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关怀理念在慢性心衰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来源 :婚育与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nightxm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的:探析慢性心衰患者采用人文关怀理念的运用效果以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取2019年4月至2020年12月间本院收治69例慢性心衰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以简单随机方法把69例患者分为常规组(n=34)与观察组(n=35),常规组予以常规性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取人文关怀理念,组间对比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指标、护理满意度、焦虑及抑郁评分。结果:采取人文关怀理念后,常规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低于观察组;常规组(79.41%)与观察组(94.29%)相比,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较高(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焦虑与抑郁评分以及临床指标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取人文关怀理念可有效缓解患者焦虑和烦躁等负性情绪,还能改善其生活质量,因此值得大力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慢性心衰患者;生活质量;方法分析;人文关怀理念;运用效果
  慢性心衰又称为慢性心力衰竭,其发病原因有很多,是由各种的心肌损伤、心肌病变所引起的。出现心力衰竭后患者会出现出乏力、胸闷、呼吸困难、气短以及下肢水肿等症状,使其生理机能不断下降[1]。受病痛折磨,患者便会感觉到较大的压力和焦虑,严重患者还会出现悲观心理。由于慢性心衰有着发病率高、难治愈以及病程时间较长等特点,再加上老年人多个器官功能的衰退,所以大大提升了慢性心衰治疗难度。对此,文章选取2019年4月至2020年12月间本院收治69例慢性心衰患者展开了研究,具体如下[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取2019年4月至2020年12月间本院收治69例慢性心衰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以简单随机方法把69例患者分为常规组(n=34)与观察组(n=35),常规组,男19例,女15例,年龄59岁~75岁,平均年龄(65.39±2.04)岁,体质量16kg/m2~28kg/m2,平均体质量(19.05±1.88) kg/m2,病程8d~4个月,平均病程(2.55±0.76)个月;其中冠心病患者15例,风心病患者6例,高心病患者9例,其他4例。观察组,男23例,女12例,年龄59岁~79岁,平均年龄(66.55±2.15)岁;体质量17/m2~31/m2,平均体质量(21.05±1.93)/m2;病程8d~6个月,平均病程(2.55±0.81)个月;其中冠心病患者17例,风心病患者3例,高心病患者7例,其他8例。经各项对比研究,两组患者组间基线数据相比(P>0.05),可展开比较。纳入标准:①病情稳定患者;②患者及其家属均知情,并已签署知情同意书;③自愿参加此次研究的患者。排除标准:①排除依从性差和配合度比较差的患者;②排除有严重精神疾病患者;③排除临床资料不足患者。
  1.2 方法
  34例常规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包含平常的生活护理、用药指导还有病情监测等多个方面的护理措施。35例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行人文关怀理念:(1)环境护理:保持病房温湿度适宜,通风良好,光线充足,病房中可以摆放一些绿植和鲜花,提高患者在住院时期的舒适度。(2)心理护理:医护工作人员应以热情、积极的态度与患者交流、沟通,根据患者的性格特征、经济、情绪状态、文化程度以及病情等进行心理护理。及时的消除其心中焦虑、悲观和抑郁等不良的情绪,从而帮助患者正确地看待所患疾病[3]。(3)健康教育:医护人员要主动给患者讲解此疾病相关知识,比如发生心衰的原因、临床表现、治疗的手段、术后要注意的事项等等,耐心回答患者的疑问,提高患者对慢性心衰疾病的了解。(4)加强培训:要求所有的医护工作者都积极参与,逐步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便于为其提供护理服务的时候能充分体现出人文关怀护理理念,例如,给患者注射硝酸甘油的时候,患者肢体需要长时间的制动,医护人员可以为患者提供留置针,降低留置针穿刺的次数,以此缓解患者心理负担,等患者输液结束以后,要帮助患者盖好被子,并交代其留置针相关的一些注意事项[4]。(5)体位护理:患有心衰的患者一般需要长时间卧床,且输液的时间也比较长,因此就会增加其不适感,医护工作人员可以为其提供看电视、看视频或者是听音乐等转移患者的注意力。(6)人性化的护理:针对呼吸比较困难的患者,医护人员应适当地抬高患者床头,帮助其取半坐卧位,减轻呼吸道阻塞等症状,在取端坐位的时候,软枕要铺在病床桌上,患者要伏在软枕之上,防止肺部有瘀血。针对高龄患者和翻身比较困难的患者,应予以患者气垫床,预防褥疮的发生。(7)症状观察:医护人员观察患者有无呼吸障碍,体位是不是适宜,有没有水肿的情况等,并科学调节输液量以及输液的速度[5]。
  1.3 观察指标
  組间对比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指标、护理满意度、焦虑及抑郁评分。生活质量主要包含物质生活、社会支持、心理状态以及躯体功能等4个项目,分数越高,表明患者生活质量越好。护理满意度可以向患者发放本院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表100份,满分是100分,总满意度={非常满意+较满意/患者例数}×100%[6]。抑郁及焦虑可以用SAS、SDS来评定两组患者护理前护理后的抑郁和焦虑情绪,分数越低,说明患者抑郁和焦虑情绪就越轻。
  1.4 统计学指标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表示,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χ±s)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统计对比生活质量
  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常规组,组间对比(P<0.05),见表1。


