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宝宝”告诉我的

来源 :北京教育·普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lor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周四下午上完第三节课,我一走进办公室,石老师的女儿就气呼呼地撅着小嘴向我告状:“李老师,我告诉你一件事,汪汪不是个好孩子,他居然偷了我的蚕卵宝宝,您来看一看。”说完就小心翼翼地打开石老师的抽屉,我看见了三个用白纸折叠成的船型盒子里摆放了小得像芝麻般的黑色蚕卵。小姑娘连珠炮般地说:“您瞧一瞧,我的蚕卵是带点彩色的,而汪汪的只有黑色的,根本没有我的好看,另外,我原来是五个,汪汪是三个,现在我只剩下三个了……”石老师的女儿是个人见人爱、花见花开的小姑娘,读小学二年级,在班上也是属于“品行端正,绝对听话”的好孩子。汪汪是顾老师的儿子,也读小学二年级,这个小男生机灵活泼、聪敏可爱,可是有时比较调皮,经常喜欢来点“恶作剧”,在班上属于“难管理”一类的孩子。一时间,我也不知道怎么安慰小姑娘。
  正当这时,石老师和顾老师也下课了,她们一走进办公室,石老师的女儿就像见到了大救星,马上扑进妈妈的怀里,又絮絮叨叨地说起这件事。听了小姑娘的话,顾老师气不打一处来,不一会儿,汪汪就被逮到了办公室。小家伙耷拉着脑袋,像晒蔫了的茄子,没有了往日的神气。石老师笑眯眯地说:“汪汪,这几个蚕卵宝宝是你拿的吗?”汪汪一言不发。这一下子惹恼了顾老师,她生气地吼道:“你快说,你为什么拿别人的东西?《小学生守则》是怎么学的?”办公室里的高声“审讯”一下子吸引来了隔壁办公室的王老师和张老师,大家把汪汪“团团围住”,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此时的汪汪没有了先前的神气,低着头,摆弄着衣角,眼泪如断线的珍珠般滴落下来。
  对心理学颇有研究的张老师笑呵呵地说:“我小时候也干过这样的事儿,有什么大不了?”
  王老师一脸正色地说:“你们可能错怪汪汪了,他可能分不清什么是你的东西,什么是我的东西,他可能认为这些蚕卵宝宝是大家的呢!”
  爱探究的石老师安慰道:“汪汪,你说说为什么要这样做?我只是想知道你的动机是什么?”
  汪汪还是不说话,只是头垂得更低了。看着孩子这么难受,我对大伙使了个眼色,眨眨眼说:“你们各自回办公室吧,让我来问汪汪,汪汪平常和我的关系不错,他会告诉我的。”大家听我这么说,就散开了。
  “蚕卵”风波终于平息了,但这件事一直记在我心里。某一日,办公室只有我一个大人,汪汪兴高采烈地摆弄着他的那些宝贝蚕卵,我悄悄地拉住汪汪的手柔声问道:“汪汪,你能告诉李老师原因吗?我会为你保密的。”汪汪眨巴着小眼说:“李老师,我告诉你,我只是想和石老师的女儿比一比看谁的蚕卵宝宝先孵化出来。”我大笑道:“原来如此啊!不过以后可得要得到别人的允许啊!”汪汪也天真地笑了。
  现在回想在孩子之间发生的这件事儿,觉得很有意思。几个老师对孩子的猜测分别代表着几种不同的教育理念。以生为本,说起来容易,一旦遇到具体问题,我们往往又忘却了。孩子有时做错事情,原因并没有我们成年人想象的那么复杂,在孩子们的世界里可能就是一份好胜,一份好玩,一份单纯而已。如果我们长大后忘记了成长过程中的那些事儿,少了一份童心和童趣,和孩子的心距离越来越远,和孩子沟通起来就很困难。
  这件事也让我突然想起了全国特级教师于永正说过话:“我时刻记住我曾经是一个孩子,时时想想我小时候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想想我上学时最想得到的是什么。”要想真正地走进孩子的心灵,就需要我们拥有一颗童心,保留一份童真,用爱的雨露滋养孩子,将心比心,感同身受地真诚地理解孩子。谁能和孩子的心灵贴得近,谁才能得到孩子的信任。谁能抓住生活中的教育契机,运用符合孩子心理发展的教育方法,谁才能走进孩子内心世界的秘密花园,才能达到最佳的的教育效果。如果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能从平实的细节中寻找教育的真谛,就会让发生的事件绽放出花儿般迷人的芬芳。
  ■ 编辑 江泓 ■
其他文献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教育事业发展迈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基本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实行了义务教育全免费政策,保障了全体公民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实现了高等教育大众化,成为
