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星际2,暴雪的电子竞技?
2010年7月27日《星际争霸2》正式发售后的将近一个月里,在国内并没有出现人们想象中的火热。很多玩家都在困惑一件事情,为什么在Beta测试期间有那么多的比赛,而在游戏发售后,却是如此冷清?
直到8月12日,178游戏网、多玩游戏网和u9游戏网要举办星际2比赛的消息才陆续放出。而在游戏发售到8月12日这段时间里,他们都在干同样一件事情:向暴雪申请举办星际2的比赛,等待暴雪的赛事授权。
星际2赛事的审批之路
7月23日,多玩游戏网发布新闻,宣布在星际2正式发售后将举办其网站的星际2赛事:ASM。在中国竞争对手中,多玩抢了一个先手。但是让人尴尬的是,仅仅过了5天,在7月28日,该网站却宣布赛事延期,“因为暴雪官方公测后对赛事需要重新申请,所以为了获得暴雪官方更好的服务和支持并给玩家带来全新的体验,ASM组委会决定对新一届的ASM赛事做出以下调整:1将原定于8月4日举行的ASM比赛延期,延期日期我们将在稍后于赛事官网公布……” 其实,多玩游戏网忘记了星际争霸2的必经程序:获得暴雪的授权。相比起来,178游戏网和U9网就乖巧很多,他们游戏发售后决定举办比赛的第一时间就和中国暴雪进行了沟通。并开始了“审批”之路。
8月初,这几家赛事的主办方和暴雪中国电子竞技负责人刘星发送了邮件,邮件中提出了比赛申请。很快,暴雪中国给了答复,并需要申请方按照他们提供的内容要求提交比赛申请:具体的选手姓名、ID、国籍、比赛的奖金奖品、比赛的赞助商、比赛的转播方,比赛的传播方等等要求。
另外暴雪中国还同时要求,申请需要有英文版本,因为比赛是否获得授权,需要暴雪总部的审批,而非暴雪中国。
经过10天的等待,直到8月9日,暴雪中国在一封邮件中同时回复多玩游戏网、178游戏网和U9游戏网:你们的比赛获得了暴雪的授权。
不过,这个审批程序并没有结束,暴雪中国还要求赛事主办方同时书面签署—份英文授权协议,在法人签字盖章后快递暴雪中国。同时暴雪要求赛事不能对参加的选手收取报名费、总奖金不能高于5000美金、不能有电视直播。
在这一切做完后,这些网站终于可以开始自己的比赛,而星际2的比赛也终于在游戏发售后出现在中国大陆。
授权审批,暴雪的野心与隐患
对于星际2没有局域网这一暴雪的决定,有很多解读,比如暴雪为了打击盗版。而目前为止更为主流的说法是暴雪从WOW看到了在线游戏丰厚的利润从而通过打造BN平台来获取更多的利润,星际争霸2只不过是暴雪的—个实验品而已。
不管暴雪的理由是什么,这一决定的一个“副产品”就是暴雪对电子竞技赛事的控制有了根源和“坚实”的理由。
2010年s月29日,暴雪修改了他们的BN协议(战网使用条款),在第二条,“对使用BN许可的额外限制(一旦你签署了这个协议),你同意在任何情况下将不能有以下几种行为)的c款中明确规定:商业或者非盈利机构在没有得到暴雪书面授权的情况下赞助、推广或支持利用BN进行任何形式的‘电子竟技’或团体竞赛。”
8月17日,暴雪对外开放7BN上的新系统:BN比赛自助申请系统。这个系统简单描述是:赛事举办人在这里填写比赛的相关信息,并在线提交给暴雪总部。之后等待暴雪的审批。
很明显,《星际争霸2》将只能在BN上进行游戏给了暴雪控制电子竞技的一个可能,任何人耍举办比赛就必须走上文所提的流程。暴雪的游戏在中国需要审批,而现在用暴雪的游戏举办电子竞技比赛也需要暴雪的审批。
而审批,对于电子竞技来说。隐患无处不在。
一位曾经举办过星际2比赛的赛事负责人对本刊发出这样的感慨:“我们承诺给赞助商的—切难道都要受到暴雪的控制?”
