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从钢结构工程的工厂制作和现场安装两个阶段论述了施工质量的控制要求,并着重阐述了焊接连接、高强螺栓连接以及除锈涂装等五个方面的质量控制要求。
关键词:钢结构 施工 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O213.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高层建筑也逐渐成为大中城市的亮点,各种风格的建筑群体也屹然耸立、掘地而起。目前高度在104m以上的高层建筑超过100幢,分布在上海、广州、北京、深圳等20个大城市,其中以上海为最多,1998年建成的金茂大厦(88层,420.5m),2008年建成的环球金融中心(101层,492米)及正在建设的上海中心,这些都是钢结构为主体的高层建筑。
而钢结构施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工程结构的安全,所以质量监控是施工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工作内容。下面我从两个阶段简单阐述一下钢结构工程质量控制的要点。
钢结构工程的工厂制作阶段的质量控制
2.1原材料的质量控制
钢材进厂时必须有厂家提供的材质证明单和质量保证单,对于设计有特殊要求的要根据具体要求对材料进行复验,如材质,常规用钢材材质一般为Q235B及Q345B,对于Q345C、Q345D、Q345E的材料就要进行不同温度下的冲击韧性的复验,还有些工程对钢板性能有Z15的要求,也需要对材料进行复验。对于大尺寸的成品焊接钢管及方管还需要对其的对接焊缝进行无损探伤检验,以检验其焊缝是否百分之百的全熔透对接。
钢结构工程原材料的检验是质量控制的源头,是非常关键的一步。
2.2构件加工过程的质量控制
钢结构构件的工厂制作的依据为施工详图和制作工艺要领,其中施工详图为构件详图,详细标示了零部件的加工尺寸及组装尺寸,而工艺要领则是与施工详图对应的下料组装焊接等各个工序的制作要求,譬如切割工序中哪种板厚采用剪切,哪种规格采用数控火焰切割以及不同设备的加工能力及精度;焊接工序中哪些构件采用全熔透焊接,哪些构件采用双面贴角焊接等等。施工详图的准确性与工艺要领的合理性是保证构件加工质量的前提,因此前期的施工详图的准备工作必须充分,在完全领会设计图的基础上对详图进行转化,同时要结合车间设备的加工能力和施工工艺保证构件的可操作性。对于复杂结构出现的新的工艺要进行试验评定,检验该工艺是否合理,是否能够满足设计要求。
钢结构构架的加工流程主要为:下料→调直→组装→焊接→探伤→矫正→钻孔→除锈→涂装,其中探伤是钢结构工程制作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对于不同的焊缝要求采取不同的探伤方法,对于板材及型钢的对接焊缝,均要求百分之百的超声波探伤。根据不同的构件形式工艺流程也并非完全相同,但是无论对于每个工序都要进行检查,包括自检和专检,不能让任何一项不合格流入下一个工序,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涂装是车间制作的最后一道工序,涂装前彻底清除构件表面的泥土、油污等杂物;涂装施工应在无尘、干燥的环境中进行,且温度、湿度符合规范要求;涂刷遍数及涂层厚度要符合设计要求;严格进行外观检查验收,保证涂装质量符合规范及标准要求。
2.3构件出厂检验
构件在工厂制作完毕后,在经过质控部门的专检合格及监理的检验合格后对构件按要求进行包装,并对应构件号粘贴合格证,出厂时一并检查出厂合格证和无损检测报告等资料,同时对应详细的构打包清单等资料,以便安装现场人员查验。
钢结构的制作加工是一个要求精益求精的过程,每一幢建筑物的外形尺寸都以米为计量单位,而组成该建筑的钢结构构件要精确到mm,因此每一个焊接变形都要经过多次的矫正才能满足规范的公差要求,每个工序的尺寸严格把关才能是保证构件现场安装的顺利进行的重要前提。
3、钢结构安装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3.1地脚螺栓的预埋及测量控制
地脚螺栓的预埋质量直接影响钢结构的安装质量,控制好地脚螺栓的位置、垂直度、长度和标高,对于减少扩孔及调整工作量(甚至避免返工),提高结构安装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地脚螺栓的预埋方法可采用直接预埋法,也可采用预留孔法。基础砼浇筑前监理工程师必须严格检查预埋螺栓施工方法的合理性、可靠性,以及各项实测指标是否在规范规定范围内。
在基础检验合格后,构件方可起吊进行安装。在柱子安装完毕后,要检测与相邻轴线之间的水平垂直距离,测量各相关控制点的位置是否正确,以保证柱间其他构件如梁和支撑的顺利安装。
3.2螺栓安装质量的控制
