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

来源 :俪人·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o25237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环境污染就是人类活动产生的有害物质或因子进入环境,引起环境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发生变化,危害人体健康和生物生命活动的现象。随着经济的发展,随着农村和城市经济的迅猛发展,环境污染及生态破坏问题日趋严重,人类没有对大自然肆意开采利用的时候,大自然环境优美和谐,生态平衡而有序。
  但是人类在开发利用环境资源的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而且由此还引发了一系列的生态问题。"保护我们的家园-地球"、"爱护地球就是爱护我们人类"、"给我们寻找一个清洁的地球"、"保护环境,人人有责"……这些带有全球性的呼吁和警告性的呐喊,在告诉我们,环保教育已迫在眉睫。
  保护环境的教育,只要我们每一位公民携起手来,通力合作,从小事做起,从自身做起,在我们心中树立起强烈的环保意识,爱护环境、保护环境,防止环境污染,将所有污染与我们人类隔离,才能创建一个健康的、绿色的家园。我们只有一个地球,保护环境就是保护地球,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怎样渗透环保知识,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呢?我认为应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结合生物教学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深入,新教材的使用为环保教育提供了契机。
  在教学进程中,师生充分收集有关资料,通过录像、投影等直观手段说明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以及保护环境的措施。但是我们的宣传不应该仅仅在一堂课上,在我们的教室内,还应在学校、社会上进行更广泛的宣传,唤起人们的环保意识,让所有的人都来关爱我们的生物圈-我们共有的家园!参与保护我们共同家园的活动中来。
  在教材中有的章节没有以环保作为主题,但教师可把环保教育渗透于课堂教学之中,让学生切身体会到环境问题与自己的生活息息相关。如在生物圈中的人的教学中,可结合有关知识的学习,联系在生活中有人随地大小便,随地吐痰、乱丢杂物、不节约用水、吸烟、不注意饮食卫生、吃野生动物、猎杀野生动物等不良习惯甚至违法的行为,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环境污染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影响、人类传染病与环境污染的关系、保持生态平衡的重要性等一系列与环保有关的问题。
  又如在开始部分利用多媒体展示一幅大海龟在蓝蓝的大海畅游的画面,然而这种古老的象征长寿的海上运动者却大批死亡,解剖结果显示大多数海龟死于废塑料袋堵塞食管,它是因饥饿而亡。通过此例,不仅认识到生物教育的重要性,同时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在其他章节,环境教育的内容也很多,这里就不一详述。总之,教师要以高度的环保责任感,抓住有利时机,注重启发和引导。
  丰富课外活动,强化环境意识开展课外活动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而且可以培养其环保技能,所以还应在课外活动中进行环保教育采用适合学生特点、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对学生进行多层次的环境教育,可促进学生树立牢固的环境意识。随着新一轮课程的实施,我们要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并努力创造条件,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有益的环保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从身边事做起,激发他们对周围环境的关注,培养保护环境的责任心和能力。
  如结合校园绿化设计和"3.12植树节",发动学生参与校园绿化设计和植树护花活动;结合"世界水日""世界地球日""世界环境日"等,组织学生开展以"环境保护"为主题的演讲、征文、辩论等活动;发动学生参加"你丢我捡"和清除卫生死角等校内外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课外活动的重要特点就是实践性、直观性、以具体事实让学生自己去了解、认识环境被破坏的危害性,让学生自己动手开展有益于环保的活动,以达到深入人心的教育效果,比如让学生去参观自然保护区、自然公园,让他们了解到保护森林植被对人类的重要,让学生自己动手修建小型自然生物池塘,营造生物垃圾,将垃圾按化学、金属、生物各自分类处理,以达到立竿见影的教学目的。
  组织学生调查附近的工厂、小河、垃圾处理场、生活小区等,当他们看到污浊的河水、遍地的垃圾、工厂排出的废气、公路上的尘埃,自然就会明白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并自觉行动起来,保护环境。学习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学生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规律、性质和联系。
  保护环境要从小事做起仅仅具备保护环境的意识是远远不够的,保护环境不能只是一句空话,也不是环保部门和某些专门的机构能够独立完成的,这需要每一个公民都具备基本的观念和环保意识,而且每一个公民都能从小事做起,包括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看见路边的塑料袋、果皮、废纸主动扔到垃圾桶等,虽然是不起眼的小事,如果每一位公民都能如此,我们的社会将会一尘不染。
  我们在进行环保教育之时,要让学生们意识到环境保护是每个公民的义务和责任,在自己环保的同时,加强对环保知识的宣传,让环保意识深入人心,从小事做起,从点点滴滴做起,自觉地在行动中得到体现。
  只有这样我们的环保教育才会有成效,环保工作才能落到实处。这不仅仅关系到学生的个人发展,对于整个社会精神文明的发展也是至关重要的工作。
  综合以上的论述,只要我们每一位公民携起手来,通力合作,从小事做起,从自身做起,在我们心中树立起强烈的环保意识,爱护环境、保护环境,防止环境污染,将所有污染与我们人类隔离,才能创建一个健康的、绿色的家园。我们只有一个地球,保护环境就是保护地球,保护自己就是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
  
其他文献
打造高效课堂不仅是课改的目标之一,也教师们的职业追求。初中语文在英语中考分数下调背景下,以更重大的分量被师生与家长重视起来。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探索精讲精练的教学模式,是实现语文高效的捷径之一,也是培养初中生语文素养的基本路径。本文以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为例,展开从“精讲精练”切入,打造语文高效课堂的探索。  1语文课堂精讲精练的实施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无论是教师的“讲”或是学生的“练”,都囿于
【摘要】一节好课,就需要有一个好的方法和好的内容导入。它既能调动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 活 跃课堂气氛;它既锻炼了学生口语,又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开始;它直接影响到整节课的教师授课效果学生听课的效率。所以,导入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一节课的内容学生接受的成功与否。我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利用各种教学媒体、文中插图,尝试不同的导入手段,浅析初中英语课的导入。  【关键词】导入 英语课 兴
【摘 要】新《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恩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适应实际生活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语文课程应特别关注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学生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思维发展等方而的影响,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