从目前的审批信息来看,暴雪不但要知道比赛的主办方、转播、赞助商的等等信息,也还要知道奖金、参赛选手等等具体细节。可以说,任何一场比赛对于暴雪来说都是“透明的”,也就是有关星际2比赛的一场商业行为却因为BN协议的存在而要将所有的”商业秘密”曝光给暴雪,暴雪通过协议掌握了有关比赛的一切信息。
当然,这些所谓控制的前提仅仅是把暴雪假设成了一个“盖章”的,而且足够善良,即赛事主办方按照暴雪的格式合同提交给暴雪,暴雪就会同意。但显然暴雪是一个伟大公司也是—个精明的生意人。 北大法学院一名行政法硕士研究生对本刊说:“这种审批并不像民法上的知识产权许可,而很类似于法律上的行政许可。行政许可在法律上对许可方有多种监控方式,因为这种权力非常不稳定而且也容易产生寻租的空间。但是从我的了解来看,没有人能监督暴雪,这完全需要公司,也就是暴雪来自律。”
这种自律的另一种含义即是:暴雪将把电子竞技看成自己的事业,作为一个公司,他们不惜支出大量成本来进行赛事审批。因为他们会本着发展电子竞技、规范电子竞技的行业精神来推动星际争霸2的发展。
如果暴雪不自律呢?
“国技”的脆弱:韩国星际抗击“暴风雪”
毫无疑问,这是一场战争。
一方想要通过自己的知识产权所有者的身份“参与”韩国的电子竞技市场,而另一方却认为是他们推动了电子竞技这个产业的诞生和发展,外人不应该有非分之想。围绕着韩国的电子竞技市场,暴雪和韩国的对手们进行了近三年的较量,而在《星际争霸2》Beta和发售的前后,这场较量达到了高潮。
暴雪的进攻
这原本是一场可能不引人关注的战斗,但是却因为一次奠名其妙的国外比赛夭折而浮出水面。2010年5月底,国外某网站想领先世界举办首个《星际争霸2》比赛(由ZOTAC赞助),但因为举办星际2比赛必须经得暴雪的同意,所以他们不得不推迟计划,并等待暴雪的授权。
谁也没有想到,这条看似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新闻却因为一条有趣的评论转移了所有人的视线:”举办星际争霸2比赛,必须先经得暴雪同意?这是为什么呢?看到这条新闻。突然想起了以前KeSPA和暴雪的一些趣事。”于是。暴雪在韩国的所作所为浮出水面。
2007年(也许早在这个年份之前)《星际争霸》在韩国的火热让暴雪也想能进入这个市场。在这一年。暴雪试图和KeSPA进行谈判,希望“分一杯羹”,但遗憾的是,这次谈判并没有成功。根据之后KeSPA的披露,暴雪要求得到已经与各企业签约的各选手的相关权利。如果答应了暴雪的要求。除空军以外的11个战队都要与暴雪单独签订协议,而年薪还是由各企业支付。这是KeSPA和战队们都不能接受的结果。
而从这一刻起。暴雪的野心也暴露无遗:他们希望通过”知识产权”来进入韩国的电竞市场。简单地说,游戏属于暴雪,所以暴雪应该有—席之地。
在和KeSPA谈判后,暴雪试图通过法律 途径解决这一问题,但是韩国政府出台法律规定只要直播方拥有正版游戏光盘就可以直播比赛。
百般无奈,暴雪发现自己面对韩国的电竟势力似乎缺乏战斗力。于是他打算找一位盟友,GomTV。在暴雪找到GomTV之前,这个组织并不是韩国的主流电竟组织,尽管他们也在组织比赛,但是和MBC、OGN电视台无法相比。于是,暴雪成了GomTV所举办的比赛(GSL第三赛季)的主赞助商,并且比赛的前三名可以或权参加暴雪举办的BlizzCon。不管这背后是否有斗争,最后的结果是:KeSPA旗下的大多数俱乐部宣布拒绝参加GomTV举办的比赛;原本要前往BlizzCon的选手中,Flash最后没有参加比赛,替补JulyZerg也没有去。也许这个结果还算好,但是第四赛季,GSL彻底GG,因为没有选手参加他们的比赛。
暴雪的再战斗
