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我国的各个高等院校里都活跃着一支思政课女教师队伍,她们运用自身的智慧和知识,以及丰富的精神生活和人生阅历,肩负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和教育工作。思政课女教师如何更好地运用业余时间,以提升自身的教学与教育素养,使女性在这一领域里发挥自身的性别优势,是一个值得让人深思并深入探究的课题。
关键词: 思政课女教师 业余时间 教育素养
我国各个高等院校里都存在着一支思政课女教师队伍,她们用自身的知识和人生阅历及丰富的精神生活引导大学生身心健康地成长,以女性所特有的视角在教学和科研领域里探索着研究着体会着也思考着。思政课女教师专业知识的丰富和精神世界的丰富都以盈余的业余时间为保障,她们如何更好地运用业余时间来提升自身的教学与教育素养,使女性在这一领域里更好地发挥自身所特有的性别优势,是一个值得让人深思并深入探究的课题。
一、思政课女教师业余时间安排存在的问题
由于思政课女教师在阅读领域里爱好的不同,导致她们专业知识及知识面的宽广度差异很大;由于每个人的家庭背景和成长过程及人生阅历不同,导致思政课女教师对生活的理解力和感受力存在较大的差异。专业知识的弱化和知识面的狭窄及精神生活的匮乏都不利于她们的教学和教育工作,思政课女教师的业余时间安排存在很大的问题。
1.思政课女教师的专业知识薄弱。心理学研究表明,大多数女性天生对政治和运动缺乏兴趣,因此部分思政课女教师从内心深处不愿意对此领域做更深入的探究,久而久之,她们的专业知识会越来越薄弱。表现在阅读思政课专业领域为学术原著缺乏动力,对专业领域里权威期刊刊载的学科前沿关注不够,甚至对正在发生的时事新闻追随不够紧密,这一切都在影响思政课女教师的教学和教育质量。
2.思政课女教师的学识不够渊博。各个专业之间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近几年各个学科之间的交叉研究成为众多学者的热捧。思政课女教师依据自身的性别特点,可以涉猎文学、历史、艺术、哲学等领域,也可以对自己感兴趣的领域进行深究,在此过程中必然会发现和思政课专业相关的连接点,只要和教授的章节相关就可以直接引入课堂,既是对课堂内容的拓展,又可使学生耳目一新,仅关注本专业的思维定式显然是不利于教学的。
3.思政课女教师没有运动的习惯。或许由于教师职业注定要和书本结下不解之缘,或许由于女性自身倾向于静态的生活方式,或许由于自身父母生活习惯的影响,导致部分思政课女教师没有运动的习惯或运动量极其有限。尤其是她们成家以后生儿育女及繁琐的家务,加上教学和科研的工作压力,致使她们没有时间和心情热爱运动,长期下去势必严重影响思政课女教师的身心健康。
4.思政课女教师的生活能力弱。周围很多家长都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愿,认为孩子只要读书读得好,在家里什么都不会做也没有关系,很多女孩子就是在这种理念的引导下成长起来的,等她们上了大学有的还要继续读硕士读博士,在此期间又缺乏科学生活理念的引领,导致她们的生存能力和生活能力特别薄弱,又怎么能够引导大学生更好地生活呢?在大学生的眼里她们是不接地气、学究气十足的学者,不够鲜活生动和亲切。
思政课女教师出现了上述问题,归根结底在于没有合理利用自己的业余时间,更深层次地在于思想上对待学业和生活的态度不够明晰。“如何保证教师自由支配的时间,它对于不断丰富教师的精神世界,像空气对于健康一样必不可少。教师没有自由支配的时间,这对于学校是真正的威胁”[1]93。
二、思政课女教师要利用好业余时间,使自己的精神世界饱满起来
思政课女教师要充分利用业余时间,丰富自身的精神世界提升自身的教育素养。“教师要成为学生知识的源泉,就要永远处在一种丰富的、有意义的、多方面的精神生活中”[1]83。
1.思政课女教师要丰富自身的专业知识。尽管女性天生对政治不够敏锐,但既然选择了就要有干一行爱一行的精神,尽可能地去读一些本专业的学术原著和权威的学术期刊,以女性所特有的视角进行深入探究,既是对教科书内容的拓宽和延伸,又能有效避免由于死扣教科书而导致课堂枯燥和乏味的现象,使思政课女教师的课堂具有女性所特有的吸引力。“如果你想有更多的空闲时间,不至于把备课变成单调乏味的死扣教科书,那你就要读学术著作。应当在你所教的那门科学领域里,使学校教科书里包含的那点科学基础知识,对你来说只不过是入门的常识”[2]7。她们应该在专业领域里狠下工夫。
2.思政课女教师要拓宽自身的知识面。思政课女教师不仅要有丰厚的专业知识,而且要有宽广的知识面,“扩大知识面可以使每个人更好地从各个角度来了解自己所处的环境,有助于唤起对知识的好奇心,激发批判精神,并有助于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去辨别是非”[3]523。例如女性天生对文学和艺术感兴趣,对它们关注的时间长了也关注得多了,就会在其与自身学科的交叉过程中不断有新的发现,有利于冲淡思政课女教师的职业疲倦感和懈怠感,也给思政课课堂注入新鲜血液并使课堂更富有色彩和活力。
