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克的往事岁月

来源 :大飞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xfylh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世界航空业发展的风云变幻中,波音、罗罗、GE这些百年老店至今傲视群雄,它们用自身的奋斗书写了华丽的篇章。但也有些当年咤叱风云、辉煌一时的航空企业,由于种种原因,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由荷兰著名飞机设计师兼飞行员安东尼·福克创立的福克飞机公司就是其中之一。
  一战初露锋芒
  1910年圣诞节前夕,在德国的巴登巴登,福克驾驶自己设计制造的“蜘蛛”飞机飞上蓝天。这是福克第一次设计制造飞机,也是他第一次驾驶自己的飞机飞行。后来,他回忆说:“当我操纵这架自己制造的飞机飞离地面几百英尺时,高兴得心都快跳出来了。”
  1890年,福克出生在印度尼西亚的爪哇,父亲是一名荷兰咖啡种植园主。学生时代,福克就喜欢上了航空,制作过几百架纸质和木质飞机模型。1908年,他在布鲁塞尔第一次看见飞机,更激起了他对航空的兴趣。后来,他进入德国一家航空训练学校学习飞行。在一架与别人共同设计的单翼机上,福克首次实现了飞行的梦想。
  随着时间的推移,福克的飞行技术越来越娴熟。1911年,他已能表演8字飞行和停车着陆等动作了。当年,他获得德国航空协会颁发的飞行员执照,成为当时最优秀的飞行员之一。
  1912年,福克在柏林创办了一家小型飞机厂,开始自己设计制造飞机。为提高飞机质量,福克亲力亲为,驾驶飞机在飞行中考察其性能,及时发现缺陷,提出改进措施,这使得福克飞机的性能逐步提高,受到航空界的关注。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使福克飞机的订单大增,教练机、战斗机、观测机相继投入批量生产。战争期间,福克工厂共生产各类飞机3500多架。
  在此期间,福克还发明了机枪射击协调器,它能够使飞机在开枪时与螺旋桨旋转协调动作,不至于把子弹射到桨叶上。1914年,法国人首次将机枪安装在飞机上,但一开始只能横向射击。后来,他们在螺旋桨上安装了金属滑板,使机枪也能向前射击,当子弹碰到金属滑板时会反弹出去,起到保护螺旋桨的作用。
  福克的机枪射击协调器是一种新型的凸轮系统,它的诀窍在于,当桨叶与枪管形成一条直线时,机枪自动停止射击,这就避免子弹撞击桨叶。福克的发明用在飞机上后,使德国空军的攻击能力大为提高,而对协约国来说却成了“福克灾难”。
  “福克灾难”从1915年7月开始闻名于世。当时,德国飞行员驾驶装有机枪射击协调器的福克E.I飞机击落了一架法国战斗机,从此名声大振。后来的航空史家评论说,就“福克灾难”而言,机枪射击协调器的作用比飞机本身的作用似乎更大一些,但福克飞机的作用也不可低估。
  事实上,福克作为飞机制造商,对这场战争一直持中立态度。德国人曾动员福克亲自驾机参战,以振军威,被福克以中立为由拒绝。他还拒绝加入德国籍。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福克设计制造的著名战斗机有福克E.III、E.IV、Dr.1和D.VII等。
  1919年,福克回到荷兰,创办了福克飞机公司,既生产军用飞机,也生产民用飞机。福克将F.2民用飞机卖给荷兰航空公司和德国航空公司,荷兰航空公司以两架F.2飞机起家,后来成为世界知名的大型航空公司。
  曾经的辉煌
  在20世纪20~30年代,福克的运输机在欧洲被广泛使用。1932年,福克制造的F.18飞机,使用于荷兰至印度尼西亚航线,创造了飞行时间73小时34分钟的纪录。
  1920年,福克推出了福克C.II民用客机,这是福克推出的第一架商用飞机,仅能载两名旅客。1922年,福克F.4飞机成功地进行了第一次横跨美洲大陆的不着陆飞行。如今,这架飞机陈列在美国华盛顿国家航空航天博物馆。
  福克在一战中就与美国军方建立了良好的关系,当他看到美国的航空市场日趋发达,便决心进军美国。
  1924年,福克在美国创办了福克美国分公司——大西洋飞机公司。福克F.VIIb-3m三发客机于1925年3月12日首飞成功。该机乘员3人,动力装置是3台242千瓦的莱特活塞发动机,最高巡航速度207千米/小时,航程850千米,实用升限3100米,最多可载10名乘客或6副担架。
