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水氟暴露与学龄儿童氟斑牙相关性的Meta分析

来源 :中华地方病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5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系统评价饮水氟暴露与学龄儿童氟斑牙的相关性。

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anFang Data)、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VIP)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MB),查找关于饮水氟暴露与氟斑牙发生相关的研究,检索时限为2000年1月1日至2018年1月1日。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利用漏斗图和失安全系数法评价发表偏倚,并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和随机效应模型对资料进行敏感性分析。

结果

最终纳入20个研究,氟暴露组79 814人,对照组181 876人。Meta分析结果显示,纳入的20个研究存在异质性,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分析,合并比值比(OR)及95%可信区间(CI)为4.25(3.66 ~ 4.94),即氟暴露组发生氟斑牙的危险是对照组的4.25倍。漏斗图不对称,失安全系数为47 791.56,是纳入研究的2 389.6(47 792/20)倍,文献发表偏倚较小。敏感性分析显示,两种模型计算结果相似,合并后的研究结果基本可靠。

结论

过量饮水氟暴露可能是导致儿童氟斑牙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

其他文献
利用1935年、1962年、1987年和2004年4个典型年份的水深地形资料,通过建立这些年份金塘水道的数字高程模型,定量计算了不同时段海床平面冲淤和特征等深线位移的变化,并结合实测
为阐明港口建设及外来船舶增加对洋山深水港海域水环境特征的影响,系统分析了2010年洋山深水港大洋山、小洋山海域两个监测点水环境因子的周年变化,采用单因子标准指数评价法
利用永暑礁测站1988-2009年共22a的波浪实测资料,对永暑海区的波浪要素的基本特征、变化规律、风与浪的相关规律进行分析研究,阐明了海区海浪的特点及其年变化规律。该区是热
洋山港的建设及运营将会造成其所在的舟山海域受到重金属的污染,也会对其邻近的杭州湾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就舟山海域和杭州湾北岸的海水与生物体内的重金属含量进行了分析与
利用Delft3d模拟了鳌江口江南围垦工程对邻近海域的水动力影响,从工程前后的枯、洪水期的纳潮量、水位、流速过程及余流4个角度分析讨论围垦对该水域的泄洪及余流的影响。工程
根据2008年1月-2008年11月在铁山港海草生态区进行4个季节月综合调查所获取的数据资料,首次对水体中5种形态氮的含量变化特征及其相互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形态N的含量
利用奇异谱分析和小波分析的方法,分析了南海海表面温度异常(SSTA)在年代际尺度上的变化特征及其与太平洋年代际涛动(PDO)之间的关系。发现南海SSTA年代际振荡与年循环之间存在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