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评价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术后桥血管病变诊断的准确性.方法 2005年7月至2007年4月,共228例患者于CABG术后复查64-MSCTA,其中31例患者(82支桥血管)因有心绞痛或CT结果提示桥血管损害,进一步行冠状动脉造影(CAG).结果 所有桥血管均获得评价.64-MSCTA共发现13支桥血管闭塞,均得到CAG证实.CAG发现15支桥血管
【机 构】
:
100853,北京,解放军总医院心血管外科,解放军心脏外科研究所,100853,北京,解放军总医院心血管外科,解放军心脏外科研究所,100853,北京,解放军总医院心血管外科,解放军心脏外科研究所,1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评价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术后桥血管病变诊断的准确性.方法 2005年7月至2007年4月,共228例患者于CABG术后复查64-MSCTA,其中31例患者(82支桥血管)因有心绞痛或CT结果提示桥血管损害,进一步行冠状动脉造影(CAG).结果 所有桥血管均获得评价.64-MSCTA共发现13支桥血管闭塞,均得到CAG证实.CAG发现15支桥血管严重狭窄,64-MSCTA发现14处,漏诊1处,误诊1处.64-MSCTA诊断冠状动脉桥狭窄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与CAG符合率分别为93.3%、98.1%、93.3%、98.1%和97.1%;诊断桥血管病变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与CAG符合率分别为96.4%、98.1%、96.4%、98.1%和97.6%.结论 64-MSCTA可以准确评价术后桥血管通畅情况。
其他文献
外科医生从事的是充满挑战并富于献身精神的职业.目前,随着我国城乡各级医院规模的扩大,越来越多的年轻医生加入到外科医生队伍.如何加强年轻医生的培养,如何使我们的技术管理水平适应学科发展的要求,是摆在我们面前的艰巨任务.现结合胆囊疾病相关问题对外科医生的素质培养进行阐述。
心内直视手术患者同时存在需手术治疗的肺部病变的情况虽较少见,但由于已有心脏疾病导致患者对手术的耐受性差[1],在心脏疾病获得治疗以前,往往没有机会处理肺部病变.而肺部手术是否可与心脏手术同期进行,目前国内外还存在一定的争议.我院2004年9月至2007年3月对5例患者同期进行心内直视手术和肺部病灶切除术,获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患者男性,57岁.5年前无明确诱因出现骶尾部隐痛,入院前3周疼痛加剧,并伴有排便费力.查体:骶尾部压痛,鞍区感觉迟钝,肛门括约肌功能正常.X线片示骶椎边界不清的溶骨性破坏.CT示S3-5广泛破坏,椎管扩大变形,骶尾部8.6 cm×7.8 cm软组织肿块,边界清晰,密度不均,可见斑块状不规则坏死骨片.MRI示盆腔内巨大软组织肿块,界限清晰,肿块信号不均匀,表现T1加权像为等、低信号,T2加权像为等、
儿童肱骨外髁骨折为关节内骨折同时也是一种儿童生长结构的损伤,临床上因早期处理不当而演变为后期再移位陈旧性骨折的病例已屡见不鲜[1].我们从2002年11月至2006年4月对16例X线表现为轻度移位或无移位的儿童肱骨外髁骨折进行了超声检查评价并用于指导治疗,现报告如下。
恶性肿瘤是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命的最大杀手之一.我国目前每年新增恶性肿瘤患者约为150万人,每年约有80万人死于恶性肿瘤。
如何理解微创外科和微创理念,是一个热点话题,也是一个意见尚不尽一致的话题.现不揣冒昧,抛砖引玉,与同道商榷. 一、狭义的微创外科 继止血、输血、麻醉、无菌等技术之后,微创成为外科发展史上的另一个里程碑,21世纪被称之为微创外科的时代.现代微创理念始于腹腔镜的兴起,腔镜技术使医源性创伤大为降低,因而被很多学者视为外科学技术革命.然而,时至今日腔镜技术已经难以反映微创外科的全貌.普遍认为,微创技术
直肠癌术后吻合口漏是术后早期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05年全年在我院肛肠外科行初次直肠癌根治性切除的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直肠癌术后吻合口漏的危险因素。
自2001年我们成功施行国内首例成人间右半肝活体肝移植(A-A LDLT)[1]以来,通过改进术前评估及手术操作等一系列措施,全部病例均采用不包含肝中静脉的右半肝移植,既保证了供体安全,又保证了受体获得足够的肝脏,截至2007年10月已成功实施了124例。
我们自2001年开始采用腔内激光(endovenous laser treatment,EVLT)辅助治疗下肢静脉曲张至今,取得一些经验.现对2005年5月至2006年5月收治的227例(243条患肢)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报告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