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歌曲《思乡》的意蕴探究

来源 :教育周报·教育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mmerk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艺术歌曲《思乡》是黄自先生独唱歌集《春曲》中的第一首,也是詞作者韦瀚章先生的处女作。韦瀚章先生的诗精致典雅,情景交融,宛如一幅淡雅的中国水墨画;黄自先生的谱曲,作曲手法精炼,词曲浑然一体,旋律仿佛汩汩清泉从歌词中自然流淌而出。 艺术歌曲的艺术审美价值在于它承载的意境。艺术歌曲《思乡》词曲交融,清淡自然,看似借景寄情,实则蕴含沉重的家国情怀,这才是作为一名歌者在演唱《思乡》时要准确把握的审美意蕴。
  关键词:思乡;意蕴;艺术歌曲
  一、歌曲《思乡》词的意蕴
  1、歌词的创作背景
  在中国,战乱频发,民不聊生之时,上海正处于日军的铁蹄侵略之下。人们被迫与自己的亲人分开或是承受生离死别的痛苦,再加上中国文人独有的忧国忧民情怀,触景生情的韦瀚章,文思如泉涌,提笔疾书,写出了自此改变了他一生事业轨迹的《思乡》。
  2、歌词蕴含的艺术情境
  《思乡》所采用的文学体裁是类似宋词的形式却并不是长短句的结构,在文字的运用上又兼具了时代的气息,一字一句有着现代词的自由与随性。《思乡》运用宋词的形式写作歌词,在字里行间带来的是歌唱天性,现代诗词的自然随性少修饰给《思乡》注入的是文学意境的自然。《思乡》的词简单精致,短短一句“惹起了万种闲情,满怀别绪”就将作者复杂的心情淋漓尽现。《思乡》词的古朴清新、简约精致犹豫是中国的水墨画一般,运用情景的描绘同时传达了思乡念亲的满腔愁绪,激起离家忧国的时局情怀。《思乡》歌词,情景交融,虚实结合,张弛有度,看似轻描淡写,实则内藏心境情怀。
  二、歌曲《思乡》曲的意蕴
  《思乡》的曲是由我国现代音乐史上享有盛名的黄自先生所作。《思乡》是一首单二部曲式解构的艺术歌曲。黄自先生所铺的曲与诗词有着一种紧密的关系,带有着中国古诗词的吟诵风格,美妙的旋律如浑然一体一般形成词曲的高度统一。黄自先生的旋律不仅表现出诗词的内容。其曲调旋律与它的歌词词律水乳交融,《思乡》声色分明,缓急有度;轻轻吟唱《思乡》的曲调,宛若和韵而诵,腔圆字润,抑扬顿挫。
  三、歌曲《思乡》整体的意蕴
  《思乡》从开篇就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撩人心扉,前部分词对景色的描绘也是为下文作者思乡情绪的一个铺垫,到后直抒胸臆,借景道出了自己思乡之情和孤独的心境。曲与诗词的情景交融表现出了一种“静”景到“动”情的一个状态,旋律从柔和优美由弱到强的随着诗词变化。弱的时候是“凭栏无语,渺渺微波”,强到情绪最浓处是“万种闲情,满怀别绪”。在《思乡》演唱的艺术创作过程中,担任钢琴声部的弹奏者也须有弹奏钢琴独奏曲《思乡》的演奏心态和音乐理解,钢琴对《思乡》文学音乐意境的呈现,将直接影响到演唱者在演唱过程中对《思乡》“境”的画面描绘和“意”的情感传递。
  所谓艺术歌曲就是一种诗词与旋律的完美结合,二者相互依托、共同的营造出艺术歌曲的审美意蕴。一首艺术歌曲“意蕴”完美呈现。这是需要词作者诗词形以及作曲家曲的韵。同时也需要演唱者对于歌曲意蕴的升华。这三者对一首艺术歌曲的情感的审美是缺一不可的,
  韦瀚章先生所作的诗词赋予了《思乡》情感审美意境的第一层,黄自先生谱曲赋予了《思乡》情感审美意境的第二层,演唱者通过在前两者审美意境中的浸润,与自身存在的情感审美相结合,得到情感升华,运用歌声的传递与受众引起了审美的共鸣,这样完成《思乡》的审美情感“意蕴”渲染,从而达到这首歌曲所需要的“诗、曲、蕴”谐和共鸣。
  歌者由情滋声,以声传情,意在引人动情,并且达到情、声、境的谐和共鸣,这也是作为一个演唱者在演唱艺术歌曲时需要做的。《思乡》作为一首艺术歌曲,歌曲的演唱最基本的要义在于要表达的文学与音乐意境,且演唱的最终目的是要传达出歌曲文字和旋律中蕴含的情感升华和歌曲的“意蕴”渲染。《思乡》是韦瀚章先生写词和黄自先生创作艺术歌曲的处女之作,歌曲中所蕴含的艺术情感非常的自然真挚。《思乡》所表现出来的由如一幅淡雅幽然的中国水墨画,它不仅体现出了中国古典文学魅力在音乐上的呈现,同时将西洋作曲的技法运用写作中国艺术歌曲为后来艺术歌曲的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汪毓和 《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人民音乐出版社,北京,第3版,2011。
  [2]余笃刚、王大雁《艺术歌曲概论》上海音乐出版社,上海,第1版,2009。
  [3]赵元任:《黄自的音乐》,《中国音乐》1987 年第3期
  [4]谢天吉:《黄自与贺绿汀的比较研究》,《星海音乐学报》1986 年第2期
  [5]戴鹏海:《黄自年谱》,《音乐艺术》1981 年2期
  [6]戴鹏海:《让历史作证—写在<黄自年谱》前面》,《音乐艺术》1982年第4期
  [7]汪颐年:《纪念黄自先生—为校庆 55 周年而作》,《音乐艺术》1982年第3期
其他文献
摘要:高中阶段对于学生是最重要的学习阶段,所以教师要着重培养学的学习能力,如果只是一味的把学习内容强行灌输给学生,学生不仅不愿意接受,也理解不了政治对我们日常生活和学习的巨大意义和帮助。作为高中政治教师必须用有效的教学策略把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主动探索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去主动学习,在教学过程中合理的利用多媒体丰富教学方式,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教学内容中,
期刊
