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针内瘘扣眼穿刺在疑难内瘘患者中的应用

来源 :中国血液净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tvc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内瘘单针扣眼穿刺方法在疑难内瘘中并发症及优点的探讨,为内瘘单针扣眼穿刺的应用提供理论支持。方法选择陕西省核工业二一五医院肾内科疑难内瘘患者32例,18例选用内瘘单针扣眼穿刺方法,14例选用绳梯穿刺方法,应用长海痛尺疼痛分级量表评估穿刺疼痛感,对比观察一次穿刺成功率及穿刺后渗血率、血肿率和压迫止血时间;费森尤斯OCM机在线监测2组患者Kt/V值。结果内瘘单针扣眼穿刺较绳梯穿刺明显减低穿刺疼痛感(1.86±0.82比5.06±1.24,t=-9.552,P=0.039),有较高的一次穿刺成功率(82.41%比76.68%,χ2=25.251,P=0.000),针眼渗血率及皮下血肿率等并发症明显减低(分别为2.61%比21.65%和0.17%比26.46%,χ2=2.597、2.553,P=0.000、0.000),压迫止血时间明显缩短[(11.45±2.04)min比(35.05±6.22)min,t=-16.126,P=0.007],Kt/V值明显升高[(1.73±0.19)比(1.11±0.11),t=12.499,P=0.001]。结论扣眼穿刺较绳梯式穿刺疼痛感减低,一次穿刺成功率高,渗血率及血肿率均明显减低,压迫止血时间缩短。内瘘单针扣眼穿刺大大节省内瘘血管及外周血管资源,明显提高透析充分性。
其他文献
文章从临床角度出发,研究了胃痞病的阶段发展与转归,进而构建了胃痞病"疾病-阶段层次-证型"的三级架构模型。总结出胃痞病根据病情发展的不同病机和症状,可分为早期阶段,中期
地震可以引发多种灾害链,尤其是强震。震区环境不同,引发的灾害链也不同。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映秀至卧龙公路两旁次生地质灾害尤为严重,先后多次中断震中交通生命线,严重影响公路的安全运行和灾后重建。由于山区公路环境具有特殊性,通过对震后映秀至卧龙公路边坡现场调查资料分析,山区公路强震灾害链主要可以分为公路自身系统及其灾害链和公路社会系统及其灾害链,并详细阐述了它们的形成过程和对山区公路环境的深刻影响。在
正容汤作为治疗眼科因风证的经验良方,经历代医家不断探索,其临床运用的范围不断扩大。魏伟教授临床论治眼疾时甚为强调辨证论治的重要性,认为后天性麻痹性斜视、眼睑痉挛及
目的:分析非酮症性高血糖并偏侧舞蹈症的X线计算机断层摄影(CT)、磁共振成像(MRI)表现。方法:随机选择2013年8月至2015年6月在广东同江医院接受治疗的非酮症性高血糖并偏侧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