  2.2 护理满意度
  常规组(79.41%)与观察组(94.29%)相比,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较高(P<0.05),见表2。



  2.3 焦虑及抑郁评分比较
  干预前,常规组与观察组相比焦虑及抑郁评分差异不明显(P>0.05);予以人文关怀护理理念后,常规组与观察组相比较焦虑及抑郁评分差异较为明显,观察组明显较低(P<0.05),见表3。



  2.4 统计对比相关指标
  观察组肌酐水平、收缩压以及舒张压明显比常规组低(P<0.05),见表4。


3 讨论


  慢性心衰有着长期迁延不愈以及疾病反复发作等特征,不但增加了治疗的难度,还严重影响了生活质量,所以临床治疗非常关键。常规的护理方式较为单一,若有不慎,还会引发许多护患纠纷,因此有着明显的局限性[7]。而人文关怀护理是充满关心和爱护的一种护理方式,能充分考虑慢性心衰患者住院时期的需求,结合很多种因素为其进行一对一心理护理,帮助其树立战胜病魔信心。应用这一理念还可为其提供环境护理、体位护理、健康教育以及个性化的护理等护理服务,可以把护理服务与心衰患者个人的需求有效结合,取得患者的信任,还能消除患者心中的疑虑,协助其树立治疗的信心,改善患者负面情绪,使其能更加积极的配合每一项治疗与护理工作,从而提升用药的依从性[8]。
  在此次研究中,采取人文关怀护理理念后,常规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低于观察组;常规组(79.41%)与观察组(94.29%)相比,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较高(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焦虑与抑郁评分以及临床指标均显著低于观察组(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表明人文关怀护理理念在慢性心衰患者护理中运用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借鉴。然而文章仍存在着诸多不足,比如说样本研究的容量比较小,研究时间较短等,所以对人文关怀理念在慢性心力衰竭护理当中的有效性以及可靠性,仍然需要临床逐步增加样本研究的容量,也可实施大规模或是多中心的研究试验来加以验证[9]。
  总之,慢性心衰患者采取人文关怀理念可有效缓解其紧张、郁闷、焦虑等不良的情绪,还能改善其生活水平,因此值得大力推广和运用。
  参考文献
  [1] 王红梅.人文关怀理念在慢性心衰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意义探讨[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4):79-80.
  [2] 邓成英.人文关怀理念在慢性心衰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医药前沿,2019,9(11):176-177.
  [3] 吴玉兰.人文关怀理念在慢性心衰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医学美学美容,2019,28(18):124-125.
  [4] 徐菁慧.探究人文关怀理念用于慢性心衰患者护理中的效果[J].智慧健康,2020,6(5):191-192.
  [5] 薛淑敏.人文关怀理念在慢性心衰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心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2019,8(3):172-173.
  [6] 蔡秋娜.人文关怀理念在慢性心衰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黑龙江中医药,2018,302(6):143-144.
  [7] 宋丽莉.慢性心衰患者护理中人文关怀理念的应用研究[J].糖尿病天地,2018,15(7):285-286.
  [8] 郭瑞瑞,王季,陈俊民,等.人文关怀理念在慢性心衰患者护理中的效果评价[J].延安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19,17(4):95-97.
  [9] 黃夏.慢性心衰患者开展人文关怀护理对其护理满意度与护理质量的改善效果分析[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下半月),2020,10(2):88-90.
其他文献
【摘 要】目的:分析冠心病(CHD)心力衰竭(HF)应用曲美他嗪(万爽力)联合美托洛尔(倍他乐克)治疗的疗效。方法:本次试验以CHD HF患者为主,抽取数量为80例,纳入均在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期间,分组对照按给药方法不同平均划分为两组。采用常规+万爽力+倍他乐克治疗分析组,对比组仅为常规疗法治疗。统计对比两组疗效情况及LVEF水平变化。结果:两组数据处理后对比总有效率、治疗后LVEF水
期刊
【摘 要】目的:分析给予冠心病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稳心颗粒+美托洛尔治疗的有效率。方法:予我院2018年12月至2020年12月期间治疗的冠心病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中,筛选符合本研究标准的96例为主体实施分析,保证全部患者诊疗资料完整保存,研究前应用数字双盲法实施分组,将组别命名为对照组、试验组,两组均纳入48例。对照组应用美托洛尔进行治疗,试验组应用稳心颗粒+美托洛尔进行治疗,连续2个月后对于疗
期刊