摘要: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方面的问题也呈现出了一定的时代性特征,新时期的学校德育越来越重要,思想政治作为德育的重要内容,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特别是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对高校思政管理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要求、新的机遇和新的挑战。大数据是个新生事物,它的出现推动了各行业的发展。本文解释了大数据的内涵,给出了大数据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作用,最后探讨了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想政
期刊
摘要:文学翻译批评是文学翻译研究的重要领域。本研究旨《名利场》译本的不同风格。《名利场》是英国著名的现实主义大师萨克雷不朽的成名之作,该小说描述了19世纪上半叶英国贵族阶级的生活百态,并批判了上流社会各色人等的糜烂生活。本文试图对名利场译本进行对比分析,更好的体现原作的内容,更接近目标语读者的审美倾向。  关键词:《名利场》 ;译本分析  一、《名利场》翻译  《名利场》是威廉萨克雷的伟大杰作,他
期刊
随着现代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与完善,以及信息的便捷传递,各单位与部门的领导已认识到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不仅在硬件的配置上而且在软件的提升上都给予了充分的重视,同时对资源和专业人才的配备都给予了相对的倾斜。当今社会电脑、打印机、扫描仪、专业管理软件、多功能保管柜(架)以及监控设备等基本能正常配备,为档案管理的新常态提供了保障。在从传统的纸质档案管理向电子信息化管理转换过程中,一些人不能与时俱进改变认识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教学制度正在不断的优化和完善。其中在科学教育工作中也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要求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创新意识。具有差异化的环境,对创新的理解也有着差异性,但是对于学生来说,在学习中只要能够合理的利用自身掌握的知识来处理问题,那么这就属于创新。在科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在以后的科学教育中要实现以探究式教学为主,注重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本文
期刊
摘要:第三次科技革命以来,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现代科技飞速发展,人类由此进入了信息化时代。信息技术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同时对于教育来说,信息技术的出现也为教育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微课作为信息技术与现代教育融合的产物,它是传统教学方式的有效补充。微课教学相较于传统的教学方式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所以研究微课教学对于现代小学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
期刊
课外阅读是课外语文活动中最重要、最普遍、最经常的形式,是课堂阅读的继续与扩展,是阅读能力训练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是切实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途径。课外阅读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突破口,也是学生成长的“加速器”。   那么如何运用新课程的理念来指导课外名著阅读,提高阅读的质量呢?   一、激发学生自主意识,帮助学生挖掘课外名著阅读资源。   学校的图书室是开展课外阅读的物质基础,是学生看书的
期刊
摘要:毋庸置疑,在语文教学中,汉字书写教学是一种贯穿于教学全过程的重要教学内容,而汉字书写能力也是学生语文学习能力发展的重要基础。因此,本文将谈一谈应该怎样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汉字书写能力。  关键词:初中语文 汉字书写 教学策略  汉语是我们的母语,而汉字作为汉语书面语言的基本载体,是一种十分重要的语言工具,所以汉字具有十分重要的实用价值,它不仅在语文学习活动中具有重要影响,更是学生全面发展
期刊
《论语》中指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一名优秀的数学教师是能做到:让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浓厚兴趣,使数学教学变得新颖、生动,使学生乐中学、学中乐。新课标中明确指出,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是素质教育重要内容,因此,数学教学中的激趣,成为了实现快乐数学的重要任务。  一、巧妙的语言,生动的故事  新知教学时设计生动有趣的导入情节,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
期刊
摘要:美术作为艺术的一部分,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审美,熏陶学生艺术情操。小学美术是义务教育的一门必修的艺术教育课程,是对学生进行美育,促进开发学生智力、创造力和美术修养发展的重要途径。美术教学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学生学习的压力,拓展了学校教育范围,让学生在学校学得更多的知识,而小学阶段作为学生想象力最为丰富阶段,在教学中运用恰当方法培养学生兴趣,有利于让学生通过学习艺术,获得人文熏陶。  关键词:小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