对于星际2,暴雪是铁了心和KeSPA斗争到底。而握有BN的暴雪这次底气足了很多。在2010年4月底的媒体对暴雪CEO麦克·莫汉(Mike Mo rhaime)以及COO保罗·萨姆斯(Paul Sams)的采访中。暴雪透露他们不再与KeSPA进行有关星际的谈判。奠汉表示:”我们已经和KeSPA谈了3年有关知识产权的问题了,但依然没有什么进展……我们准备中止和他们的谈判并另寻合作伙伴。”同时指出了这种选择的杀手锏:“暴雪拥有《星际争霸》系列的知识产权,但这些权利没有被尊重,《星际争霸2》就要正式发布了,所以我们不可能继续这毫无希望的谈判。”
毫无疑问,在《星际争霸》中失去的,暴雪要从星际2中找回来。
而暴雪的做法依然简单,但这次却非常有效,他们再次找到了GomTV,并高调地授权给这家公司星际2的独家赛事转播权。也就是说。在韩国,只有GomTV可以举办和转播星际2的比赛,如果其他机构要转播比赛,必须有GomTV的授权。在7月27日游戏发售后,GomTV第一时间宣布了他们的星际2赛事计划——GSLZ式复活。这个赛事全年的奖金投入高达12亿韩元(折合约700万人民币,目前还没有证据显示是暴雪的赞助)。
另一方面,暴雪和大韩航空进行了深度合作。6月24日,暴雪和大韩航空在韩国举行了盛大的发布会,《星际争霸2》的宣传画印在大韩航空飞机上的场面给了中国电竞爱好者一个极大地刺激。目前为止,暴雪和大韩航空的合作范围仅限于一些正常的商业行为。但大韩航空是OSL的主赞助商,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宣传费用不可能无休止的扩大,如果大韩航空转投星际2,那这个企业对于星际的投入必然会减少,甚至砍掉。
暴雪显然在利用星际2另起炉灶,暴雪韩国的代表韩正元在于GomTV签约时就表示如果KeSPA和俱乐部进行星际2的比赛,他们更希望是保护暴雪的知识产权,选择GomTV也是因为他能够保护暴雪的知识产权。
面对如此情况,面对利益,韩国的电子竞技势力也并不是牢不可破,MSL的主办方MBC游戏频道就于6月3日宣布将和GomTV进行有关知识产权方面的谈判。尽管另一个联赛OSL并没有相关的动静。但实际上OSL联赛主办方的OGN电视台和GomTV都是CJ集团的子公司。而且OSL的赞助商是暴雪的合作伙伴:大韩航空。
KeSPA的能量与扑朔迷离的韩国电竟
面对暴雪的进攻,以KeSPA为代表的韩国电竞势力并不是毫无作为。
首先登场的是韩国文化部,《星际争霸2》在韩国的审批过程中,他们给予了无数的阻挠。 《星际争霸2》~直被他们定为“18禁”,因为“《星际争霸2》中吸烟等画面与韩国青少年保护法修正案相冲突”。当然,这些手段只是对暴雪的小考验,因为只要配合修改,星际2总会逃脱“18禁”地定级。给所有玩家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在《星际争霸2》二测开始后。星际2枪兵嘴中的烟就消失不见了。
第二个登场的是韩国公平贸易委员会(KFTC),这是一个强大的组织,是韩国政府单独设立的对垄断和不公平交易问题进行统一管理的部门,该委员会直属国务总理,并在地方设立分支机构,他调查的领域涉及金融、IT等各个方面,很多大型企业包括微软都受过他的调查。在6月20日,该机构认为暴雪的BN协议中有17项对用户不利,并要求暴雪修改。尽管目前这个调查还没有结果,但是相信这个组织的出现会让暴雪非常难受。
面对暴雪的进攻,韩国电竟的”总Boss”。韩国文化体育观光部在7月8日终于出面,他们宣布,将会制定包括电子竞技振兴法在内的一系列政策和法规支持电子竞技的在韩国的发展,7月9日《e—Sports Innovation 2.0:电子竞技中长期发展计划(2010年-2014年)》最终出台,其中一条规定为“具有公共财产性质的游戏,可以自由培养、发展为电子竞技项目,而不受到著作权的限制”,相关负责人表示他们会具体化这些条款,并明确规定“公共财产”,以此解决暴雪著作权的相关问题。
最后,看到这里,相信很多人也会问,KeSPA在那里?他们在做什么?
