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有效课堂教学策略

来源 :少儿科学周刊·教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si8307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所谓“有效教学”,不可以简单的理解为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也不可以凭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多少来衡量教学是否“有效”。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所谓“教学”,是指教师引起、维持或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凡是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有效地实现预期的教学结果的教学活动都可以称之为“有效教学”。
  一、认真钻研教材,提高备课的有效性
  有效的备课应是备而有用的,应有利于教师落实地教、巧妙地教,促进学生学得快、学得扎实。有效备课重要的根据学生个体,教师的钻研、思考,采用合适的教学方式及手段。备课应该分以下几步骤:一、确定目标:这节课从不同角度来诠释一次函数主要中的面积问题。二、确定教材:要教什么内容,教学重点是什么;三、关注学生:教到什么程度,教学难点是什么,用什么方法教,要让每个学生上了这节课后,至少知道这节课是学数学,学了数学的哪些知识。如果教师一味地追求难度、深度、广度,而一部分学生却跟不上来,势必他们就会把精力转移到与上课无关的事中去(开小差);四、课后反思:“精炼提升",根据课堂的实际情况写出课后反思,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艺术.可见备学生是提高有效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
  二、实施有效提问,提高教学效率
  一节课是由若干个问题贯穿起来的,学生掌握如何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提问的质量有直接的关系。在教学过程中要设计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才能使学生在新旧知识之间发生激烈的冲突,唤醒学生知觉,激发探究兴趣,明确探究目标,确定思维方式,并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多设计一些让学生组织表述型的问题,少让学生直接用“是”或“不是”来答题。
  (一)提问要有针对性
  教师所提的问题,既要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又要针对教材的重点和难点。而且,教师发问时要心中有数,用不同的方式提出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问题。教师提出的问题无论是预设的还是即兴生成的,都要有针对性,都应有联系性和层次性,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对问题的兴趣。
  (二)提高问题的思维容量
  教师的提问应该能激发学生思考,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学生回答问题后,只要无原则性错误,老师就不能否定,应该抓住思维的闪光点。
  (三)提高提问的技能
  课堂教学效果如何与教师的提问方式、提问契机的把握、提问的语气、提问的质量等有很大的关系。一句话,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所提问题要培养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学习的主人。
  三、实施有效倾听有效教学
  有效地倾听本身就是一种教育,充满真诚、耐心的倾听,即使你没有给予对方帮助,也会因为爱心的存在,使他的心灵获得十分丰厚的精神馈赠。
  对于学生的每一次回答问题,教师如慈祥的长者始终微笑着面对,带着赏识的目光看着他们,耐心听他们把问题说完。学生会感觉到来自教师的理解、宽容、尊重、关爱,体验可贵的心灵满足,真正从心底涌起被人欣赏(特别是被教师欣赏)的幸福。这样做的意义远远超过仅仅给了学生一次表达的机会,从更深层次上看,它给学生带来的是人格的关爱,点燃的是思维的火花,铸就的是价值的追求。学生也会从教师身上读懂倾听的态度、倾听的习惯,并潜移默化地受到影响。
  四、课堂教学结构,实行分层次教学
  课堂教学结构的安排切实抓好五个环节:1明确教学目标,创设问题情境,把问题作为教学的出发点;2、指导学生开展尝试活动,启发他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3、围绕教学目标,组织变试训练,注重一题多解,以提高训练效率;4、及时评价,实现多途径、多方位、多形式的反馈矫正;5总结归纳,深化目标,引导学生概括所学知识、方法,并联系已有的知识形成新的知识结构,教学中可采取“低起点,多层次”的教学方法,即适当放低教学起点,适当增加教学层次,尽可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实行分层教学, 调整课堂结构,实施有效教学,起到了巩固“双基”和培优的作用。
  五、提高学生课堂的参与度,促进有效教学
