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高中创新作文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上、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31382923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22-126-2
  要培养创新人才,实现教育的个性化,作文教学同样责无旁贷。写作应该是一种有个性的创造性活动,是精神的自由真实的表达。然而,目前高中生作文中个性缺失的现象十分突出。第一个原因是学生远离生活,没有丰富的生活积累,使写作失去了源头活水,写作内容大多千篇一律。其次是缺乏真切感受,发感慨,喊口号,人云亦云。再次,我们语文教师也有责任,总是把学课文和写作分开,把读和写分开,以致学生在作文时照样生编硬套、愁眉苦脸。学生作文个性化缺失,必须引起我们的重视。因为教育如果没有个性化,培养创新型人才是不可能的。古人说:“言为心声”,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写出独具特色、饱含自己生动感受的个性化作文呢?
  一、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点燃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
  创新作文的首先要有创新思维。创新作文就是用语言文字细致地表达创新思维的轨迹。因此学生只有具备创新思维才能写出有个性的创新作文,没有创新思维,是不可能写出有新意的作文。因此,我们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要点燃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创新思维主要包括发散思维能力、联想思维能力和想象思维能力。首先,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没有想象,就没有创新,想象是创新的翅膀。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呢?第一,结合教学内容,让学生进行扩写,改写,续写课文。第二种是使用角色转换方法。我们每个人在社会中都有一个特定的角色,如果我们把每个人的角色换成另一个人,让他从对方的角度和层面去思考和想象,就会有意想不到的创新效果。三是运用跨越时空的方法。跨越时空法就是让时间倒流,让空间错位,打破时空的界限。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在历史的隧道里任意想象,自由驰骋。让生活在不同空间,不同时代的人互相交流。其次,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联想能力。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联想能力?首先,让学生广泛阅读,学会细致观察生活,使表象储备丰富。其次,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运用常用的几种修辞手法,训练联想能力,进行仿写段落,扩写句子。最后,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让学生从多个角度进行思考。一是开拓思路,培养学生的多向思维。二是打破传统的思维定式,即反其意而行之,鼓励学生“反弹琵琶”,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
  二、走出课堂,感悟生活
  学生作文一定要结合现实生活。当学生有了丰富的生活积累,才有情可发,有话可写。但是,从学生作文的现状来看,学生对“生活”发现不多,感受不深,明显认识不足。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老师忽视了学生的生活体验,让学生“闭门造车”,学生不得不凭空捏造,假话连篇,甚至出现了千篇一律的作文,使学生的聪明个性无法张扬。因此,教师可以提前为学生安排作文题目,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时间,从多个角度观察生活,捕捉事物的特点,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从而形成对社会、自然和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实体验。这样,学生就可以写出自己想说的话,表达自己想表达的情感。通过作文表达真实的自我,不造作,不掩饰。如我提前一周安排了一篇以“亲情”为主题的作文,并提醒他们仔细观察父母或其他亲人,用心去体会他们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让他们在写作的基础上受到爱的教育。作文课上,学生的思绪像开闸的洪水喷涌而出,作文字里行间流露出对亲人的爱戴,朴实的语言表达着对亲人的感激之情。
  三、作文的创新体现在文章的立意上
  新课程标准要求写作要有真情实感,力求表达自己对社会、自然、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实体验。立意是否新颖不僅是写出好文章的重要条件,也是衡量我们写作水平和思想素质的重要标准。一篇文章的立意在鲜明、集中、正确的基础上怎样才能出新呢?人家说过的话,当然不叫新。新只能发自肺腑,表现自己独到的见解,流露自己真实的情感,体现自己鲜明的个性。有别具慧眼的发现和充满个性的思考,流露出自己真实的感情。让读者体验到一种前所未有的情感历程。这就要求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引导学生多想、多思、多练习。一方面可以引导学生对同一问题进行多角度的思考,另一方面可以鼓励学生逆向思维,并进行整理和综合,形成自己独特的见解。比如写一篇以“脚印”为题目的作文。如果在立意上不下功夫,那么出现在你脑海中的可能仅仅是留下的脚印,或者是你自己的人生经历。如果你是在这个基础上构思的,写作时就可能落入俗套。这时候我们用发散思维。写古人的故事对你的影响,比如《沿着古人的脚印前行》。写昙花的默默绽放和梅花的傲寒斗雪,如《怒放的生命》。写追求的心理感悟如《为了最美的风景》,这样多角度立意就达到新的效果。
  四、优选最佳材料,才能使文章有血的肉
  为了做到材料的创新,作者要按照命题要求,以独特的眼光从素材库中快速选取材料,努力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
  1.以知出新
  如果写出来的文章内容超出了普通学生的认知领域,就显示了作者知识积累的广度和深度。例如,在以“关爱”为主题的作文中,很多学生把目光锁定在亲情上,但有一位同学却把自己的爱投在了与人类息息相关的地球上,运用很多术语,给读者带来了知识和情感。
  2.以能出新
  运用你擅长的表达方式,写你擅长的内容,写你擅长的文体,展现自己的独特个性,表现出你的与众不同,这样你的文章就会脱颖而出。如,文章需要写一篇关于“我发现”为题的文章,有一名考生以“我发现人生如棋”为题。题目将特殊的哲理思考与人的特长融为一体。在写作时,作者通过对比分析不同类型棋手的心理特点、性格特点以及最后棋的结局。由棋局的输赢联想到生活的顺逆,人生的成败,最后点题人生就像一盘棋。
  3.以悟出新
  能出新的"悟",应该是独特洞察力和充满个性的思考。有个例子是一个学生写的《本店微笑服务》,文章描述了这家“诚信”商店笑着迎接客人:笑着迎接,笑着介绍,笑着送别。然而,我"却在"笑"的迷惑下被商家欺诈的经历。最后,作者意识到“再美的笑容也掩盖不了假冒伪劣商品的本质,最好的服务是保证商品的质量。”作者并没有简单否定“微笑服务”的作用,而是呼吁回归一种内外皆美的人文精神,文章给人启迪,视角新颖不落俗套。
  4.以情出新
  文章之所以打动读者,是因为它充满了一种让人怦然心动的强烈情感。写下自己有感情的东西,才能够感动读者。所有具有感染力的作品都是作者带着有个人性格特征的、真挚的、强烈的感情创作出来的。因此,学生在写作时要挖掘、捕捉生活中的情感瞬间,选择最有情感、最熟悉的东西,并尽情地渲染和表达。
  五、推崇创新作文,展现学生个性
