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工程项目教学法在单片机课程教学中的运用

来源 :成才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ubao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工程项目教学法,是师生通过实施一个完整的工程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是实践导向教学法中的一种。它体现了先进的职业教育观念,代表了教学改革的方向,它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与实践能力的有效方法,是又好又快地培养“落地型”技能人才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工程项目教学法;“做中教”;实践能力
  
  一、 引论
  
  为贯彻《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缓解国内劳动力市场技能型人才紧缺的现状,为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服务,知识经济呼唤培养更多的应用技能型人才。而应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必须依靠创新教育,作为创新教育主渠道的课堂教学,是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的重要途径和主要环节。
  由于单片机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对于中职学生如按传统教学的陈规,他们在校或毕业已无法面对新世纪的挑战:他们学习兴趣不高;他们信心不足;他们不能很好地解决实际问题;他们应聘就业时“底气”不足……面对这些问题,作为中职教育的教师,我们责无旁贷, 我们应大胆运用以培养能力为核心的工程项目教学法,让学生在学好基础知识的同时,迅速掌握单片机的设计应用技术,实践证明,在单片机课程教学中充分运用工程项目教学法,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与实践能力的有效方法,也是培养“落地型”技能人才的有效途径。
  以下从几方面谈谈我这些年来教与学的体会,愿与同行共探讨。
  
  二、 教材的选定与内容的编辑
  
  教师选定的教材必需着重从中职教育出发,内容力求深入浅出,尽量结合实例说明问题,力争让学生“看则能用,用则能成”。它还应让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常常体会到成功的乐趣,而不是常常遇到的挫折。
  因此,单片机课程内容在教学教案编辑时最好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基础知识训练模块,指的是单片机基础知识(包括数制与数制转换、单片机基本电路、中断、定时、串行及接口等);另一部分是综合工程项目训练模块,指的就是本文重点指出的工程项目教学法中实际的工程项目问题(它包含了软件、硬件的实际问题)。这部分内容可以锻炼学生据工程项目要求,查找有关资料,学习单元电路的使用方法,实现功能及性能指标、所需条件;再分析该单元电路在本工程项目是否有用;协调它与前后模块的接口,实现硬件、软件的设计,最终学会了按工程要求进行方案设计,软件、硬件设计和安装调试等。这样能使学生尽快从课堂走向工程实际,使学生迅速掌握单片机的设计应用技术,从而培养出又好又快的“落地型”应用技能人才。
  
  三、 在工程项目化、模块化教学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技能水平
  
  传统单片机教学有一个很大的缺点,就是理论知识与技能训练间的联系不够密切。知识与技能之间、理论与实践之间的步调不能一致,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应用工程项目教学法能很好解决这一问题。因为每一模块都由若干实践操作课题组成,且每一课题都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和要求,因此这就为工程项目教学法提供了“施展拳脚”的平台。在每一工程项目模块的教学中,我们可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灵活地分配理论和实践课时,适时控制教学进度,选择一个理论和实践的最佳结合点进行教学,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即学即用”的优点。进一步打破教师台上讲,学生坐中学的传统教学模式,推动教师“做中教”、学生“做中学”,从而提升广大教师的实践能力,也使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都得到相应的提高,大大提升学生的技能水平。
  
  四、 工程项目教学法运用在单片机课程中的实施步骤
  
  1. 先进行基础知识训练模块内容的教学。在电脑上应用软件进行编程及仿真实操,主要目的是为软件编程打好基础。我们一定要在实践场地上“大做文章”,运用多媒体化的教学方式,在仿真演示中模拟控制与显示,这样,学生通过现场模拟演示,既能明确各工控间的要求及关系,又能熟知工控间的软、硬件的要求。既可以熟悉软件编程及硬件接口等的要求,又开阔了眼界,锻炼了能力。
  2. 紧接着进行纵合工程项目训练模块的教学。即按工程项目选取的内容和要求,师生先共同分析、拟定电路(教师最后总结),再让学生据电路原理图,识别、选定元器件,并在万能板上搭接电路(最好IC位放置IC底架,便于检修),这一步对学生的“硬件”认知及培养系统设计理念很有帮助。
  3. 按工程项目要求及选定的电路结构,分别进行编写程序,仿真程序,调试程序和烧录程序等。
  4. 在搭好的“工程项目板”上通电调试,验证是否符合工程项目要求等。
  
  五、 工程项目教学中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1. 注意按照循序渐进、由浅入深进行。从简单工程项目过渡到复杂工程项目展开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学有成就感,增强学习的兴趣。
  2. 注意精选工程项目。因为精选工程项目是教学成功的关键。因此要求教师深入生产、生活一线调查研究后,结合学生的知识、经验,精选一些既能体现教学内容和培养目标,同时又有发展前景与实际应用价值的工程目标任务。
  3. 注意理论知识在“做中教”的讲授时机和选择。工程项目教学法注重实践和操作,但并不否定理论,因为单片机技能的操作实践离不开专业理论知识的指导。为了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和操作能力,我们一定要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与掌握。因此,在工程项目教学中,教师应找准时机,切入一些“必需”、“够用”、“实用”的理论知识(如指令等),作为学生完成技能的基础保障,充分发挥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从而实现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方式。达到教师“做中教”、学生“做中学”的目的。
  4. 注重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单片机操作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根据工程项目要求,在原有技能的基础上,积极思考,广泛搜集资料,互相交流,灵活运用不同编程及指令方法,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创新单片机的制作,既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同时也可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5. 注重训练学生的发散性创造思维。根据学生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教师可设计一些富有想象空间、创新意义、发展余地的问题,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大胆地提出自己的见解或主张,鼓励他们用不同方式解决问题,以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例如,“跑马灯”的制作。通过理论知识的学习与亲手编程操作的实践后学生很快便能掌握“跑马灯”的编程方法与技巧了。这时我们不妨“趁热打铁”,引导他们跳出“跑马灯”的局限,在想象的天空里浮想联翩,纵横驰骋,尽可能多地捕捉一些与“跑马灯”有类似特征的“样式”,如“波浪灯”、“ 呼吸灯”等。此时我们还应进一步“因势利导”,及时帮助他们推导出这些“新样式”的制作技术与技巧。
  
  六、 进行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和考核
  
  1. 注重对学生实践过程的评价。学生光会编程的操作技能,还不能算得上是一个合格的复合技能型人才。因为单片机应用技能涉及强、弱电知识,摸拟、数字电子技术知识,软、硬件控制方面的知识等。为了促进学生全面、综合、协调发展,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就必须注重这方面能力的培养,在阶段性考核学期性考核时,也应将这些内容列入考查的范畴。
  2. 采用理论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的考试方式。考试作为学生评价体系的重要指标,对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都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用理论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的考试方式,学生只需用部分时间进行识记,充分展示了学生理论知识的运用能力和实际的操作能力,使抽象的理论变成具体的实物,学生的兴趣被激活。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培养出与时俱进、社会所需的人才。
  (广东省理工职业技术学校)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