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抗生素是由真菌、细菌或其他生物在繁殖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类具有杀灭或抑制微生物生长作用的物质,也可用人工修饰和合成的方法制造,该类物质是保障人类健康的主要医药资源之一。据统计,自20世纪青霉素问世后的20年间(1935-1955年),人类平均寿命延长了近8岁。在过去的70多年间,人类已经发现和研制了200多种临床用抗生素,几乎将真菌和其他生物为抵御细菌经过千万年进化而产生的生物资源挖掘殆尽。20世纪5
【机 构】
:
100050北京,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食品化妆品检验检测中心,100050北京,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食品化妆品检验检测中心,100050北京,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食品化妆品检验检测中心,1000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抗生素是由真菌、细菌或其他生物在繁殖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类具有杀灭或抑制微生物生长作用的物质,也可用人工修饰和合成的方法制造,该类物质是保障人类健康的主要医药资源之一。据统计,自20世纪青霉素问世后的20年间(1935-1955年),人类平均寿命延长了近8岁。在过去的70多年间,人类已经发现和研制了200多种临床用抗生素,几乎将真菌和其他生物为抵御细菌经过千万年进化而产生的生物资源挖掘殆尽。20世纪50-70年代抗生素研制的黄金时期过后,批准上市的新抗生素在逐渐减少。虽然人类还在努力开发新的抗生素,但无论是天然抗生素,还是合成抗生素,其研发均日益耗时、费力,现阶段一个新抗生素从研发到上市至少需要10年,投资达数十亿美元之多。鉴于这些原因,制药工业巨头纷纷撤离抗生素研发领域。
其他文献
帕金森病(PD)是一种慢性的致残性疾病,主要影响老年人,且患者中抑郁症患病率较高。本研究采用便利抽样,在2所运动失调中心选择了116例原发性PD的门诊患者。所有患者均填写经过修订的Paykel量表(评估自杀和死亡意念),并接受了一系列的精神病学、神经心理学和神经学测验。PD患者自杀和死亡意念的影响因素则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分析。结果显示,
2009年4月墨西哥、美国发生的甲型H1N1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疫情,短时间内传播至200多个国家,导致全世界流感大流行.甲型H1N1流感的筛查和诊断都需要实验室的分子生物学检测,大量标本的检测需求使疾病预防控制系统的实验室不堪重负。
目的 观察中重度儿童支气管哮喘与生长发育的关系.方法 选择3~10岁中重度持续状态的哮喘患儿389例,并且按病情严重程度分为中度组(226例)和重度组(163例),各组按年龄又分为3~岁(85例和63例)、5~岁(76例和52例)和7~10岁(65例和48例)3个组,选择同期同年龄段正常儿童298名作为对照组,其中3~岁96名、5~岁92名和7~10岁110名,分别测量其身高、体重及肺功能.结果
随着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成为继肿瘤、心脑血管病之后的第3 位严重危害人们健康的慢性终生疾病.笔者以2型糖尿病初发人群为研究对象, 通过营养干预,分析血糖生成指数(GI)对糖尿病患者代谢、血脂及并发症的影响,探索糖尿病患者非药物治疗的最佳方式。
为加强危机干预领域学术交流,推动学科发展,提高相关专业人员实际操作能力,定于2011年5月11日-16日在浙江杭州召开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危机干预专业委员会第九届学术会议暨国家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心理危机现场干预技术与进展培训班[2011-03-09-076(国)]。会议主题为心理危机干预:理论与实践。会议由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危机干预专业委员会和中华预防医学杂志编委会主办,浙江省心理卫生协会与杭州市疾病预防
该研究在描述广州市中小学生道路交通伤害流行概况的基础上,着重检验了中小学生道路安全知识水平、道路危险行为与道路交通伤害问的关联。文中利用分层整群抽样设计,调查了广州市6所中学和6所小学共计3747名学生,了解受访者过去1年内的道路交通伤害发生情况,同时应用自拟的道路安全知识问卷(共14道问题)和道路危险行为问卷(近1个月内25种行为的发生情况)分别对道路安全知识水平与道路危险行为进行测评与分类。
研究表明,心理压力(简称压力)已成为一个严峻的公共卫生问题,与压力相关的社会和健康问题也在增加[1].本研究一方面在于探素压力源、压力管理策略、压力和心理健康之间的结构关系,进一步探讨合适的理论表达模式,从而对城市人群心理压力形成的机制有所助益;另一方面寻求一级与二级预防的关键点,以利于预防措施的制定.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在大气污染与心血管健康的研究中,大气颗粒物(particulate matter,PM)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备受关注.按照空气动力学直径,可将PM分为:粒径<10 μm的胸腔颗粒物(thoracic particles, PM10),粒径2.5~10 μm的粗颗粒物(coarse particles, PM10-2.5),粒径<2.5 μm的细颗粒物(fine particles, PM2.5),以
由中华预防医学杂志编委会主办的“2011年免疫规划实施策略高端学术交流会”于2011年9月13日在拉萨召开。四川省CDC宁宗礼书记、浙江省CDC陈直平副主任、上海市CDC袁政安副主任、厦门市CDC牛建军主任等专家和免疫规划工作者参加了会议,并进行了学术交流。
2011年5月28日至6月1日,中华医学会中华预防医学杂志编委会和中国微生物学会分析微生物专业委员会、厦门市CDC在厦门市联合举办了第二届传染病防控基础研究与应用技术论坛.杨瑞馥(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阚飙(中国CDC传染病预防控制所)、舒跃龙(中国CDC病毒病预防控制所)、袁正宏(复旦大学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杨荣阁(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所)教授为本次会议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共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