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塑艺术在公共艺术中的“趣味性”表现

来源 :大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me_willia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前,公共艺术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和重视,在科学技术和多媒体不断发展下,公共艺术也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而雕塑艺术作为其中一种重要的表现形式,对城市的形象和特色宣传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我们应该正确认识和看待雕塑艺术与公共艺术之间的关系,并且根据城市空间的环境特点和区域文化来制定合理、科学的雕塑设计方案,这样不仅可以增添雕塑的“趣味性”,还可以提高雕塑和城市之间的适配性,从而让雕塑成为整座城市的代表性建筑和名片。
  关键词:雕塑;公共艺术;“趣味性”;城市景观
  雕塑艺术在我国有非常悠久的发展历史,可以说是随着人类文明的产生而产生,并且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而发展,与人类的生产活动紧密相关,发展至今未曾断绝。雕塑在当今城市建设中得到了良好的应用,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在城市的景观环境打造中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如何让雕塑在公共艺术中更多地体现“趣味性”,是本文探讨的一个核心话题。公共艺术作为城市的文化符号,在城市形象塑造中具有重要的价值。
  一、公共艺术
  目前,城市化进程在不断加快,公共艺术对于城市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公共艺术的相关概念并不是在我国产生的,在我国的应用和发展时间也较短。这就需要在相关文献资料的帮助下,深挖公共艺术的起源和发展历史,对公共艺术的发展方向和目标有一个正确的认知,明确公共艺术在当代城市文化建设中的应用价值[1]。同时,公共艺术属于城市,它为城市而生,也为城市而存在。它所具备的开放性、公共性特点可以让城市中的一些代表性元素彰显出来,成为城市文明形象的符号和名片。在时代的不断发展下,公共艺术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它能够融合新媒体艺术、数字交互等艺术形式,随着新事物的出现不断发展革新。此外,从公共艺术的表现形式来看,雕塑艺术可以作为公共艺术的点睛之笔,是公共空间的核心所在:它一方面可以展示城市的文化特点和艺术格调,为城市增添一丝文化气息;另一方面还可以反映时代生活,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让人们接受和认可这座城市的艺术文化。雕塑艺术在公共艺术中具有无可比拟的艺术价值,公共艺术和城市空间以及社会公众之间的互动也可以有效提升雕塑艺术在公共艺术中的“趣味性”[2]。
  二、雕塑在公共艺术中所展现的历史内涵
  在雕塑进入城市后的近几十年里,大多数雕塑只是发挥建筑装饰的作用,缺乏一定的感性思维,它被立在城市的某一处,让城市居民远远地仰视和欣赏。雕塑的形式化已经深深刻进了既定的规则之中,无法让城市和居民建立良好的互动,会导致雕塑的艺术价值无法体现出来。公共艺术的提出和应用对雕塑的发展和创新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在人们不断追求精神享受的今天,城市中的相关部门也逐渐意识到了这种现象所暴露出的问题[3]。在过去的雕塑艺术设计过程中,雕塑家大都未考虑到当地的人文、环境与雕塑之间的关系。但现在,他们已经认识到雕塑作品只有做到为公众服务,主题符合大众认知和审美,所具有的公共艺术理念才能彰显,从而达到娱乐民众、美化环境、弘扬文化的目的。建立一座与城市经济和文化发展相符合的公共雕塑,不仅可以为当地居民提供一种美的感受,还能形成城市地标。
  三、雕塑在公共艺术中的
  “趣味性”的具体体现
  (一)从雕塑的造型趣味入手
