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莱辛

来源 :世纪人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werdfhkotf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晨,有朋友通知我,多丽丝·莱辛去世了。
  一瞬间的反应是,我不能接受。我不能接受她已经不和我在同一个星球。不能同呼吸,同看世界变化。
  理性上我是知道的,而且我早就想过,这一天会到来。早在十年前,我就担心过这一天,那时是怕诺奖还没发给她,不能领享在世的荣耀。2007年终获诺奖之后,她仍在写作,而且笔力不减。这让我渐渐忘记,她年纪已经很大了。在我心中,能和她同呼吸的世界,是一个特别的世界。
  我读到好作品的时候,我就会想,这位作家,莱辛以前注意过没有,对她有过影响吗?或者她影响过这人吗?
  特别是看电影的时候,我更会这么想。在追看优秀的英剧的时候,我会猜,莱辛会不会也在同时追看。前两年,追看《神秘博士》,我几乎可以断定,莱辛一定也在看,她也喜欢这个。就像她的某一类小说,把人类的处境,用科幻的方式来思考。放到无穷远的时间,无穷大的空间。那些聪明的点子,智慧的思路,一定是莱辛喜欢的啊。
  当然,看英美的电影和小说时,我还常说:“嗯,这一定是受了莱辛的那部作品的影响。”然后猜一下,莱辛如果看到会怎样,是不是轻轻笑一笑。
  在世的伟大作家,我也喜欢马尔克斯,但我不能想象马尔克斯。我能想象莱辛,我能感觉跟她共同面对着一个世界。
  还记得西闪曾经跟我玩笑,说,如果我碰见我的偶像会怎样。
  我说,如果是碰见马尔克斯,我就是傻笑啊,要求签名啊,合照啊,比个“V”字。如果碰见莱辛,我要跟她讨论好多问题。
  今早,得知这个消息之后,我在微博上写道:“这个世界上伟大的人从此少了一个!这个世界从此变得单调了许多!”
  在我心目中,她不只是一个好的小说家,她是这个世界上了不起的观察者和思想者。
  这个世界上,能把小说的技术玩好的作家不少,深邃的思想者也不乏。但同时兼具两项才华的人稀缺。
  如果没有对这个世界复杂性的了解,对人类问题的深沉思索,仅凭再好的小说技巧,也最多只能产生一流的作家。
  莱辛诠释了伟大作家的含义。
  在这里,我不想再分析莱辛的文学技艺,那些在我以往的文章中已经分析了好多。我只想讲一讲,我私慕的莱辛,以及这么多年,我想对她讲的一些话。
  刚刚还有一个读者问我,想让我推荐一些莱辛的作品。我对他说:“莱辛的短篇就极好,比如合集《另外那个女人》。长篇各有风采,展现世界的不同侧面。不同性格和兴趣的人,各有选择。成名作《野草在歌唱》可作入门。《好人恐怖分子》、《第五个孩子》等,可看见更多元的世界。呵,很难一句话说完。”
  我不了解这位读者的倾向,但莱辛是多么全能啊,可以推荐给各种趣味的读者。这些年,关于女性问题,她写了不少。关于殖民问题,也有很多。关于革命、关于中产阶级、关于教育、关于历史、关于心理问题,她统统以长篇小说的形式讲述过。她既关心具体的人性,也关心人类的命运。所以,在现实主义小说之外,她甚至用天马行空的想象,来展开对人类的思考。
  她设想在人类文明终结之后的世界,比如《玛拉和丹恩历险记》。她也设想在人类文明开始之前的世界,比如《裂缝》。
  她的心灵没有穷尽,她的笔力直达太空。因此,她还写了好多科幻小说。这正是她的惊人之处,但也是当年许多批评家责难她的地方。
  他们批评她不务正业,浪费才能,因为有的批评家看不上科幻这种类型小说,也有的认为,她写科幻写得不好。
  但她并不是为了写类型小说才去做这些的。她只是想以更多的可能性,来推衍这个眼前的世界:我们的世界可能会怎样,未来还会怎样?人类从哪儿来,会向哪儿去?
  正因为写作量巨大,内容题材庞杂,她的小说呈现了世界无数个侧面,人类命运的多种可能。但有时也让我感慨,她精力太旺盛了,才华横溢,经得起“浪费”。
  试想,有几个大作家能这样不停地创作,不停地转换题材和体裁,敢于违背批评家和“文学史”的心意?
