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美术的学法指导

来源 :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obaob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美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不能仅仅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教学生会学,要将其视为一个能动的主体,引导他们主动寻求掌握美术技能技法、提高对美术作品分析和创新能力。因此,在美术教学中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美术 学法 指导
  美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不能仅仅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教学生会学,要将其视为一个能动的主体,引导他们主动寻求掌握美术技能技法、提高对美术作品分析和创新能力。因此,在美术教学中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显得尤为重要。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就“高中美术的学法指导”浅谈如下自己的看法,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一、学习高中美术的意义
  众所周知,美术的社会意义与作用主要不是借助于理性的启示,而是着重是以“美”起真。我们就拿中学课本中的美术欣赏学习来,日观赏印度的佛教美术作品,其欣赏的过程就是神圣与净化的过程,又是一种审美享受的过称。这是因为宗教是人性的另一种表现的异化,是主观审美对客观对象的理想,在欣赏中,由于审美的介入,人的本质得到了肯定与赞扬。人们是通过审美的欣赏活动,从感情的角度反映了对幸福生活的向往。
  中国现代美学家们几乎都十分强调审美、艺术的独立性。王国维肯定地说,哲学和艺术是“天下最神圣、最尊贵而无与当世之用者”,“愿今后之哲学美术家,毋忘其天职,而失其独立之位置”。
  我们生活中离不开审美活动的过程,即感受美、理解美、创造美或审美的发现、艺术的构思、情感的表达。因为我们在创作活动中,“不仅是单纯的美术技法,而是艺术情感的表达来实现审美的价值。”?
  二、高中美术的学法指导
  1、多看学习法。
  多看就是在学习过程中多欣赏、揣摩国内外的大师作品,提高审美水平,学习绘画技巧,树立画画的高标准。就是我常说的“眼高手低”,眼高是指我们看高水平的作品自然就知道什么样的作品是好作品,发现自己的问题,以求不断解决问题。手低没关系,因为我们的眼是高的,手随着不断地学习训练会提高的。①认真看老师做范画,学习具体绘画方法、技巧,并且与平时自己画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联系起来,去伪存真;②多看同学们的作品,从中吸取优点,抵制缺点;③多看画展,多看与美术相关的东西,并且把美术与其他与美术相关的门类联系起来,如哲学、文学、音乐,提高艺术修养;④多观察生活,从中发现美、创造美。高中美术的学习是开放型的,闭门造车是绝对行不通的。
  2、多想学习法。
  想就是“悟”。①针对理论与实践,考虑如何做才能提高画画水平,让画面达到更高的一个境界;②针对画画过程中的问题,考虑如何做才能解决。在打基础阶段,一定要养成善于思考的好习惯。我们很多同学临摹还行,写生就不像样了,主要就是把临摹和写生割裂开来,在临摹的时候不思考写生,在写生的时候不思考临摹。
  3、多问、多画学习法
  多问就是多与老师、同学们探讨交流理论知识、绘画技巧、学画心得。没有交流就没有进步!画就是实践。多画就是通过临摹、写生、默画相结合的方法,勤学苦练,学好美术基础理论知识,练好美术基本技能。画画想要进步,在保证质的同时,必须要有一定的量!