3.思政课女教师要热爱运动。女性由于其特有的性别特点,或者自身父母生活习惯的影响,而应试教育导致她们在学业方面一枝独秀,她们没有运动的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健康之精神寓于健康之身体,……”[4]1思政课女教师可以选择一些运动量较小的项目,例如瑜伽、健身操、乒乓、毽子、跳绳、太极、呼啦圈等,运动不但可以减轻压力,而且可以改善个人的精神面貌,强化自身对生活的幸福感,所以为了你本人和你的学生要爱好运动。
4.思政课女教师要提升生活能力。我国当前侧重于应试教育,加上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传统理念的影响,导致很多女大学生甚至是女研究生生活能力的薄弱,她们活跃在各个职场领域里而女性所特有的自然属性有所减弱,“…而是要使她们的诚挚与知足能够增进,主要的是一个妇人应该知道和应该做的事情;这是指一切可以使她们能照料家庭,能增进丈夫与家庭的福利的事情”[5]54。使女性在自身性别领域里发挥到最佳,才是对女性自然属性的挖掘和最大尊重。思政课女教师在业余时间里学习烹饪、做做针线活、养养花草、听听音乐、练练字等,可以修身养性,也能提高自身家庭的幸福指数。
教师要成为学生的知识源泉,就要永远处在一种丰富的、有意义的、多方面的精神生活中,而这一切都依赖教师业余时间的合理利用。思政课女教师由于其自身的性别特点,在业余爱好上和男性是有差异的,如何把女性丰富的精神生活和思政课结合起来,彰显女性的独特优势使课堂更富有色彩,这个有价值的课题值得所有思政课女教师深思。
参考文献:
[1][苏]苏霍姆林斯基.杜殿坤译.《和青年校长的谈话》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93.
[2][苏]苏霍姆林斯基.杜殿坤译.《给教师的建议》.教育科学出版,1984:7.
[3]单中惠,朱镜人编.《外国教育经典解读》.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523.
[4][英]约翰·洛克.傅任敢译.《教育漫话》.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1.
[5][捷]夸美纽斯.傅任敢译.《大教学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54.
基金项目:渭南师范学院科研计划项目(07YKZ046)。
关键词: 思政课女教师 业余时间 教育素养
我国各个高等院校里都存在着一支思政课女教师队伍,她们用自身的知识和人生阅历及丰富的精神生活引导大学生身心健康地成长,以女性所特有的视角在教学和科研领域里探索着研究着体会着也思考着。思政课女教师专业知识的丰富和精神世界的丰富都以盈余的业余时间为保障,她们如何更好地运用业余时间来提升自身的教学与教育素养,使女性在这一领域里更好地发挥自身所特有的性别优势,是一个值得让人深思并深入探究的课题。
一、思政课女教师业余时间安排存在的问题
由于思政课女教师在阅读领域里爱好的不同,导致她们专业知识及知识面的宽广度差异很大;由于每个人的家庭背景和成长过程及人生阅历不同,导致思政课女教师对生活的理解力和感受力存在较大的差异。专业知识的弱化和知识面的狭窄及精神生活的匮乏都不利于她们的教学和教育工作,思政课女教师的业余时间安排存在很大的问题。
1.思政课女教师的专业知识薄弱。心理学研究表明,大多数女性天生对政治和运动缺乏兴趣,因此部分思政课女教师从内心深处不愿意对此领域做更深入的探究,久而久之,她们的专业知识会越来越薄弱。表现在阅读思政课专业领域为学术原著缺乏动力,对专业领域里权威期刊刊载的学科前沿关注不够,甚至对正在发生的时事新闻追随不够紧密,这一切都在影响思政课女教师的教学和教育质量。
2.思政课女教师的学识不够渊博。各个专业之间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近几年各个学科之间的交叉研究成为众多学者的热捧。思政课女教师依据自身的性别特点,可以涉猎文学、历史、艺术、哲学等领域,也可以对自己感兴趣的领域进行深究,在此过程中必然会发现和思政课专业相关的连接点,只要和教授的章节相关就可以直接引入课堂,既是对课堂内容的拓展,又可使学生耳目一新,仅关注本专业的思维定式显然是不利于教学的。
3.思政课女教师没有运动的习惯。或许由于教师职业注定要和书本结下不解之缘,或许由于女性自身倾向于静态的生活方式,或许由于自身父母生活习惯的影响,导致部分思政课女教师没有运动的习惯或运动量极其有限。尤其是她们成家以后生儿育女及繁琐的家务,加上教学和科研的工作压力,致使她们没有时间和心情热爱运动,长期下去势必严重影响思政课女教师的身心健康。
