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依据多年来的教学实践,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分析了在互联网背景下高职行业英语教学过程中的四个关键教学环节,以及“互联网+”教学模式的实现条件。
关键词:新建构主义;互联网+;高职行业英语教学
一、互联网背景下的新建构主义理论
互联网的诞生与发展对教育行业来说既是挑战更是机遇。根据新建构主义理论,学生可以利用互联网实现个性化的自主学习,进行观摩演示,从而实现知识的分享与交流;组成的学习共同体可以选取大家共同感兴趣的项目主题,实现探究学习、合作学习;教师充当助学者及学习促进者的角色,在其指导帮助下,学习者逐步实现对原有知识碎片的整合以及新知识体系的建构,从而完成知识创新。
近年来,高职行业英语教学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与基础英语相比,仍存在许多不足。因此,将互联网与建构主义理论相结合并运用到新兴的行业英语教学中是一次极为有效的尝试。
二、新建构主义教学法的三个环节
1. 分享与交流
课程开始时,教师导入行业英语某一项目情景主题,然后让学生分享对此项目主题的已知与未知,根据学生意愿进行分组交流,“学习共同体”应运而生。因为愿景不同,导致学习动机和学习策略方法不同,产生的学习效果也不同,这时候的“学习共同体”也可称之为“学习互助体”。同一个小组中,分工协作,互帮互助,取长补短,共同进步。接下来需要进一步确定学习内容和计划。教师选择合适时机继续开展分享和交流。教师作为助学者进行必要的知识讲解、技能示范以及情感鼓励。最后,对每个学习共同体提出考核要求,并进行自评和互评。
2. 协作与探究
学习共同体可以选出大家共同感兴趣的问题,并围绕此问题展开协作和探究。在此过程中除了学习共同体,笔者还尝试了“网络学习共同体”,即学习者及其助学者(包括教师、专家等)在网络环境中构成的具有明确学习目标的学习共同体。在省英语综合技能大赛备战过程中,笔者所在学校的参赛队员建立了技能大赛网络讨论组,即以大赛为共同目标的“网络学习共同体”,共同准备课件,一起讨论演讲、单词记忆,互相鼓励,共同出谋划策。
3. 整合与建构
新建构主义理论提出实现整合与重构的最好方法是零存整取学习策略。比如将专业单词的学习类比成零散的碎片化信息;课文的讲解过程,就是教师引导学生将孤立的行业词汇整合到一篇文章的过程,通过此过程可以使单词记忆更为具体、系统。这一过程所需要的策略方法,需要教师想方设法努力钻研。
三、“互联网+”模式的实现条件
1. 学习共同体
学习共同体的建立有助于高职行业英语的学习,在共同体中成绩较好的学习者可以获得优越感,找到用武之地,水平相对较差的学习者可以找到助学者,从而实现真正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
2. 集中识词
这个方式是专门为解决行业英语的词汇问题采用的学习策略。首先把每单元的词语分成两部分,每部分50个左右,在课前或者课开始时作为任务安排给每一个学习共同体,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记忆。
3. 微课
要求任课教师根据单元目标和任务设计2~4个微课,把枯燥的内容以灵活生动的方式呈献给学生,使他们在课堂上享受知识,在课下能随时巩固。
4. 网络学习社区
在QQ平台上建立英语学习社区,安排专人负责管理,不定期上传学习材料和学生作品,及时优化成员体验,满足个性化需求。
5. 有效教学
笔者的理解是“有效=效率+效果”。教學不能不求进度,但更不能不讲效果。只求效率或者进度而忽略效果,等于乱干、白干。如果只讲效果,不求效率,按照现在高职学生的实际水平恐怕只能原地踏步甚至是退步。
参考文献:
[1]孔娟.基于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高职行业英语教学模式探究[J].科技视界,2016(1).
[2]张露.浅谈高职院校行业英语教学[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3(2).
[3]朱静,宗佳敏.基于ESP理论的高职行业英语教学实践研究[J].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6(1):7-11.