  4、扬长脱颖学习法。
  此法是指在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和扎实的基本功基础上集中精力发展个人特长,使之产生飞跃,以达到脱颖而出目的的学习方法。一个人的精力和时间有限,如果样样平均使用时间和精力,势必形成样样通、样样松的结果。运用此法,必须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和扎实的基本功基础上,才能达到跃一步的目的,如果不具备以上基础去搞一招绝,只能是一个美丽的肥皂泡。
  5、欣赏优秀作品学习法。
  此法是指学生通过欣赏优秀绘画、书法作品,以培养学习美术的兴趣和艺术感受力的学习方法。欣赏是手段而不是目的,为此,决不能单纯欣赏,必须了解作品好在何处,运用哪些手法,要仔细观察,从中看出子丑寅卯來。从全貌到局部再到全貌,聚精会神演化作品的写画过程,进行眼心勾勒、描绘。这样不仅得到美的享受,而且培养了对美术的感染力和表现力。
  6、玻璃覆盖描练法。
  此法是指在范画上面覆盖玻璃。并在玻璃面上照范画描练的方法。此法清晰直观、易见效果,且节省纸张。运用此法,注意力要集中、平心静气,下笔准确,力争一次成形。切忌零敲碎打地涂抹。但此法只是学习美术的短暂起步过程,必须同其它方法同步进行。
  7、悬、传学习法。
  此法是指学生将自己的作品(或作业)通过悬挂张贴,来进行评价、改正的方法。俗话说字画怕悬马怕骑。一幅作品要通过在同伴中传看(或让教师指导),以达去粗取精的学习效果。运用此法,分两步:第一步反复悬挂、多角度观察、反复修改;第二步,互相传看,听取改进意见。无论哪一步均需反骄破满,最忌固步自封。
  8、循序渐进学习法。
  此法是指培养学生遵循学习的规律和原则的习惯,重视基本功的练习,由简到繁、由浅入深,逐步提高的阶梯式学习方法。运用此法,切忌好高骛远的毛病,弄清快与慢的辩证关系,加强计划性、克服盲目性。教育学生只要脚踏实地,便会水到渠成。
  9、收集资料学习法。
  此法是指培养学生通过坚持不懈地收集、整理、欣赏和翻阅绘画、书法、工艺设计、风景建筑等图片及理论书籍资料,以提高感受力、陶冶情操的学习方法。运用此法,必须明确收集资料是手段不是目的,要经常翻阅,不能只做收藏家。同时教育学生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注意公德,绝对不做有损于集体和他人利益的事。
其他文献
摘要:班主任工作是塑造学生灵魂,培养学生良好习惯,激发学生创造精神。为学生一生“奠基”的工作。班主任工作有许多“原则”应坚持,有许多规律应遵循,如表扬为主的原则、身心发展的阶段性规律等。但班主任面对的是活生生的、正在成长发展中的学生,而不是人工制造出来的标准制式的机器。因此,不可能有大工业流水作业线上那样严格的程序和准确的数据做依据。班主任工作是思想和心理的艺术,依靠的是教育机智,是在工作中灵活掌
摘要:中学思想政治课要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新要求,必须加大课堂教学改革的力度,教师要把课堂变为培养创造性人才的主阵地,切实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放在突出的位置上,让创新之树在政治课堂上茁壮成长、开花结果。  关键词:中学政治 创新 能力  长期以来,我国中小学教育一直陷入“应试教育”的窘境之中。“一张试卷定终身”、“一套试题考全国”,课堂教学按部就班,循序渐进,造就了一批只惟書、惟上、惟名人
中学物理是整个自然科学的基础,在其较丰富的物理知识中还渗透着丰富的社会科学和科学研究方法。在中学物理的学习中开展研究性学习方式,不仅能使学生学会知识、掌握技能、提高素质、更重要的是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本文试图从中学特别是高中阶段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意义来阐述中学物理研究性学习的必要性。  一、研究性学习的含义  按照学生在学习中独立性的程度不同,可以把学习的形式分为传习性学习、自主性学习和
教学评价是指评价主体在对教师教学评价活动中应用于评价对象(学生学习与教师教学)的价值尺度和界限.新课程标准下,小学数学的教学评价应走向多元化.
摘要:在新课标推动体育教育不断改革的今天,体育教学被赋予更高的要求。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成为体育教学追求的目标。作为中学体育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更要注重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面对21世纪教育的发展趋势和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体育教学的指导思想,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如何在传授体育知识和运动技能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每一位体育教师应担负的职业使命。在此就体育教学中
摘要:识字教学历来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是贯穿小学语文教学始终的一项任务。为此,《语文课程标准》在识字教学目标中提出,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独立识字自主识字的能力和习惯很重要。  关键词:识字 方法 能力 习惯  一、营造识字教学的良好氛围,使学生乐意学  识字本身是枯燥的,而对于枯燥的事物,人物的情绪总是消极和被动的。如果學生们一味地被动识字,不仅识字的效率低,而且还在一定程度
摘要:班主任工作的基本任务是带好班级,教好学生。笔者认为,做一名合格的班主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光凭干劲和热情是不够的,必须注重方式方法,才能培养出良好的班集体。下面是我对小学班级管理工作的一些认识,不足之处望大家批评、指正。  一、坚持以心灵沟通为基础  随着经济的发展,新时代的学生在价值观和个性特点方面更显示出对自我、民主的重视,他们反对传统教师的权威,渴望和教师进行平等民主的沟通。所以,班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