钢结构工程中螺栓连接一般用高强螺栓和普通螺栓,普通螺栓连接,每个螺栓一端不得垫2个以上垫片,螺栓孔不得用气割扩孔,螺栓拧紧后外露螺纹不得少于2个螺距;高强螺栓使用前我们检查螺栓的合格证和复试单,安装过程中板叠接触面应平整,接触面必须大于75%,边缘缝隙不得大于0.8mm,高强螺栓应自由穿入,不得敲打和扩孔;高强螺栓不得作为临时安装螺栓,螺栓拧紧应按一个方向施拧,当天安装的应终拧完毕,终拧完毕应逐个检查,对欠拧、超拧的应进行补拧或更换。在高强螺栓施工中,经常出现以下情况:(l)高强度螺栓有以次充好现象,(用普通精制螺栓代替高强度螺栓);(2)高强度螺栓连接面处理达不到规范规定要求,包括表面处理情况,平整密贴情况,螺栓孔质量情况等;(3)高强度螺栓施拧不按规范规定进行,如不分初拧、终拧而一次完成,不用扭矩扳手、全凭主观估计等。对于以上普遍的存在的的现象必须纠正,严格控制,不留任何的质量安全隐患。
3.3焊接质量的控制
钢结构施焊前,对焊条的合格证进行检查,按说明书要求使用,焊缝表面不得有裂纹、焊瘤,一、二焊缝不得有气孔、夹渣、弧坑裂纹,一级焊缝不得有咬边、未满焊等缺陷,一、二级焊缝按要求进行无损检测,在规定的焊缝及部位要检查焊工的钢印。不合格的焊缝不得擅自处理,定出修改工艺后再处理,同一部位的焊缝返修次数不宜超过2次。
钢结构现场焊接的条件存在一定的难操作性和局限性,而且大部分需要手工焊,尤其对于要求较高的全熔透焊缝,这就必须要求技术水平精湛、现场操作经验丰富的焊工才能完成。
现场的焊接质量要严格控制,根据不同部位的焊缝要求进行不同的检验,必须满足设计要求。
3.4涂装工程的质量控制
现场构件安装完毕后对于焊接部位或吊装过程中对涂层损坏处要进行细致处理,按照设计要求进行补涂。对于有防火要求根据不同的防火等级要对整个钢结构构件进行防火处理,譬如涂防火涂料等。
除锈和涂装质量的合格与否直接影响钢结构今后使用期间的维护费用,还影响钢结构工程的使用寿命、结构安全及发生火灾时的耐火时间。因此涂装工程的质量控制也是不容忽视和小视的环节。
4、结束语
随着钢结构在高层建筑中越来越广泛的应用,钢结构的质量控制显得尤为重要,以上这些只是我在几年的工作中积累的一点浅薄的认识,随着今后设计水平和施工水平不断的进步和更新,相信我也将在今后的工作中学到更多的知识和积累更丰富的经验。
【参考文献】
GB50205-2001,《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及验收规范》
《钢结构制作安装手册》沈祖炎主编,中国建筑工業出版社,1998
关键词:钢结构 施工 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O213.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高层建筑也逐渐成为大中城市的亮点,各种风格的建筑群体也屹然耸立、掘地而起。目前高度在104m以上的高层建筑超过100幢,分布在上海、广州、北京、深圳等20个大城市,其中以上海为最多,1998年建成的金茂大厦(88层,420.5m),2008年建成的环球金融中心(101层,492米)及正在建设的上海中心,这些都是钢结构为主体的高层建筑。
而钢结构施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工程结构的安全,所以质量监控是施工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工作内容。下面我从两个阶段简单阐述一下钢结构工程质量控制的要点。
钢结构工程的工厂制作阶段的质量控制
2.1原材料的质量控制
钢材进厂时必须有厂家提供的材质证明单和质量保证单,对于设计有特殊要求的要根据具体要求对材料进行复验,如材质,常规用钢材材质一般为Q235B及Q345B,对于Q345C、Q345D、Q345E的材料就要进行不同温度下的冲击韧性的复验,还有些工程对钢板性能有Z15的要求,也需要对材料进行复验。对于大尺寸的成品焊接钢管及方管还需要对其的对接焊缝进行无损探伤检验,以检验其焊缝是否百分之百的全熔透对接。
钢结构工程原材料的检验是质量控制的源头,是非常关键的一步。
2.2构件加工过程的质量控制
钢结构构件的工厂制作的依据为施工详图和制作工艺要领,其中施工详图为构件详图,详细标示了零部件的加工尺寸及组装尺寸,而工艺要领则是与施工详图对应的下料组装焊接等各个工序的制作要求,譬如切割工序中哪种板厚采用剪切,哪种规格采用数控火焰切割以及不同设备的加工能力及精度;焊接工序中哪些构件采用全熔透焊接,哪些构件采用双面贴角焊接等等。施工详图的准确性与工艺要领的合理性是保证构件加工质量的前提,因此前期的施工详图的准备工作必须充分,在完全领会设计图的基础上对详图进行转化,同时要结合车间设备的加工能力和施工工艺保证构件的可操作性。对于复杂结构出现的新的工艺要进行试验评定,检验该工艺是否合理,是否能够满足设计要求。