  雕塑是一种极具艺术性的代表作品,在陶冶情操、寓教于乐方面都起着重要作用。因此,雕塑设计师首先可以从它的造型入手,以此来提升其在公共艺术中的“趣味性”。对于大多数城市居民而言,大部分公共空间的雕塑都具有可读性和易读性统一的特点,他们可以借助自己的知识和经验来理解雕塑中的艺术语言。同时,雕塑造型是雕塑整体风格的具体展现,在公共艺术的造型趣味设计中,还应该在确定雕塑题材、思想表达内容的基础上,对雕塑的比例、外形采用夸张、通感等设计手法进行趣味化呈现。应用这种创作方式,不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雕塑造型的“趣味性”,还可以更好地拉近社会公众和艺术作品之间的距离。此外,雕塑设计师还需要使用一些具有亲和力的事物来进行形象设计,对实际设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细节处理,从而使一些抽象的文化符号具体化,让这座城市的居民深刻感受到一种艺术气息,增加文化空间中公共艺术和社会公众的互动[4]。以上海世贸商城门口的大型公共艺术作品《韧山水》为例,这一作品主要由50根波浪状的竹钢杆件构成,如流淌的音符,又如盆地中的山体,给人以抽象山水的视觉感受。竹钢杆件夹缝中隐藏的水霧喷淋装置喷溅出的水雾,强化了作品犹如城市山水盆景的视觉印象。在阳光的照耀下,整件作品会呈现出晴日彩虹的美丽景观,营造出一种梦幻般的场景,令人流连忘返。
  (二)从雕塑的色彩趣味入手
  城市雕塑的色彩美是形式美与内容美的统一,是通过视觉显现最终到达精神状态美的境界。一座好的城市雕塑不是盲目的色彩堆积,它是对自然环境的一种感受,是对自然界中色彩美的升华,是整个色彩交响乐章中最和谐、最耀眼的音符。色彩可以给人带来直观的视觉冲击,但它并不是指雕塑设计材料本身的色彩,而是雕塑家根据设计主题和内容,在雕塑的表面进行的色彩创作。而雕塑在公共艺术上的色彩设计则体现在色彩的表现和造型等方面,从而确保雕塑主体和色彩上的适配性。具体来说,在创作过程中,雕塑家可以借助色彩来为整个作品增添不同的韵味和价值[5]。因此,雕塑家在色彩运用的过程中,首先,应正确处理雕塑色彩和外部环境之间的关系。一是要注重色彩在光线下的视觉效果,看在室内外光线影响下色彩的视觉效果是否能够符合雕塑设计初衷;二是要注重色彩比例,看色彩和造型的搭配效果是否协调。其次,为了让雕塑色彩的“趣味性”更加凸显,雕塑家还应该针对不同的雕塑作品,选择不同的色彩进行搭配,因为在某种程度上,色彩不仅是作品视觉上的表现,也是作者思想表达的一种体现。为此,雕塑艺术家不能一直使用一种创作手法和手段,而是应该进行不同角度和层次的艺术尝试和创作,在具体的实践中,也应该对每次创作出的作品进行相关的整理和归纳,从而找到自己创作的思路和灵感所在[6]。   (三)从雕塑的空间趣味入手
  在技术环境的大背景下,空间展示设计的水平落后,表现手法难以打破传统设计观念的束缚,这就使得雕塑作品表现出的空间效果与城市居民实际的观看体验不符,呈现给城市居民的作品也略显敷衍。而雕塑的空间“趣味性”不仅是时代发展下的产物,也是媒体环境不断进步的智慧结晶。因此,雕塑艺术家还应该从雕塑的空间入手,以此来提升雕塑在公共艺术中的“趣味性”。雕塑艺术家应该对作品本身的延展性进行拓展,营造出一种流动的空间感,同时要对雕塑和公共空间相互依存又相互独立的关系有一个正确的认识。雕塑不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它的造型、形态、色彩以及空间等都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当地的地域文化,如果想要提升雕塑的“趣味性”,就必须在公共空间中使用抽象和重构等方式来扩大公共空间的范围,并使用现代化的工艺和现代科學技术手段来展现雕塑空间的“趣味性”,呈现出作者的情感诉求,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代表着城市居民的情感诉求[7]。在这种创作过程中,雕塑家还应该让雕塑具备良好的空间感,并让社会大众认同这种艺术文化,从而拉近与社会大众的距离,为城市建立一种独特的文化符号。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雕塑在公共艺术中所展现出的“趣味性”也应与新技术相联结,将设计工艺、设计理念以及设计价值有机地融合到雕塑的造型、色彩以及空间“趣味性”的设计之中,从而为现代公共艺术的雕塑作品设计创造更多可能性。因此,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大背景下,雕塑艺术家更应通过展示雕塑形态的变化、改变设计环节的单一体验模式来增强雕塑作品的设计美感与艺术感,充分借助视觉、听觉等艺术表达手段来突出雕塑作品的结构效果,从而最大限度地展现雕塑在公共艺术中的“趣味性”。
  参考文献:
  [1]李春郁,郭苗彧.浅谈雕塑艺术在城市公共空间中的应用[J].工业设计,2019(1):69-71.
  [2]苏华平.浅谈雕塑艺术的发展及创作中的意境与心境[J].天工,2019(11):120-121.
  [3]詹俊.浅谈城市雕塑在邻里公园中的运用:以绍兴柯桥坂湖公园为例[J].建筑与文化,2019(10):146-147.
  [4]赵子墨,王嘉琪.动态雕塑在城市公共艺术中的发展应用[J].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9(2):27.
  [5]杜鹃翃,孙鲁宁.浅析南京城市景观中的群雕与公共艺术的联系[J].大众文艺,2019(22):121-122.
  [6]罗卫.装饰雕塑艺术在城市公共艺术中的具体应用[J].中国室内装饰装修天地,2020(1):32,34.