其实仔细想想,他们不用努力。暴雪的所作所为。KeSPA无能为力。但是他们有着自己的杀手锏:星际1和职业选手,Progamer的认证资格!而Progamer在韩国的认同度非常高,中国在韩国参加比赛的选手只要说自己是Progamer就会得到韩国人的尊敬。所以,无论星际2的比赛如何火热,这些参加比赛的选手始终是在参加商业比赛,并没有得到国家的认证,换一种说法,挣得钱很多,但这些选手并没有相应的社会地位。而这些商业比赛本身,也是—种业余联赛,而非职业联赛。
星际2,是韩国电子竞技的一道坎。到底是一次考验还是一次改变。谁都不知道,但是无论如何,作为世界电子竞技发展的样本。我们都希望韩国的电子竞技一路走好,因为唇亡齿寒。
星际2的媒体争夺战
《星际争霸2》无疑是一款伟大的游戏,而且一直被认为是中国电子竞技的“救世主”。对于媒体。尤其是网络媒体来说,错过了星际、错过了魔兽争霸3,但是他们绝对不会再错过《星际争霸2》。从来没有哪一款游戏像星际2一样,有那么多的网络游戏媒体为他建立了专区。大部分的传统游戏媒体和所有的电子竞技媒体都在做《星际争霸2》的内容。而这也意味着关于《星际争霸2》用户的争夺也是空前激烈。
玩家们才是星际2的主角
如何获得超越竞争对手的内容成了这些竞争中的媒体们抓耳挠腮的事。按照传统的游戏网站运作模式,最及时全面的官方资料和最多的游戏技巧是成功的关键。但是对于《星际2》来说,暴雪所有的资料都是公开的。而因为竞争激烈。内容叉很稀缺,所以网站同质化异常严重。尽管有很多网站在做,但是每天的内容总量却少得可怜。而游戏本身又是连续跳票,无米之炊要做出漂亮好看的技巧攻略简直难比登天。
激烈的竞争仍在继续,然而摆在眼前的是,到底除了游戏本身的内容,除了战术,除了转载还有那些内容是玩家需要的?
这其实取决于星际2的那些玩家们!
2010年7月27日《星际争霸2》正式发售后的将近一个月里,在国内并没有出现人们想象中的火热。很多玩家都在困惑一件事情,为什么在Beta测试期间有那么多的比赛,而在游戏发售后,却是如此冷清?
直到8月12日,178游戏网、多玩游戏网和u9游戏网要举办星际2比赛的消息才陆续放出。而在游戏发售到8月12日这段时间里,他们都在干同样一件事情:向暴雪申请举办星际2的比赛,等待暴雪的赛事授权。
星际2赛事的审批之路
7月23日,多玩游戏网发布新闻,宣布在星际2正式发售后将举办其网站的星际2赛事:ASM。在中国竞争对手中,多玩抢了一个先手。但是让人尴尬的是,仅仅过了5天,在7月28日,该网站却宣布赛事延期,“因为暴雪官方公测后对赛事需要重新申请,所以为了获得暴雪官方更好的服务和支持并给玩家带来全新的体验,ASM组委会决定对新一届的ASM赛事做出以下调整:1将原定于8月4日举行的ASM比赛延期,延期日期我们将在稍后于赛事官网公布……” 其实,多玩游戏网忘记了星际争霸2的必经程序:获得暴雪的授权。相比起来,178游戏网和U9网就乖巧很多,他们游戏发售后决定举办比赛的第一时间就和中国暴雪进行了沟通。并开始了“审批”之路。
8月初,这几家赛事的主办方和暴雪中国电子竞技负责人刘星发送了邮件,邮件中提出了比赛申请。很快,暴雪中国给了答复,并需要申请方按照他们提供的内容要求提交比赛申请:具体的选手姓名、ID、国籍、比赛的奖金奖品、比赛的赞助商、比赛的转播方,比赛的传播方等等要求。
