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2011—2016年北京市麻疹流行病学特征,探寻麻疹防控重点。
方法2011—2016年北京市麻疹病例报告资料来自北京市全部医疗机构报告,共报告麻疹病例5 715例。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麻疹发病水平、地区分布、时间分布、人群分布特征,采用x2检验分析本市户籍人口和外省户籍人口发病情况差异。
结果2011—2016年北京市年均发病率为4.50/10万,其中2012年最低(0.39/10万,80例),2014年最高(11.08/10万,2 385例)。每年发病主要集中在3—5月份,占总病例数的66.02%(3 373/5 715)。除2012年以外,每年均为近郊区发病率最高,发病率在0.52/10万~12.61/10万之间(33~864例)。外省户籍人口发病率(0.75/10万~16.59/10万,76~1 332例)高于本市户籍人口(0.17/10万~8.03/10万,22~1 053例),但发病率比逐年缩小,从2011年的6.35(1.08/0.17)下降到2016年的1.59(7.60/4.78)。病例发病年龄呈双峰态,分别为1岁以下儿童(14.28/10万~297.02/10万,17~486例)和20~39岁成年人,成年人组峰值2011—2013年在20~29岁组(0.39/10万~3.29/10万,20~175例),2014—2016年在30~39岁组(8.14/10万~15.95/10万,300~578例)。8月龄~6岁病例无疫苗免疫史的构成比为59.36%(501/844),本市户籍病例构成比为52.74%(183/347),外省户籍病例构成比为63.98%(318/497)。职业分布中散居儿童比例从2011年的35.71%(35/98)降低到2016年的9.93%(125/1 259),干部职员从2011年的5.10%(5/98)增加到2016年的28.28%(356/1 259),餐饮、商业、家政服务人员从2011年的26.53%(26/98)增加到2016年的33.84%(426/1 259)。报告麻疹暴发疫情171起,疫情数量从2011年的2起增加到2016年的55起。
结论2011—2016年,北京市麻疹发病水平总体呈上升趋势,建议继续加强现行消除麻疹免疫策略,提高满8月龄儿童疫苗接种及时性,鼓励儿童看护人与家庭成员接种含麻疹成分疫苗,扩大务工人员麻疹疫苗接种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