吴晚云,1952年7月生,籍贯浙江省湖州市,现任北方工业大学党委书记、教授.1968年参加工作,1982年本科毕业于北京钢铁学院机械系,1988年研究生毕业于北京科技大学机械系,获工学
2009年,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实验学校成立了学生话剧社。2011年,学校话剧团经北京市教委认定为金帆艺术团。2012年,北京人艺成立60年之际,学校设立人艺“戏剧教育基地”。2013年,学校成为海淀区的戏剧教育实验学校。  学生话剧团成为学校一张新的名片,戏剧教育的实践探索不断丰富着学校的育人途径,戏剧教育的课程丰富和支持着学校的特色发展。伴随着学生话剧团的建设和发展,戏剧教育在学校也不断地深
周烈,1954年5月出生,文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院长、校学术委员会主任.先后赴叙利亚、也门和埃及等国学习和任教.历任北京外国语大学阿拉伯语系
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以来,北京联合大学认真贯彻中央和市委的活动要求,扎扎实实地推进学习调研阶段的各项工作,处级以上干部和广大党员“学到了真谛,调查了真情,习得了真招,落实了真干”,为实现“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的目标要求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学到了真谛    科学发展观是我国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发展的理论武器。在学习培训阶段,我校广大党员干部做到原原本本学,
罗斯(Rosalind Russell)是海淀区戏剧项目组聘请的英国戏剧教师志愿者。这位1989年出生的女孩子2013年刚从布里斯托大学毕业,获得社会学学士学位。  罗斯的课彻底颠覆了我对戏剧课的看法。她的戏剧教学是从反应训练、肢体的和谐、声音的变化开始的。这些游戏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反应能力和想象力,也增强了学生之间的团队合作能力,甚至激发了包括听课者在内的所有在场人的表演欲望。反观我们一上来就开始
自1978年恢复招收培养制度起,经过长期努力,我国研究生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全国在校研究生总数已突破百万。研究生群体总体基数大、知识层次高、研发能力强,是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和人力资源强国建设的重要智力依托。  2006年,我国研究生党员数已达在校研究生总数的41.82%。在高校党建事业的整体布局中,研究生党建已经成为至关重要的一环,是确保研究生群体顺利成长,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
我班共有21名学生,其中男生14人、女生7人,几乎成了一个男生班。作为一名年轻的班主任,我一开始的带班理念是:“把每天的小事做好,成就最棒的自己。”但一段时间后,我发现“自我崇拜,唯我独尊”之风在班级中盛行起,这让我十分恼火,但是又没有想到解决这个问题的好办法。我很清楚,对于这些毛头小子实施“专政”后果肯定是不堪设想的,我尝试了如下这些方法,在班级管理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用爱打动,用心包容 
王雅岚,1955年2月出生于北京.历任通州区教委副主任,通州区职教中心主任,北京工业大学通州分校校长,北京工业大学实验学院党委书记.主持并完成北京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等
我多年担任班主任,也曾经以为工作这么多年,什么问题都遇到过了,不会再遇到管不了的学生,带不好的班。谁知,在这几年的工作中,还是常常遇到“陌生”问题的困扰,幸好,我没有盲目自信,而是转变工作思路,深入了解问题产生的原因,及时解决了问题。  不同的学生要给予不同的关心  刚工作时,我以为从严治班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诀窍。但是,这几年,学生越来越活跃,越来越有主见,以前的方法明显不起作用了。走了一段弯路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