另外暴雪中国还同时要求,申请需要有英文版本,因为比赛是否获得授权,需要暴雪总部的审批,而非暴雪中国。
经过10天的等待,直到8月9日,暴雪中国在一封邮件中同时回复多玩游戏网、178游戏网和U9游戏网:你们的比赛获得了暴雪的授权。
不过,这个审批程序并没有结束,暴雪中国还要求赛事主办方同时书面签署—份英文授权协议,在法人签字盖章后快递暴雪中国。同时暴雪要求赛事不能对参加的选手收取报名费、总奖金不能高于5000美金、不能有电视直播。
在这一切做完后,这些网站终于可以开始自己的比赛,而星际2的比赛也终于在游戏发售后出现在中国大陆。
授权审批,暴雪的野心与隐患
对于星际2没有局域网这一暴雪的决定,有很多解读,比如暴雪为了打击盗版。而目前为止更为主流的说法是暴雪从WOW看到了在线游戏丰厚的利润从而通过打造BN平台来获取更多的利润,星际争霸2只不过是暴雪的—个实验品而已。
不管暴雪的理由是什么,这一决定的一个“副产品”就是暴雪对电子竞技赛事的控制有了根源和“坚实”的理由。
2010年s月29日,暴雪修改了他们的BN协议(战网使用条款),在第二条,“对使用BN许可的额外限制(一旦你签署了这个协议),你同意在任何情况下将不能有以下几种行为)的c款中明确规定:商业或者非盈利机构在没有得到暴雪书面授权的情况下赞助、推广或支持利用BN进行任何形式的‘电子竟技’或团体竞赛。”
8月17日,暴雪对外开放7BN上的新系统:BN比赛自助申请系统。这个系统简单描述是:赛事举办人在这里填写比赛的相关信息,并在线提交给暴雪总部。之后等待暴雪的审批。
很明显,《星际争霸2》将只能在BN上进行游戏给了暴雪控制电子竞技的一个可能,任何人耍举办比赛就必须走上文所提的流程。暴雪的游戏在中国需要审批,而现在用暴雪的游戏举办电子竞技比赛也需要暴雪的审批。
而审批,对于电子竞技来说。隐患无处不在。
一位曾经举办过星际2比赛的赛事负责人对本刊发出这样的感慨:“我们承诺给赞助商的—切难道都要受到暴雪的控制?”
从目前的审批信息来看,暴雪不但要知道比赛的主办方、转播、赞助商的等等信息,也还要知道奖金、参赛选手等等具体细节。可以说,任何一场比赛对于暴雪来说都是“透明的”,也就是有关星际2比赛的一场商业行为却因为BN协议的存在而要将所有的”商业秘密”曝光给暴雪,暴雪通过协议掌握了有关比赛的一切信息。
当然,这些所谓控制的前提仅仅是把暴雪假设成了一个“盖章”的,而且足够善良,即赛事主办方按照暴雪的格式合同提交给暴雪,暴雪就会同意。但显然暴雪是一个伟大公司也是—个精明的生意人。 北大法学院一名行政法硕士研究生对本刊说:“这种审批并不像民法上的知识产权许可,而很类似于法律上的行政许可。行政许可在法律上对许可方有多种监控方式,因为这种权力非常不稳定而且也容易产生寻租的空间。但是从我的了解来看,没有人能监督暴雪,这完全需要公司,也就是暴雪来自律。”
这种自律的另一种含义即是:暴雪将把电子竞技看成自己的事业,作为一个公司,他们不惜支出大量成本来进行赛事审批。因为他们会本着发展电子竞技、规范电子竞技的行业精神来推动星际争霸2的发展。
如果暴雪不自律呢?
