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大学生德技并修,成就出彩人生

来源 :文教资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y91120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习近平新时代职业教育思想,为建设中国特色职业教育体系、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也为高职大学生把握好时代机遇、德技并修、搭建成就人生出彩的舞台提供了行动指南。
  关键词: 习近平 职业教育 德技并修
  一、我国职业教育进入新时期,担负新使命
  (一)职业教育进入新时期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职业教育和终身教育的有关重要论述,体现了“高看一眼、厚爱一分”。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对职业教育工作做出了重要指示,强调要“高度重视、加快发展”职业教育,系统回答了对职业教育“怎么看”和“怎么办”两大根本问题,明确了发展职业教育的重大意义、工作方针、根本任务、办学方向、支持重点、党政职责等重大问题[1]。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进一步提升对职业教育的认识。落实“高度重視、加快发展”的工作方针,2015年教育部又启动《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和《职业院校管理水平提升行动计划(2015—2018年)》两个行动计划[2]。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3],为新时代的职业教育发展提供根本的遵循。全国教育大会系统总结了推进教育改革发展的“九个坚持”,对新时代教育工作进行了全面的部署,也为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指明了方向。
  职业教育大规模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能力不断地增强,为社会、为就业都做出了很大贡献。职业教育活动周、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质量年度报告、中华传统美德职教行、现代学徒制等一大批的品牌项目亮点纷呈,中国职业教育的发展理念、模式和成就受到了国内外同行的赞许。
  加强职业教育正成为各国的基本共识和重要国策,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现代职业教育发展。在全球视野、国家发展战略思维下,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和认可度不断提升,一系列重大举措、重要数据、重大活动表明中国职业教育步入了新时期,迎来了改革发展的“黄金时期”。
  (二)职业教育担负新使命
  新时代的职业教育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必将开启新征程。办好新时代职业教育,使命光荣,责任重大,任务艰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职业教育是“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坚实人才保障”,深刻阐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重大意义,明确职业教育的重大使命。全国教育大会对职业教育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
  新时代迫切需要提升职业教育服务国家战略的能力。如服务中国制造2025战略、服务“一带一路”倡议。新时代迫切需要提升职业教育服务融入区域发展的能力。职业教育在区域经济转型升级方面占有重要的战略地位。现代农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职业教育应当承担起重要责任。
  新时代迫切需要提升职业教育服务促进产业进步的能力。职业教育与产业联系紧密,且与新一轮产业转型互为支撑:产业对高水平技能人才的需求倒逼职业教育转型升级;高水平技术技能人才队伍又成为推动产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
  当前,经济社会全球化不断加深,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为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难得的重大机遇。抓住新一轮产业革命机遇,加快产业升级转型,迫切需要职业教育承担更多的使命,尽快建立健全对接产业发展中高端水平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倒逼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培育更多支撑现代产业体系所需的高质量技术技能人才梯队。
  二、现代职业教育为高职大学生提供难得的时代机遇
  (一)新时代的职业教育被寄予新要求
  放眼全球,发展职业教育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工作。让有需要的人群享有必备的职业技能,掌握更好地融入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必要技能。职业教育通过对人的培养实现其社会职责,通过接受职业教育,更好地利用技能就业创业。
  通过职业教育提升人的技能以应对外部环境变化是各国重要的战略选择,都迫切需要发展更高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提升全民特别是青年人的就业技能,创造人民的美好生活。2017年召开的国际职业教育大会围绕“不断变化的技能:全球趋势与本土实践”的主题,就技能与可持续发展、技能与青年就业创业、技能与社会公平及性别平等、技能流动与职业资质框架、全球趋势与中国职业教育等话题进行深入的探讨。
  职业教育要用体系化的思维应对结构性改革,主动适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优化专业设置,强化人才的有效供给和适度超前储备[5]。正在迈向建设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中国职业教育,牢固树立质量意识,强化学生职业技能和工匠精神培养,紧贴需求、苦练内功,着力培养大国工匠。
  (二)新时代高职大学生成长成才拥有难得的时代机遇
  目前,中国已建成世界上最大规模的职业教育体系,初步建起人才成长的“立交桥”。职业院校毕业生已成为支撑中小企业集聚发展,区域产业迈向中高端的生力军。习近平总书记说:“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际遇和机缘,都要在自己所处的时代条件下谋划人生、创造历史。”对当代青年而言,最大的历史际遇就是我们空前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国家对人才的渴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大学生成长成才、成就出彩人生提供最好的时代机遇。
