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脱石散联合酪酸梭菌二联活菌在小儿轮状病毒肠炎中的疗效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来源 :世界临床药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p06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蒙脱石散联合酪酸梭菌二联活菌在小儿轮状病毒肠炎中的疗效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105例轮状病毒肠炎患儿,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n=53)及对照组(n=52).研究组给予蒙脱石散联合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治疗,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Ig)G、IgA、IgM、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白介素(interleukin,IL)-6、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临床症状改善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及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2.45%、76.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IgG、IgA、IgM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IgG、IgA、IgM较前明显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CRP、IL-6、PC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CRP、IL-6、PCT较前明显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呕吐、发热、腹泻及腹痛缓解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3.77%、7.6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小儿轮状病毒肠炎中应用蒙脱石散联合酪酸梭菌二联活菌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儿免疫功能水平.
其他文献
目的 分析目前国内外发表的关于阿司匹林致儿童不良反应的文献,为阿司匹林在儿童川崎病中的使用安全性提供依据.方法 计算机检索CNKI、万方医学、PubMed文献数据库,同时补充检索百度学术,中文检索词为“阿司匹林”“儿童”“安全性”“不良反应”,英文检索词为“aspirin”“children”“safety”“adverse reaction”“casereport”.对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提取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信息,对提取的信息进行汇总分析.结果 最终共纳入26篇文献,其中个案报道25篇,临床观察1篇;
随着人们的生活的不断改变,人们对儿童生长发育愈加关注.新生儿出生后由于需要各种体格或者指标检测,在检测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疼痛感,且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阶段,采取有效的护理方案十分关键.在传统新生儿护理过程中,一般由护士进行抚慰,缺乏母婴联系在日后的喂养过程中可能出现喂养不畅的发生.袋鼠式护理(KMC)是一种起源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一种新生儿护理模式.这种护理模式是集合呼吸、循环、睡眠以及体温等多种生理指标的护理方法,可有效改善妊娠结局以及母婴关系,促进母婴和谐,保障新生儿正常生长发育.《儿科护理学》是一本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