“国技”的脆弱:韩国星际抗击“暴风雪”
毫无疑问,这是一场战争。
一方想要通过自己的知识产权所有者的身份“参与”韩国的电子竞技市场,而另一方却认为是他们推动了电子竞技这个产业的诞生和发展,外人不应该有非分之想。围绕着韩国的电子竞技市场,暴雪和韩国的对手们进行了近三年的较量,而在《星际争霸2》Beta和发售的前后,这场较量达到了高潮。
暴雪的进攻
这原本是一场可能不引人关注的战斗,但是却因为一次奠名其妙的国外比赛夭折而浮出水面。2010年5月底,国外某网站想领先世界举办首个《星际争霸2》比赛(由ZOTAC赞助),但因为举办星际2比赛必须经得暴雪的同意,所以他们不得不推迟计划,并等待暴雪的授权。
谁也没有想到,这条看似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新闻却因为一条有趣的评论转移了所有人的视线:”举办星际争霸2比赛,必须先经得暴雪同意?这是为什么呢?看到这条新闻。突然想起了以前KeSPA和暴雪的一些趣事。”于是。暴雪在韩国的所作所为浮出水面。
2007年(也许早在这个年份之前)《星际争霸》在韩国的火热让暴雪也想能进入这个市场。在这一年。暴雪试图和KeSPA进行谈判,希望“分一杯羹”,但遗憾的是,这次谈判并没有成功。根据之后KeSPA的披露,暴雪要求得到已经与各企业签约的各选手的相关权利。如果答应了暴雪的要求。除空军以外的11个战队都要与暴雪单独签订协议,而年薪还是由各企业支付。这是KeSPA和战队们都不能接受的结果。
而从这一刻起。暴雪的野心也暴露无遗:他们希望通过”知识产权”来进入韩国的电竞市场。简单地说,游戏属于暴雪,所以暴雪应该有—席之地。
在和KeSPA谈判后,暴雪试图通过法律 途径解决这一问题,但是韩国政府出台法律规定只要直播方拥有正版游戏光盘就可以直播比赛。
百般无奈,暴雪发现自己面对韩国的电竟势力似乎缺乏战斗力。于是他打算找一位盟友,GomTV。在暴雪找到GomTV之前,这个组织并不是韩国的主流电竟组织,尽管他们也在组织比赛,但是和MBC、OGN电视台无法相比。于是,暴雪成了GomTV所举办的比赛(GSL第三赛季)的主赞助商,并且比赛的前三名可以或权参加暴雪举办的BlizzCon。不管这背后是否有斗争,最后的结果是:KeSPA旗下的大多数俱乐部宣布拒绝参加GomTV举办的比赛;原本要前往BlizzCon的选手中,Flash最后没有参加比赛,替补JulyZerg也没有去。也许这个结果还算好,但是第四赛季,GSL彻底GG,因为没有选手参加他们的比赛。
暴雪的再战斗
对于星际2,暴雪是铁了心和KeSPA斗争到底。而握有BN的暴雪这次底气足了很多。在2010年4月底的媒体对暴雪CEO麦克·莫汉(Mike Mo rhaime)以及COO保罗·萨姆斯(Paul Sams)的采访中。暴雪透露他们不再与KeSPA进行有关星际的谈判。奠汉表示:”我们已经和KeSPA谈了3年有关知识产权的问题了,但依然没有什么进展……我们准备中止和他们的谈判并另寻合作伙伴。”同时指出了这种选择的杀手锏:“暴雪拥有《星际争霸》系列的知识产权,但这些权利没有被尊重,《星际争霸2》就要正式发布了,所以我们不可能继续这毫无希望的谈判。”
毫无疑问,在《星际争霸》中失去的,暴雪要从星际2中找回来。
而暴雪的做法依然简单,但这次却非常有效,他们再次找到了GomTV,并高调地授权给这家公司星际2的独家赛事转播权。也就是说。在韩国,只有GomTV可以举办和转播星际2的比赛,如果其他机构要转播比赛,必须有GomTV的授权。在7月27日游戏发售后,GomTV第一时间宣布了他们的星际2赛事计划——GSLZ式复活。这个赛事全年的奖金投入高达12亿韩元(折合约700万人民币,目前还没有证据显示是暴雪的赞助)。
另一方面,暴雪和大韩航空进行了深度合作。6月24日,暴雪和大韩航空在韩国举行了盛大的发布会,《星际争霸2》的宣传画印在大韩航空飞机上的场面给了中国电竞爱好者一个极大地刺激。目前为止,暴雪和大韩航空的合作范围仅限于一些正常的商业行为。但大韩航空是OSL的主赞助商,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宣传费用不可能无休止的扩大,如果大韩航空转投星际2,那这个企业对于星际的投入必然会减少,甚至砍掉。