  至今为止,她是获“诺奖”时,年龄最大的作家。之前,有人认为,诺奖不颁发给她,是因为她写了“不严肃”的科幻类作品,也有人认为,是她左派的政治倾向。
  诺奖委员会在她写出了那么多优秀作品之后,在她八十八岁将至时,才颁给她这个奖。这真是诺奖的失误,只有她这样的作家才能为诺奖增加含金量。
  但我认为,得不得诺奖,更多是我辈俗人的操心。有一点可为明证,莱辛在获奖之后,仍没有放弃创作。
  在九十岁的高龄,她仍思维活跃,并未停止对人类命运的关心,对人性的思考。
  在她的近作《我的父亲母亲》中,她开始审视自己父母的命运,试图推导出一个没有一战的世界。她虚拟出父母另外的人生,这既是一份内心的礼物,又让她更深刻地理解了父母此生,理解了他们对自己的影响,这也是她对每个人“缘何而来”进行的一场追索。
  这种超越了年龄,永不停止的创造,永不保守的思维,也让我非常惊叹,不知上帝在创造莱辛时,用了什么别样的材料,给予了怎样的偏爱。
  在我叹息“这个世界从此会变得单调许多”时,有个读者留言:“那就努力让世界不那么单调。”
  这个叮嘱,很像是来自莱辛所有的作品,来自莱辛本人。
其他文献
健康医疗领域的研发模式,正被生物技术悄无声息地改变。在这样一个庞大而封闭的市场中,“量化健康”的出现有些另类,它专门从事微生物基因测序研究和健康干预。具体而言,这家公司所做的是:采用最前沿的微生物测量方法,对多种疾病风险进行量化,在人“未病”的状态下就可以进行健康干预;同时帮助医疗机构判断病原,尽快找到更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量化健康”创始人赵柏闻出身生物科技研究领域,也是个创业狂热分子。确切
“一带一路”推进需要实实在在的国际合作机制和实质性措施,亚投行就是落实“一带一路”战略落下的第一个棋子,是推动亚洲合作的重要金融协作机制和平台。  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28日联合发布《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这是一份引导“一带一路”实施的纲领性文件。  这份“愿景与行动纲领”让高大上“一带一路”国家战略落地了。曾在华尔街历练任美林证券助理副总裁、现南方
依靠房产聚积财富的“大好时光”,房地产市场“超级繁荣”的时期已经结束了!中国的房子已渐渐地理性回归其居住功能,不再是投资发财致富的工具了。  3月下旬,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月,中国70个大中城市新建住宅销售价同比下跌5.7%。这是自2011年1月起,现行《住宅销售价格统计调查方案》实施以来的最大降幅,而且连续第六个月下跌。从环比来看,2月新建住宅销售价格较上月跌0.4%,连续第十个月下
当一个不分东南西北的路痴在陌生的街角焦头烂额时,只需用手机对准眼前景象,屏幕中就会出现建筑物、商户的3D信息。概而言之,不需要辨别方向就能知道前方有什么,该怎么走,真正让路痴做到“指哪儿打哪儿”,这就是90后创业者齐麟致设计的增强现实手机地图应用。  这是一款基于手机平台2C的地图应用,区别于百度地图等主流地图的车载、定位、路线规划等功能,它更倾向于短距离步行过程,抓住一部分人方向感不强的痛点,通
自2012年起,虽然传统酒水行业保持数千亿的销售额并逐年增长,但酒水行业截止去年,总体电子商务规模才150亿左右,在历经了B2C,B282C等模式的变更后,在“互联网 ”工具下,会产生哪些有生命力的模式?  2005年,杨陵江注册“1919商标”,成立1919酒类直供公司,2006年,开设第一家酒类连锁超市门店,运用互联网思维开始做终端直供。2014年成长为覆盖全国31个省级行政区,全国销售网点达
【导语】IMOLA,一个源于意大利的世界顶级陶瓷品牌;张有利,一位专注实业的企业家、实干家。两者因为对艺术生活的追求而结缘走到一起,最终张有利成为将IMOLA陶瓷品牌引入中国的奠基人。从1999年至今,张有利始终注重“品”与“质”的经营,以实际行动带领自己的团队,为中国消费者实现着“美好人居”的生活愿景。同时,随着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的崛起,IMOLA陶瓷未来在中国如何发展,如何让企业在大数据时代不
那些成就了你的,到最后也能毁灭你。  34个涨停后,今年3月下旬上市的暴风科技(300431.SZ)从最高的每股327.01元重挫至144.6元,在连续戏剧般的暴涨暴跌背后,在这一幕戏剧般的暴涨暴跌中谁扮演了主角?  刚刚出炉的中报数据揭开了这一谜底:截至今年上半年,共有32家公募基金和3家券商集合理财合计持有暴风科技633.43万股,持仓市值约为19.5亿元。不难看到,在二季度的这波行情中,重仓
新能源汽车大规模发展之际,国内厂商大多选择了磷酸铁锂技术路线,而三星等外资品牌选择了三元锂,在电池不同技术路线的选择中,银隆新能源并未选择市场中的常规路线,而是走起了钛酸锂的自主研发道路。  在收到格力电器130亿元的收购邀约后,银隆新能源成为市场追逐和议论的焦点。记者也前往位于河北邯郸武安市的银隆新能源汽车厂房一探究竟。  在银隆新能源产业园,记者看到崭新的工厂刚落成不久,在工厂内机器人的臂膀挥
围绕国内牙医人群这个及其细分的领域,寄生于医考在线培训,依托于牙医社群潜在变现价值,打造一个服务牙医群体的垂直平台有多大市场?  口腔之家创建于2008年,是一个做医考在线培训的平台。创始人宋士岐,牙医出身,在医考在线培训领域深耕6年,如今将方向定位为牙医服务垂直平台。  采访当天,宋士岐的朋友圈状态是这样,“从今天开始要忘掉口腔之家之前的一切,我们从零起步。所有的方向、态度,目标都将重新规划。再
普京,俄罗斯第2、4任总统,无论处理内政和外交,一个鲜明的特色就是强势,尤其在涉及国家和民族利益的时候,更是毫不退缩、坚硬如铁。“领土争端没有谈判,只有战争。”“俄罗斯国土虽大,却没有一寸是多余的。”为此他不仅赢得了俄罗斯民众的拥戴,其硬汉形象也被媒体称为“铁腕总统”。给我20年,  还你一个强大的俄罗斯  六次当选俄罗斯年度人物,两度登顶《福布斯》杂志全球最具影响力人物排行榜,十多年来领导着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