【摘 要】目的:观察奥司他韦联合连花清瘟胶囊治疗病毒性感冒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所有接治的病毒性感冒患者临床数据,将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间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样本纳入实验,然后采用双盲法来将患者分为两个小组(对照组、实验组),每组50例研究样本。其中应用奥司他韦治疗的患者为对照组,实验组同时给予连花清瘟胶囊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最终的临床疗效和症状消失时间,记录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
期刊
【摘 要】目的:探索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运用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抢救产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5月我院收治的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数字随机表法划分两组,40例(对照组患者)开展常规急诊护理,40例(观察组患者)开展优化急诊护理流程,观察两组患者的急救诊疗各项指标、抢救情况、院内急性心肌梗死复发情况、院内再行PCI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急救诊疗各项指标时间
期刊
【摘 要】目的:观察将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在急诊重症监护室病人预防导管相关血流感染中所取得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于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期间在医院接受治疗的80例急诊重症监护室患者,随机分组法,每组40例。常规护理法用于对照组,综合护理干预法用于观察组。结果:观察组导管留置时间、CRBSI持续时间及住院时间及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纳入标准:①本次研
期刊
【摘 要】目的:探究皮肤瘙痒病患者联合采用甘草锌颗粒与抗组胺药物治疗方案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20年1月至12月期间收录的68例皮肤瘙痒病患者作为研究样本,依据计算机表法将患者均等分为单一抗组胺药治疗的对照组、抗组胺药+甘草锌颗粒的实验组,每组患者的人数相同,各为34例,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结果:实验组临床治疗有效率的数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可进行对比研究。  1.2 方
期刊
【摘 要】目的:研究舒芬太尼与芬太尼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后疼痛的效果分析。方法:开展研究的过程中样本选择为到我院住院并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患者,将被纳入本次研究的126例患者额进行随机分组并分别制定麻醉方案,随后选择小组间对比的方式来开展本次研究。结果:研究中观察组选择舒芬太尼作为麻醉药物,小组之间对比的过程中发现,不同患者的镇痛效果、镇静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
期刊
【摘 要】目的:分析细节性护理配合动脉瘤夹闭术对颅内动脉瘤患者的影响。方法:从我院2020年度收治的颅内动脉瘤患者中抽取64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双盲分组法分为观察组(n=32)和对比组(n=32),对比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细节性护理,分析对比两组患者各项指标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前准备时间和手术时间均明显低于对比组,经分析具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皮肤问题发生率为3.13
期刊
【摘 要】近年来,癌症发生率逐年升高,且术后并发症多、复发率高,已经严重影响患者精神心理健康,进而影响生活质量的下降。而最新的护理理念认为,随着医疗方法的进步,可使患者生存期逐渐延长,故患者的生存质量比生存率更能反映患者的治疗及康复情况,因此临床护士需要掌握缓解患者癌因性疲乏的护理措施,最大程度地缓解患者癌因性疲乏症状,减少癌症患者的负性情绪,从而提升其生活质量。  【关键词】癌因性疲乏;护理对策
期刊
【摘 要】目的:分析并观察奥西替尼靶向治疗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9年3月至2020年11月期间收治的64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化疗药物治疗,研究组给予奥西替尼靶向治疗,对比两组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各项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生存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本次探讨的相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