暴雪显然在利用星际2另起炉灶,暴雪韩国的代表韩正元在于GomTV签约时就表示如果KeSPA和俱乐部进行星际2的比赛,他们更希望是保护暴雪的知识产权,选择GomTV也是因为他能够保护暴雪的知识产权。
面对如此情况,面对利益,韩国的电子竞技势力也并不是牢不可破,MSL的主办方MBC游戏频道就于6月3日宣布将和GomTV进行有关知识产权方面的谈判。尽管另一个联赛OSL并没有相关的动静。但实际上OSL联赛主办方的OGN电视台和GomTV都是CJ集团的子公司。而且OSL的赞助商是暴雪的合作伙伴:大韩航空。
KeSPA的能量与扑朔迷离的韩国电竟
面对暴雪的进攻,以KeSPA为代表的韩国电竞势力并不是毫无作为。
首先登场的是韩国文化部,《星际争霸2》在韩国的审批过程中,他们给予了无数的阻挠。 《星际争霸2》~直被他们定为“18禁”,因为“《星际争霸2》中吸烟等画面与韩国青少年保护法修正案相冲突”。当然,这些手段只是对暴雪的小考验,因为只要配合修改,星际2总会逃脱“18禁”地定级。给所有玩家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在《星际争霸2》二测开始后。星际2枪兵嘴中的烟就消失不见了。
第二个登场的是韩国公平贸易委员会(KFTC),这是一个强大的组织,是韩国政府单独设立的对垄断和不公平交易问题进行统一管理的部门,该委员会直属国务总理,并在地方设立分支机构,他调查的领域涉及金融、IT等各个方面,很多大型企业包括微软都受过他的调查。在6月20日,该机构认为暴雪的BN协议中有17项对用户不利,并要求暴雪修改。尽管目前这个调查还没有结果,但是相信这个组织的出现会让暴雪非常难受。
面对暴雪的进攻,韩国电竟的”总Boss”。韩国文化体育观光部在7月8日终于出面,他们宣布,将会制定包括电子竞技振兴法在内的一系列政策和法规支持电子竞技的在韩国的发展,7月9日《e—Sports Innovation 2.0:电子竞技中长期发展计划(2010年-2014年)》最终出台,其中一条规定为“具有公共财产性质的游戏,可以自由培养、发展为电子竞技项目,而不受到著作权的限制”,相关负责人表示他们会具体化这些条款,并明确规定“公共财产”,以此解决暴雪著作权的相关问题。
最后,看到这里,相信很多人也会问,KeSPA在那里?他们在做什么?
其实仔细想想,他们不用努力。暴雪的所作所为。KeSPA无能为力。但是他们有着自己的杀手锏:星际1和职业选手,Progamer的认证资格!而Progamer在韩国的认同度非常高,中国在韩国参加比赛的选手只要说自己是Progamer就会得到韩国人的尊敬。所以,无论星际2的比赛如何火热,这些参加比赛的选手始终是在参加商业比赛,并没有得到国家的认证,换一种说法,挣得钱很多,但这些选手并没有相应的社会地位。而这些商业比赛本身,也是—种业余联赛,而非职业联赛。
星际2,是韩国电子竞技的一道坎。到底是一次考验还是一次改变。谁都不知道,但是无论如何,作为世界电子竞技发展的样本。我们都希望韩国的电子竞技一路走好,因为唇亡齿寒。
星际2的媒体争夺战
《星际争霸2》无疑是一款伟大的游戏,而且一直被认为是中国电子竞技的“救世主”。对于媒体。尤其是网络媒体来说,错过了星际、错过了魔兽争霸3,但是他们绝对不会再错过《星际争霸2》。从来没有哪一款游戏像星际2一样,有那么多的网络游戏媒体为他建立了专区。大部分的传统游戏媒体和所有的电子竞技媒体都在做《星际争霸2》的内容。而这也意味着关于《星际争霸2》用户的争夺也是空前激烈。
玩家们才是星际2的主角
如何获得超越竞争对手的内容成了这些竞争中的媒体们抓耳挠腮的事。按照传统的游戏网站运作模式,最及时全面的官方资料和最多的游戏技巧是成功的关键。但是对于《星际2》来说,暴雪所有的资料都是公开的。而因为竞争激烈。内容叉很稀缺,所以网站同质化异常严重。尽管有很多网站在做,但是每天的内容总量却少得可怜。而游戏本身又是连续跳票,无米之炊要做出漂亮好看的技巧攻略简直难比登天。
激烈的竞争仍在继续,然而摆在眼前的是,到底除了游戏本身的内容,除了战术,除了转载还有那些内容是玩家需要的?
这其实取决于星际2的那些玩家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