  三、习近平职业教育思想为高职大学生成就出彩人生搭建舞台提供行动指南
  (一)习近平职业教育思想为高职大学生成长成才指明了方向
  在社会偏见中,职业院校似乎只是考不上本科学生转而谋取一个“饭碗”的无奈选择。殊不知,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职业教育让人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扬帆起航的青春不只为一个“饭碗”。从谋求“饭碗”到追求梦想,学子的变化也许就在心念一转之间。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为高职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指明方向。   习近平总书记“人人成才、人人出彩”的职业教育人才观激励着每一个个体,并为每一个个体尤其是弱势群体提供自我成才的机会,搭建人生出彩的舞台。
  (二)高职大学生成长成才关键要德技并修
  职业教育首先是一种“教育”,其要义是关注人的个性完善,并立足于人的生涯可持续发展。要培养达到这种高超境界的人才,就必须施行发展个性、触及灵魂的职业教育。牢记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必须是德才兼备的,不同的只是“技术技能型”。高职院校要落实立德树人作为培养高职学生的根本任务,高职生是未来高端劳动力的技术队伍,是未来科技产业的实践者,是国家未来经济建设的推动者,他们的思想政治水平和道德素质关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坚持以“德”为先,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核心素养、“工匠精神”。习近平指出,要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营造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环境,努力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6]。
  “质量时代”,提升职业教育水平刻不容缓,要牢固树立质量意识,强化学生职业技能和工匠精神培养,紧贴需求、苦练内功,着力培养大国工匠。坚持以人为本办好职业教育,必须致力于服务人的终身发展。要大力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和职业能力,让学生就业有能力、升学有通道,打通现代职教体系的“立交桥”。系统化培养技术技能人才,加大专业核心课程与国际通用职业资格证书对接力度,为学生成长提供更广阔的学习发展空间。
  (三)习近平职业教育思想为高职大学生职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
  习近平总书记对于职业教育一直寄予厚望,要求牢牢把握“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的办学方向。“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7],是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重要前提。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实现我们党始终不渝奋斗目标的高度,强调职业教育要服务促进就业的。习近平总书记要求职业教育促进就业的要求十分明确,就是要以提升职业院校青年学生自身素质和激发就业内生力为重点,“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弘扬“工匠精神”[8],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各层次各类型职业教育模式,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坚持工学结合、知行合一,引导社会各界特别是行业企业积极支持职业教育,努力构建中国特色职业教育体系。因此,提高职业教育质量,有助于学习者获得相对稳定和体面的工作。
  在2018年的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强调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大力推进产教融合,健全德技并修、工学结合的育人机制,源源不断地为各行各业培养亿万高素质的产业生力军,让职业院校毕业生在职业发展上有广阔空间。我们需要从人自身全面发展和国家产业振兴、民族伟大复兴两个方面来综合定位人才培养目标。
  江苏省教育厅葛道凯厅长指出,要在产教融合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尊重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规律,通过校企合作,真正实现“教学做”合一。坚持养成教育与发展教育相结合,健全德技并修、工学结合的育人机制,着力提高学生认知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职业能力等关键能力,着力培养学生工匠精神、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通过让学生参加实践,教育学生崇尚劳动,精益求精,在劳动中体现价值、展现风采、感受快乐;通过学习企业文化,教育学生敬业守信,学会做人做事。通过工学结合,引导学生掌握中高端技术技能,加快培养高端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急需的高质量技术技能人才,为抢占国际产业链和价值链的制高点提供支撑,为他们实现人生出彩搭建广阔舞台,为高职大学生职业发展提供广阔空间。
  参考文献:
  [1]習近平就加快职业教育发展作出重要指示[N].人民日报,2014-06-24.
  [2][4]王继平.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行动指南——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职业教育的重要论述[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09-01.
  [3][7][8]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28.
  [5]王继平.职业教育改革行稳致远[EB/OL].https://www.sohu.com/a/224447447_284449,2018.
  [6]习近平就加快发展职业教育作出重要指示[EB/OL].http://cpc.people.com.cn/n/2014/0624/c64094-25189804.html,2017.
