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专题教学是以“专题“为主线,以典型的实例为专题研究对象,将专题项目贯穿于教学过程中,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一种教学方法。针对《高分子材料改性》的课程特点,本文探讨了专题教学在该课程中实施的可行性、实施的各环节及教学效果。
【关键词】专题教学 高分子材料改性 教学模式 教学目的 专题选择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646(2008)10(a)-0152-01
《高分子材料改性》是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高年级本科生开设的专业课程,授课内容丰富,涉及聚合物合金、填料改性、纤维增强以及近年来兴起的纳米复合材料等方面的理论基础知识、应用及最新研究与发展动态。传统的教学法多注意现成教材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对学生学法的研究,已不适应教育部拓宽专业知识面的指导思想。为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加学生的阅读量,使学生对高分子材料的改性有更全面的了解,多种教学手段的综合使用,如:专题教学、多媒体教学、文献阅读等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在培养学生文献阅读、获取知识、拓宽知识面的能力等方面将发挥巨大的作用,为大学四年级毕业论文阶段打下一定的基础。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专题教学在《高分子材料改性》教学过程的应用。
1 专题教学的教学模式及主要特性
专题教学是以“专题“为主线组织教学,以典型的实例为专题研究对象,将专题项目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不再是传统的单向灌输教学。教师的责任是选择案例组织和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探索多种方法可能导致什么样的结果,产生多元化和最佳化的答案,有利于开拓学生的思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最终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专题教学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学习兴趣是构成学习动力的核心因素,是取得较好学习效果的重要保证。在专题教学中,学生不是被动地听教师照本宣科,而是在教师精心设计并组织的各环节教学中成为“主体“,从而使学生的才智得以较好的发挥,能力和素质的培养落实到实处。
2 专题教学的实施
专题教学是在一个开放的环境里进行的,教学过程中会遇到许多问题。在实施过程有较多的要求:
2.1 明确教学目的
要明确目前学生的知识能力水平,清楚通过专题教学解决学生学习知识层次上的一些问题,《高分子材料改性》是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高分子材料方向的一门专业特色课程,其主要教学目的是让学生了解高分子材料改性的基本原理与方法、高分子材料改性技术的具体应用以及改性技术的最新进展等。为学生未来从事相关领域的基础研究、技术开发及生产技术管理等准备必要的专业基本知识。
2.2 专题的选择和设计
在明确教学目标基础上,紧紧围绕一定的教学目标选择专题,要让学生在对专题分析讨论过程中获得相关知识。专题要有启发性、针对性、实践性和综合性,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针对具体的单元设计具体的专题。如:如何提高聚丙烯的冲击韧性、如何提高聚合物合金的相容性等相关专题。
专题设置是专题教学法成败的关键,因此,必须精心选择,认真筛选,每个专题都有相对应的知识点。选择和设计专题时可适当参照以下几点: 一是少而精。二是要有足够的覆盖面。在少而精的原则下,所选专题要能覆盖所选课程体系中的一个或几个部分。三是要具有典型性。四是尽可能紧扣专业方向。选择要让学生感觉到现在所学内容是今后学习和实际工作中实实在在用得上的,这必然会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五是结合研究方向。结合本学院的一些相关的研究课题选题,让学生有机会接触相关的研究工作,更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六是在专题的选择和设计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在课程中介绍相关领域发展前沿的最新信息,同时指出哪些课题已经解决或尚未完全解决,引导学生在学科前沿寻找专题。
2.3 营造良好的专题教学气氛
专题教学是一个开放性的教学,学生准备得是否充分,参与程度的高低直接影响教学的成败。因此,要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和实施过程中对学生的不断激励。要求学生查阅相关文献。教师在组织案例教学中要坚持以鼓励为主,调动积极因素。保持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要营造一个氛围,让不同经验得到交流。尊重和发挥学生的学习风格,使学生真正感到他们是课堂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
2.4 专题教学环节的把握
