管成像(CTA)确
目的 探讨肾小球滤过率(GFR)估计公式中种族系数是否会受到不同研究中GFR测量值分布不同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包括MDRD研究中的1405例白种美籍患者,321例非洲裔美国患者和中国e
单一的文体形式--论著,不能完整地表达教育研究者的思想,并且它在相当意义上阻碍了教育研究者教育情怀的有效实现.文体的单一也使教育研究者的文体语言平面化,丧失了个性化色
目的 研究疼痛对注意行为的影响.方法 对20名健康在校大学生采用左上臂加压持续性疼痛诱发疼痛,分别在疼痛条件,压迫条件,及在无疼痛条件下进行一次注意网络测试(ANT),试验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