其他文献
摘 要: 职业技术技能积累是企业发展的核心要素,校企协同的职业技术技能积累可以通过校企合作共建实践基地,建立名师工作室和双导师制的方式实现校企一体化育人目标。本文结合 “乔登美语”企业实践经验,对高职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岗位职业技能进行探究,总结构建高职英语课程岗位核心技能培养体系,创新高职英语课堂教学模式,拓展专业知识领域,校企合作研发培训课程等实施方法是促进学生职业技术技能积累的有效途径。  
摘 要: 高校学生党建品牌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丰富学生党员教育活动,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是增强基层学生党建工作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的重要载体。“先锋党课”党建品牌建设从活动实施、特色成效等方面探索高校开展学生党建工作品牌建设对推进基层党组织强化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作用。  关键词: 高校党建工作 “先锋党课” 实践探索  一、“先锋党课”党建品牌的建设意义  (一)有利于提高党建工作育
摘 要: 粉丝文化作为一种青年亚文化现象,是青少年的创造性的体现,同时也反映了他们的文化诉求。通过对《创造101》这个节目中粉丝群体的身份构建、迷群形成、粉丝实践内容的分析,发现在新媒体环境下,粉丝在进行粉丝活动的过程中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和观念,同时也获得了群体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关键词: 青年亚文化 新媒体 粉丝 传播  基于网络的新媒体的快速发展给青年亚文化的繁荣发展和日趋多元搭建了平台,通过
摘 要: 在国家推进双一流大学和学科建设与重视本科教学质量的双重背景下,大学生的发展被寄予更高的期望。学习适应性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及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调查了长三角地区双一流院校中新高考大学生的学习适应性现状,发现此类大学生整体学习适应性良好,但学习态度和教学模式维度存在适应性不良问题,分析造成这种情况的影响因素,并从学生个人、教师、学校三个角度提出提高新高考大学生学习适应性的教育对策。
摘 要: 纵观陆游144首完整词作,其中涉及“酒”的篇目近70首,其重要性可见一斑。这些涉酒词按主题内容可分为爱情友情、闲居风俗、游仙学道、爱国抒怀四大类,皆可指向“身闲频置酒”的根柢。“酒”意象频见于放翁词作,继而衍生出一系列与酒相关的意象,可见词人对于“酒”意象运用技巧之纯熟,反映出作者饮酒的日常化特征,可谓“无酒不陆游”。  关键词: 陆游词 饮酒词 酒意象  在中国古典诗词创作中,意
摘 要: 素质教育背景下,课程教学改革不断推行,新时期大学语文教学面临着改革,这对于教育事业和人才培养计划实施等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分析了新时期进行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的重要意义,分析了目前大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其次针对性地提出了促进新时期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的建议,为促进新时期大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改革提供意见参考和经验借鉴。  关键词: 新时期 大学语文 教学改革  现阶段,大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材
摘 要: 创建特色专业是高校专业建设的必由之路,民办高校的特色专业尤为重要。在结合民办高校特点的基础上,本文主要从错位发展的专业定位、打造结构合理的学科梯队、构建和完善实践育人机制、建设高层次专业实验室四个方面规划特色专业路径,并阐述达成特色专业发展路径具体举措,以通过明确专业发展目标和具体措施,合理规划形成特色专业。  关键词: 民办高校 特色专业 路径规划  创建特色专业成为高校面临的重
摘 要: 院校研究机构(Institutional Research)在美国被称作“数据的熔炉”和“决策的平台”,因其决策的科学性、专业性和可行性获得高校领导者们的青睐。厘清美国院校研究机构内部的组织构成、从业人员的职业发展和培训方式,对提高我国院校研究的发展质量及大学决策的绩效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价值。  关键词: 院校研究 数据决策 职业发展  院校研究机构是运用管理学和高等教育学的相关
摘 要: 在艺术形式上,惠特曼不再遵循音节、重音和脚韵等诗歌格律,而自创散文式诗体。在内容上,惠特曼诗歌所蕴含的民族主义、民主精神、自由至上、放歌自然等成为一代人的精神旗帜。惠特曼的创作影响深远,美国现代诗人像桑德堡及“垮掉一代”的精神领袖艾伦·金斯伯格均深受其影响。本文所讨论的是大部分語言丰富多变、情感热烈奔放的惠特曼诗歌不吝热情赞美生命的美好与活力,歌颂普通劳动者的生命力和创造力,尤其其中不乏
摘 要: 加强和改进中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需要。本文分析当前中高职“3 3”分段培养模式下,如何抓好党团员教育培养衔接工作,并以“青马工程”为例分析和研究存在的问题,探讨新途径,提出可行的方案以供参考。  关键词: 中高职 “3 3”分段培养 “青马工程”  自江苏省从2012年中高职衔接“3 3”分段培养试点项目开始,经过多年推广和实施,目前职业教育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