为了保证专题教学的进行,在教学中还采取了几条配合措施:要求学生借阅教学参考书,查阅相关专题文献。要求学生阅读、分析相关文献,并整理读书报告或论文,以训练学生读书自学的能力。要求教师及时评价学生的读书报告及论文,批改时注重捕捉每篇报告或论文的闪光点,对于每个有新意的选题,独到的见解、观点,都写上赞扬的评语,及时给予鼓励,对于一般或较差的论文,采取肯定优点、指出不足和修改建议的方法,激发学生的成就感,从而使他们对论文发生浓厚的兴趣。鼓励学生踊跃投稿,论文发表是对学生学习能力的肯定,为此,应经常鼓励学生向校报或其他刊物踊跃投稿,从而强化学生撰写论文的兴趣。这样的训练,不仅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及创造能力,更重要的是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了提高。
3 专题教学的可行性及教学效果
《高分子材料改性》是面对大学本科高年级学生所开设的课程,所用教材为化学出版社出版的《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学生已学过《高分子物理化学》、《材料科学基础》等基础课程,学生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书中的大部分内容学生都能看懂,如果照本宣科地讲授,学生学习兴趣不高。为此针对大部分章节的内容提出相应的专题,针对专题进行相关文献查阅、分析讨论、总结,将会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
随着学校图书资料及教学、实验等硬件的不断完善,教学内容会更加丰富、直观和多彩,学生会有更多的参与教学和科研的机会。专题教学作为一种教学的基本方法将一直发挥它在现代教育中的优点。专题教学法的思想将一直贯穿在我们的教学中,因为专题教学法体现了对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培养,而学生能力和素质的提高是教育的基本目的。
与循教材之序的讲授相比,专题教学紧密结合学生的实践,专题教学模式对教学内容的展开,是在教师从培养目标出发精心选择安排典型专题的情况下,采用多种形象、生动的形式展现给学生,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起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学生参与教学。专题教学具有较强的示范性,体现了教学的实效性。学生的阅读作笔记能力、思维分析能力、应答演讲能力和写专题报告的能力均得到较大提高。
另外,教师在专题选择和设计、教学讨论分析过程中,也不断反思、改进自己教学方法,能使教师更为深刻地认识到自己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这个过程也是教师自我教育和成长的过程,做到所谓的“教学相长”。
参考文献
[1] 顾书英,任杰.聚合物基复合材料[M]. 北京:化工出版社, 2007.
[2] 王香梅,张丽华,汪存东.高分子物理课程中的典型案例教学[J].高分子通报,2007(4):71-73.
[3] 张发爱,余彩莉.高分子材料专业涂料课程教学初探[J].高分子通报,2006(4): 93-95.
[4] 萧聪明.高分子科学基础实验的互串互动教学初探[J].高分子通报,2006(1):70-72.
【关键词】专题教学 高分子材料改性 教学模式 教学目的 专题选择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646(2008)10(a)-0152-01
《高分子材料改性》是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高年级本科生开设的专业课程,授课内容丰富,涉及聚合物合金、填料改性、纤维增强以及近年来兴起的纳米复合材料等方面的理论基础知识、应用及最新研究与发展动态。传统的教学法多注意现成教材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对学生学法的研究,已不适应教育部拓宽专业知识面的指导思想。为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加学生的阅读量,使学生对高分子材料的改性有更全面的了解,多种教学手段的综合使用,如:专题教学、多媒体教学、文献阅读等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在培养学生文献阅读、获取知识、拓宽知识面的能力等方面将发挥巨大的作用,为大学四年级毕业论文阶段打下一定的基础。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专题教学在《高分子材料改性》教学过程的应用。
1 专题教学的教学模式及主要特性
专题教学是以“专题“为主线组织教学,以典型的实例为专题研究对象,将专题项目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不再是传统的单向灌输教学。教师的责任是选择案例组织和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探索多种方法可能导致什么样的结果,产生多元化和最佳化的答案,有利于开拓学生的思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最终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专题教学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学习兴趣是构成学习动力的核心因素,是取得较好学习效果的重要保证。在专题教学中,学生不是被动地听教师照本宣科,而是在教师精心设计并组织的各环节教学中成为“主体“,从而使学生的才智得以较好的发挥,能力和素质的培养落实到实处。
2 专题教学的实施
专题教学是在一个开放的环境里进行的,教学过程中会遇到许多问题。在实施过程有较多的要求:
2.1 明确教学目的
