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为贵:法德新签友好条约

来源 :世界知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28007806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9年1月22日,马克龙和默克尔在德国亚琛签订了《亚琛条约》,这是1963年1月22日法德在法国巴黎爱丽舍宫签订的《爱丽舍宫条约》的升级版。升级版条约重申法德合作,强调共享原则(shared principle),坚定支持联合的欧洲,决心采取共同行动解决面对的问题,让欧洲更强大,支持欧洲提升防卫能力等。在双边合作方面,双方强调加强军事合作,共建经济区,打造数字经济平台,等等。在半个多世纪以后,法德再签友好条约,特别选在被称之为“欧洲中心”“欧洲摇篮”的德国边境城市亚琛签署,具有深层的意义。当前,欧洲面临一系列挑战,其中,面对英国脱欧和泛起的民粹主义,如何维护欧洲的联合尤为重要。

  回顾一下历史,就更能理解法德合作与欧洲联合的重要性。欧洲的历史就是一部战争史,从古代到近代战争不断,两次世界大战都是在欧洲起源的,也主要是在欧洲打的,法德之间曾连年战争,成为世仇。鉴于此,欧洲联合的呼声一直不断,但直到惨烈的二次大战结束以后,欧洲才迎来联合的曙光。
  法德联合起于“舒曼计划”,1950年5月时任法国外交部长舒曼提议把法国、德国的煤钢生产置于联营机构的管制之下。1950年6月,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比利时、荷兰、卢森堡六国开始谈判,于1951年4月18日签订了为期50年的欧洲煤钢联营条约,建立了欧洲煤钢共同体。“舒曼计划”的初心是通过合作,管理煤钢生产,从而消除任何一个国家发动战争的能力,因为钢铁是进行战争的基础。当然,从战略上讲,煤钢联营的主要考虑还是管住德国。有意思的是,舒曼拥有法德双重国籍,因此,可以成为法德的“共同代言人”,而首任煤钢共同体的主席由被称之为“欧洲联合之父”的让·莫内担任,这使得共同体的设计可以得到切实的落实。欧洲煤钢共同体成立后,又先后成立了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欧洲经济共同体。1967年三个共同体合并,成立了欧洲共同体,迈开了欧洲统一联合的步伐。
  法德和解得益于戴高乐的高瞻远瞩。1958年,戴高乐重新执政,他推动法德和解和将法德合作置于优先地位。在德国方面,战后的联邦德国国际处境困难,很担心被边缘化、被孤立,因此,时任总理阿登纳把融入欧洲、推动与法国和解作为外交的主要目标。由此,法德两国目标合拍,促使两国和解与合作达成共识。办成一件大事并非易事,戴高乐与阿登纳为此在1958~1962年期间会晤达15次,通信达40多次,历史恩怨的结终于解开。1963年1月22日,法德在巴黎签署了以和解与合作为宗旨的《爱丽舍宫条约》,即法德友好条约。这是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事件,此后,“法德轴心”确立,两国协力推动欧洲联合的进程。欧洲联合基于欧洲大陆,法德携手合作,让欧洲联合有了稳固的基础。法德之间不是没有矛盾和分歧,但是,两国“大事不糊涂”,在推动欧洲联合上,步调一致,相互理解和支持,真正发挥了领导作用。
  欧洲联合是欧洲人的梦想,由梦想到现实经历了艰难的历程。从建立欧洲共同体开始,一步步实现深化,从统一大市场到单一货币,再到欧盟;一步步实现扩大,从吸纳北欧国家,到英国,再到剧变后的中东欧和巴尔干国家,囊括了大多数的欧洲国家。如果要问,欧洲联合的最大成效是什么?在我看来,是和平!欧盟内再也没有发生战争,对欧洲来说,这是很难得的。
  当然,欧洲的联合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区域治理与民族国家之间的矛盾问题,区域治理在解决区域问题上也许有效,但在解决国家内部问题上无能;还有,欧洲联合的定位,定得过高,过分削弱民族国家的基础,则会受到抵制,毕竟,民族国家是基础,也是欧洲人付出巨大代价换来的(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再有,冷战结束后欧盟出于政治原因快速吸纳新成员,导致区域治理失能,矛盾增加等。特别是当前,本就三心二意的英国决计脱离欧盟,一些国家内部出现民粹主义、极右翼势力扩张,欧洲经济在欧元危机之后一直难以复苏等。面对这样的形势,一些人甚至预测欧盟会解体。在此情况下,法德重申紧密合作,支持和推动欧洲联合,建設强大的、联合的欧洲,意义非凡。“合为贵”,在问题和挑战面前,除了加强合作,欧洲别无他路,一个分裂的欧洲,必是一个混乱甚至是战乱的欧洲。
  中国传统文化讲“和为贵”,其实,“合”更贵。在当今时代,很多问题都是单独一家难解的,只有合作才行。法德在艰难之时加强合作,是欧洲之幸。
其他文献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世界各国的安全发展敲响了警钟。“生物安全”原本是一个象牙塔中的学术概念,却以一种令人震撼的方式赫然跃入公众视野。在生物安全领域,除了自然发生的(如大规模传染疾病)外,还存在人为的甚至以战争面目出现的行为,例如生物战就可能对人类社会造成极大危害。生物战的历史变迁  生物战是使用生物武器进行的战争活动。生物武器由生物战剂和施放装置构成,战剂包括各种致病微生物、毒素和其他生命活性