  福克F.VIIb-3m是应荷兰航空公司的要求研制的,在一台发动机停车的情况下依然能够承载10名乘客。福克F.VIIb-3m飞机进行了许多飞行探险,许多著名飞行员驾驶该型飞机进行了创纪录飞行,美国著名探险家伯德1926年的北极探险和1929年的南极探险使用的就是这款机型。


  1928年5月,被命名为“南十字军”的福克F.VIIb-3m飞机由澳大利亚著名飞行员查尔斯·金斯福德·史密斯驾驶,由旧金山出发,进行首次穿越南太平洋的飞行。尔后,他又由东向西飞越太平洋,最后回到出发地,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在环球飞行途中飞越赤道的人。
  1927年至1933年是福克公司最为辉煌的时期。当时,泛美、美利坚、东方及西北几家举足轻重的航空公司主要使用福克飞机。在鼎盛时期,有29个国家的89家航空公司运营着福克飞机,一时风光无限。
  然而,当飞机结构全金属时代来临时,福克公司没有及时跟上世界航空技术的发展潮流,而是一直固守着钢管焊接机身和木质机翼的结构工艺。1933年2月8日,波音公司研制的全金属双发单翼客机波音247首飞成功,开创现代民航客机的先河。1933年起,道格拉斯推出DC-1、DC-2和DC-3全金属飞机,迅速占领了市场。1939年12月23日,福克在美国纽约去世,享年仅49岁。
  后福克时代
  福克去世后,福克飞机公司对新机种的设计、制造并未停止。二战中,福克公司在荷兰的厂房损毁。1951年,福克公司在阿姆斯特丹机场附近重建。新福克紧跟世界民航市场潮流,瞄准支线客机市场,并联合欧洲一些航空企业共同研制新机型,取得了一些成果。   福克重建后推出的第一款商用机型是福克F27“友谊”。该机型结构为梯形上单翼,安装两台罗罗公司达特Mk.552涡轮螺旋桨发动机。F27载客60人,最大飞行速度480千米/小时,最大航程2600千米。
  在欧洲,F27是比较成功的短航程机型,受到众多航空公司的青睐,有63个国家的168个用户使用。F27也是欧洲合作的产物,法国达索公司承担了后段机身生产,德国MBB公司生产襟副翼,比利时航空制造公司生产外翼段。
  1955年11月24日,F27原型机成功首飞。该机型还被用作军用运输机(绰号“运兵船”)和海上巡逻机(绰号“海上执行者”)。F27在美国授权制造,即仙童-希勒FH-227。F27一共制造了786架,1986年停产。
  F50是F27的后继机,采用了先进的电子设备和新型复合材料,1985年12月28日首飞,1987年5月取得型号合格证。当年7月,首架飞机交付澳大利亚安塞特航空公司。截至2006年,共有171架福克F50飞机在航线上运营。
  F28“伙伴”是在F27基础上推出喷气客机。福克公司1962年4月宣布将与其他几家欧洲航空制造企业共同研发新机型,荷兰及德国政府亦分别提供研究经费,飞机的前、后机身段、机翼等分别在英国、荷兰、德国生产。
  该机结构为下单翼,T形尾翼,后机身两侧安装两台罗罗公司“斯贝”涡扇发动机,巡航速度比F27大幅度提高,可达843千米/小时,搭乘65名旅客,航程可达2743千米。F28-1000 原型机于1967年5月9日首飞,1969年2月24日交付德国LTU航空公司投入运营。
  在F28-1000的基础上,福克公司相继推出了F28-2000、F28-4000、F28-6000等改进机型。值得一提的是,F28-6000先后获得荷兰、德国、英国和美国的型号合格证。该机型共交付241架,主要用户有阿根廷、美国、印尼、西班牙等39个国家和地区的51家航空公司。
  福克F100是由福克公司制造的双发涡扇100座喷气客机,该机造型近似MD-80/MD-90飞机。F100由福克F28发展而来,是福克系列飞机中载客量最多、机身最长的飞机。
  福克F100最突出的是全数字玻璃座舱,采用ARINC700系列航空电子设备和彩色阴极射线管显示器,取代了传统的指针式仪表,体现了20世纪80年代中期世界先进水平。
  1987年10月20日,F100获得荷兰民航局颁发的型号合格证,1988年2月交付首家客户瑞士航空公司。荷兰航空公司、巴西天马航空公司等是F100的主要客户。至1997年停产时,福克公司共生产了283架F100。2012年7月,仍有156架F100飞机在世界各地运营。
  相比其它同类型飞机,F100的飞行效率、可靠性更好,容易操控,还非常省油。F100一开始销售情况尚好,福克公司顺势研制其缩小型F70。但当时世界支线飞机生产能力过剩,竞争激烈,F70的销售未达到预期的目标,而F100又受到波音和空客的挤压,销售受阻。


  1987年,福克公司经营出现困难,荷兰政府斥资帮助福克渡过难关,但要求福克寻找一家战略合作伙伴。经过长期而艰苦的谈判,1993年德国宇航公司收购福克公司51%的股份,福克成为德国宇航公司的子公司。
