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思想政治教学培养学生公民意识浅探 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terqiu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公民意识是时代进步和社会发展的要求,而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是培养学生公民意识的主要渠道,是实践公民精神的主要场所。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应注意培养其诚信意识、责任意识和公德意识。
  [关键词]高中生;思想政治教学;公民意识
  [中图分类号]G63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7)07007301
  关于公民意识,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胡弘弘认为:“其具体内涵包括权利意识即参与意识和监督意识,以及义务意识即责任意识和法律意识。”所以说,公民意识是一种社会意识,是公民的权利意识和责任意识的辩证统一。培养公民意识,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议题,也是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
  一、在思想政治教学中培养高中生公民意识的重要性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中明确提出了“培养公民意识”的课程目标。高中思想政治课肩负着帮助学生形成公民意识、成为现代公民的使命。对学生进行公民意识培养这一重要任务,贯穿于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各个环节,课程标准的每个必修模块都强调了公民意识的相关内容。
  当前,高中生的公民意识比较淡薄,建立以高中思想政治课为核心的公民教育体系,通过课堂教学与实践活动,培养公民意识,呼唤公民责任,把高中生培养成符合现代社会要求的好公民是高中思想政治课的价值所在。
  二、在思想政治教学中培养高中生公民意识的途径
  1.创设情境,培养高中生的诚信意识
  胡弘弘认为,公民意识的延伸内涵包括平等意识、独立人格、公共精神、自主理性等方面,诚信是公民意识的核心内涵之一。
  诚信是市场经济活动中的帝王法则。经济生活教材多处涉及诚实守信的知识,第五课《企业和劳动者》中指出“企业经营成败的因素之一就是要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企业信誉和形象”,第九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强调“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就是形成以道德为支撑、以法律为保证的社会信用制度”。在教学中,笔者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并结合现实生活中的“毒牛奶”“毒大米”等事例,在课堂创设情境,让学生思考这些事件的起因、结果及危害性,明确企业如果缺乏诚信,不但会对社会及他人带来危害,最终也将自取灭亡。然后,教师再进一步引导,让学生认识到:企业如此,人也一样,我们必须牢固树立诚信意识,才能在社会上有自己的立足之地。
  2.模拟参与,培养高中生的责任意识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濟和民主政治的发展,公民的民主意识不断提高,参与政治生活的主人翁作用不断增强。但是,在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当前民主机制、公民受教育程度等因素的影响下,我国公民总体参与政治生活的热情不高,而高中生能积极参与政治生活的更是少之又少。
  密尔说过:“任何参与,即使是参与最小的公共职务也是有益的。”在参与中,公民的责任意识才能逐渐增强。政治生活教材第二课《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指出,公民可依法参与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并详细阐述了有序参与政治生活的途径和方式。笔者在讲解“公民可以通过社会听证制度参与民主决策”时,特意组织了一个水电价格调整的模拟听证会。事先对学生进行分组,班级学生全员参与,在模拟听证会中扮演不同的角色。模拟参与增进了学生对政治体制的认同,产生更多的政治支持和对政治生活的主动参与,有效地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的责任意识。
  3.自省自悟,提高高中生的公德意识
  陈业宏认为,公德意识是公民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最基本的公民意识。文化生活第十课指出,思想道德修养是人们通过自省、自律等方式,不断提高思想道德认识,形成正确的三观、树立崇高理想的过程。高中生的三观正趋于成熟,我们如果在这个阶段加强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引导他们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提高自身的公德意识,必将有利于把学生培养成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为此,笔者在教学文化生活中的“不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时,组织学生观看屠呦呦、陈宝国、莫振高等人的先进事迹,要求他们撰写观后感言,让学生自己去感受什么是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社会公德、家庭美德、职业道德和个人品德。学生在观看、感动、流泪、感叹的过程中不断自省、自悟,从而不断提高了道德水平,增强了公德意识。
  总之,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学生实际,遵循教育基本规律,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出更多行之有效的方法,努力把学生培养成有豁达的人生态度,有政治参与的知识和技能,有社会责任感和义务意识的合格公民。
  (责任编辑袁妮)
其他文献
采用透射电镜、剥蚀试验、电化学阻抗测试、拉伸试验等方法,对不同热处理态2E12铝合金的抗剥蚀性能及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分析了热处理后的2E12合金剥落腐蚀机制及动力学过程
按照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界的说法,由原始社会到共产主义社会是历史发展必须遵循的规律,同样也是哲学家所赞同的,"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自然
[摘要]教育与生活是息息相关的,既来自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打造富有生活气息的初中思想品德课堂,可通过生活化的情境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通过角色扮演引导学生体验、感悟生活常识和社会法规,通过连接时政扩大学生视野,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生活化;情境;角色扮演  [中图分类号]G63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7)04007901  过去,初中
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中国国际友好城市联合会主办的中国国际友好城市大会(以下简称“国际友城大会”),自2008年开始举行,每两年召开一次,打造这一平台的目的在于着眼于国际
[摘 要]新课程改革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而问题是创新的根本与源泉,因此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显得尤为重要。中学历史教师可以从扩充学生历史知识、营造课堂民主氛围、精心设计问题情境、教给学生提问的技巧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关键词]问题意识;中学历史;新课程改革  在哈佛大学师生中流传着这样一句名言:“The one real object of education is to have a
商标与字号都是企业的无形资产.随着国家加入WTO,加强了对知识产权的重视,经济的发展也显示出了知识产权所作的突出贡献.但中国尚未理顺知识产权法律部门间的关系,所以作者想
进入21世纪后,我国面临二大问题即生态危机和环境污染.而农业生态环境污染有越来越严重的态势,主要表现为:土地退化严重、水土污染严重等等.为此治理农业生态环境已经迫在眉
[摘 要]思想品德教育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加强思想品德教育,要贯穿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整个过程。思想品德教育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传播知识、训练技能,同时也要发展学生智力、实现思想教育,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情感,提高他们的思想品德觉悟,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材内容;思想品德教育  思想品德教育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我们的祖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