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不良诱惑说“不”》课堂教学的课例研究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andlov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思想品德课程是学校德育教育的主渠道,是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载体。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展开,对于传统教育教学形式产生了冲击和挑战,课例教学法既尊重了学生课堂主体性的作用,也提升了教师在解决教学实践问题的能力,符合我国教学研究和教育改革的转型需要。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课堂 课例 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0-0067-02
  课例是对教学全过程的一种实录和反思,通过听课或是自己授课,对课程教学中所使用的方法或是教学改革的实效等有了切身体会,将课堂教学的的全过程记录下来并加上适当的解析而形成。一般而言一个完整的课例包括课前设计、课中观察、课后反思这三个关键环节,通过观察和反思使得教学过程不断完善和发展。本文以《思想品德》(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中《对不良诱惑说“不”》课程为例,对教学过程实现了生动再现,并通过课后反思寻找课前构想和教学实践中所存在的差距,进而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一、科学规划,构建教学思路
  怎样科学规划,设计好一节课如何进行,是上好这节课的前提。需要教师在课前对于教材进行详尽分析,了解所授课章节在整个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课程标准》的目标要求,确立课程教学的重难点,并结合班级学生的特点确定采用哪些教学方式。
  《对不良诱惑说“不”》是人教版《思想品德》七年级上册第八课《学会拒绝》第二框的内容,在第一框《身边的诱惑》中学生已经了解了不良诱惑的种类及危害,本次课的主要任务就是帮助学生分析自己所在的生活环境,提高对于身边的不良诱惑的警惕性,掌握抵御不良诱惑的方法,帮助学生逐步形成辨别是非的能力,引导学生追求积极、健康、充实的中学生活。对于我校七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正处于对周围的一切感到好奇的年纪,但由于缺乏生活经验,很容易受到身边不良诱惑的引诱。对于黄赌毒这些不良诱惑,学生是普遍了解不会触碰的,但是对于网络游戏、手机、香烟等身边的诱惑往往容易放松警惕,忽视其对自身的危害,容易让不良诱惑趁虚而入。因此,结合《思想品德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我校学生的特点,我将此次课程的授课目标确定为以下三个方面:(一)掌握抵制不良诱惑的方法;(二)认识到社会的复杂性,逐步形成明辨是非和自觉抵制不良诱惑的能力;(三)认识到不良诱惑对于自身发展的危害,帮助学生树立抵抗不良诱惑的决心和勇气,引导学生追求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
  二、以生为本,开展教学活动
  《思想品德课标准》中提出,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提升学生自主学习和主动探索的能力。因此,在本次授课中,我主要采用案例分析法、情景教学法、讨论法、合作探究法,指导学生仔细观察、积极讨论、勤于思考,培养他们在讨论中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本节课主要分為两个部分:案例导入和讲授新课。
  (一)案例导入
  师:老师今天上课之前收到了一条信息,“恭喜您,您的手机号码被《奔跑吧兄弟》栏目抽中了一等奖,奖品为笔记本电脑一台、苹果手机一部以及一整套家用电器,总价值88888元。要领取奖品,需缴纳公证费及个人所得税共计1888元。”我中奖了同学们!我可以把钱寄过去吗?这种身边的不良诱惑还有哪些?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了哪些危害?(引入新课,让学生认识到身边的不良诱惑更容易侵害自己的生活)
  (二)讲授新课
  1.活动一:播放《4岁小孩吃棉花糖》的实验视频
  提问:为什么有些孩子可以坚持15分钟不吃掉棉花糖?(引导学生认识到抵制不良诱惑的主要方法——自制力)
  2.活动二:想一想,如果你遇到下面这些情况会怎么做
  (1)周末放假在家,正准备复习预习,好友打电话来,“都写完作业了还复习干什么?走,我请你网吧打游戏去!”
  (2)昨天的作业还没做完,如果没交老师肯定会批评,好友说,“趁老师没来,快点抄完交了吧!”
  (3)不少同学都模仿电视剧中拉帮结派,好友也劝你说,“来,跟我一起去拜大哥,认了大哥,以后就不怕人欺负我们了!”
  (4)下定决心拒绝吃垃圾食品,和好友一起吃饭时,他拿起汉堡说,“来,就吃一口,最后一口!”
  (分小组讨论,针对每种情况,提出具体抵抗诱惑的方法,教师总结)
  3.活动三:多媒体展示“温水煮青蛙”的故事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青蛙可以在危险的环境下生存,但在舒适的环境下会失去生命?(引导学生认识到拒绝身边不良诱惑的重要性)
  4.活动四:展示关于本节课内容的名言名句和警示语,让学生仿照写出给自己警醒的话语
  三、课后反思,形成研究报告
  本课以学生的生活实际、社会的热点问题为教学案例,鼓励学生通过讨论的形式提升合作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觉得有话可说,课堂氛围较为活跃。例如,观看视频后提问“你想到了什么?”看到这种情况该如何做?这些问题很具有开放性和启示性,学生成为了整个课堂沟通交流以及得出结论的主体。在这个课堂中,教师重合发挥了“导演者”的作用,是学生学习的指路人,这和新课标的以生为本一切为了学生的核心理念相一致。当然,本次课程也存在着需要改进的地方,例如讨论内容较为单一、讨论结论不够深入、教师对于内容的升华还有待提升等。
  参考文献:
  [1]安桂清、徐晶.课例研究报告的撰写[J].人民教育,2011(2):43-46.
