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些风落的时间,必留有花香(组诗)

来源 :陕西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ndami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青山村
  记得那间低矮瓦房,搂紧着温暖
  记得小小的池塘,游鱼欢畅
  记得屋后的青山,叫不出名的花儿
  立在风中。芬芳摇曳
  记得门前小溪潺潺
  记得园子里的豆角、韭菜
  记得您慢慢移动的三寸金莲
  领我走过田埂
  霞光散落,清风拂面
  还记得,您走的那个冬天
  大雪一场接一场,覆盖了我生命中
  最温暖的地方
  记得从此以后,这个叫青山的村子
  就离我越来越远,越来越近……
  合欢花
  她孤零零地站在山腰
  一朵朵绒球状的花团儿
  掩在一片羽状的浓荫里。晨展暮合
  仿佛一束束发散开去的思念
  无法探寻
  她望眼欲穿的目光后面
  隐藏着怎样一颗辽远又凄迷的心
  多少年了,她仍然无法预测
  是山穷水尽,还是柳暗花明
  光阴还在,日月还在
  一颗粉红的心
  因远方的霞光,还在
  扶郎花
  什么时候能静下来
  隔着这不远不近的距离
  就像那天,花刚刚打开,我们
  彼此相对
  即便不出声,也是万语千言
  一场连绵的梧桐雨一路下到了秋天
  隐藏的动机,是一道道玄关
  需要我们伸出手
  从事物的各个介面,拨开
  至此,你累了吗?
  你应该停止追跑,回到从前
  而我,一直留在原地等你
  水仙花
  怎么可以如此脆弱?
  不过是微微刮起的一缕裙带风
  稍稍迅疾了些
  她就这么缓缓地委下身去
  无辜的眼神与我猛然折回的目光
  在一朵花中相遇
  给我柔软的心带来一种液态的冲动
  是的,从萌生到花开
  她始终那么柔弱
  弱得禁不起一场尘世的风,对她
  作出常规的亲近
  正如,一个原本注重细节的女人
  因一时疏忽
  令整个黄昏疼痛不已
  万寿菊
  谁也不能将我遗弃,除了你
  父亲,你最终还是将我放下
  闪出了尘世
  我已经找不到你了
  ———父亲。这世界日复一日的冷
  够我日复一日地阅读和辍写
  够我在月光下漫无边际地失眠
  这金黄的万寿菊,开了又谢
  父亲啊!此去长路漫漫
  请你领走她的芳香
  连同噙在我眼里整整三年的泪
  一滴灼燙我心
  一滴,寒过西岭的雪
  责任编辑柳江子
  作者简介:邓叶艳,女,湖南省作协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有作品发表于《诗选刊》《诗林》《中国铁路文艺》《湖南文学》《芒种》《延河》等。已出版诗集《遇见花开》《不过是一次次相逢》等四部。
其他文献
内容简介:故事发生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的渭北矿区农村。龙潭镇大林庄女青年邢玉侠与同村两情相悦的退役军人林金虎已经订婚,不料遭到不法暴发户聂玉魁的卑鄙侵害。失身怀孕后担忧名声舆论的精神压力,贪财父亲邢友贵的无情强逼,迫使邢玉侠违心地嫁给了年龄相差悬殊的聂玉魁。面对命运的冰霜,林家父子认识到,婚变的根本原因是贫穷,开始了脱贫致富的奋斗。在公安局退休老局长杨邦义和镇长向宇辉的引导帮助下,身怀厨技的林志才开
期刊
(一)  陈然步子沉重走上楼,轻轻推开门,客厅茶几上摆着一盘花生米和三瓶啤酒。这是他的标配早餐。  魏慧看着他一脸疲惫的样子,问,没睡好。  他打个哈欠,强忍住眼中的泪,说,“佳佳”闹春,吵得厉害。  魏慧打开一瓶啤酒,说,你先喝着,我去热一下红烧狮子头。  陈然说声谢谢!坐在沙发上端起酒瓶,喉咙发出咕咚咕咚声响。整晚上没喝水,相当饥渴。他轻轻搓掉花生米的红外衣,抓起几粒扔在嘴里,眼前房间空落落的
