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2004-2006年疟疾环境影响因素研究

来源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qqqqw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研究安徽省2004-2006年疟疾传播的相关环境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空间分析技术建立安徽省乡镇尺度疟疾疫情环境影响因素空间数据库,综合应用主成分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2004-2006年安徽省疟疾疫情呈现地区聚集性,淮北地区疫情逐年加重.乡镇尺度疟疾疫情主要与当地温度、降雨量、归一化差值植被指数和海拔等因素有关."年最低气温(温度系列指标的第4主成分)"每升高1个单位,疟疾发生的可能性减少33%;"年降雨总量(降雨量系列指标的第1主成分)"每增加1个单位,疟疾发生的可能性将减少27%;"海拔"每升高10m,疟疾发生的可能性减少2%;而归一化差值植被指数与疟疾发生可能性的关系与前3个因素不同,每增加1个单位,疟疾发生的可能性将增加3.28倍.结论 2004-2006年安徽省淮北地区是该省2000年以来疟疾疫情回升后出现的新时空聚集区,淮北地区的地形地貌、温度、降雨量等自然环境因素影响其疟疾发病水平,这将为进一步探索研究2000年后以安徽省为代表的中国中部地区疟疾回升的主要原因提供重要参考。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PDCA循环法对降低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感染的作用。方法应用PDCA循环法对中心静脉导管患者进行管理,观察其对降低医院感染的效果。结果用PDCA循环法对中心静脉导管插管
第八届国际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汉坦病毒肺综合征(HPS)和汉坦病毒(HV)学术会议于2010年5月20-22日在希腊首都雅典举行.大会共收到学术论文157篇,其中大会报告51篇.主要包括有关近年来HFRS/HPS病原学、流行病学、发病机制以及诊断治疗等一些新的研究进展.会议学术报告相关内容简述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