菅义伟内阁上台后,有日本舆论认为,虽然政策不会出现大的变化,但菅义伟长于内政,将会推行具有自身色彩的“菅经济学”。目前菅义伟挂在嘴边的规制改革(行政)、新冠对策(卫生防疫)、数字厅(IT)等三大政策,就透露出这样的意味,其中最引人瞩目的是莫过于在中央政府设立数字厅。菅义伟意欲将数字厅作为常设机构,推动日本进行大胆的行政改革,在疫情期间和后疫情时代使日本社会经济出现全新面貌。日本的“数字败战”  上
近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联合HeroX平台,拿出35000美元的奖金发起一项挑战赛,主旨是为即将开展的重返月球计划中的宇航员们,征集能在月球上使用的“月球厕所”最佳设计,从而为创新的月球系统铺平道路。  NASA的太空专家们并不缺乏设计“太空厕所”的经验--他们的设计正在国际空间站上被使用。但这一次,NASA希望学习到更多先进想法和经验。NASA表示,他们已经在研究如何使现有“太空厕所
2019年5月25日至28日,美国总统特朗普访问日本,成为“令和时代”的第一位国宾。此次访问整体看起来气氛融洽、宾主尽欢,就连眼下最令日本焦灼的美日贸易谈判问题,特朗普都同意推迟到7月日本参院选举后再出结果,以免影响农民选票。但特朗普这种表面上的拉拢,既掩盖不了美日在贸易上的巨大利益分歧,也解决不了日本在中美贸易战不断升级之下所面临的困境。中美贸易战对日本影响巨大  5月8日,就在第十一轮中美经贸
5月10日,“改革开放40年来的中东欧研究”座谈会在京举行,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中东欧研究室主办,来自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欧亚社会发展研究所、北京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中国罗马尼亚友好协会、同济大学、山西大学、西安外国语大学、河北经贸大学、浙江金融职业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世界历史研究所、外国文学研究所和俄罗斯东欧中亚
2018年12月11日,由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和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联合举办的“世界形势新变化与中国外交新征程——2018年国际形势与中国外交”研讨会在北京举行。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戚振宏主持开幕式,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理事长兰立俊大使致开幕辞。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出席研讨会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  王毅表示,2018年国际形势最显著的特点是充满不确定性,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新时代外
国家统计局近日发布新中国成立70周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报告。报告显示,科技工作者接续奋斗、不懈努力,中国科技实力实现了从难以望其项背到跟跑、并跑乃至领跑的歷史性跨越。中国已成为具有重要国际影响力的科技创新大国,并正向着世界科技强国的宏伟目标阔步前进。  报告显示,我国研发人员总量稳居世界首位。2018年,按折合全时工作量计算的全国研发人员总量为419万人年,已连续六年稳居世界第一位。我国研发经费投入
菅义伟长期从事内阁“大管家”工作,在外交领域基本上属于“素人”,在国际社会的存在感也很弱。尽管菅内阁只是一个执政时间有限的过渡,但毕竟无法回避众多的外交难题,国际社会对他在外交上的一言一行也都会予以密切关注。  菅内阁面临多少外交难题  安倍晋三是带着不少外交遗憾离开首相职位的,尽管他可谓“忠实”地践行了他本人提出的“俯瞰地球仪外交”,但仍有“无力回天”的未竟之业。现在轮到新首相菅义伟了:摆在他面
欧洲联盟庇护支援办公室近日发布报告称,庇护申请数量在2018年连续第三年下降,不足2015年、2016年难民危机高峰期时的一半。  根据报告所列的数据,欧盟在2018年大约收到63.5万份庇护申请,略低于2014年的64.1万份。自2011年“阿拉伯之春”席卷西亞北非后,许多地区国家陷入动荡甚至战乱,难民危机随之爆发,不少难民选择前往欧洲国家。在此之前,欧盟每年庇护申请人数通常在30万左右,但20
张腾军:鉴于俄罗斯经济体量较中美均有不小差距,经贸问题在可预见的时期内不会成为三边互动的核心议题。战略安全仍将是三边关系的核心关切。首先,三国需要通过艰难、繁复的战略协调,建构大致稳定的大国平衡架构,但这一愿景的实现存在较大困难。在当前三边关系结构里,美国同时加大对中俄的战略竞争,成为最具破坏性的因素。中俄走近的一个考虑,即是对美国恣意妄为的霸权能力的某种制衡,增强抵御美国战略竞争的能力。其次,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