期刊
生  母亲做赤脚医生这一行当,是跟我一远方的爷爷学的。那时母亲年轻,长得好看,在周围村子里东奔西走,免不了有些害羞。而且她也认识了父亲,觉得女人家每天去外村抛头露面终会让人风言风语,所以干脆将“事业”驻扎在村里,跟做了一辈子接生婆的张婆婆学习接生,并很快接了她的班,成为我们村新一代的接生婆。那时,母亲不过刚刚生完姐姐,而我,尚未在这个世界上存在。  接生婆在女人们热衷生孩子的七八十年代,看上去是一
期刊
外公  外公离开我们好多年了,对他老人家的记忆已经很模糊了。前段时间母亲捎来一张外公的照片,让我们给她复照几张,一下子勾起我对外公好多的回忆。  外公永远是慈祥的。外婆去世很早,我没有见过。外公养育了三个儿子,还收养了三个女儿,一生操持,备尝艰辛。但自我记事起,他从来都是微笑着,很少对人发脾气。记忆中外公只有一次发火是因为小舅在学校抽烟,不小心点着了住校生的被子,外公被叫到了学校,赔偿了人家的损失
期刊
又见春色  云层亮出白色的根须  种子爆芽的声音:辽阔,热烈,沉浸  父亲蹲在地头,喜不自禁  昨夜,雷雨湿透了泥土,捧出  春天的心愿  绕指的风,温暖,酥软  嫩叶描绘阳光的滑腻,光鲜  农历里的名词和动词,经过冬天  被纷纷唤醒  路过一道道篱笆,停驻凝望  一树桃花开了,又一树桃花开了  邻居有女初长成,挨着三月  眸子含着盈动的春水  倒映远方、羞涩的年龄、梦幻,以及  澎湃的心思  村
期刊
打开钟泉的方式  去钟泉  以流水的方式,徐徐打开  这最美的乡村画卷。村口  有两个半水磨,在一块条石上  或立或躺。相对拱卫的象山狮山  叫狮象保口  我们只需溯溪而上  就走进山中的桃花源  溪流穿村而过  一座古廊桥  横跨其间  廊桥边,一道人工喷泉  在阳光下折射成  七彩的虹。闪亮了我们的眼  我们爬上山去找寻水源  就看见一眼泉,这泉有一个  很土气的名字  米筛泉。水底珠玉飞溅 
期刊
贾香娟是我二十多年前的学生,本科时给她上写作课,研究生时师从我国创作论方向的张国俊教授,由我给她上《新时期小说研究》《文体研究》两门专业课。执教生涯中,教过的学生成千上万,但长留记忆中的学生,要么是善良纯正,要么是勤勉笃学,而贾香娟留给我最鲜明的印象,是她对文学的悟性,执着和旺盛的热情。  研究生期间,我的课她从没有缺过,我还记得的是,她还走出校门,数次专访当时在文坛尚未燥红的陕西作家叶广芩。叶氏
期刊
黄河水变绿  百年之内  黄河水变绿  真的是一种奇观  我不只一百次看黄河  黄河的水  印象是黄土的水  人变地变  山河也在变  山绿了水绿了  高原人的生活幸福了  望一眼黄河水  永远离不开党  夏风习习  民心汇集  好一个大好河山  共赏中华  走在黄河边  心中有梦,梦在时光里流动  眼中有景,景在激流中澎湃  走在黄河边  望着绿茵茵的河水  追着一波一波的浪花  我的心在平静的
期刊
这是一部长篇小说。  我很少对小说发言,是出乎对艺术评价的谨慎。此小说由陈鹏教授介绍,不可推辞。  书中的故事主要在野女镇和平吉县城展开。  野女镇和平吉县是虚构的地方,然而颇具生活气息的人物无不出入县城。他们或是县官,或是县属各局的领导,或是县辖各域的农民和居民。  野女镇和县城是基层,整个时代的文明和野蛮都沉积于斯。显然,摆设镇和县城为平台,让人物尽显自己的性格和命运,是很有看头的。  姜顾宁
期刊
曾经写过一篇随笔,叫《人生如排队》,说的是每个人自呱呱坠地始,就排进了人生的队伍,慢慢地,便从队伍的末尾逐渐向前靠,不知不觉间,前面的人在一个一个少去,心里便有了一种危机感,甚至恐惧感。随着岁月的流走,我时常会去想大树底下好乘凉这句话,以为这棵大树指的是靠山,背景。后来年岁大起来,我把这棵大树跟父母联系了起来,父母健在的时候,这棵大树赐给子女的不只是福荫,更是生命的庇护。父母一旦仙逝,子女就走到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