  提高学生课堂的参与度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是课堂教学永恒的追求,是有效教学的核心。没有参与就没有教学,因而在教学中必须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在课堂上精神饱满,通过动手、动眼、动口,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参与到学习过程当中。新课程为学生的参与提供了积极背景,如:立足生活、联系、尊重学生的生活经验,注重情境的创设等,作为教师应创造性地使用这些因素,随时关注学生参与的状态、广度、时间、方式、品质及效果等,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从而确保学生的积极参与,充分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师应用有效教学策略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创造性的过程,是一个研究的过程,也是教师自身发展的最好的基本的渠道。让我们在新课程“有效教学”的理念下,研究教材和教学实践相结合,不断积累和掌握有效教学的策略,为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促进学生的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其他文献
【摘 要】美是人类追求的最高境界,也是数学中公认的一种评价标准。数学文化渗透于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它告诉我们,数学富有思想、智慧,它能使人聪明,使人理性地面对自然和社会,使人追求“真”“善”“美”的高度统一。因此数学教学中要突出数学的文化功能,使学生在接受数学知识与技能的同时,体验数学文化之美,让越来越多的学生愿意学数学、喜欢学数学。  【关键词】中学数学课堂教学数学文化 渗透  建构主义认为学生
[摘 要]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的信息技术课也能够让我们对信息技术充满了幻想。如今课堂教学已逐渐从以教师为核心转移到“以学生为核心”,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等新型学习方式也进入了课堂,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和主动创新营造了有利的环境。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教学兴趣  在这个新旧教育理念转变的过程中,教师也在重新思考、重新定位,努力塑造自身的新角色,以符合教学实践的要求。那么,信息技术课教
在新课程标准下,英语学科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它的综合性。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跨越狭隘的学科界限,加强学科之间的整合。学科整合包括学科资源整合、学习方式整合、教学媒体整合等,它要求教师在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中实现不同学科之间的共同价值。学科之间的整合不是学科与学科的简单相加或合并,而是将不同学科的相关内容整合成一个整体。   英语是一门语言课,对于英语与学科课程整合来说,被整合的个体包括教育思想、教学理念、
目的:研究不同丙种球蛋白使用方案治疗儿童吉兰巴雷综合征的疗效。  方法:收集2010年1月-2017年4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136例吉兰-巴雷综合征患儿的临床资料,以不
[摘 要]近年来,我国的教育正进行着一场史无前例的改革,推行素质教育的“道路上”,实行新的课程改革成为了行进中的”重要动力”。广大音乐教师积极的学习《音乐课程标准》,想把新的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新的实施方法用于自己的课堂中去。音乐课程计划中音乐的感受欣赏作为重要模块逐渐受到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视,音乐课已经不是简单的“唱歌课”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已经赋予它新的要求,音乐审美成为了核心,
[摘 要]“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是新课标的一个重要理念。新教材最大的特点和优点之一就是许多知识的引入和问题的提出、解决都是在一定的情境中展开的。因此,情境教学是加强知识建构有效性的一项重要教学策略,也是小数教学活动有效组织的主要策略。教师应根据教学的需要和学生的实际,从学生身边的事物和现象中选取素材,创设新的教学情境。  [关键词]有效教学 活动组织    一、小数教学活动组织的有效
目的建立慢性缺氧新西兰白兔模型,观察慢性缺氧和高脂饮食对血浆中oxLDL和Lp-PLA2表达影响及促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方法将24只健康新西兰兔随机分为对照组、高脂组、慢性缺
所谓激励教育法,就是教育者从积极鼓励的角度出发,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各种闪光点,不断扬其善,救其失,激发被教育者成功动力,使其发挥内在潜力,追求更高奋斗目标。“激励教育”重在“激励”,重在能引起学生大脑的振荡、能引起学生的心灵的共鸣。为此,我认为有必要谈一谈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激励教育法,若有不足,望同仁们斧正。   一、激励教育法在学生综合素质发展中的作用   当前,我国的教育正由传统的应试教育向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