  [7]李士锋.从精神经济中的部分视角浅析雕塑艺术产业[J].中外交流,2019(6):18.
  作者单位:
  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契约学习在内科护理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实验组58名学生采用契约学习方法,对照组56名学生采用传统学习方法,比较两组学生内科护理学考试成绩.结果 实验组学生考试成绩为(90.26±3.28)分,对照组为(82.63±5.07)分,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6.270,P<0.01).结论 契约式学习方法可有效提高学生学习效果,值得推广。
目的 了解对手术患者照顾者进行信息支持后,患者的焦虑水平与应对能力,并分析其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82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41例和对照组41例.干预组给予常规护理及对患者照顾者进行信息支持,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结果 干预组患者焦虑得分为(43.32±8.52)分,对照组为(38.67±4.87)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38,P<0.05).患者的性别与焦虑水平
摘 要:江西新干县大洋洲商代大墓出土的青铜器是可与四川广汉三星堆、河南殷墟妇好墓相媲美的我国商代青铜文化的重大考古发现,其出土的青铜器数量多、造型美、铸工精,极大地丰富了我国青铜文化的内涵,为进一步探讨赣江流域吴城文化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大洋洲青铜纹饰是青铜文化的灵魂所在,青铜纹饰作为一种独特鲜明的视觉符号,是社会审美意识形态的缩影,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对青铜纹饰的应用研究是发掘大洋洲
目的 探讨加速康复外科理念指导下的食管癌根治术中配合法的临床意义.方法 将80例行食管癌根治术的患者按信封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术中护理方法,观察组运用加速康复理念对护理方案进行调整,比较两组患者术中情况、术后并发症、术后平均住院日和平均住院费用.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中出现异常6例,术后出现并发症7例,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 =25.095,P
目的 探讨六神丸、利多卡因联合高氧液温热敷治疗PICC所致机械性静脉炎的效果.方法 将因PICC所致机械性静脉炎的患者8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观察组用六神丸30~60粒研成粉末,2%利多卡因3~5ml调和至完全溶解后均匀涂抹于患处,用浸有高氧液的无菌纱布外敷,保鲜膜固定,外用内装40 ~42℃水的热水袋温热敷;对照组用50%硫酸镁湿敷,外用保鲜膜固定.均定时更换.于治疗后的第3天和
摘 要:随着媒介对人们日常生活的渗透,其对受众的行为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网易云音乐将“听歌看评论”打造为人们音乐欣赏时的主要动作之一,使得音乐社区成为受众表演的“舞台”。在这里,无论是听歌看评论还是写評论都是受众进行自我呈现、构建认同的一种观展/表演行为。以观展/表演为理论框架,以在线田野调查为研究方法,以在线音乐社区里受众乐评为载体,研究观展/表演行为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网易云音乐;乐评;
目的 探讨全程护理在锁骨下静脉置管行造血干细胞移植中的效果.方法 将45例锁骨下静脉置管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3例及对照组22例,观察组应用全程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穿刺配合率为86.96%,高于对照组59.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4.465,P<0.05);观察组置管并发症发生率为13.0%,低于对照组4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5.75
离退休老干部为中国革命与建设做出过重要贡献,是保健工作的重点人群。随着军队离退休干部年龄的增大,行动更为不便,疾病谱随之增多,对医院老干部门诊提出了更高的工作标准,护理人员的工作量大且责任重。为方便就医,减少不必要的环节,各医院都单独设立了门诊,建立了挂号、就诊、检查、划价、取药“一站式”服务体系,赢得了广大军队离退休干部的好评。但随着国家和军队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合同制护士、非现役文职护士、
目的 了解某三级综合医院不同择业动机的妇产科护士其专业自我概念的差异.方法 应用护理专业自我概念量表、择业动机问卷对97名妇产科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调查对象中44人根据个人因素主动选择护理行业,其专业自我概念总均分得分为(3.04±0.36)分,满意度(2.91±0.53)分,53人受外在因素影响而被动择业,其专业自我概念总均分得分为(2.89±0.29)分,满意度(2.49±0.53)分,两
吸痰是临床常见操作之一,北京协和医院使用墙壁负压吸引控制板接负压吸引装置(包括负压表头、吸引连接管、负压吸引瓶、一次性吸痰管)进行操作.每次吸痰操作后弃去一次性吸痰管,应用生理盐水通过负压吸引的方式清洁吸引连接管,将附着于管内的痰液等冲刷至负压吸引瓶中.日常操作中笔者发现,患者痰液黏稠或混有血迹时常无法完全将附着于管壁上的痰液冲刷干净,久而久之会形成痰痂,影响负压吸引效果;管路不能达到清洁,引起细
期刊