  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对作文教学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教师应该积极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展示自己的个性,不是把一致的“标准答案”强加给学生。个性是一个人在性格、意志、品质、思想、情感态度等方面与他人不同的特征。这一特点表现在学生的作文书面表达和口头语言表达方面。教师应该鼓励学生敢于展示自己的个性,让学生在写作中充分发挥他们对事物的独特看法,从而赋予作文新的生命和意义。教师可以限定作文题目的范围,学生可以自由选择体裁,用流畅的文字表达自己的想法。教师也可以不限制范围,让学生写一些贴近自己生活的作文。由学生自由发挥,这种的作文会变得简单。如果自由发挥,会有话可说,有话可写,学生不会拘泥于单一水平的题目写作。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加强发散性写作训练,从而写出创新的作文。创新代表作文的新颖和进步,个性代表文章的本质。学生需要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在大胆的创新中找到自己的写作空间,让自己的写作在创新的天空中自由翱翔。
  总之,我们要将生活材料转化为创新作文的资源,写出自己新的生活体验,引导学生深入社会,研究生活,用发展的眼光审视作文的写法,把握信息时代创新作文教学的“新”理念,敢于挑战新的生活话题,写出创新的文章来。
  (作者单位:枣庄市第三中学,山东枣庄277100)
其他文献
摘要:在核心素养下的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应当从更高的视野专注于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以培养学生学科精神与素养、化学思维能力、化学实践与创新能力以及合作能力等多方面的素养能力为目标,提升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帮助学生从化学的各项学习中形成个人优秀品格,综合性提升学生的学科品质与素养促使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化学;立德树人;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
摘 要:新课改强调地理教育不仅仅是培养接受地理知识的人才,更需要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去解决现实世界中的地理问题。地理实践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为高中地理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新课程要求高中地理教师借助一些资源来开展地理实践活动,本文重点分析了借助乡土地理资源培养高中生地理实践能力的具体措施,希望对高中地理教师有所帮助。  关键词:乡土地理资源;高中生地理;实践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55
摘 要:目前,手机APP市场上的有关英语学习的APP琳琅满目,如关于英语词汇学习的APP,关于英语听说学习的APP,关于英语阅读方面的APP等等。英语学习APP的出现和盛行为高中英语课外自主学习提供了方便的学习条件和学习资源。只要学生们有移动终端和网络条件,便可以实现随时随地地英语学习。然而,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高中学生在运用英语学习APP进行课外自主学习过程中依然存在较多的问题。我们应该客观地认识
摘要:高中生物教学中涉及的知识点较为纷繁复杂,学生难以把握好不同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要提升高中生物课程的教学质量,应当从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工具等多个方面着手,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本文针对高中生物课程的具体特点,介绍了四种常见的优化教学模式。  关键词:高中生物;教学方法;生物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22-073-2  高中生物课程
摘要:初中阶段是学生形成良好学习习惯,实现思维发展的黄金时期。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教师通过巧妙设计问题的方式展开教学,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参与意识,还可以使学生以更有效的形式走进初中地理学科的学习与思考之中,而这对于初中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是有着积极意义。为进一步提升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让问题设计发挥更大价值,本文将结合新人教版初中地理教学,就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设计策略展开
摘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的“根”和“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性新发展。几年来,淮安市繁荣小学坚持并不断创新建设《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努力打造“学校有书香气,老师有书卷气,学生有书生气”的书香校园。  关键词:经典诵读;背景;措施;收获  中图分类号:G62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9)03-033-2  习总书记指出:
摘要:生态课堂是指能使学生实现自我发展、自主学习的课堂。因此,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应努力引导学生自我发展,自主学习。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学;个性;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3.6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03-087-2  生态课堂是学生自主学习,自我发展的课堂。教师必须对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进行培养,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能够做到主动学习且富有个性的学习。  
摘要:“信息化”教学是近几年兴起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其主要的目的就是要利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也推动了这种教学模式扩张性的发展。目前,本校正如火如荼的开展及探讨“信息化”教学。其课堂教学采取“翻转”的形式,即“先学后教”,学生在课前借助平板电脑通过网络来完成教师预先设置的学习任务,如观看微课、完成预测题等,进而达到学习新知的目的,称之为“前置学
摘要:为了响应新课程教学改革的号召,初中英语教学为了培养学生的英语素养和综合素质,必须深入改革教学方案设计,在课堂提问方面下足功夫,注重培养学生的英语表达和口语交际、加强语言组织和英文对话能力。本文基于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课堂提问技巧。  关键词: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提问技巧  中图分类号:G633.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9)06-095-1  初中英语教学必须要注重实
摘 要:英语绘本图文并茂,情节生动有趣,有效地扩充了课内知识,深受小学生的喜爱。在英语教学中,恰当地运用绘本阅读,不仅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同时也能助力学生语言能力的提升。本文阐述了引导学生进行英语绘本阅读的具体方法。  关键词:绘本教学;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品格;学习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20)15-021-1  绘本是一种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