其他文献
【摘要】所谓的小组合作学习,指的是使用动态教学因素之间的互动进行的课堂学习形式,这样可以有效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可以提升自己的自主思考和合作能力。但是当前的小组合作学习存在漏洞和误区,所谓的合作可能虚有其表,本文对小组合作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应用进行研究。  【关键词】小组合作 小学语文 运用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
期刊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在各行各业中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利用其来提升职业院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已经刻不容缓。基于此,为了帮助更多职业院校以信息技术为基础更好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本文从创新教学模式、开发优质资源和举办教学竞赛三个角度对信息化背景下职业院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策略做出了研究,并以举例的方式进行了相应的说明和阐释。  【关键词】信息化 职业院校 教育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 【
期刊
【摘要】游戏是幼儿生活的一部分,在游戏中学习很重要,要让幼儿在游戏中发现问题,并通过自己的思考与努力来解决问题,从而促进幼儿的发展。结构游戏是用结构材料,幼儿通过手的操作而完成的游戏。结构游戏中对幼儿的认知发展、情感发展、行为发展和个性品质的发展有积极的影响。本文主要通过观察法和文献法研究结构游戏对小班幼儿的影响,分析小班幼儿发展状况和特点,尝试提出教师对小班幼儿结构游戏的指导策略。  【关键词】
期刊
【摘要】现阶段,全球经济化不断的发展,我国与西方国家不断的交流互动,不仅是经济上的接触,在文化以及哲学方面也不断的进行碰撞。通过与西方国家的接触,西方哲学逐渐进入我国的哲学领域中,并且与我国的哲学发生特殊的联系,在我国语境的影响下,西方哲学在保持自身的风格特点时逐渐的发生中国化的改变。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西方哲学的改变历程有三个阶段,明清、晚清以及上世纪70年代末。在新时期下,西方哲学依旧在朝向中
期刊
【摘要】在新课程标准不断深化的教学背景下,德育教育的重要性随之不断凸显,这就需要将德育方法与课程教学有机结合在一起,实现对学生道德品质的塑造,从而进一步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及价值观。尤其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古诗文作为教学中频繁出现的知识点,更应当在原有基础上融合现代化的德育教学方法,加深学生对古诗文的理解,进而实现对学生文化品位的提升。本文就以小学语文古诗文教学为切入点,对德育渗透方法的应用进
期刊
【摘要】我国民族文化源远流长,给后辈们留下了很多精神文化财富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而沂蒙文化就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种。在本文中,笔者主要研究了沂蒙文化对于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作用,并研究了如何将沂蒙文化渗透到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策略。  【关键词】沂蒙文化 小学教育 语文 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0-0050-02  沂蒙文化
期刊
【摘要】思想政治课程是强化中学生思想道德素养,帮助其树立正确思想观念、价值取向、情感态度的重要载体。强化高中思想政治课程德育教育功能的发挥,既是该课程的必然要求,也是新课程理念下三个维度教学目标的重要倡导。实际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着重知识内容忽略德育教育的问题,造成二者相割裂、相脱节,制约了思想政治课德育功能和作用的发挥。本文主要对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如何运用和渗透德育方法进行分析和探究。  【关键
期刊
【摘要】在新课改的要求下,要求低年级学生的识字量和阅读量明显增加,这就要求低年级学生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语文学习上。但是目前小学语文教育依然存在许多问题,学生自我学习热情不高,只是机械式的完成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依然盛行,这样就要求教师应对这种教学弊端,积极提出改进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小学语文 新课改 阅读 识字 思维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期刊
【摘要】小学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方法的关键时期,通过小学课程教学能够初步帮助学生建立基本的世界观和认知观,本文通过分析情境教学基本概念及对小学教育的作用,指出情境导向下小学课程设计方向。  【关键词】小学课程 学习情境 设计方向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0-0051-02  课程是学校开展教学活动的前提和依据,小学作为我国基础义
期刊
【摘要】幼儿园游戏化课程对于幼儿的学习十分重要。本文针对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必要性与注意问题进行分析,从坚持幼儿在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培养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游戏具有针对性以及通过课程推动幼儿的认知四个角度详细分析,希望能为幼儿园教师在开展课程游戏化的过程中提供有效的意见与建议。  【关键词】游戏化 必要性 推动认知  【中图分类号】G6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