  1996年1月,由于自身亏损严重,德国宇航公司宣布停止对福克的财务资助,福克公司被迫申请破产保护。后来,福克由斯托克宇航集团接管,斯托克集团将部分业务重组后成立集团子公司福克技术公司,该公司包括4家分公司,即福克飞机服务与产品支援分公司、福克Elmo分公司、福克起落架分公司以及福克航空结构分公司。
  2015年7月,英国吉凯恩集团宣布收购荷兰福克技术公司,“福克”品牌被保留,公司总部仍位于荷兰。
其他文献
【摘 要】在网络信息不断普及的情况下,基础传送带也在不断的更新和演进,这主要得意于网IP化以及业务IP化趋势的发展。现在我国的城域传送网在被一些普通额宽带用户和企事业单位用户推动着不断的转型,普通宽带用户和L2VPN业务的接入量及速度都在提升,以太网专线和新兴宽带数据业务在一些企事业单位的发展。在此类形势下,分组传送网——PTN便成为运行商减少成本投入、解决多业务共存的必然选择。本文简要的对基于P
孙轶出生于普通工人家庭,父亲早年在大山深处从事地质探矿工作,母亲是一名普通的工厂职工。1998年,22岁的孙轶从中国民航大学空中管制专业毕业,来到华东空管局空管中心塔台进近管制室。  最初梦想:流量管理创新  华东上空历来是中国最繁忙的天空之一,在虹桥塔台,孙轶跟着带教师父跟班见习,从第一次拿起话筒指挥第一架飞机开始,一天天面对着越来越密集的进出港航班,他早早便有了一个关于空中流量管理技术创新的梦
2005~2015年是百年波音发展史上的重要10年。在此期间,波音尽管面临重重困难和挑战,但终能化危为机,继续保持在世界民机市场的领导地位。  2016年2月,詹姆斯·迈克纳尼卸任波音公司董事长一职。由此,麦克纳尼在波音长达10年的领导生涯正式结束。通过波音近10年的发展变化,我们或许可以从中看出麦克纳尼的不凡之处。  受命于危难之际  本世纪初,波音的发展内外受困,其在全球航空业的领导地位受到了
伴随不断深入的社会化进程,人们更加频繁的进行了日常通信交流,同时逐渐增加了信息需求量,加快了通信工程的发展速度,通信工程运输技术也得到了更加广泛的运用,并且与人们的工作生
上世纪90年代开始,航空制造业两大巨头围绕400座以上超大型客机展开激烈争夺。空客推出的A380结束了波音747对超大型客机市场长达近40年的垄断,获得了“世界上最大客机”的桂冠。但从销售成绩看,A380远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更不用说超过波音747的辉煌。四发客机的未来将会如何,人们正拭目以待。  半个世纪的传奇  1969年2月9日是波音公司历史上一个有着特殊意义的日子。这一天,波音747首飞成
期刊
2012年初冬,一个偶然的机会,我与米毅有过一次深谈。那时,他正带领着C919大型客机试飞大纲编制团队,忙于梳理试飞规划。  一转眼,3年过去了,依旧是同一间办公室,米毅还是带着同一副眼镜,但已成长为中国商飞民用飞机试飞中心核心业务部门的负责人。我惊喜于他的成长,也讶异于他一成不变的谦虚稳重。米毅就是这样的人,无论身处的环境和工作身份如何变换,他的那份踏实、诚挚总是写在脸上。  “太有意思了”  
似惊雷一声巨响,地动山摇。当人们惊恐未定,几分钟之后,又听到一阵响亮的呼喊声、掌声、笑声……  这是怎么啦?原来,这巨响来自那高耸的大厅内。那里正在进行一场扣人心弦的静力试验——飞机“体能测试”。  传统又现代  据史料记载,500多年前,著名的意大利画家、发明家达·芬奇及物理学家伽利略先后做过全尺寸的结构静力试验。虽然那时的试验设施很简单,试验方法也有些粗糙,但相比复杂构件的受力分析与繁杂的计算
俄罗斯有一个著名的航空博物馆,西方国家称之为“冷战圣地”,这里不仅有上世纪苏联研制过的所有军用飞机,还展出了1960年5月1日驾驶U-2间谍飞机在苏联上空执行侦察任务时被击落的美国飞行员弗朗西斯·盖里·鲍尔斯穿过的飞行服。  浓缩的历史  博物馆的正式名称是“俄罗斯空军中央博物馆”,坐落在莫斯科以西37公里的加加林空军学院里。不久前,我随中国航空学会代表团一起前往参观,主人为到访的中国客人特意安排
【摘 要】现阶段,我们已经处于3G时代,网络通信业务的发展趋势越加明显,这主要得益于网IP化优势的凸显,对现代技术的发展起到一个推动的作用,在整个新技术发展的过程中占据优势地位,所以,IP业务的有效利用是新技术能否得以长足发展的重要标志。本文结合PTN设备的研发现状,简要的探析了PTN在城域网中的应用,希望能够对PTN的发展及完善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城域传送网 PTN 应用  一、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