要明确目前学生的知识能力水平,清楚通过专题教学解决学生学习知识层次上的一些问题,《高分子材料改性》是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高分子材料方向的一门专业特色课程,其主要教学目的是让学生了解高分子材料改性的基本原理与方法、高分子材料改性技术的具体应用以及改性技术的最新进展等。为学生未来从事相关领域的基础研究、技术开发及生产技术管理等准备必要的专业基本知识。
2.2 专题的选择和设计
在明确教学目标基础上,紧紧围绕一定的教学目标选择专题,要让学生在对专题分析讨论过程中获得相关知识。专题要有启发性、针对性、实践性和综合性,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针对具体的单元设计具体的专题。如:如何提高聚丙烯的冲击韧性、如何提高聚合物合金的相容性等相关专题。
专题设置是专题教学法成败的关键,因此,必须精心选择,认真筛选,每个专题都有相对应的知识点。选择和设计专题时可适当参照以下几点: 一是少而精。二是要有足够的覆盖面。在少而精的原则下,所选专题要能覆盖所选课程体系中的一个或几个部分。三是要具有典型性。四是尽可能紧扣专业方向。选择要让学生感觉到现在所学内容是今后学习和实际工作中实实在在用得上的,这必然会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五是结合研究方向。结合本学院的一些相关的研究课题选题,让学生有机会接触相关的研究工作,更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六是在专题的选择和设计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在课程中介绍相关领域发展前沿的最新信息,同时指出哪些课题已经解决或尚未完全解决,引导学生在学科前沿寻找专题。
2.3 营造良好的专题教学气氛
专题教学是一个开放性的教学,学生准备得是否充分,参与程度的高低直接影响教学的成败。因此,要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和实施过程中对学生的不断激励。要求学生查阅相关文献。教师在组织案例教学中要坚持以鼓励为主,调动积极因素。保持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要营造一个氛围,让不同经验得到交流。尊重和发挥学生的学习风格,使学生真正感到他们是课堂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
2.4 专题教学环节的把握
为了保证专题教学的进行,在教学中还采取了几条配合措施:要求学生借阅教学参考书,查阅相关专题文献。要求学生阅读、分析相关文献,并整理读书报告或论文,以训练学生读书自学的能力。要求教师及时评价学生的读书报告及论文,批改时注重捕捉每篇报告或论文的闪光点,对于每个有新意的选题,独到的见解、观点,都写上赞扬的评语,及时给予鼓励,对于一般或较差的论文,采取肯定优点、指出不足和修改建议的方法,激发学生的成就感,从而使他们对论文发生浓厚的兴趣。鼓励学生踊跃投稿,论文发表是对学生学习能力的肯定,为此,应经常鼓励学生向校报或其他刊物踊跃投稿,从而强化学生撰写论文的兴趣。这样的训练,不仅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及创造能力,更重要的是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了提高。
3 专题教学的可行性及教学效果
《高分子材料改性》是面对大学本科高年级学生所开设的课程,所用教材为化学出版社出版的《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学生已学过《高分子物理化学》、《材料科学基础》等基础课程,学生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书中的大部分内容学生都能看懂,如果照本宣科地讲授,学生学习兴趣不高。为此针对大部分章节的内容提出相应的专题,针对专题进行相关文献查阅、分析讨论、总结,将会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
随着学校图书资料及教学、实验等硬件的不断完善,教学内容会更加丰富、直观和多彩,学生会有更多的参与教学和科研的机会。专题教学作为一种教学的基本方法将一直发挥它在现代教育中的优点。专题教学法的思想将一直贯穿在我们的教学中,因为专题教学法体现了对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培养,而学生能力和素质的提高是教育的基本目的。
与循教材之序的讲授相比,专题教学紧密结合学生的实践,专题教学模式对教学内容的展开,是在教师从培养目标出发精心选择安排典型专题的情况下,采用多种形象、生动的形式展现给学生,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起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学生参与教学。专题教学具有较强的示范性,体现了教学的实效性。学生的阅读作笔记能力、思维分析能力、应答演讲能力和写专题报告的能力均得到较大提高。
另外,教师在专题选择和设计、教学讨论分析过程中,也不断反思、改进自己教学方法,能使教师更为深刻地认识到自己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这个过程也是教师自我教育和成长的过程,做到所谓的“教学相长”。
参考文献
[1] 顾书英,任杰.聚合物基复合材料[M]. 北京:化工出版社, 2007.
[2] 王香梅,张丽华,汪存东.高分子物理课程中的典型案例教学[J].高分子通报,2007(4):71-73.
[3] 张发爱,余彩莉.高分子材料专业涂料课程教学初探[J].高分子通报,2006(4): 93-95.
[4] 萧聪明.高分子科学基础实验的互串互动教学初探[J].高分子通报,2006(1):7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