作者简介:郁文(1982— )女,山东济南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英语课程与教学论、英美文化。
关键词:新建构主义;互联网+;高职行业英语教学
一、互联网背景下的新建构主义理论
互联网的诞生与发展对教育行业来说既是挑战更是机遇。根据新建构主义理论,学生可以利用互联网实现个性化的自主学习,进行观摩演示,从而实现知识的分享与交流;组成的学习共同体可以选取大家共同感兴趣的项目主题,实现探究学习、合作学习;教师充当助学者及学习促进者的角色,在其指导帮助下,学习者逐步实现对原有知识碎片的整合以及新知识体系的建构,从而完成知识创新。
近年来,高职行业英语教学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与基础英语相比,仍存在许多不足。因此,将互联网与建构主义理论相结合并运用到新兴的行业英语教学中是一次极为有效的尝试。
二、新建构主义教学法的三个环节
1. 分享与交流
课程开始时,教师导入行业英语某一项目情景主题,然后让学生分享对此项目主题的已知与未知,根据学生意愿进行分组交流,“学习共同体”应运而生。因为愿景不同,导致学习动机和学习策略方法不同,产生的学习效果也不同,这时候的“学习共同体”也可称之为“学习互助体”。同一个小组中,分工协作,互帮互助,取长补短,共同进步。接下来需要进一步确定学习内容和计划。教师选择合适时机继续开展分享和交流。教师作为助学者进行必要的知识讲解、技能示范以及情感鼓励。最后,对每个学习共同体提出考核要求,并进行自评和互评。
2. 协作与探究
学习共同体可以选出大家共同感兴趣的问题,并围绕此问题展开协作和探究。在此过程中除了学习共同体,笔者还尝试了“网络学习共同体”,即学习者及其助学者(包括教师、专家等)在网络环境中构成的具有明确学习目标的学习共同体。在省英语综合技能大赛备战过程中,笔者所在学校的参赛队员建立了技能大赛网络讨论组,即以大赛为共同目标的“网络学习共同体”,共同准备课件,一起讨论演讲、单词记忆,互相鼓励,共同出谋划策。
3. 整合与建构
新建构主义理论提出实现整合与重构的最好方法是零存整取学习策略。比如将专业单词的学习类比成零散的碎片化信息;课文的讲解过程,就是教师引导学生将孤立的行业词汇整合到一篇文章的过程,通过此过程可以使单词记忆更为具体、系统。这一过程所需要的策略方法,需要教师想方设法努力钻研。
三、“互联网+”模式的实现条件
1. 学习共同体
学习共同体的建立有助于高职行业英语的学习,在共同体中成绩较好的学习者可以获得优越感,找到用武之地,水平相对较差的学习者可以找到助学者,从而实现真正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
2. 集中识词
这个方式是专门为解决行业英语的词汇问题采用的学习策略。首先把每单元的词语分成两部分,每部分50个左右,在课前或者课开始时作为任务安排给每一个学习共同体,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记忆。
3. 微课
要求任课教师根据单元目标和任务设计2~4个微课,把枯燥的内容以灵活生动的方式呈献给学生,使他们在课堂上享受知识,在课下能随时巩固。
4. 网络学习社区
在QQ平台上建立英语学习社区,安排专人负责管理,不定期上传学习材料和学生作品,及时优化成员体验,满足个性化需求。
5. 有效教学
笔者的理解是“有效=效率+效果”。教學不能不求进度,但更不能不讲效果。只求效率或者进度而忽略效果,等于乱干、白干。如果只讲效果,不求效率,按照现在高职学生的实际水平恐怕只能原地踏步甚至是退步。
参考文献:
[1]孔娟.基于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高职行业英语教学模式探究[J].科技视界,2016(1).
[2]张露.浅谈高职院校行业英语教学[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3(2).
[3]朱静,宗佳敏.基于ESP理论的高职行业英语教学实践研究[J].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6(1):7-11.
作者简介:郁文(1982— )女,山东济南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英语课程与教学论、英美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