钢结构构架的加工流程主要为:下料→调直→组装→焊接→探伤→矫正→钻孔→除锈→涂装,其中探伤是钢结构工程制作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对于不同的焊缝要求采取不同的探伤方法,对于板材及型钢的对接焊缝,均要求百分之百的超声波探伤。根据不同的构件形式工艺流程也并非完全相同,但是无论对于每个工序都要进行检查,包括自检和专检,不能让任何一项不合格流入下一个工序,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涂装是车间制作的最后一道工序,涂装前彻底清除构件表面的泥土、油污等杂物;涂装施工应在无尘、干燥的环境中进行,且温度、湿度符合规范要求;涂刷遍数及涂层厚度要符合设计要求;严格进行外观检查验收,保证涂装质量符合规范及标准要求。
2.3构件出厂检验
构件在工厂制作完毕后,在经过质控部门的专检合格及监理的检验合格后对构件按要求进行包装,并对应构件号粘贴合格证,出厂时一并检查出厂合格证和无损检测报告等资料,同时对应详细的构打包清单等资料,以便安装现场人员查验。
钢结构的制作加工是一个要求精益求精的过程,每一幢建筑物的外形尺寸都以米为计量单位,而组成该建筑的钢结构构件要精确到mm,因此每一个焊接变形都要经过多次的矫正才能满足规范的公差要求,每个工序的尺寸严格把关才能是保证构件现场安装的顺利进行的重要前提。
3、钢结构安装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3.1地脚螺栓的预埋及测量控制
地脚螺栓的预埋质量直接影响钢结构的安装质量,控制好地脚螺栓的位置、垂直度、长度和标高,对于减少扩孔及调整工作量(甚至避免返工),提高结构安装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地脚螺栓的预埋方法可采用直接预埋法,也可采用预留孔法。基础砼浇筑前监理工程师必须严格检查预埋螺栓施工方法的合理性、可靠性,以及各项实测指标是否在规范规定范围内。
在基础检验合格后,构件方可起吊进行安装。在柱子安装完毕后,要检测与相邻轴线之间的水平垂直距离,测量各相关控制点的位置是否正确,以保证柱间其他构件如梁和支撑的顺利安装。
3.2螺栓安装质量的控制
钢结构工程中螺栓连接一般用高强螺栓和普通螺栓,普通螺栓连接,每个螺栓一端不得垫2个以上垫片,螺栓孔不得用气割扩孔,螺栓拧紧后外露螺纹不得少于2个螺距;高强螺栓使用前我们检查螺栓的合格证和复试单,安装过程中板叠接触面应平整,接触面必须大于75%,边缘缝隙不得大于0.8mm,高强螺栓应自由穿入,不得敲打和扩孔;高强螺栓不得作为临时安装螺栓,螺栓拧紧应按一个方向施拧,当天安装的应终拧完毕,终拧完毕应逐个检查,对欠拧、超拧的应进行补拧或更换。在高强螺栓施工中,经常出现以下情况:(l)高强度螺栓有以次充好现象,(用普通精制螺栓代替高强度螺栓);(2)高强度螺栓连接面处理达不到规范规定要求,包括表面处理情况,平整密贴情况,螺栓孔质量情况等;(3)高强度螺栓施拧不按规范规定进行,如不分初拧、终拧而一次完成,不用扭矩扳手、全凭主观估计等。对于以上普遍的存在的的现象必须纠正,严格控制,不留任何的质量安全隐患。
3.3焊接质量的控制
钢结构施焊前,对焊条的合格证进行检查,按说明书要求使用,焊缝表面不得有裂纹、焊瘤,一、二焊缝不得有气孔、夹渣、弧坑裂纹,一级焊缝不得有咬边、未满焊等缺陷,一、二级焊缝按要求进行无损检测,在规定的焊缝及部位要检查焊工的钢印。不合格的焊缝不得擅自处理,定出修改工艺后再处理,同一部位的焊缝返修次数不宜超过2次。
钢结构现场焊接的条件存在一定的难操作性和局限性,而且大部分需要手工焊,尤其对于要求较高的全熔透焊缝,这就必须要求技术水平精湛、现场操作经验丰富的焊工才能完成。
现场的焊接质量要严格控制,根据不同部位的焊缝要求进行不同的检验,必须满足设计要求。
3.4涂装工程的质量控制
现场构件安装完毕后对于焊接部位或吊装过程中对涂层损坏处要进行细致处理,按照设计要求进行补涂。对于有防火要求根据不同的防火等级要对整个钢结构构件进行防火处理,譬如涂防火涂料等。
除锈和涂装质量的合格与否直接影响钢结构今后使用期间的维护费用,还影响钢结构工程的使用寿命、结构安全及发生火灾时的耐火时间。因此涂装工程的质量控制也是不容忽视和小视的环节。
4、结束语
随着钢结构在高层建筑中越来越广泛的应用,钢结构的质量控制显得尤为重要,以上这些只是我在几年的工作中积累的一点浅薄的认识,随着今后设计水平和施工水平不断的进步和更新,相信我也将在今后的工作中学到更多的知识和积累更丰富的经验。
【参考文献】
GB50205-2001,《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及验收规范》
《钢结构制作安装手册》沈祖炎主编,中国建筑工業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