4.思政课女教师的生活能力弱。周围很多家长都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愿,认为孩子只要读书读得好,在家里什么都不会做也没有关系,很多女孩子就是在这种理念的引导下成长起来的,等她们上了大学有的还要继续读硕士读博士,在此期间又缺乏科学生活理念的引领,导致她们的生存能力和生活能力特别薄弱,又怎么能够引导大学生更好地生活呢?在大学生的眼里她们是不接地气、学究气十足的学者,不够鲜活生动和亲切。
思政课女教师出现了上述问题,归根结底在于没有合理利用自己的业余时间,更深层次地在于思想上对待学业和生活的态度不够明晰。“如何保证教师自由支配的时间,它对于不断丰富教师的精神世界,像空气对于健康一样必不可少。教师没有自由支配的时间,这对于学校是真正的威胁”[1]93。
二、思政课女教师要利用好业余时间,使自己的精神世界饱满起来
思政课女教师要充分利用业余时间,丰富自身的精神世界提升自身的教育素养。“教师要成为学生知识的源泉,就要永远处在一种丰富的、有意义的、多方面的精神生活中”[1]83。
1.思政课女教师要丰富自身的专业知识。尽管女性天生对政治不够敏锐,但既然选择了就要有干一行爱一行的精神,尽可能地去读一些本专业的学术原著和权威的学术期刊,以女性所特有的视角进行深入探究,既是对教科书内容的拓宽和延伸,又能有效避免由于死扣教科书而导致课堂枯燥和乏味的现象,使思政课女教师的课堂具有女性所特有的吸引力。“如果你想有更多的空闲时间,不至于把备课变成单调乏味的死扣教科书,那你就要读学术著作。应当在你所教的那门科学领域里,使学校教科书里包含的那点科学基础知识,对你来说只不过是入门的常识”[2]7。她们应该在专业领域里狠下工夫。
2.思政课女教师要拓宽自身的知识面。思政课女教师不仅要有丰厚的专业知识,而且要有宽广的知识面,“扩大知识面可以使每个人更好地从各个角度来了解自己所处的环境,有助于唤起对知识的好奇心,激发批判精神,并有助于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去辨别是非”[3]523。例如女性天生对文学和艺术感兴趣,对它们关注的时间长了也关注得多了,就会在其与自身学科的交叉过程中不断有新的发现,有利于冲淡思政课女教师的职业疲倦感和懈怠感,也给思政课课堂注入新鲜血液并使课堂更富有色彩和活力。
3.思政课女教师要热爱运动。女性由于其特有的性别特点,或者自身父母生活习惯的影响,而应试教育导致她们在学业方面一枝独秀,她们没有运动的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健康之精神寓于健康之身体,……”[4]1思政课女教师可以选择一些运动量较小的项目,例如瑜伽、健身操、乒乓、毽子、跳绳、太极、呼啦圈等,运动不但可以减轻压力,而且可以改善个人的精神面貌,强化自身对生活的幸福感,所以为了你本人和你的学生要爱好运动。
4.思政课女教师要提升生活能力。我国当前侧重于应试教育,加上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传统理念的影响,导致很多女大学生甚至是女研究生生活能力的薄弱,她们活跃在各个职场领域里而女性所特有的自然属性有所减弱,“…而是要使她们的诚挚与知足能够增进,主要的是一个妇人应该知道和应该做的事情;这是指一切可以使她们能照料家庭,能增进丈夫与家庭的福利的事情”[5]54。使女性在自身性别领域里发挥到最佳,才是对女性自然属性的挖掘和最大尊重。思政课女教师在业余时间里学习烹饪、做做针线活、养养花草、听听音乐、练练字等,可以修身养性,也能提高自身家庭的幸福指数。
教师要成为学生的知识源泉,就要永远处在一种丰富的、有意义的、多方面的精神生活中,而这一切都依赖教师业余时间的合理利用。思政课女教师由于其自身的性别特点,在业余爱好上和男性是有差异的,如何把女性丰富的精神生活和思政课结合起来,彰显女性的独特优势使课堂更富有色彩,这个有价值的课题值得所有思政课女教师深思。
参考文献:
[1][苏]苏霍姆林斯基.杜殿坤译.《和青年校长的谈话》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93.
[2][苏]苏霍姆林斯基.杜殿坤译.《给教师的建议》.教育科学出版,1984:7.
[3]单中惠,朱镜人编.《外国教育经典解读》.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523.
[4][英]约翰·洛克.傅任敢译.《教育漫话》.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1.
[5][捷]夸美纽斯.傅任敢译.《大教学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54.
基金项目:渭南师范学院科研计划项目(07YKZ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